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A.US

尽管受到卡塔尔世界杯的一次性影响,但这家社交和游戏公司收入仍然上升,为下一阶段的增长播下了种子

重点:

  • 雅乐科技四季度收入增长11.2%,但利润下降13%,原因是为推动增长而加大了新举措的支出
  • 其付费用户在此期间增长47.8%至1,250万,首批两款硬核游戏的验收测试也已结束

 

阳歌

还记得你上次坐飞机时的感觉吗?飞机起飞后先是极速爬升,然后短暂地在云端平稳下来,之后再次急剧攀升至巡航高度。

这就是总部位于中东的社交和游戏公司雅乐科技(YALA.US)最新财务报告给人的感觉。它似乎正在进入“平稳期”,为即将爬升至巡航高度蓄势待发。该公司去年很多时间都在播种,以期恢复去年放缓的前期快速增长。

为了增加收入,它正在努力建立游戏开发与发行的战略支柱,并希望很快能以强劲的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收入增长,以收获重大回报。在公司发展早期,正是这种增长导致它声名鹊起。

两位分析师在雅虎财经预计,雅乐科技今年的收入将增长约10%。这与它在2022年四季度和全年11%的增长率大致相当,这要得益于公司用户基础的扩大和盈利能力的增强。

“面对挑战和机遇,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保持与2022年相同的收入水平。同时将继续探索新的增长机会发展业务,”首席财务官胡杨在本周初公布四季度业绩后的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挑战”这个词语,在该公司的最新财报中出现多次,尽管出现的地方可能出乎预料。雅乐在四季度面临的一个特殊挑战,是来自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卡塔尔举行的世界杯。在那段时间,世界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该地区和全世界的关注,把网络社交活动等更为常见的消遣转移到了足球上。

“公司用户活跃度轻微下降,主要是由于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用户注意力,”雅乐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杨涛在电话会议上指出,为公司该季度一些收入数据的疲软给出了解释。

该公司预测今年一季度收入将在6,800万美元(4.68亿元)到7,500万美元之间,与一年前的7,230万美元大致持平。长达一个月的斋月将从3月22日开始,该公司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这是穆斯林历法中最神圣的假期之一,去年是从4月开始的,这意味着在今年一季度,它会受到去年同期所没有的影响。

增长的种子

我们接下来沿着雅乐科技走过的路线,看看它在过去一年为快速实现增长而播下的那些种子。在该公司实现三位数增长的鼎盛时期,它作为一款流行语音聊天应用的运营商,在2021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该公司最初的聊天服务吸引了大量关注,自去年中以来已经显示出成熟的迹象。该公司在四季度延续了这一趋势,增幅为10%,当季收入5,400万美元。

该公司较年轻的游戏部门,帮助弥补了语音业务放缓的部分影响,这个部门在去年的第三季度增长37%。但在四季度,它的增长大幅放缓,仅仅为13%,至少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前面提到的世界杯效应所致,最终收入为2,110万美元。

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雅乐科技四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1.2%,至7,510万美元,与上一季度的增幅大致相当。该公司最近表现出将更多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的强大能力。截至2022年底,付费用户数量增至1,250万名,同比增长47.8%。

该公司当季净利润同比下降13%,至1,660万美元,因为它希望能够推动下一阶段增长的新举措支出侵蚀了利润率。

该公司总部位于中东,在中国设有开发中心,还在土耳其和拉丁美洲开展业务,生意扩展到了其他发展中市场。它尚未宣布来自这些市场的收入贡献,不过在拉丁美洲,人们对它的应用程序似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产品组合方面,该公司也在大力进军即时通信领域,并透露YallaChat应用程序在最近的推广攻势下,突破了100万用户大关。但它补充说,该应用程序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该公司还大力推进硬核游戏,称其在本季度完成了最初两款此类游戏的Beta测试,在正式发布之前,还需要第二阶段的测试。

雅乐科技的股价在公布业绩后的第二天下跌了4.5%。今年到目前为止,该股基本上没有变化,目前的股价约为IPO价格的一半。它的市盈率为8倍,远低于Facebook母公司Meta(FB.US)的23倍和微博((WB.US; 9898.HK)的49倍,后者是中国一款类似Twitter的产品。

重要的是,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雅乐科技的利润确实足够高,并拥有令人羡慕的中东最大在线社交和游戏公司头衔。但它如何提高中东受众的参与度,并向其他市场扩张,重获两年前它曾经拥有的那种兴奋,仍有待观察。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手回料中期扭亏为盈 最多赚6.8亿元

保险中介服务提供商手回集团有限公司(2621.HK)周四公布,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净利润介乎6.6亿(9,200万美元)至6.8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7,500万元,实现转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转正主要受惠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变动收益,该项收益较去年同期的变动亏损增加约7.95亿至8.15亿元。 然而,期内经调整股东应占净利润预计为5,600万至7,600万元,按年减少约5,000万至7,000万元,主要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金融消费需求放缓,以及保险业在“报行合一”政策下调整中介经纪费率所致。 上半年收入料介乎5.45亿至5.65亿元,按年减少约1.4亿至1.6亿元;成本及费用则减少约7,500万至9,500万元,跌幅低于收入降幅。 手回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93港元,升5.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丘钛7月销售续向好 摄像头模组同比升16%

摄像头生产商丘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478.HK)周五公布7月的销售数据,上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售出3,783.6万件,按年及按月均上升15.9%;指纹识别模组售出1,440.2万件,按年及按月升2.6%及3.6%。 今年首七个月,手机摄像头模组共售出2.2亿件,按年跌10.8%,指纹识别模组累计售出1.087亿件,按年大升48%。 丘钛周五开盘升0.2%报12.7港元,股价自年初以来接近倍翻。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hka targets Japan

拿下日本收单牌照后 移卡能否输出“中国模式”?

移卡攻入日本市场,获得当地信用卡业务资格,揭示其从跨境支付走向本地商业服务的全球战略转型 重点: 公司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不只服务海外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    李世达 在日本,电子支付的选择不少,但现金依然是支付主流。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2024年国内无现金支付比率仅42.8%,且以信用卡(占82.9%)为主,行动支付(如扫码支付)仅占9.6%,大多集中于如PayPay、LINE Pay、Rakuten Pay等本地品牌。这样的市场特性,让外来支付工具难以真正打入日常场景,只能在观光区或特定商户中拥有一席之地。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壁垒、低转换的市场中,来自中国的支付科技公司移卡有限公司(9923.HK)选择正面进场。本周,移卡宣布其日本子公司Yeahpay Japan已取得日本《割赋贩卖法》下的信用卡合约业务者注册资格,并同步通过PCI DSS国际安全标准认证,正式获得在日本开展在线与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格。 牌照让移卡得以从跨境支付“游客模式”,晋升为具备在地清算与商户服务能力的参与者,也揭示了其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 本地业务“新参者” 移卡此次在日本取得的牌照,与Alipay、WeChat Pay在日本的运营模式有本质区别。Alipay、WeChat Pay主要透过当地收单合作伙伴与商户签约,以“跨境支付”方式接入日本商户,也就是说,当中国旅客使用这些App扫码付款时,实际的结算仍发生在中国本土系统,商户透过当地收单服务商完成结汇。这是一种依赖“游客消费”的辅助性场景,商户也多集中在观光区与连锁零售。 移卡此次获得的是一张真正的“本地经营牌照”,是进入“本地商业支付体系”的门票,可以自主与日本商户签约,建立收单与结算网络,合法串接日本的信用卡支付体系,进行本地清算与商户服务,为商户提供一体化的收单与商业服务平台,服务日本本地消费者与中小企业,而非仅依赖中国游客的流量输入。 这也不难看出移卡的出海策略:不只是服务海外的中国游客,而是试图成为当地支付市场参与者的一员。 然而,日本支付市场远比表面看来更复杂。日本本土市场早已由PayPay、Rakuten Pay、d払い与交通系IC卡如Suica等主导,不仅用户数庞大,还深度整合了电商、电信与积分体系,使消费者黏性极高。与此同时,来自Square与Recruit旗下AirPay等国际与科技型平台,也凭借简易的POS设备与一体化的商户解决方案,占据中小企业市场。 平台生态联动 移卡着眼的,是将其在中国累积的商户服务能力、会员经营与数字广告推广等优势成功移植,或许能在高度饱和的日本市场中,寻找到具备特色的利基切入点。 根据公告,移卡将与其投资企业富匙科技共同推进日本业务发展,并借助其在小红书、大众点评海外版等平台的运营经验,为品牌商家提供“到店+本地生活”整合服务,输出类似中国的商业数字操作系统。富匙科技主要为线下商户提供数字化营运解决方案,已在东南亚地区与超过两万家门店建立合作关系。 更进一步看,若能以“中资电商平台出海的基础设施商”为核心定位,绑定内容、供应链、支付、会员经营等多环节,或许也有望在海外市场突围。 除了日本与东南亚,移卡在今年5月底刚拿到美国亚利桑那州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牌照,以及去年底获得的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牌照,其海外布局似乎将逐渐迎来收成阶段。…
Techtronic makes power tools

关税战下盈利续增长 创科未来真能独善其身?

尽管这家电动工具制造商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和中国的生产力,其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仍同比增长7.5%,利润同比增长14% 重点: 创科实业称上半年取得稳健的营收与利润增长,并表示处于非常有利位置,能够应对下半年“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挑战 截至目前,这家公司得以规避美国关税冲击,部分得益于其在美国、越南和墨西哥设立的新工厂,对中国原有生产基地形成补充 阳歌 关税冲击?哪里来的冲击? 这正是电动工具制造商创科实业有限公司(0669.HK)最新财报传递的核心信息。这家一度被视为中美贸易战中最脆弱的企业,主要收入源自Milwaukee及Ryobi品牌电动工具,相当比例的产品在中国制造后销往美国。 然而,创科实业今年上半年最新财报未见贸易战影响痕迹。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等国家商品施加了多级关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自特朗普1月就任以来,美国对华进口关税波动剧烈,最近平均水平维持在55%左右。 因主要生产基地设于中国,且约四分之三销售额依赖美国市场,创科实业原本极易受关税冲击。意识到市场担忧,公司今年2月曾发布特别公告称,当时美国关税对其年度业绩影响“微不足道”。 最新财报显示此言非虚。本周二发布的财报表明,公司上半年业务表现亮眼,营收增长7%,利润增幅达14%。在财报中,公司确实提到了“关税”一词,但仅有两次,且都是在指其为降低这一威胁所采取的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创科实业部分减损策略具短期性特征,主要涉及在关税较低国家建立库存。因此,若中美年内未能达成长期贸易协议,创科实业或将在2026年承受持续高关税压力。 目前,公司尚处顺境,其另一主业是以Hoover品牌吸尘器为代表的清洁产品。相较处境相似的诸多中国企业,创科实业因总部位于中国香港,且高管团队呈现国际化特征而独具特色。 公司正筹备重大人事交接,年迈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霍斯特·帕德威尔(Horst Julius Pudwill)拟退位,由其子等新一代领导者接棒。我们虽不谙悉其内部运作机制,但创科实业最终将总部迁至新加坡,甚至美国以规避地缘风险的可能性,并非天方夜谭,毕竟中美博弈短期内难见缓和。 营收持续增长 当前,创科实业的业务底盘依然稳固。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7.5%至78.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3.1亿美元,较去年全年6.5%的增速略有提升。电动工具贡献95%的销售额,同比增幅达8.3%。 地板护理及清洁业务成半年报短板,该板块收入下降4.8%至4.08亿美元。公司将下滑归因于为提高盈利能力,而对该业务板块进行的优化调整,但并未单独披露该板块的利润率。 区域表现方面,北美地区(主要为美国)销售额同比增长8.1%,增速超过去年全年的5.5%。增长提速至少部分源于关税新政前的抢购潮,消费者赶在特朗普实施关税前提货,以避免未来支付更高价格。 创科实业早先主要依托毗邻香港的东莞生产基地,近年已将制造版图扩展至美国、墨西哥和越南。虽未披露中国产能占比,多份报告预估数据在40%至80%之间。 创科实业正将中国以外全部产能用于供应美国市场,但这显然不足以满足其美国主销区的需求。为此,公司采用特朗普实施关税前在美囤积的零组件进行周转。截至今年6月末,其库存规模从上年同期的40.3亿美元增至42.9亿美元。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减少一天至103天,正印证其利用战略囤货规避关税的策略。 上半年运营开支增长6.5%,略低于营收增速。这推动期间利润同比增长14.2%至6.28亿美元,上年同期则为5.5亿美元。为彰显前景信心,公司中期股息同比上调15.7%。 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我们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能够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政策所带来的挑战”。 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几无波动,显示投资者对业绩既无惊喜也无忧虑。该股当前18倍市盈率处于舒适区间,低于史丹利百得(SWK.US)的22倍,但高于日本同行牧田(6586.T)的16倍。 虽难料中美贸易关系走向,创科实业正竭力传递其置身事外的信号。此说目前或可成立,且公司至今妥善应对了贸易摩擦。但若贸易战持续甚至升级,创科最终仍难独善其身。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