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业竞争巨大,移卡押注科技赋能服务,有机会触发新增长点

重点︰

  • 移卡向“千千惠”注资1亿元获60%股权,加速到店电商业务投资
  • 移卡到店电商上半年首录收入,达到4,494.5万元,发展潜力促使公司变阵出击

裴梓龙

最近,中国移动支付科技平台移卡有限公司(9923.HK)再有大动作,宣布与“千千惠”母公司鼎鼎文化旅游(成都)有限公司及其他参与方订立投资协定,向“千千惠”注资一亿元(约1,560万美元),移卡将获得“千千惠”扩大股本后60%的股份。

从这次收购上看,不难发现移卡正加速布局到店电商服务。鼎鼎文化旅游去年5月才成立,旗下的“千千惠”主要提供美食、旅游等到店电商服务到店电商服务,今年十月的商品成交总额已经达到9,300万元,累计付费客户超过600万名,增长速度非常快。

所谓到店电商服务,主要是协助商户直接提升业绩。对电商来说,商户可以借助移卡的大数据分析当地消费者喜好,根据分析结果推出满足消费者的优惠,吸引客户增加收入;至于消费者,移卡将根据消费喜好,为用户定制高性价比的生活服务,推动客户重复购买。

去年十二月,移卡才正式推出到店电商服务。根据截至今年6月底的中期业绩,该业务首度录得收入,达到4,494.5万元,占科技赋能商业服务总收入的12.5%。

相反,SaaS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收入虽然同比增长1.3倍,但只有2,733.7万元,金融科技服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8.7%,也只有4,272.4万元,意味到店电商服务的发展潜力庞大。

200城市

对于这次收购,市场普遍看好,移卡的股价在公布消息的第二天上升了近4%。华泰证券认为,“千千惠”的业务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微信公众号关注者有800万名,加上抖音平台,移卡可以借助千千惠接触更多消费者及商家,令到店电商服务快速增长,长远来说可以让移卡与其他移动支付公司区别开来,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7.5港元。

光大新鸿基财富管理策略师温杰也认为移卡的策略属大势所趋,他分析说︰“目前支付业务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精准营销因为中央的政策难以发挥,SaaS业务已经不再是市场焦点,管理层要寻找新增长,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故事,消费者对这类提供优惠的服务有一定需求,因此对移卡这方面的发展感到乐观。”

以支付业务为“老本行”的移卡,去年5月在香港招股,有腾讯(0700)入股支持,由于其公开发售部分只发行987万股,最终获超额认购640倍,以上限价每股16.64港元上市。上市第一天仅升6%,但伴随科网股去年获资金追捧,3个月后大涨到80港元,之后回落超过一半到36港元左右。直到今年初,美国方舟基金创办人、女巴菲特“木头姐”Cathie Wood大手增持移卡,引爆股价疯狂上涨,最高曾见122.7港元,比招股价大涨6.4倍,但随着中央在农历新年后整顿科网企业,移卡股价归于平淡,Cathie Wood也陆续减持,股价回落到20多港元水平。

估值存折让

移卡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版Square (SQ.US)”,两者同样是倚靠支付大数据,再将科技赋能商业变现。从估值上看,移卡目前的市盈率约14.4倍,市销率(Price to Sale Ratio,股价营收比)为3.2倍,预期市盈率25.4倍;Square的市盈率高达315.5倍,市销率6.4倍,预测市盈率137.8倍。如果对比其他同业,例如在A股上市的拉卡拉(300773.SZ)、美股的EVO Payment(EVOP.US)及Repay Holding (RPAY.US),拉卡拉市盈率是18.4倍,预测市盈率17.7倍,EVO Payment的市盈率也达56.6倍,预测市盈率49.8倍,至于Repay Holding去年更处于亏损,反映移卡相对被低估。

移卡过去一直在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各大银行所竞争的支付服务市场狭缝求存,必须寻找新出路。目前集团的主要收入仍是一站式支付服务,以今年上半年计算,占比约74%,但毛利率只有18.8%,相反科技赋能商业服务的毛利率高达42.3%,而且增长更快、市场更广。打着“支付引流+科技赋能”旗号的移卡,到底前景如何,应关注“科技赋能”能否保持高速增长,收购“千千惠”这一步棋,可能是为公司寻找新突破口,押注到店电商服务能成为公司蓝海。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茂销售渐复苏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产开发商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销售数据,8月销售金额90.77亿元,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个月,集团累计的销售金额达708.8亿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楼面面积达318万平方米。 中国金茂周三平开报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股价上升逾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