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二手车销售商计划在东部省份建立一个耗资3.88亿美元的翻新中心,尽管其现金水平仍然很低

重点:

  • 优信在安徽3.88亿美元的新投资是它从中间商转型为直接二手车销售商的总体计划的一部分
  • 该公司未来的最大挑战之一,可能是缺乏现金来执行其成本高昂的转型计划

莫业林

去年6月,在线二手车销售平台优信集团(Uxin Ltd.,UXIN.US)采取了一项大胆举措来重塑自己——从过去作为二手车买卖双方的中间商转变为直接购买、然后翻新和销售二手车。

那么转变一年多以后,事情进展如何呢?

简短的回答是:​​结果是成就和挑战并存。从好的方面来看,优信的努力在财务表现方面产生了一些积极的结果,这在该公司9月24日发布的最新季度财报中得以体现。但是长期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缺乏现金,这可能会减缓其进一步的发展。

与最新季度业绩同时发布的一项重要公告显示,它需要大量现金来支撑这样的转型。该公告称,优信同意与安徽省会合肥市长丰县政府共同投资25亿元(3.88亿美元),建设一个二手车检测和翻新中心。

优信表示,新中心过几年全面投入使用后,每年将能翻新6万至10万辆汽车。它说:“它的生产能力预计将在未来为优信提供稳定和大量的高质量二手车。”

这样的一份公告可能会很容易被视为不过是地方政府和中国私营企业之间一长串合作中的又一桩。但这笔交易对安徽来说非同小可。安徽在过去几年中投入巨资,希望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主要中心。中国一些最成功的汽车公司现在的总部都设在该省,包括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和投资优信的蔚来(NIO.US)。

因此,与安徽政府的合作不仅将为优信提供政府资金,还将使其进入该省新兴的汽车产业生态系统,有可能为与其他产业伙伴的进一步合作铺平道路。

安徽的新工厂将对公司在西安一个类似的检测和翻新中心构成补充,后者于3月开始投入运转。

不断增长的汽车销售

优信在发布新中心消息的同时,还发布了最新的收益公告,加上之前两个季度的财报,让我们得以一窥该公司正式开始转型一年来的进展。

自去年9月以来,优信开始销售自有二手车,而此前,它只是充当买卖双方的中间人。因此,看看它自去年9月以来的季度销售额走势,是很有必要的。

最新报告显示,优信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售出3011辆车,数字不算大,但仍比此前季度的1719辆增长了75%,由于中国新年假期的缘故,一季度通常是一个销售淡季。与去年最后三个月的2307辆相比,最新的数字实现了稳健增长。

随着汽车销量的增加,优信的收入也在上升,尽管增速较慢,这表明该公司每卖出一辆车所产生的利润在减少——我们在后文将探讨这一趋势。在最近的一个财报季度,该公司的收入为2.778亿元(431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的1.96亿元增长42%。

另一个积极迹象是,优信的持续经营亏损较前几个季度大幅下降。在此基础上,它在最近的财报季度录得5070万元的亏损,几乎是此前一个季度9740完全的一半,而去年最后三个月的亏损是1.62亿元。

优信的毛利率现在也处于正值,尽管最新读数为4%,低于今年前三个月的4.6%。但是,这两个读数仍然比去年第二季度旧商业模式下的负28%有了强劲提升。

虽然最新的业绩和它在安徽的计划显示出优信的改革正在取得进展,但投资者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多的兴奋之情。9月26日两项公告发布后,该公司股价下跌了2.36%。自那以后,尽管股价仍是年初水平的两倍多(这与大多数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最近因为一系列监管打击而大幅下跌 ),但仍在继续下跌。

虽然优信的财务表现总体上乐观,但现在就宣布其转型成功还为时过早。深入研究其财务状况,就会发现一些缺陷。

其一是该公司越来越依赖向其他经销商而非消费者销售汽车,这样做通常价格更低,利润也更低。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与汽车销量相比,最近一个季度营收增长放缓的原因。在最近一个季度售出的3011辆汽车中,约四分之三卖给了批发商。

另一个可能阻碍该公司转型的潜在因素是,上半年出现的现金短缺,截至6月底,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有1.24亿元。创始人戴琨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现金短缺意味着优信无法“大规模地”购车。

7月,公司的现金压力得到了部分缓解,当时它宣布从其两个投资者——蔚来和愉悦资本(Joy Capital)——那里获得了1亿美元,这仅是它们总额达3.15亿美元更大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但仍很难说这笔钱是否足够。戴琨说他的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里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加库存,特别是,将在更多地区投资检测和翻新中心。这些举动将需要大量新的现金投资,这一点从安徽新中心的巨大投资额可以看出来。

优信当然不是唯一面临这种逆风的公司,它的许多中国同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正经历着类似的挑战,这种竞争使得许多公司陷入亏损,并迫使它们考虑对其商业模式进行类似的改革,以便更加专注。

在这方面,优信与它的一些主要同行相比实际上是相当不错的。其中易鑫(Yixin,2858.HK)和正在经历转型灿谷(Cango Inc.,CANG.US)目前的市净率(P/B)分别为0.6和0.5。相比之下,优信的市净率要高得多,为6.4。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MSK is involved in auto insurance for accidents

纳斯达克新规限制 青民数科被迫提升集资额

这家汽车保险售后服务提供商,将首次公开募股目标扩大为最初四倍,募资上限达3,700万美元 重点: 继纳斯达克宣布拟要求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后,青民数科大幅调高纳斯达克上市规模 这家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增长38%,但因扩张开支激增,导致利润下降近10% 阳歌 青民数科(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最新修订的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中,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业务动态,而是募资规模的巨量级上调。不过,此次将募资目标从900万美元提升至上限3,700万美元,并不意味着公司对投资者认购热情的信心上升。 实际上,此次激进扩容直接源于纳斯达克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拟严控中概股小规模上市。此类募资通常不足1,000万美元的微型上市,已成纳斯达克中概股主流,公众流通股比例普遍低于总股本的10%。 此类低流通量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通常呈现单边下跌态势。当股价闪崩时,缺乏经验的散户往往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多数企业采用激进的估值定价,使其上市后股价大幅回落几成定局。 回溯今年3月首度申请赴美上市时,青民数科完全符合上述情况。这家向车险企业提供理赔风险评估等增值服务的公司,据其1月原始申请及3月修订文件披露,最初募资目标仅600万至900万美元。当时,公司计划售出的150万股,仅占总股本约9%。 最新修订文件中,其募资目标已大幅跃升至2,500万至3,750万美元区间,对应每股4至6美元。当前,公司拟售625万股,为原始方案四倍有余,占扩股后总股本比例近30%。 募资规模与流通股比例的双重提升,显然是对纳斯达克9月3日拟修订中概股上市标准的直接回应。新规要求所有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公众流通股市值需达1,500万美元。若流通股市值跌破500万美元,将自动启动暂停交易及退市加速机制。 上周五提交的修订版招股书中,青民数科明确提及纳斯达克待实施的新规,该标准尚需美国监管部门批准。 公司声明:“若新规生效,将大幅提高我司等发行人的上市及维持上市门槛。无法满足修订后的上市要求,可能导致我们难以在纳斯达克挂牌或维持上市地位,从而对证券流动性、市场能见度及整体变现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估值高企 青民数科每股4至6美元定价区间及上市后2,125万股总股本,对应市值介于8,500万至1.27亿美元之间。按截至2025年3月财年最新年报利润计,中位数市盈率(P/E)达47倍;其市销率(P/S)中位数为2.2倍。 相较中国车险领域同业,上述估值均显偏高。在港上市的众淼控股(1471.HK)涵盖车险业务,市盈率37倍、市销率7.8倍。而处于亏损状态的保险经纪商手回集团(2621.HK)与车车科技(CCG.US)市销率仅分别为0.68倍及0.19倍。 尽管青民数科或因已有盈利且增速较快,可尝试更高估值溢价,但现实是投资者较难认同。如同我们之前指出,采取激进估值的中概股首日交易常现股价大跌,往往在数月甚至数日内市值腰斩。 待观其效,青民数科会维持高估值,抑或因募资规模巨幅扩容,需引入超计划的投资者而被迫下调定价。 最后,审视财务数据,公司基本面确具优势。青民数科通过覆盖中国大部地区的10,651个服务网点开展业务。风险评估服务单价低廉,截至2025年3月财年平均价50美元,较上年48.80美元微涨2.5%。 招股书显示,最新财年客户数量从35家增至64家,增幅显著。表明其客户群虽集中但仍具规模,涵盖若干“头部保险公司”。 伴随客户群扩容及单笔风险评估成本上升,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同比增长38%,从截至2024年3月的3,460万美元增至4,770万美元。其毛利率保持相对平稳,从上年9.6%微降至9.2%。但为支撑扩张投入的运营开支激增近两倍,致使其最新财年利润同比下降8%,从244万美元降至225万美元。 总体而言,青民数科上市,基本面相对扎实,募资规模与流通比例的巨幅提升预示未来赴美中概股的转型方向。但当前估值诉求仍显激进,意味公司最终可能被迫将发行价降至当前4至6美元区间以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券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Years of losses and thin profit margins leave 160 Health with few investment highlights

连年亏损毛利率低 健康160乏投资亮点

在线医疗平台健康160申港上市接连受挫后,近日终获港交所开绿灯,随即在港公开招股 重点: 公司连续亏损多年,今年首季亏损1,500万元 药物销售毛利率偏低,只有1%   刘智恒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开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香港新股市场,现在绝对是最好时代,公司能赶在这个风口上市,纵使未有亮丽的业绩,也可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2656.HK)两次申港上市均折戟沉沙,但今天看来并不是坏事,公司今年6月递交新的申请,本月初终获港交所批准,正好赶上这班冲刺中的香港新股市场列车。 根据招股书,公司发售3,364.55万股,每股售价最高14.86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超额500倍,集资约5亿港元 健康160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大业务,一是以批发模式向企业客户(包括区域医药贸易公司、医疗保健机构及其他医药销售平台)提供医药健康用品,及以零售模式向个人用户销售产品。 另外是提供数字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公司透过健康160平台,整合线上及线下渠道的医疗健康服务,有效地连接医疗健康机构,医护人员及个人用户。 截至今年3月底止,健康160的平台累计连接超过44,600家医疗机构。同时,亦与超过90万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注册用户达5,520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30万名。 健康160平台已具相当规模,但深入分析,公司的业务及财务仍然疲弱,存在一定问题。 三年累亏3.4亿 公司业绩表现乏善可陈,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及6.2亿元,收入似乎有点停滞不前,今年首三个月,收入更只有1亿元。 期间公司连年亏损,过去三年分别蚀1.1亿元、1.09亿元及1.07亿元,今年首季亏损同比收窄59%至1,550万元。即是说过去三年多,累计亏损达3.4亿元。 此外,公司的毛利率并不理想,虽然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22.5%,上升至今年首季度的27%,但仔细分析,发觉数字医疗的毛利率在今年首季虽高达80.9%,却只占整体收入的33%。相反占公司总收入64.3%的医药健康用品销售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1%跌至去年的1.4%,到今年首季仍停留在此水平。 至于公司的负债情况,似乎迟迟未能解决,2022年净负债一度高达3.8亿元,2023年虽跌至3,775万元,去年又反弹至8,514万元,今年首季进一步升至9,782万元。健康160解释,主要因为增加借款扩展解决方案业务,以及员工增加导致工资及福利开支上升。公司长期处于净负债的状况,投资者必然对此有所戒心。 经营现金续流出 健康160的经营现金流也是一大问题,过去几年一直在流血,由2022年至今年首季,分别录得现金流出4,239万元、6,453万元、5,605万元及1,328万元。公司解释是业务正处扩张阶段,要在营运能力、技术提升及市场拓展上进行大量投资,以致营运成本高企,导致经营现金流走。 面对各项不利的财务数据,公司强调长期发展策略明确,并已巩固了商业基础。目前,公司已建立多项收入来源,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国260个城市。 公司相信,未来的关键是提升收入并要改善成本,现已采取一系列措来获取及挽留客户、深化用户参与度、提高技术及优化变现策略等。另外,公司通过标准化及自动化流程,利用数据分析提高营销的成本效益,专注影响力大的项目研发及精简行政职能,借以提升营运效率。 宜短炒暂忌长持 虽然公司明确指出目标,问题是最终能否达到?何时可以收支平衡?甚至是扭亏为盈,至今没有给出一幅蓝图。 事实上要买相似的公司,现阶段还是买龙头股较稳健,纵然京东健康(6618.HK)的延伸市盈率达38倍、药师帮(9885.HK)约67倍或平安好医生(1833.HK)250倍,估值一点也不便宜,但起码三家公司已有盈利,业务规模庞大,具有一定优势。 当然,在新股热下,投资者暂可考虑作短线买卖,长线似乎要持续观望公司上市后业务及股价表现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