9636.HK
JF SmartInvest headquarters

受中国股市牛市行情的推动,这家投资教育机构的产品需求强劲,去年尽管上半年亏损巨大,但全年净利润大幅增长

重点:

  • 九方智投控股预计,尽管上半年亏损巨大,但2024年全年净利润将增长36%至47%
  • 出现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反转,主要是一系列刺激中国经济的政策推动,让中国股市上涨,带动人们的交投意欲

 

梁武仁

这次反转,堪称了不得。

股票交易教育机构九方智投控股有限公司(9636.HK)在去年下半年强势回归,因在中国股市大涨的背景下,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飙升。这是该公司上周一发布的正面盈利预告的主要内容。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强劲反弹只是凸显了九方智投的致命弱点,这种弱点源于它严重依赖中国股市的涨跌,而其创收模式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这种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司业绩波动,在与股票交易相关的整个行业中都很常见。市场反弹时,投资者对股票交易的兴趣通常会急剧增加,从而为券商、信息提供商,和九方智投这样的教育机构带来丰厚的收入和利润。市场疲软时,情况则相反,过去四年来,市场疲软困扰着该行业的大部分领域。

九方智投在提交的文件中表示,预计去年的净利润将在2.6亿元(3,600万美元)至2.8亿元间,较2023年的1.91亿元增长36%至47%。这样的盈利增长已经足够好了,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九方智投在2024年上半年巨亏1.7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亏损增长了四倍多。

用这些数据进行的简单计算显示,九方智投去年下半年的净利润高达4.54亿元,几乎是上年同期取得的2.28亿元盈利的一倍。

九方智投控股将其命运的急剧逆转部分归因于“2024年9月底,伴随国内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落地,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度稳步攀升,投资者信心持续增强”。

公司运营着一个为投资者提供金融知识和股票交易培训材料的平台,因此对其服务的需求,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起伏不定。正如九方智投所说,由于担心中国经济放缓,投资者长期以来对中国股市一直避之不及,但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股市一直处于牛市行情。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为成分股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过去六个月内上涨了约36%,而追踪内地上市公司表现的上证综合指数则上涨了18%。这些涨幅标志着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情绪发生了明显转变,在此之前,中国股市已经低迷了三年多。

九方智投的股价牛市行情更为惊人,在过去六个月内上涨了三倍多,其中自盈利预告发布以来上涨了33%。尚不清楚在最新的盈利预告发布之前,是什么推动了其股价的飙升,不过投资者可能是出于上面给出的原因而押注了这种改善。

任何进行此类押注的投资者肯定都是对的,公司去年全年的总收入为35亿元,较2023年增长近50%。根据中期报告,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总收入仅为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这意味着九方智投下半年的收入占2024年总收入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可能来自9月股价反弹的最后四个月。

艰难时期

去年下半年之前,九方智投面临困境,因其财务状况随着中国股市的长期疲软而恶化。2023年,其收入增长速度从上一年的27%放缓至令人失望的6%,盈利能力更是每况愈下。因此,2023年的净利润下降了一半以上。公司在下半年实现了盈利,弥补了前六个月的亏损,从而保持了全年的盈利。但到了去年上半年,公司再次陷入大幅亏损。

除了容易受到整体股市低迷的影响外,公司的商业模式也让一些投资者心存疑虑。九方智投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投资教育产品“九方智投旗舰版”,和更实惠的金融信息软件产品“九方智投擒龙版”。

这些产品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从基本的股票性能工具包和在线教程,到直播课程和量身定制的咨询服务。客户必须提前支付软件或服务费用,但他们有权请求退还合同期内未使用服务的费用。

九方智投最初仅在订阅期间根据用户使用的服务将预付款项计为收入,而将其余部分作为合同负债。然后,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将未结账单计为收入——前提是订阅者继续使用服务。如果订阅者决定不再继续,公司将退还未使用服务的费用,并失去原本会成为收入的部分。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产品销售都会转化为收入。当投资者因市场疲软而陷入困境时,九方智投可能会面临退款请求增加。去年上半年,“九方智投旗舰版”的退款率比2023年上半年增加了一倍多,达到30%,由此可见一斑。

公司试图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增加收入,包括一款名为“易知股道”股票学习机的设备,这本质上是一款配备该公司软件的平板电脑,旨在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其服务。但这种增量式的产品,是否能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值得怀疑。

因此,九方智投的命运仍将不可避免地与围绕中国股市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在当前这样的时刻,这可能是件好事,尤其是围绕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炒作,进一步提振了整个市场情绪。

经历了最近的反弹后,九方智投当前股价是它2023年上市定价的一倍多,按照公司最新的利润预测计算,其市盈率(P/E)相对较高,为57倍,市销率(P/S)为7倍。相比之下,富途控股(FUTU.US)市盈率则低不少,为27倍,不过这家在线券商的市销率更高,为10倍。

但当所有这些欣喜情绪消退时,这在所有的股市反弹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九方智投可能会受到与其反弹同样剧烈的打击,最终或会使其股价回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字节跳动为狮腾提供AI设施

电商企业狮腾控股有限公司(Synagistics)(2562.HK)周二宣布,将使用字节跳动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开发为商户提升效率的工具。 根据公告,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狮腾将与BytePlus合作,后者将提供Skylark大语言模型及数据分析工具,助狮腾开发为亚洲市场量身定制的下一代企业应用,双方未披露合作财务条款。 周二下午交易时段,狮腾股价下跌5.3%。公司于去年9月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成为港交所2022年推出SPAC后,首家以此方式上市的企业。当前股价较SPAC上市首日收盘价累计上涨约7%。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蚂蚁拟分拆海外业务赴港上市

财新引述消息人士报道,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计划将其海外业务部门“蚂蚁国际”在港交所上市。蚂蚁目前正在就潜在上市事宜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 在新加坡注册的蚂蚁国际,业务规模约占集团总收入的20%。该公司拥有四大核心产品线:跨境支付平台Alipay+、国际收单业务安通环球(Antom)、跨境汇款服务万里汇(World First)以及创新支付解决方案Bettr,涵盖消费者端支付、商户端收单及企业间跨境结算等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务。 蚂蚁国际董事长由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兼任。 2020年,蚂蚁原本计划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同时进行总额达37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但最终遭中国监管部门叫停,其后被迫重组并遭罚款近10亿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anbon makes silver powder for solar cells

太阳能行业困境持续 建邦高科上市不逢时

即便业内很多下游企业陷入亏损,这家太阳能电池材料生产商去年仍保持了盈利 重点: 建邦高科申请赴港上市,去年收入增长了42% 这家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银浆的银粉供应商利润微薄,在太阳能行业仍处于危机之中,公司可能也会陷入亏损 阳歌 香港IPO市场目前可能很火爆,各行各业的公司在经历了三年的疲软后纷纷开始融资。但太阳能公司却明显缺席了本轮热潮,因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行业,正在经历供应严重过剩引发的痛苦回调。 尽管面临如此巨大阻力,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仍申请赴香港上市,试图凭借其领先的银粉生产商的地位吸引投资者。银粉可用于生产银浆,而银浆是所有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即使在鼎盛时期,建邦高科看上去也有点悬,因为产品高度商品化,导致利润率极低。在行业如此动荡的时期,公司可能难以激起投资者的太大兴趣。 虽然面临诸多动荡,建邦高科在过去三年仍保持盈利,至少以年为单位是如此。但上周五提交的上市文件并未按季度拆分数据,我们怀疑公司可能也和很多太阳能同行一样,在去年底和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亏损。 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688223.SH),以及多晶硅的龙头生产商大全能源(DQ.US;688303.SH),都印证这个行业的困境。两家公司在不久前的报告称,第一季度不仅净利润出现亏损,毛利润也陷入亏损——这意味它们的产品售价低于成本。 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的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逾30%,目前接近五年来的最低点,行业困境可见一斑。周一,花旗将晶科能源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两级至“卖出”,称该行业的困境看不到尽头,导致晶科能源的股价进一步下跌。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很难相信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等下游企业不会向建邦高科这样的上游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价。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银价持续攀升,抬高建邦高科自己的生产成本,侵蚀公司利润率。建邦高科披露,几乎占其全部生产成本的硝酸银价格,已从2020年的每公斤3,100元,涨至去年的每公斤4,000元,预计还将持续上涨,到2029年达到每公斤5,400元。 利润率下滑 建邦高科的优势之一是历史相对悠久,这帮助它占据了中国光伏银粉市场近10%的份额,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建邦高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当时建邦胶体材料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成立,专门生产彼时尚处于初期的新能源和先进材料。 该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行银粉研发了。2014年,它建成了中国最早的银粉生产线之一,但直到五年后的2019年才开始工业规模生产。2023年底,公司成为国内首批能够生产新一代太阳能产品(如PERC、TOPCon、HJT和xBC电池)所需高级银粉的公司之一。 随着行业一派繁荣,建邦高科的业务也蓬勃发展。上市文件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增长58%,至27.8亿元,去年又增长42%,达到39.5亿元。正如前文所说,公司主要的材料成本硝酸银去年占收入的96.7%,略高于2023年的96.1%。 幸运的是,建邦高科不需要大量其他支出来运营业务,主要是因它的产品高度专业,客户数量有限,竞争相对较少。过去三年,公司的销售、营销和研发支出相对稳定,不过去年行政成本几乎翻了一番。 但即便翻了一番,行政成本规模也相当小,去年仅相当于收入的0.4%。能印证这一点的是,公司去年底的员工总数仅为93人,与上年持平,相比于2022年的84人没有增长多少。 硝酸银成本高昂,导致公司毛利率相当低,去年仅为3.4%,低于2023年的3.9%。过去三年,该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尽管利润规模微乎其微,去年仅为7,900万元。或许唯一比盈利规模更小的是建邦高科的现金,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的现金总额仅为2,940万元,但这其实已经是前一年1,080万元的近两倍了。 说建邦高科是在冒险太过轻描淡写了,在行业持续承压的背景下,IPO筹集到的资金或许能为其带来一些急需的喘息空间。但我们还是认为,投资者不会对一家受困于行业重大变革的公司有太大的兴趣。 建邦高科的全球竞争对手之一同和控股(5714.T),目前的市盈率仅为10倍。建邦高科最大的客户之一聚和材料(688503.SH)的市盈率略高一些,为18倍。若估值介于两者之间,按去年的利润计算,建邦高科的估值将在1.5亿美元左右。 这意味公司可通过上市筹集约3,000万美元,这将为其提供部分急需的现金。说实话,我们认为投资者不会对这种上市太感兴趣,不过它可能会吸引一些着眼于长远的买家,他们不在意当前的低迷,看中的是这个行业未来重现光芒的一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的上月斥5.5亿回购A股

家电品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二公布,集团截至4月底止,已斥资近5.54亿元人民币(下同)回购774万股A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每股成交价由69.5元至75.02元。 美的于今年4月9日公布回购A股方案,回购金额介乎15亿元至30亿元,每股回购价不超过100元,实施期限为一年。集团表示,回购是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 美的周二港股开盘跌2.5%报73港元,公司过去半年股价基本持平。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