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中国Spotify的腾讯音乐季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在被责令停止反竞争操作之后,该公司对业务进行了全面改革

重点:

  • 腾讯音乐首季收入和利润分别下降15%和34%,此前该公司在去年被要求停止反竞争行为
  • 该公司正在将重心转移到为音乐爱好者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以期在当前环境下创造一种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阳歌

是唱起忧郁的蓝调,还是奏响了恰逢其时的乐章?

这是人们对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US)最新季度财报的两种可能解读。腾讯音乐相当于中国的Spotify,是国内占主导地位的在线音乐服务提供商。投资者似乎持前一种观点,腾讯音乐的股价在周二公布业绩之后下跌了1.5%,与此同时,中国科技股则普遍呈反弹态势。

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份财报虽然表面上令人沮丧,却充满了积极的信号,显示出该公司正努力在中国活跃的在线音乐领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基础。

行业观察人士会记得,腾讯音乐是去年遭到罚款的一批中国科技巨头之一,它们被责令终止其反竞争行为。这批公司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它被要求支付创纪录的27.5亿美元(186亿元)罚款,同时不得继续禁止其广受欢迎平台内的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

腾讯音乐是游戏巨头腾讯(0700.HK)的音乐部门,它的罚款轻得多,仅为50万元,对于这家去年创造了30亿元利润的公司来说微不足道。但更重要的是,该公司被要求停止利用市场影响力与大型音乐唱片公司签署中国总许可协议的做法。这种做法让它有权与网易(NTES.US; 9999.US)和百度(BIDU.US; 9888.HK)等较小的竞争对手签署这些唱片公司音乐的分许可协议。

由于上述行动,腾讯音乐目前面临着来自规模较小对手的激烈竞争。这体现在了收入上,其业绩公告显示,今年首季,腾讯音乐的收入下降15%至大约66亿元。这种大幅下降在整份报告中多次出现,公司的许多关键指标都出现了同比收缩。

最具代表性的是,公司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量同比下降1.8%,降至6.04亿人。该公司规模较小的社交娱乐服务部门的月活跃用户数降幅更大,下降28%至1.62亿人。公司将音乐用户数量的下滑归咎于营销支出的下降和成本控制,把社交娱乐部门的下滑归因于“行业和宏观逆风”。

虽然总用户数减少,腾讯音乐服务付费用户的情况却比较乐观。这显示出公司正在专注于盈利用户,而不是简单地扩大用户规模。公司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一季度同比增长32%,至8,020万人,协助公司整体音乐订阅收入增长18%,这项收入占其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至于公司音乐服务付费用户的比例,也从一年前的9.9%上升至13.3%。

不过,失去独家版权不仅影响了公司收入,还影响了利润,首季公司利润下降34%至6.09亿元。

后垄断时代的新生活

随着最新财务数据的公布,我们将用接下来的篇幅看看腾讯音乐如何在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中,去努力适应新生活。在这个领域,它依旧是无可争议的行业领导者。本周科技行业一些更为广泛的事态发展,也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了佐证,即该公司最新的财报给人的感觉,更象是一家公司选对了曲子,而不是让人忧郁的蓝调。

路透社报道,中国副总理刘鹤本周对中国主要科技企业的高管表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许多人对此的解读是,随着北京方面试图平衡有序发展的愿望和维持对一些最具活力的企业的支持,过去两年政府对科技领域的一系列全面打压可能开始放松。

西方媒体还报道称,摩根大通周一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其他几家中国大型科技股的评级展望从“减持”上调至“增持”。摩根大通称,作出该决定的原因是风险有所降低,不仅是国内监管的放松,还有围绕中美信息披露争端导致的从纽约退市的可能性降低了。

这些大动作推动了中国科技股在周二的反弹,不过正如我们所提到的,腾讯音乐并没有在上涨之列。

我们最后就来看看,为了在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中为新生活奠定基础,腾讯音乐正在做的一些事情。背后的核心思路是,通过为音乐爱好者和有抱负的音乐人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该公司努力扩大付费用户的规模。

该公司的一大举措是,鼓励用户通过其星耀计划和银河计划创作原创内容。它还在推广腾讯音乐人平台,培养崭露头角的年轻才俊。最后,该公司表示,它在第一季度面向相关人士,推出了一项幕后音乐制作服务。

在另一项具公关性质的计划中,该公司宣布,在一季度启动“如果音乐有形状”项目,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支持。这一举措旨在表明,该公司正在为中国最近推动打造更为平等社会作出贡献。观察人士都知道,支持这样的政府活动对于在中国做生意至关重要,中国其他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最近也推出了类似的计划。

所有这些计划,都是为了夯实基础,以便更好地符合政府的目标,即培养公平竞争的企业,同时努力回馈社会。不过,投资者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腾讯音乐的新旋律比之前的更具可持续性。该公司的股票今年到目前为止已下跌了40%,市盈率为16倍,市销率为1.5倍。相比之下,Spotify由于还处于亏损状态,目前没有市盈率,但它的市销率要高一点,为1.8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鹏4月交付量年增273% 小米按月下滑

中国电动车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多家新能源车制造商陆续公布4月销量,其中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交付量3.5万辆,按年增长273%,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亦公布,4月销量达38.01万辆,按年增长21.4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9.57万辆,按年升45.57%;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17.69万辆,按年跌0.4%。零跑汽车(9863.HK)交付量4.1万辆,按年增173%,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理想汽车(LI.US;  2015.HK)4月共交付新车3.4万辆,按年增31.61%,但较3月份的 36,674 辆下降 7.46%;蔚来汽车(NIO.US; 9866.HK)期内交付新车2.39万辆,按年增长53.01%,与3月的15,039辆相比增长了58.92%,为历史第二高纪录。 小米(1810.HK)旗下车型小米SU7于3月底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上月交付逾2.8万辆,较3月的逾2.9万辆少1,000辆或3.4%,仍为连续七个月突破2万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澳门4月赌收按年微升按月下调

澳门博监局公布上月澳门赌收,4月博彩毛收入188.6亿澳门元(下同),按年升1.7%,但按月则下跌4.1%,并已是运续两个月下跌。 今年首四个月,澳门累计博彩毛收入达765亿元,与2024年同期比较,微升0.8%。 经过疫后连续两年的急速增长后,澳门博彩收入开始放缓,政府去年底预计,今年赌收将达2,400亿元,较去年增长11%。若按此估计,即澳门每月平均赌收要有200亿元才可达全年目标;但今年首四个月,每月赌收均低于200亿元。近期全球经济受关税战影响,市场气氛不理想,料有机影响赌客在博彩上的支出,相信澳门赌收今年很大机会未能达标。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瑞幸咖啡一季度同店销售重回增长

瑞幸咖啡公司(LKNCY.US)周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2%至88.7亿元,在经历2024年困境后恢复盈利,并重回同店销售增长轨道。 瑞幸表示,首季净新增1,757家门店,总店数较2024年末增长7.9%至24,097家。其中自营门店15,598家,加盟门店8,499家。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1.5%至64.8亿元,约占整体营收的四分之三。 首季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8.1%,在经历四个季度连续收缩后,当中去年一季度曾骤降20.3%,今年首季终能重拾升势。伴随经营改善,公司上季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320万元。 瑞幸股价周二下跌2.6%,该股年内累计涨幅仍接近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inanciering is Linklogis' speciality

走不出房产低迷 联易融深陷困局

由于未能减少对房地产相关客户的依赖,首季度该公司在供应链融资平台上的交易量仅增长7% 重点: 一季度联易融科技旗下平台总交易量仅增7%,远低于2024年一季度45%和去年全年28%的增速 公司一直在尝试减少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依赖,但收效甚微 梁武仁 联易融科技集团(9959.HK)在尝试摆脱中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阴影的过程中,似乎碰壁了。 公司已成为房地产长期低迷的受害者之一,因为其基于云的供应链融资服务,严重依赖基础设施和建筑等相关行业客户。鉴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看不到尽头,公司一直在努力拓展其他领域的客户。但上周发布的一季度业务发展公告显示,这一努力收效甚微。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在当前动荡的经济环境下,联易融科技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增速和多元化而盲目拓展客户,因它仍需筛选能够履行还款义务的高质量用户。 这意味和其他很多金融机构一样,公司需要在业务增长和风险管理间找到平衡。一季度公司旗下平台总交易量,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至1,000亿元(137亿美元),或许正是它在两者之间尽力维持平衡的印证。这个增速和2024年一季度45%的同比增长,以及去年全年28%的增长相比,大幅放缓。 在供应链融资中,一家公司(有时也叫“锚”)利用其欠供应商的未付账单,帮助供应商获得资金,这是公司用自身的信用度让供应商获益。锚和供应商都能从中受益,因为前者有了更多的账单支付时间,而后者可以获得运营资金。联易融科技旗下的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从基础资产管理到证券化的各个环节,让供应链融资变得对有关各方都更加便捷。 近年来,这种供应链融资在中国发展迅速,部分原因是传统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普遍不足。但联易融科技的现状证明,在艰难时期,比如眼下,这个融资细分领域也会感受到压力。 如果不是“多级流转云”产品,该公司一季度整体交易量会大幅下降。“多级流转云”产品交易量增长37%,凭一己之力抵消了包括“AMS云”和“ABS云”在内的其他服务的下降。在联易融科技的最新业务发展公告中,首席执行官宋群将其他平台交易量萎缩,归因于市场情绪“低迷”以及资产支持证券(ABS)延迟发行。 营收增长乏力 联易融科技一季度的营收增速可能会低于7%的交易量增幅,考虑到收费面临压力,营收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下滑。在一季度业务发展公告中,公司并未提供实际的营收数据。但去年,公司全年营收增长19%,落后于28%的交易量增长。 具体而言,鉴于多级流转云服务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并未转化成相应的营收增长,该平台的收费似乎低于AMS云服务和ABS云服务的收费。多级流转云服务是联易融科技相对较新的一款产品,但它已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这项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将中小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产生的应收账款转换成数字凭证(Digipos)。 到2022年,多级流转云在交易量方面超过AMS云,成为联易融科技最大的产品,之后实现了几何级增长。2023年,多级流转云业务的交易量激增82%,去年又增长了52%。但联易融科技主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在2023年实际上出现了下降,去年仅增长了约18%。 公司的获客速度也有所放缓,反映它在为产品寻找新用户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房地产相关领域之外。比如,其最大的客户群体——核心企业伙伴去年增长了45%,而就在2021年时,其增长还接近翻倍。 与此同时,去年联易融科技对房地产相关客户的依赖有所加深,尽管由于市场持续低迷,这类客户的风险可能有所上升,进而吸引力有所下降。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在联易融科技总交易量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44%和2022年的48%,上升至去年的51%。这意味公司的很多新客户都来自地产行业,或是来自这些领域的现有客户,在联易融科技的平台上变得更加活跃。鉴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萧条,这两种情况对联易融来说都不是好事。 公司去年的减值损失几乎增加了两倍,抹去大部分毛利润,足见其客户压力增大。也因此,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公司净亏损却扩大了。 虽然联易融科技本质上是一家平台运营商,但当客户未能支付账单时,它确实需要承担一些责任。这是因为公司将可证券化的供应链资产收集起来,如未付账单,然后在一定时期内将其暂记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个过程叫“仓储”。如果一家公司在仓储期间拖欠账单,联易融科技就必须以减值成本的形式,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损失。 有互联网巨头腾讯支持的联易融科技,股价自2021年上市以来已下跌逾90%,仅今年就下跌了31%,目前市销率仅为2倍。不过,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估值也同样低迷,比如信也科技(FINV.US)虽然处于盈利状态,但市销率仅为1倍。这表明,由于这类公司面对中国当前经济疲软的风险敞口,投资者对其持谨慎态度。 这意味着联易融科技要赢得投资者青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