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片法案”遏华发展 回流本土生产非易事
美国阻止高科技芯片出口中国,同时大力推动芯片制造业本地化,但当中的努力可能会白忙一场
买方研选
美国上周二宣布收紧对华出口先进芯片的限制,以进一步压制中国超级计算器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步空间。为防止先进的美国芯片通过第三国进入中国,美国还要求芯片制造商获得许可证,才能向其他几十个受美国武器禁运限制的国家发货。
回顾简称“芯片法案”的《芯片与科学法》,是第117届美国国会颁布的一项联邦法规,由总统拜登于去年8月9日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提供了数百亿美元资金,以促进美国半导体的研究和制造,并阻止中国取得美国的芯片高端技术。
美国制定《芯片法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法案的内容大致包括:通过补贴建立半导体生产的激励措施,同时禁止拿到联邦补贴的企业在中国扩产先进制程的芯片。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补贴的方式推动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回流,同时通过限制投资的方式,降低中国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的经济活动及发展进程。
补贴不是新鲜事,很多产业发展之初、产业链还未发展完全的时候,政府都会以补贴协助建立产业循环。当产业规模具备经济性时,产业发展具备相对比较优势,行业就进入了自我发展的循环之中,人才、产业链、资本、技术投入随之形成生态。
《芯片法案》生效一年多以来,白宫报告显示,企业共宣布1,660亿美元(1.2万亿元)的半导体与电子设备投资,美国全国宣布50多个半导体建设项目。从短期效果来看可以说是十分显着,但长期来看,要说能实现半导体制造环节回流美国,仍然不应特别乐观。
人力成本太高
从半导体全球产业链的分布来看,过去美国在半导体的设计、核心IP、半导体设备制造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半导体制造环节依赖亚洲。这样的产业链格局背后是相对比较优势的作用。台积电(TSM.US)创始人张忠谋曾公开表示,以台积电在美国奥勒冈设厂25年的经验来看,在美国发展晶圆制造的成本太高、太过浪费,美国为了制造业本地化所做的努力将白忙一场。
因此,导致美国半导体制造环节相对比较弱势的,是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各式各样的相关法规,这一点长期难望改善。
即使短期来看可能也存在诸多挑战,从影响成本中最重要的人力成本因素来看,美国本土的半导体行业投资增加,也会产生相应的人才需求,但半导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人才缺口将人力成本进一步抬升。
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报告显示,新增半导体的本土投资在一年内催生了4.4万个就业岗位,由于半导体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培养时间偏长,其中有大量的岗位人才缺乏。SIA预测,拉长来看,到2030年,即使培训周期最短的技术工人,仍将有两万个缺口。如果再考虑到美国本土制造环节的大量投产对于全球供给的冲击,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的过程可谓任重而道远。
本文辑录自机构投资者研究共享平台“买方研选”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内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咏竹坊立场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