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随着中国的医药公司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华盛顿阻止尖端技术进入中国的行动出现了新走向

重点:

  • 因为担心美国技术可能被中国军方所用,华盛顿将37家医疗相关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公司
  • 比起从第三方获得药物许可的同行,自主研发药物的公司在以后会面临更大压力   

阳歌

在这个中美关系无比紧张的动荡时期,有时做一个模仿者也是有好处的。

这是中国繁荣的药品行业的投资者一个最大的收获。美国竭力阻止尖端技术向可能有军事背景的中国公司输出,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而药品行业成为了它最新的目标。美国的这一系列行动可以追溯到前总统特朗普时代,自那时起美国政府开始使用几个实体清单来阻止本国公司向中国出售产品。

到目前为止,这类行动的目标主要局限于科技公司。曾经风光无限的电信巨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因此遭受重创,它向我们清楚地展示出,如果一家公司被列入了实体清单之后会发生什么。但是,最新的一大进展显示,美国总统拜登执掌的现政府已表示,将把这一行动目标扩大到药品开发商。

这就要说到“模仿者”这一要素了。中国的许多上市药企中,绝大多数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模仿者,它们从其他(主要是西方)开发商那里获得成熟药物的许可,在中国销售。然而,也有少数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药物。药企可以把自己开发的药物授权给世界各地的其他药企,因而利润率更高,尽管失败的风险也要高得多。

在美国目前发起的打击行动中,仿制药企业的股票表现相对较好。在过去一个月里,随着市场上关于美国意图打击的传言渐起,包括百济神州有限公司(BGNE.US; 6160.HK; 688235.SS)和天境生物(IMAB.US)等创新者受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然而,我们在此也应指出,这些创新者之前比其估值更低的仿制药同行来说,溢价要更高。

综上所述,我们将仔细分析上周末到底发生了什么,并讨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最后再看看一些大型药企的最新估值和定价趋势。

美国商务部周五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称其准备把37家公司加入“实体清单”。任何希望向实体清单上的公司出售产品或服务的美国公司都必须首先获得华盛顿方面的许可。虽然华盛顿已经批准了一些这样的销售,但它也阻止了向清单上的公司销售许多最尖端的产品和服务。

上周五宣布的37个实体不仅来自中国,还包括几家来自格鲁吉亚、马来西亚和土耳其的实体。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M. Raimondo)在同一天发布的另一份声明中谈及清单中新增的实体时说:“我们不能允许支持医疗科学和生物技术创新的美国商品、技术和软件被转而用于与美国国家安全相违背的用途。”

新增加的实体里没有任何大型上市公司,许多投资者曾担心这一点,这导致他们在之前几天抛售其中一些公司的股票。相反,它似乎包括大量与政府有关的实体,尤其是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有直接联系的十几家公司。

未来尚不明朗

虽然百济神州、天境生物和其他公司这次躲过了一劫,但并不能保证它们在未来也会这么幸运。这场针对中国科技公司的行动始于华为和另外几家国有实体,但后来将越来越多的民营新秀纳入了打击范围,比如监控设备制造商海康威视(002415.SZ)。

几周前,人脸识别公司商汤科技(0020.HK)成为最新一家被列入其中一个实体清单的公司,迫使其暂停了备受期待的香港上市计划。因此,许多中国制药企业很有可能最后也会出现在名单上。

综上所述,自主研发的药企列入名单的可能性确实要高于那些签订许可协议的药企。这是因为后者并没有进行任何重大创新,因此不太可能拥有可用于军方尖端项目的知识产权或药物开发能力。

这就意味着,该领域的投资者恐怕最好还是了解清楚,所购买股票的公司究竟是一个真正的创新者,还是仅通过许可协议将别人的药物引入中国市场的企业。

过去一个月,这种差异变得更加明显,相较于依赖许可协议的同行,自主开发的药企股价遭受了重创。百济神州和天境生物的股价自从11月中旬以来,均下跌了30%左右。另一家拥有自主研发产品的制药商基石药业(2616.HK)的股价在同期下跌了16%,幅度相对小一些。

比较起来,先声药业(2096.HK)股价自11月中旬以来甚至上涨了10%,这家专门开发仿制药的企业总体上是处于盈利状态。与之类似但成立时间更短的云顶新耀(1952.HK)在同期的跌幅为9%,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股价大跌之后,百济神州、天境生物和基石药业的交易倍数都高于仿制药同行。从股票的市净率(P/B)来看,百济神州最高,为7.5倍,其次是天境生物4.9倍,而基石药业的市净率较低,但仍相对较高,为3.9倍。尽管先声药业的历史和进入盈利状态的时间更长,但其市净率为3.6倍,而尚未产生任何收入的云顶新耀为1.2倍,看上去很低,但仍高于1.0的关口。

归根结底,创新者可能会继续获得比仿制药同行更高的溢价,尤其是,如果它们能成功地将一些产品推向市场的话。但这两类公司之间的估值差距也很有可能缩小,特别是如果一家或多家大型民营药企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话。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Oral healthcare provider Arrail Group on Tuesday reported a net profit of 4.98 million yuan in the six months through September, the first half of its fiscal year, reversing a loss of 88.6 million yuan in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

快讯:摆脱疫情冲击 瑞尔集团转盈

最新: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瑞尔集团有限公司(6639.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的中期净利润为498万元,扭转去年同期的8,859万元亏损。 利好:受益于新冠疫情后业务复苏及接诊人次增加,该公司的收入同比增加14.9%至8.86亿元。 值得关注:该公司的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3.1%至6.83亿元,主要是由于雇员福利开支、齿科材料及物业管理开支随业务增长而增加。 深度:瑞尔集团是一家提供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的公司,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国15个主要一二线城市运营123家医院及诊所。该公司以双品牌经营,分别针对一线城市中具有高购买力的富裕患者,以及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消费者。该公司去年成功在港股上市,但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旗下多间诊所及医院需暂时关闭,加上很多患者推迟口腔治疗计划,过去三年合共录得逾15亿元亏损。 市场反应:瑞尔集团周三股价上涨,中午收盘升1%至7.8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6639.HK
ATRenew boosts refurbishment

万物新生联手苹果 翻新业务销售倍增

这家回收专家表示,随着与苹果建立新的回收合作关系,公司业务增长,三季度翻新产品销售额翻了一番 重点 万物新生三季度营收增长28%,翻新业务和非电子产品回收业务势头强劲 随着与苹果在中国内地达成合作,公司已开始加大对二手iPhone 的收购力度,这也是其最大的产品领域      阳歌 多元化是回收专家万物新生集团(RERE.US)最新财报的主题之一,公司正试图在早前聚焦iPhone的基础上,把业务扩展到安卓产品,甚至奢侈品等其他领域。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尝试扩大核心领域的盈利能力,不再只是简单地收购和转售二手智能手机,而是对它们进行翻新后再出售,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上周三感恩节假期前夕发布的三季度财报中,林林总总的迹象表明这些努力已开始产生回报。但投资者似乎不为所动,至少一开始没有,报告发布后,万物新生的股价下跌了5%,不过在下一个交易日又收复了大部分跌幅。 公司在6月底开始与苹果合作,协助后者在大陆地区回收手机。合作启动后已经带来3,000万元(420万美元)的销售额。随着9月下旬最新款iPhone 15的面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以旧换新,这项合作业务可能还会增长,万物新生相信合作最终可能带来超过10亿元的营收。 说实话,尽管投资者可能还不认可万物新生,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其中的原因很多。它主打“循环经济”,完美契合北京坚定的环境承诺,包括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及更广泛地污染治理目标。较之西方社会,这样的契合在中国尤其重要。 另一个可能对万物新生越来越有利的因素是经济大环境,更多消费者开始控制支出,尤其是汽车乃至智能手机这样的商品。同时,更多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可能会考虑二手智能手机和其他二手商品代替购买新品。 这些因素促使万物新生的营收稳步增长,三季度同比增长28.4%至32.6亿元,略高于公司在三个月前给出的预期。公司预计四季度营收将在37.3亿元至38.3亿元之间,按中值计算相当于同比增长27%。 在三季度的营收中,产品销售额增长31.4%至29.2亿元,占比近90%。 由于公司更加注重产品销售业务,服务收入增长要慢得多,仅增长7.3%至3.33亿元。 产品方面的一大增长领域是前面提到的翻新业务。销售翻新产品的利润率通常会更高,因为与直接转卖的手机相比,万物新生这样的公司对翻新机的收费要高得多。 公司表示,随着翻新业务持续增长,三季度翻新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倍多,达到2亿元。 “我们有信心执行通过合规翻新业务、参与苹果官方回收和换购计划、扩大多种类回收及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效率,实现更高盈利能力的战略,”万物新生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陈雪峰在财报发布后召开的公司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说。 非电子产品业务 万物新生的翻新业务正在不断增长,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是电子产品。但另一个日渐壮大的领域是科技含量较低的消费品,如奢侈品、黄金,甚至是名酒。万物新生今年一直在大力拓展这方面的业务,借助其回收专家的形象打入其他领域。 公司表示,随着这项业务的增长,其“多品类业务”的 GMV(商品交易总额)在三季度达到了3.5亿元,较前一季度的2亿元大幅增长。陈雪峰指出,借助爱回收的品牌形象,这些产品正在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公司此前表示,截至6月底,在231家门店都能买到这样的多品类产品,相关业务将扩大到其遍布全国的2,000家左右的门店。 作为苹果手机之外的多元化发展的一部分,公司宣布,于7月获得授权,开始翻新华为产品。华为在绕过美国制裁,使用国内技术生产高性能智能手机后,公司业务正在复苏。 陈雪峰表示,万物新生还在探索其他安卓产品的翻新机会,但他未提供更多细节。安卓手机的回收将为该公司带来一个巨大的新机遇——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的数据,三季度苹果仅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约16%的份额,而苹果手机占到万物新生产品收入的约60%。 除了多元化发展,万物新生还一直在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包括加大旧手机检测流程的自动化,以城市为单元进行精细化经营,以及越过成本高昂的中介,直接与回收品的买家和卖家交易。 公司表示其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三季度的10.7%同比降至8.7%,反映了效率的提升。公司也获得了创纪录的7,380万元non-GAPP经营收入,较上年同期的1,080万元取得大幅增长。同时也继续保持non-GAPP盈利,但按 GAAP(公认会计准则)计算,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为4,420万元。 万物新生的股价今年已下跌约一半,不过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近期普遍疲弱,主要缘于对中国经济以及美中紧张关系的担忧。按照目前的股价水平,该股的市销率(P/S)相对较低,只有0.27倍,介于服装回收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12倍和二手奢侈品销售商The RealReal(REAL.US)的0.40倍之间。二手车专家Carvana(CVNA.US)在遇冷多年后今年股价大幅上涨,其市销率也更高,为0.49倍。现在,万物新生和其他回收公司一样,都希望能像Carvana一样重新被投资者认可。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RERE.US
Xiaomi quarterly results better than expected

小米季绩超预期 利好因素或已透支

小米第三季度业绩比市场预期强劲,但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却跌穿1000元大关,为2019年第四季后首次。 重点: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出货量下跌,但小米出货量却上升,市占率更连续三季有增长 小米预期市盈率逾20倍,对比龙头科网中概股估值不平      白芯蕊 港股2023年似乎难逃衰运,恒指年初至今跌逾一成,如无意外将会连续四年见红。当中拖累大市最大元凶是美团(3690.HK)及京东(9618.HK),蓝筹科技股中,小米集团(1810.HK)表现亮丽,是汇丰控股(0005.HK)及中国移动(0941.HK)后,第三大贡献主力,令恒指今年未再跌得更深的重要支柱之一。 小米股价跑出,今年累飙42%(截至11月28日止),因全球手机市场进入寒冬,但它仍成功霸占更大市场占有率。据Canalys数据,2023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跌1%至2.95亿部,当中市占率第一及第二大巨头三星电子(005930.KS)与苹果(AAPL.US),上季出货量分别只有5,860万和5,000万部,按年分别降8.5%和5.5%,市占率也从2022年第三季的21.5%和17.8%,下降到2023年第三季的19.9%和17%。 相反小米手机在环球市占率却有所提升。据小米第三季业绩披露,集团上季出货量达4,180万部,按年增长4%,市占率达到14.1%,年增0.5个百分点,更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市占率按季增长,令集团上季经调整净利润约60亿元(8.4亿美元),大增1.8倍,远比市场预期47亿元佳。 不过,季绩公布后翌日(11月21日),小米股价不升反跌,全日更挫4.9%,原因是市场关注平均售价及手机业务收入下跌,尤其是上季均价按年挫5.8%至只有997元,为2019年第四季首次跌穿1,000元大关,令小米第三季手机收入按年跌2%至416亿元。 手机毛利率创新高 幸好受惠产品组合升级,同时境外市场存货减值拨备减少,以及核心零件价格下降,带动智能手机毛利率在第三季按年大升7.7个百分点至16.6%,创纪录新高,令上季手机业务毛利大升83.1%至69.3亿元,足以抵消手机收入下滑及平均售价下跌带来的影响。 尽管小米手机业务收入下跌,但毛利率及销量支撑下,集团总裁卢伟冰对明年形势感乐观。他在季度业绩会上表示,集团最初预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今年会跌半成至一成,但第三季表现已明显跌幅收窄,故有信心第四季整个智能手机市场能重返增长正轨,更派定心丸料明年行业形势乐观,料全球手机出货量按年将有机会增5%。 从近期小米14销情火热,手机业务毛利率创新高,连苹果最强分析员天风国际的郭明錤亦看好小米,大赞目前品牌认受性高,布局亦全球化,远比中国其他手机品牌具有更大竞争优势,估计明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将有双位数增长,相信今年第四季及明年利润有望超过市场预期。 冀登上世界五大 除小米14大卖外,集团更大卖点是小米电动车有望在2024上半年登场。据工信部公布小米汽车申报信息显示,市场期待已久的小米汽车,最终会以轿车形式出现,电池则会采用比亚迪(1211.HK;002594.SZ)旗下的弗迪电池,以及宁德时代(300750.SZ)供应的三元锂电池。据报小米汽车已经小量试产,预计12月批量生产,明年2月开售。卢伟冰在季绩会中亦大展雄心壮志,希望用15年至20年时间,打入世界头五大车厂。 早在十年前,小米董事长雷军对发展电动车已雄心勃勃,2013年他曾先后两次拜访特斯拉(TSLA.US)行政总裁马斯克,随后更购买特斯拉电动车,之后更入股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包括在2015年参投蔚来(9866.HK, NIO.US)A轮融资,翌年进一步加码投资蔚来。到2017年参投小鹏汽车(9868.HK, XPEV.US)A+轮融资。至于汽车电动化领域方面,小米已投资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蜂巢能源,还有赣锋锂业(1772.HK;002460.SZ)旗下的赣锋锂电,连下一代的固态电池与电池原材料领域,也已见小米投资的身影。 电动车进入战国时代 不过,电动车市场已进入战国时代,特别是特斯拉连番减价抢占市场,加上理想(02015.HK, LI.US)MEGA大卖,还有比亚迪拥有一条龙电动车产业链,变相在成本拥有极大优势,更大敌人是老对手华为,首款轿车智界S7比小米汽车更早登场,华为董事长余承东扬言会蚀钱卖车,因此小米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汽车市场,闯出血路绝不容易。 更何况小米估值绝对不平,据彭博数据显示,集团预期市盈率达21.2倍,预测股本回报率(ROE)只有10.6%,对比中概科网龙头腾讯(0700.HK)、阿里巴巴(9988.HK)及京东(09618.HK)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8.5倍、8.6倍和9.7倍,ROE则分别达16.3%、12.3%和11.1%,小米不单市盈率贵,ROE亦偏低,加上电动车业务经营初期难免会面对烧钱情况,相信小米股价在早前抽升过后,现水平已透支近期利好因素。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810.HK
Smart Share Global, a supplier of rentable power banks, on Tuesday reported a net profit of 50 million yuan in the third quarter, reversing a net loss of 95.6 million yuan a year earlier, marking its second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快讯:怪兽充电连续两季获利

最新:共享移动电源供货商怪兽充电(EM.US)周一公布,三季度录得约5,000万元净利润,扭转去年同期的9,560万元净亏损,并连续两季获利。 利好:随着线下流量和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恢复,其移动充电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 值得关注:该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减少24.7%至6.14亿元,主要因为与网络合作伙伴的合同安排发生变化,导致移动设备充电收益减少。 深度:怪兽充电通过出租移动电源,在中国的餐厅、购物中心、酒店和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提供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共拥有102.6万个移动充电设备。在过去三年中,由于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消费者经常被迫待在家中,移动电源所在的许多场所都关闭了,令其业务受到重创。但随着经济活动复常,该公司的业务重回正轨,并在今年二季度重新获利。 市场反应:怪兽充电公布季绩后,其股价周一在纽约下挫6.7%至0.7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M.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