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G.US
Yatsen downgrades Q2 revenue outlook

完美日记化妆品店的运营商将二季度营收预期下调10%,集团的营收持续下跌

重点:

  • 逸仙电商将截至6月的三个月营收预期下调10%,或是因在 “618”电商购物节业绩不佳
  • 调整后的预期,意味公司的营收再次开始萎缩,在连续两个季度短暂增长后,又恢复了之前三年的趋势

阳歌

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恢复增长的道路本就艰难,本周随着公司突然下调二季度营收预期,情况进一步恶化。作为广受欢迎的完美日记连锁店的运营商,公司称预期下调10%是出于“谨慎”,或许是希望平息投资者的担忧。

若真是如此,那它似乎成功了。公司股价在周三发布公告后确实上涨了3.5%,并在周四继续小幅上涨。该股今年波动很大,反映出中国经济不稳定,似乎一时显示出有生机的迹象,下一刻却跌入低谷。该股在3月底的交易价格低至2美元,但一个月后上涨至最高4.84美元。

过去两周,该股涨幅达35%,投资者原本估计或许比这次下调营收预期还要糟糕。

逸仙电商表示,目前预计二季度营收约在7.73亿元至8.16亿元,较5月22日预测约8.59亿元至9.02亿元的区间低约10%。这次调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为调整后的数据同比下降5%至10%,导致逸仙电商重回收入萎缩时期。相比之下,早前的预测是同比持平,最高增长5%。

逸仙电商的营收在2021年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呈稳步下降趋势,去年下降了8%,原因是该公司遭受双重打击,一是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抑制消费,二是中国经济在多年高速增长后迅速放缓。公司终于在去年第四季度恢复了营收增长,在疫情后的反弹中增长了6.7%。但今年一季度,这一势头迅速消退,营收仅增长1%。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修正后的预期只是该公司在疫情后短暂反弹失去动力的最新信号。

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两家分析机构仍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增长5.4%,不过根据逸仙电商下个月公布的二季度业绩,我们很可能会看到变化。

那么,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导致公司的预测如此低迷?毕竟,逸仙电商做出最初的预测时,这个季度已经过去了超过一半。这表明,5月下半月和6月的业务一定特别疲软。

逸仙电商没有透露业务突然下滑的原因。但有两个因素看上去可能是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今年“618”购物节全行业销售疲软。另一个因素似乎与逸仙电商至少一家外国竞争对手即将上调价格有关,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在涨价之前囤积竞争对手的产品,因而伤及逸仙电商。

购物节表现低迷

今年“618”购物节的疲软表现,似乎是导致逸仙电商下调收入预期的罪魁祸首。这个购物节是中国第二大网络购物活动,仅次于一年一度的“双11”。后者历史更久一些,自大约十年前成为购物节后迅速兴起,很多人因此将它比作西方的“黑色星期五”。

与之前相比,去年“双11”的销售情况相当平淡,今年的“618”也与之类似。为保持收入增长,许多电商将今年“618”的开始时间提前到了5月20日。在5月召开的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逸仙电商的高管指出活动将提前开始,并表示该购物节“将比去年持续更长时间”。

因此,延长的购物节刚好在逸仙电商发布最初的营收预测,和第二财报季结束之间。公司尚未对“618”期间的销售情况发表评论,但零售数据提供商星图数据报告称,今年“618”收入同比下降7%至7,428亿元,这是公司2016年开始跟踪这个购物节以来,首次录得收入下降。

我们前面提到的另一个因素是,据报道,雅诗兰黛从7月1日开始在中国提价10%至20%。中国消费者争相购买雅诗兰黛和其他即将提价的产品,可能助推了中国化妆品销售额在5月份跃升18.7%,达到406亿元,这是一年多来最快的增长,也创下了当月的最高纪录。

尽管月度销售额普遍飙升,但逸仙电商显然未能跻身受益者行列。公司一直努力追随最新的消费趋势,将重点从传统的完美日记实体店转向网购。随着这一转变,截至去年9月底,其传统实体店仅剩123家,比2021年的286家减少了一半以上。

根据公布的财务数据,公司只有一次实现了年度盈利,那是在IPO前不久的2019年。自那以来,它的股价已经下跌了约三分之二,不过与许多互联网和科技股下跌至少90%相比,又要强出不少。

经历了今年的股价波动后,逸仙电商目前的市销率为0.83倍,远不及国内同行上美股份(2145.HK)的3.65倍和珀莱雅(603605.SH)的4.48倍,也远远落后于全球巨头欧莱雅(OR.PA)的5.26倍。我们应该称赞逸仙电商如此迅速地下调营收预期的做法,投资者似乎也对这一更新表示赞赏。现在,所有人都在关注该公司可能会在下个月发布的三季度预测,以及该预测是指向收入反弹还是萎缩加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网上游戏商博雅互动国际有限公司(0434.HK)周二发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下跌,盈利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据去年经重列盈利3.13亿港元计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亿港元至2.35亿港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较预期减少,以及因购买加密货币,令银行存款减少,使期内的利息收入比预期为低。 博雅周三开盘跌4.1%报7.5港元,公司年初以来股价跌逾6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ishang is a bank

徽商银行盈利背后的隐忧:竞争炽烈息差收窄

这家区域性银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8%,远低于资产扩张速度,凸显强烈的息差压力 重点: 截至今年6月末,徽商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约17%,但营业收入仅微增2.2%,净利润上涨3.8% 中国央行为刺激经济持续降息,银行业面临严峻息差压力 梁武仁 在超长经济放缓周期冲击下,中国银行业多重承压。纵然使尽浑身解数,如今也难以交出亮眼成绩单。以华东地区重要城商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698.HK)为例,该行上周五试图通过盈利预告“解释”最新利润增长,但困扰全行业的沉疴痼疾依然待解。 这份公告让投资者提前一睹今年上半年徽商银行的财务表现,用“积极”字眼制造利好氛围,似以巨额利润增长相诱。 细读公告,恐难掩失望。虽然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较年初劲增约12%,较上年同期增约17%,主体贷款业务扩张迅猛,但上半年以贷款利息为主的营业收入,仅同比上升2.2%至210亿元,净利润微升至93亿元,涨幅仅3.8%。 徽商银行以华丽辞藻“解释”中报业绩,将“向好业绩”归因于“始终坚守金融本源,全力服务实体经济”,还罗列诸多成绩。 资产扩张与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昭然若揭:在央行连续降息刺激经济的背景下,该行信贷业务息差承压明显。 净息差压力并非徽商银行独有。中国银行业衡量利差的净息差(NIM)指标已整体承压多时。理论上来说,利率下行可降低存款成本以维稳息差,但同业白热化竞争等因素正影响这种动态平衡。 经济不振时,贷款需求趋弱,银行间竞相杀价争夺优质客源。为吸引更多借款人,尤其是财务状况良好的客户,银行会下调贷款利率,但这会侵蚀其利润空间。自2019年(疫情前的最后一年)以来,竞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当年,监管机构引入了一套机制,使贷款利率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挂钩。 去年,徽商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缩窄17个基点至1.71%,而2019年该指标高达2.51%,显示已苦战息差下行多年。 息差并非当下唯一痛点。经济困境使贷款违约风险攀升,银行风控承压。这一方面,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商行的徽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中小同业。 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0.98%,较去年末基本持平。相较之下,总资产规模为其一半的宜宾市商业银行(2596.HK)不良率尽管逐年下降,去年末仍达1.68%。泸州银行(1983.HK)的不良率则为1.19%。 徽商银行由十几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合并组建而成,其规模优势或有助于在吸引大型、财务稳健企业的过程中,维持较低的不良率。该行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而非个人借款人,后者本身风险更高。中国的国有银行主要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来维持较低的不良率,后者在还款出现困难时,通常可获得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驰援。 借款方承压 然而,财报暗藏隐忧。去年,对困境企业的贷款重组量同比增9%;且潜在劣变贷款,即关注类贷款大增62%,占比升至1.13%,显示客户群经营压力正持续累积。 2020年,该行曾因接管包商银行四家分行引发关注。这家内蒙古银行前年破产,成为二十年来首例被接管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徽商银行在疫情动荡期既要化解自身风险,又需处置四家包商分行的遗留问题。迟至去年,该行仍向第三方转让约7.01亿元包商系不良资产。 尽管盈利预告成色不足,公告后两个交易日,徽商银行股价仍涨超5%。眼下投资者对任何利润增长都持“饥渴”心态,此轮上涨存在内在逻辑。 不过,徽商银行的估值仍处洼地:市盈率(P/E)仅3倍,市销率(P/S)1.3倍,市净率(P/B)更低至0.3倍。该估值水平甚至不及宜宾市商业银行——后者市盈率达21倍,市销率5.2倍。 市场对徽商银行前景的冷淡态度不难理解:只要经济下行周期延续,任何利润增长,尤其是疲软增长引发的乐观情绪,终将快速消退。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