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利润下滑 海外业务稳定推进
面对营收利润双降的药明康德2024年上半年财报,资本市场反应却相当积极
重点:
- 美国市场贡献药明康德六成收入,仅同比下降1.2%,显示政策风险相对较小
- 国内CXO行业内卷,将以动态定价的方式来应对竞争
莫莉
笼罩在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359.HK; 603259.SH)头上的政策阴霾尚未散去,此前的新冠相关订单收入也已锐减。这间中国医药外包服务(CXO)龙头企业在上周一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这是过去五年来,首次出现中报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实现营收172.4亿元,同比下降8.6%,剔除新冠影响后,同比减少0.7%;净利润为42.4亿元,同比下降20.2%;经调整净利润43.7亿元,同比下降14.2%。
令人意外的是,面对这份营收利润双降的财报,资本市场反应却相当积极。财报公布次日,药明康德股价高开,港股一度涨近7%,随后股价回落,全日收涨3.8%。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或许因为药明康德在过去半年已经大幅回落甚至超跌,股价从年初的74港元,跌至当前约31港元,股价跌幅高达58%。
另一方面,药明康德业务逐渐回稳,新冠项目减少后的影响渐渐消散,有望重回增长轨道。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16%。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为43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33.2%,这意味着公司未来18个月的收入有充分保障。
公司表示,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预计 2024 年收入可达到383亿元至40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
从具体业务来看,药明康德当前收入核心来源仍然是化学业务,上半年贡献收入122.1亿元,占总收入约七成,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则同比增长2.1%,相比之下,在2023年上半年,该分部业务在剔除新冠项目时同比增长36.1%,显然化学业务的增速已经见顶。
测试业务收入和生物学业务上半年的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4%和5.2%。公司指出,总体需求坚挺,大多数客户取消订单是受投融资和项目进展的影响。业务规模较小的高端治疗CTDMO业务上半年收入5.7亿元,同比下降19.4%。药明康德在财报中对高端治疗CTDMO业务下滑作出解释,主要因为商业化项目仍处于放量早期阶段,其二是因为部分项目延迟或因客户原因取消,其三是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新签订单不足。
财报中提到的拟议法案,为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跨党派提出的《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该法案试图禁止所有由外国对手拥有或控制的生物技术公司通过联邦合同、拨款和贷款获得美国纳税人的资金,当中明确提及药明康德、药明生物(2269.HK)等公司与中国军方有关联,并存在数据安全风险。
市场高度关注这项法案是否会直接影响药明康德的业务进展。在最新的中报中,药明康德表示,2024年上半年在维持现有超过6,000家活跃客户基础上,新增客户超过500家。期内,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高达107亿元,同比只下降了1.2%,仍然占总收入62%,国内市场贡献了34亿元,同比增长2.8%。这意味着,在资本市场产生轰轰烈烈影响的法案,对于药明康德的业务的直接影响却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
动态定价争国内市场
不过,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低迷叠加同业竞争加剧,中国CXO行业出现内卷,不少企业为了承揽生意,不得不降低价格获取订单,导致毛利率普遍下行。药明康德上半年的毛利率也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38.9%,如果美国业务进一步收缩,公司势必将面临中国市场的高度竞争。
在业绩交流电话会议上,药明康德回应定价策略时表示,公司针对不同板块、不同客户群体制定动态灵活的价格策略,其中海外价格趋于稳定,国内订单以动态定价的方式来应对竞争。
此外,药明康德将未来拓展重点放在多肽及寡核苷酸等(TIDES)业务。该业务上半年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57.2%。近年来,降糖、减重药物正在成为医药领域的新增长引擎,其中诺和诺德的降糖药物司美格鲁肽在2023年的销售额位列全球第二,有望成为新一代全球“药王”。这类GLP-1类药物主要是多肽类药物,成长潜力大,也给作为代工厂的CXO企业带来大量订单。截至2024年6月末,药明康德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47%。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1月,药明康德的多肽产能已达到3.2万升,同行凯莱英(6821.HK)则预计到今年6月底的多肽产能为14,250升,药明康德的产能更胜一筹,而且公司表明将继续加大投资,进一步扩大多肽产能,这将成为公司未来重要增长引擎,预计今明两年TIDES收入增速在60%以上。
当前药明康德的市盈率为9倍,略高于凯莱英的8倍,从最新财报来看,药明康德业务回归稳定,但未来的政策风险,仍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