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life's SPAC listing approved

这家为蓝领提供服务的公司,即将完成在纳斯达克的SPAC上市,以筹集少量资金

重点:

  • 放弃赴港上市尝试两年多后,优蓝国际终获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进行SPAC上市
  • 由于两年前在香港IPO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商业模式不赚钱,公司可能急需现金

  

梁武仁

绝望肯定是促使人把事情做完的强大动力,不管是好是坏。

这是从优蓝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中得出的一个教训,作为面向蓝领的招聘和职业教育服务提供商,公司在上市道路上又回到一个不那么理想的备选计划。该计划在上周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优蓝国际,利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在纳斯达克上市。

借壳上市并非优蓝国际原来的计划。公司曾于2022年底尝试在香港申请IPO,并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申请。但此事在六个月时间里毫无进展,计划因此失效,此后公司没有提供任何更新文件。

相反,去年5月,优蓝国际宣布同意与在纳斯达克交易的SPAC 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DIST.US)合并。像Distoken这样的SPAC是空壳实体,可作为实体公司通过反向合并上市的工具,从而绕过传统上市很多繁琐要求。

上周四,中国证监会终于批准了这笔交易,为优蓝国际扫清一项关键的监管限制。从2023年初开始,中国要求那些寻求海外上市的公司先获得此类批准。

据报道,最初尝试在香港IPO时,优蓝国际试图筹集至少1亿美元资金。考虑到它在IPO前的融资中获得的估值,这个目标在当时看起来是可行,因市场对中国蓝领的服务需求旺盛,投资者看好它的增长故事。

在提交IPO申请前,公司在六轮融资中筹集约13亿元(1.78亿美元),投资者包括电魂网络(603258.SH)的子公司杭州电魂、三七互娱(002555.SZ)的子公司安徽尚趣玩、海宁中南和新东方基金。当时,最后一轮融资对优蓝国际的估值高达33亿元。

优蓝国际未能实现香港上市的原因不得而知,但部分公司因不满足香港交易所和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要求而放弃是常事,首次申请上市的公司尤其如此。在申请失效后,优蓝国际就从股票投资者的视线中消失了,直到传出与Distoken的交易。

但有一点很清楚,如果顺利完成SPAC上市,优蓝国际的估值可能会小得多。该SPAC在2023年2月的IPO中仅筹集到6,900万美元,其市值一开始就不高,现在更是缩水到3,740万美元。估值下滑似乎与2023年11月按照修订条款,赎回价值约3,200万美元的股票有关,此举是为了让SPAC有更多时间完成合并。这似乎表明其原始投资者,对SPAC能按时完成合并的信心下降。

Distoken的发起人兼投资者借了一些资金来弥补部分现金损失,但这家SPAC的资金仍大幅减少。截至2023年底,其信托账户中有大约4,100万美元,这笔资金可提供给其合并目标。这意味优蓝国际通过Distoken借壳上市获得的资金,将远远少于其原计划通过香港IPO获得的资金。

盈利之路漫漫

所有这些都表明,自最初的香港上市申请以来,优蓝国际的估值可能已经下滑。公司很可能正努力提高利润(如果还能盈利的话),而且可能急需现金。Distoken尚未在文件中披露Youlife的任何财务信息。但优蓝国际早前在香港IPO的招股说明书中,提供了一些关于该公司财务状况的线索。

截至2022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时间里,优蓝国际累计净亏损超过5.4亿元。这并不仅是折旧成本等属于非现金性的会计损失。公司实际上消耗了相当多的现金,截至2022年6月底,经过多年的负现金流后,其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4.42亿元。

优蓝国际的商业模式依赖中国蓝领就业市场的需求。中国需要此类劳动力来实现其高质量经济发展,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现代化。然而,这类工人通常供不应求,因许多年轻人倾向取得大学学位,这样就能找到收入较高、体力要求较低的工作。

这种供需失衡本应为优蓝国际带来丰厚的收益,公司自称是“中国领先的蓝领人才终身服务提供商”。公司的服务涵盖蓝领员工可能需要的全方位服务,从招聘到职业培训。优蓝国际甚至在2021年收购了合肥的一所职业学院。

但优蓝国际并非唯一追逐蓝领需求的公司。这个领域高度分散,竞争激烈,使得任何一家服务提供商,都难以快速增加收入或占据有意义的市场份额。

更糟糕的是,由于关键功能依赖于外包,优蓝国际的成本高昂。正因如此,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不到0.5%。到2021年,这个比例提高到略高于20%,但对于一家自称通过“先进的技术赋能”的公司来说,仍然不够鼓舞人心。

鉴于优蓝国际转向小型SPAC上市,外界可以合理推测,自尝试香港上市以来,它的境况并没有好转多少。Distoken的时间也不多了,因在美国,SPAC在IPO后通常最多有两年的时间来完成合并,若按此计算,其截止日期本应在本月到来。Distoken在与优蓝国际达成合并协议后,将截止日期延长到了今年11月,又多了九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交易。

尽管如此,双方对达成这笔交易的渴望显而易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万国数据营收增长 国际业务拆分上市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周三公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至26.9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从30.7亿元收窄至1.73亿元。 公司同时宣布,完成对国际业务的新一轮融资,该部门已从原"GDS International"更名为DayOne Data Centers Ltd.。融资完成后,万国数据在DayOne Data Centers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2.7%降至35.6%。万国数据表示,随着持股比例下降,不再将DayOne Data Centers的财务业绩纳入自身财报。 财报发布后,万国数据美股周三跌14%至30.61美元。受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增长推动,投资者对数据中心运营商热情高涨,该股在过去52周内已累计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研发收入减少 和黄医药去年少赚63%

长和实业(0001.HK)控股的生物制药公司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HCM.US;0013.HK; HCM.L)周三公布去年度业绩,公司录得收入6.3亿美元,按年减少24.8%,股东应占溢利达3,772.9万美元,按年减少62.6%,但实现连续两年录得盈利。 公司称,连同日本武田在海外销售,该集团在肿瘤产品的总销售额增长134%至5.01亿美元,另达成协议以6.08亿美元出售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的部分股权。收入下降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研发收入有所减少。其中来自武田药品的首付款、监管里程碑及研发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459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的6,700万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与信达生物(01801.HK) 联合宣布,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已达主要终点。周四,和黄医药港股高开3.7%,至中午休市涨幅扩大至9.41%,报26.15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YK Medicines

头对头试验胜过“肺癌药王” ?同源康医药临床结果引争议

同源康医药公布重大利好消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是该股被纳入港股通名单生效的第一天 重点: 同源康医药并没有公布临床试验的详细数据,阿斯利康回应称无法就现有信息给予反馈 在TY-9591主攻的肺癌脑转移领域有其他产品抢得先机,同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莫莉 在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每一次新药披露临床试验数据都可能意味着现有药物市场格局的改变,如果一款新药能够通过“头对头”试验胜过现有的重磅药物,其商业前景将不可估量。当中国创新药企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410.HK)宣称,旗下核心管线TY-9591在二期临床的“头对头”试验数据优于已经上市的“肺癌药王”奥希替尼时,投资者不禁要问:价值千亿的肺癌靶向药市场是否将迎来新的搅局者? 3月9日,同源康医药发布公告称, TY-9591在关键二期临床中,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脑转移肺癌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和重大临床获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披露的二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在这一指标上,TY-9591对比奥希替尼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明显改善。 “头对头”试验是指采用临床上已使用的治疗药物或方法作为直接对照,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开展的临床试验,是两种药物效果的直接对比。 TY-9591是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通过用氘取代奥西替尼中的某些氢原子进行改良,来减少或减缓奥西替尼的分解,目的是提高其安全性,允许更大的给药剂量,从而有可能提高疗效。同源康医药表示,计划于近期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之一,约占整体患者的三分之一,因此EGFR成为靶向治疗的常见靶点。阿斯利康(AZN.US)旗下的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代表性药物,相比于前两代EGFR-TKI具有更强的耐药性及单药疗效更优,是当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线用药。2024年奥希替尼的全球销售额达65.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奥希替尼也因此被称作“肺癌药王”。 公布重大利好消息的第一个交易日,同源康医药的股价早盘一度上涨50%,最终全日收涨16.18%。有趣的是,这一天也是同源康医药被纳入港股通名单生效的第一天,当天该股票的成交量高达339万股,而该股此前的单日成交量长期在20万股左右徘徊。不过,资本市场很快冷静下来,在随后的三个交易日里,同源康医药股价接连回调,累计跌幅达到21.23%,股价甚至低于二期临床数据公布前的位置。为何在短短四个交易日内,同源康的股价会发生如此巨震呢? 临床结果含金量存疑 在这份公布在港交所的公告中,同源康医药并没有公布临床试验的详细数据,仅表示将于近期在国际或国内临床学术会议上公布。阿斯利康在回应媒体时亦表示,由于该研究目前披露的信息比较有限,无法就现有信息给予反馈。 更重要的是,在癌症药物临床研究中,试验终点至关重要,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无疾病生存期 (DFS)是常用的主要终点,而同源康医药选择的客观缓解率(iORR)并非行业金标准。这项临床试验仅纳入244例受试者,未来还需进行更大规模的三期临床试验,届时TY-9591的疗效能否胜过奥希替尼暂不可知。 此外,在TY-9591主攻的肺癌脑转移领域,已经有其他产品抢得先机。2024年11月,晨泰医药与阿斯利康合作研发的佐利替尼片在中国获批上市,这是全球首个针对肺癌脑转移的EGFR-TKI产品。 同源康医药是一间成立于2017年的创新药研发公司,2024年8月在港股上市。当时的招股书显示,除了进展最快的TY-9591之外,其余10款候选管线大多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由于缺少自主造血能力,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净亏损3.12亿元、3.83亿元和1.08亿元。在IPO之前,公司财务状况亦相当堪忧,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净负债9.34亿元,持有现金7,720.8万元。 在第三代EGFR-TKI领域,中国已有至少六款产品上市,还有多款同类在研产品进入三期临床,贝达药业(300558.SZ)、正大天晴、君实生物(1877.HK)、齐鲁制药等药企也已启动第四代EGFR-TKI的临床试验,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在一片红海的的市场环境中,同源康医药如何能突出TY-9591的自身优势获得商业化突破,仍有待时间来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手游发盈警料蚀22亿元

游戏运营商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0302.HK)周三发盈警,去年净亏损按年扩大57倍至22亿元,2023年的亏损为3,800万元。去年的收入亦按年下跌25%至30%。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因新游戏延迟推出,而期内推出的部分游戏表现未达预期,至于已推出一段时间的游戏,部分也开始到达周期的末端。 非经营开支上,亦由2023年的1亿元,大幅增至去年的17亿元。主要因若干投资出现减值亏损,以及知识产权、内容供应商牌照及研发开支等无形资产出现减值。 中手游周四开市跌14%报0.43港元,股价在过去半年下跌逾7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