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HPV九价疫苗生产商第二次申请到港交所上市,其核心产品已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

重点:

  • 瑞科生物再度向港交所递表,期望成为港股HPV疫苖第一股
  • 该公司获得资金青睐,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增至约90亿元

莫莉

试打疫苗需要摇号,中签率仅有3%?这是2022年深圳第一次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九价疫苗摇号的结果,全市有58万女性参与摇号,仅1.7万人成功“中奖”。

中国庞大的HPV疫苗市场,吸引多家国产疫苗生产商布局,江苏瑞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员,其核心产品重组HPV九价疫苗REC603,已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新年伊始,瑞科生物向香港交易所呈交上市申请,这是自从2021年7月申请失效后,第二度闯关在香港上市。

尽管瑞科生物尚无任何疫苗实现商业化,但其凭借重组蛋白疫苗研发技术、全面的HPV候选疫苗布局,仍然获得资金青睐。招股书显示,从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瑞科生物共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23.51亿元。投资方背景星光熠熠,包括清池资本、红杉资本与新加坡淡马锡等知名机构投资者。截至2021年6月,瑞科生物完成C轮融资时,其估值已攀升至约90亿元。

瑞科生物成立于2012年,现拥有12款候选疫苗管线,包括HPV疫苗、新冠病毒疫苗、成人结核病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等市场潜力巨大的疫苗组合,并搭建了新型疫苗佐剂开发、蛋白工程和免疫评价三个技术平台,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可以自主开发新型佐剂的公司。

在瑞科生物的疫苗管线中,HPV候选疫苗的进展最为迅速,并同时布局了二价、四价、九价多款疫苗,这套“组合拳”可服务于不同消费能力和免疫需求的群体。其中,核心产品九价HPV疫苗REC603已完成受试者招募,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三针给药,2025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许可申请。

HPV病毒反复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疫苗也是全球目前唯一可以预防癌症的疫苗。HPV二价疫苗可以预防约70%的宫颈癌,而HPV九价疫苗可以扩大保护范围至约90%的宫颈癌。

国内竞争激烈

中国HPV疫苗市场潜力巨大,2017年,葛兰素史克(GSK.LON)研发的二价HPV疫苗成为国内首款上市的HPV疫苗,在之后的两年,默沙东(MRK.US)研发的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以及中国企业万泰生物(603392.SH)研发的首个国产二价HPV疫苗也获批上市。

瑞科生物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显示,2020年国内HPV疫苗市场规模约为135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90亿元,2020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7%。其中,唯一获批的九价HPV疫苗尽管价格最高,但当前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8.5%,预计HPV九价疫苗将在2030年的HPV疫苗市场占据最大份额。

不过,国产HPV疫苗研发竞争激烈。中国现有17款HPV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6款为九价HPV疫苗。瑞科生物并未占据先机,上海博唯生物旗下的九价HPV疫苗最早于2020年4月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疫苗适用年龄为20至45岁;瑞科生物研发的REC603于2021年6月开始III期临床试验,但适用年龄更广,覆盖了9岁至45岁的群体。

除了HPV候选疫苗之外,瑞科生物亦有两款新冠疫苗在研发当中,其中重组蛋白新冠疫苗ReCov的临床一期试验已完成,初步数据显示有效。今年1月已获得菲律宾食品药物管理局(FDA Philippines)的临床试验批准,拟于今年一季度开展全球II期/III期试验,预计2022年提交ReCOV疫苗紧急用户许可证申请。

同业估值千亿

最近半年,炙手可热的生物科技赛道遭到冷遇。港股市场上,生物科技板块从去年6月的高点一路回调,已下跌近50%。新股市场更是迎来了一波破发潮,2021年12月,在港股上市的3家生物医药公司首日均破发,其中北海康成 (1228.HK)上市首日股价暴跌27%。

瑞科生物同样是一间未实现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分别为1.38亿元、1.79亿元及5.2亿元。亏损不断扩大,与研发成本上升有关,同期的研发成本分别为6,330万元、1.3亿元及3.72亿元。

对于研发前景充满未知数的瑞科生物,投资者将如何看待?由于港股市场并没有HPV疫苖相关股份,对比A股上市的同类HPV疫苗企业,默沙东HPV疫苗的独家代理商智飞生物(300122.SZ)市值约1,700亿元,国产二价HPV疫苗生产商万泰生物市值也高达1,430亿元。两者的市销率分别约8倍与34倍,如果取其中间水平21倍的市销率,以瑞科生物去年的收入预测计算,预测市值只有约8亿港元,看来低得有点脱离现实,未能反映其未来收入增长预期。

考虑到港股市场的疫苗股数量不多,瑞科生物拥有HPV疫苖的独特性,而且上市前的C轮融资估值已接近90亿元,预期上市后不难取得百亿港元以上估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赛目联手高德 发展智能平台生态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测试技术的科技公司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周三公布,与高德软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智能装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平台生态系统,合作期限为三年。 高德是中国专业数字地图、导航及实时交通信息服务商,向终端用户提供包括导航、打车、酒店预定、景点门票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赛目科技表示,合作是可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及专业优势,联手共同发展实现互补互利而达致共赢。 公司周四开市升3%报14.06港元,股价较今年初上市高约8%。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exin helps get credit

乐信盈利倍翻真相:拨备跌公允值升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受信贷中介业务疲软拖累,营收出现下滑 重点: 乐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收入却下降了4.3% 不良贷款拨备减少推动利润增长,表明乐信强化风险管理的举措已初见成效    梁武仁 数字有时候具有欺骗性,乐信(LX.US)的最新季度业绩就属于这种情况。 上周三,这家网络贷款中介平台宣布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达到4.3亿元(约合6,500万美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阴云密布的大环境下,如此强劲的盈利增长足以让公司大放异彩。但仔细审视财报会发现,其实际业务表现远不如净利润数字那般光鲜。 实际上,乐信当季营业收入同比下滑4.3%至31亿元,其中占营收超三分之二的主营信贷中介服务收入骤降17.3%。这一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因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很多消费者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尤其是该公司瞄准的年轻消费者。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给贷款机构带来了双重挑战:消费者钱包缩水,不仅减少支出,还因担心无力偿还而避免借贷;贷款机构在审批贷款申请时也更加严苛,以避免违约率飙升。双重夹击导致乐信这样的贷款中介陷入困境。反映在数据上,乐信平台一季度促成的贷款总额同比减少11%。 财报发布后的两天里,乐信股价下跌13%,表明投资者可能更关注上述负面因素,而非净利润的大幅跃升。他们或许还注意到,与乐信不同,其部分主要竞争对手当季实现了营收与放贷规模的双增长,标志着中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措施可能已显成效。 尽管主营业务增长放缓,乐信净利润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两项收益。公司的主要成本,即给贷款合作伙伴提供的贷款偿还担保拨备大幅下降18%。这类拨备在去年一季度相当于总营收的逾四分之一,但最新季度已降至约22%。 另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来自金融担保衍生品和贷款的公允价值变动,去年同期乐信在这一项上曾录得3.16亿元亏损,而本季度则实现7,500万元收益,一正一负之间是近4亿元的利润差额。 这两项改善均表明,使用乐信服务的借款人违约率不断下降,这可能是公司加强风险管理的结果。过去两年,乐信一直在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获客能力,精准定位优质借款人,从而避免受到大规模贷款减值的冲击。 “具体来说,我们专注于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优化风险策略体系、开发智能风控工具,并积极探索大模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乐信首席风险官乔占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风险管理取得成效 其他指标也显示,这些风险管理举措正在取得成效。比如,乐信的逾期90天及以上的贷款比例(银行界定不良贷款的标准),从去年同期的3.6%降至今年3月底的3.3%。 然而,在这一关键领域,乐信仍有改进空间。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远低于2%,尽管有人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疲软,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在乐信的直接竞争对手中,信也科技(FINV.US)和奇富科技(QFIN.US)今年3月底的不良率均控制在2%左右,尽管两家公司一季度均实现了收入和交易量增长。 从收入增长来看,乐信一季度的亮点是科技赋能服务,收入跃升70%以上,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约占总收入的20%。这些服务包括为机构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覆盖获客和信用评估等信贷服务不同阶段。 尽管如此,乐信的前景仍不明朗。刺激国内消费是中国当下的重点工作,决策者已出台一系列措施。其中许多措施针对家电、汽车等大件商品消费,这类消费通常需要贷款,理论上利好贷款机构和中介。 若这些政策见效,可能会为乐信的业务注入新的活力。但现实情是,信也科技和奇富科技等竞争对手,似乎已从刺激措施中受益,而乐信却没有,这一反差或许反映出乐信的策略相对保守。 乐信在一季度财报中宣布,自今年下半年起将派息比例从当前的25%上调至30%(这个比例刚在去年11月从20%提升至25%)。然而此举未能阻止股价下跌,这现象颇能说明问题,短期内连续提高派息比率可能表明,公司在中国及海外市场都面临投资机会匮乏的困境。尽管乐信在海外确有业务布局,但规模始终微不足道。 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乐信将不得不继续在中国疲弱的经济环境中艰难求生,发展前景愈发黯淡。根据雅虎财经汇总的四家分析机构的预测,公司今年的营收预计将同比下滑2%。 乐信目前的往绩市盈率(P/E)为7.3倍,市销率(P/S)仅0.7倍。相比之下,信也科技市盈率略低,为6.2倍,但市销率较高,达到1.2倍,不过也没什么吸引力。奇富科技的市盈率为6.58倍,市销率则高出不少,达3.06倍。 乐信若想重获投资者青睐,就必须证明自己既能严格管控,又能同时实现业务增长。然而最新财报数据表明,要在这两者间取得平衡,并非易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营运成本大幅下降 知乎首季录得经调整净利

线上内容平台知乎(2390.HK; ZH.US)周二公布,首季收入按年跌24.1%至7.3亿元(1亿美元),净亏损收窄93.9%至1,009.4万元,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为690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6亿元。 公司称,首季付费会员收入4.2亿元,按年跌7%,主要由于平均月订阅会员数量轻微下降所致。期内,平均月订阅会员达1,420万人。至于营销服务收入为近2亿元,跌40.4%。 对于首季表现,公司称归功于精细化运营策略及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首季度,公司总营运成本下降34.4%至5.037亿元,研发费用减少28.1%至1.419 亿元。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6.6%增长至61.8%。 业绩公布后,知乎美股周二升1.78%报4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首季盈利劲跌近五成 拼多多股价急挫一成四

电商平台拼多多(PDD.US)周二公布首季业绩,收入按年增长10%至956.7亿元,逊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盈利更大幅下挫47%至147.4亿元。 期内公司的销售及推广开支则大增43%至234亿元,行政开支则减少8%至18.2亿元,研发费用按年上升22%至35.8亿元。 CEO陈磊表示,外部环境快速变化,加上业务投入与回报周期不匹配,导致首季收入增速放缓,而持续的生态系统投资亦令利润下降。他补充,正如过去几季所传达讯息,随着业务的增长和新挑战的出现,增长率放缓是无可避免。 公司今年以来,在“百亿减免”等惠商措施基础上,推出“千亿扶持”新战略,真金白银反哺供需两方,继续为商家降本减佣,加快推动产业。 受到业绩下跌影响,拼多多股价在美国收市跌近14%至102.98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