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第一股的股价在上周上市后立即飙升1200%,但在过去四个交易日却暴跌67%

  • 普普文化在经历了涨幅高达1200%的IPO后,本周损失了67%的市值
  • 该公司的低技术性质可以保护其免受最新的监管打击,尽管其使用有争议的VIE公司结构仍然存在风险

梁乐恩

普普文化(Pop Culture Group Co. Ltd.,CPOP.US)不能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这家推广嘻哈文化的公司在上周纽约上市后股价飙升1200%,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中国式GameStop。然后随着投资者看到中国政府打击高科技公司,忙不迭抛售,该股在本周迅速失去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

少数设法以IPO价格买入该股的人可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大多数投资者在上市后因为相信它的增长故事而买入的人,更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普普文化寄希望于中国的嘻哈文化市场——预计每年增长约27.5%,到2024年将达到68亿美元的规模,它的股价从6美元的IPO价格飙升至一周前的78美元,7月1日以59.9美元收盘。

但在过去四天里,这家位于中国沿海城市厦门的公司股价已经跳水,因为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可能会打击许多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时使用的所谓可变利益实体(VIE)结构。同时,中国政府还抓住新上市的滴滴出行(Didi Global Inc.)的数据安全不放,更让形势雪上加霜。

普普文化的惊人上涨和随后的下跌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显示了经常困扰着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的高波动性,特别是那些极易受到操纵和政府政策变化影响的小公司。

就在滴滴出行融资44亿美元在纽约上市几天后,中国的网络安全监管机构宣布对该公司展开国家安全调查。随后几天,他们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另外两家最近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即卡车物流平台满帮集团(Full Truck Alliance Co. Ltd.)和在线招聘公司Boss直聘(Kanzhun Ltd.)

普普文化于6月30日上市,与滴滴出行同一天。它的股价目前为19.6美元,仍是其IPO价格的三倍多,但在最近一个交易日就下跌了25%。随着股价的下跌,普普文化的市值从一度超过10亿美元——使它成为实质上的“独角兽”——暴跌至目前的4.7亿美元。

与现在处于风口浪尖的大多数科技公司不同,普普文化明显是低技术含量的。它的业务主要来自与嘻哈文化有关的线下活动,包括策划、推广、主办和经营娱乐活动。

与最近上市的许多科技公司不同,普普文化也是盈利的。根据其IPO招股说明书,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六个月里,它的净收入为237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这比其截至2020年6月的最近一个财政年度31%的利润下降有所改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公司取消了大多数线下活动,而这些活动是它生计的支柱)。

随着去年年中生活开始恢复正常,户外活动大多恢复,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猛增近40%,达到1380万美元。根据其上市文件,由于该公司上一财年的收入不足10.7亿美元,因此符合“新兴成长型公司”的资格,与大型上市公司相比,其报告要求有所降低。

按照最新的股价计算,该公司股票现在以相对合理的25倍市盈率(PE)进行交易,这是基于其2019年的利润。但正如我们迄今为止所看到的,这一倍数将高度波动,直到该股最终稳定下来。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要算公关公司,全球巨头WPP集团基于2019年的盈利市盈率与它接近,为26,而宏盟集团(Omincom)在相同的基础上约为它的一半,即13。

嘻哈爱好者

普普文化由嘻哈舞者黄卓勤在2007年创办,在IPO中出售了620万股,筹集了3740万美元,这个金额不算多。据彭博社消息,该公司股票的首个交易日涨幅高达405%,在今年中企在美国上市首日最佳表现中排第五。随后在第二个交易日,股价又翻了一番。

另一家中国公司e家家居(E-Home Household Service Holdings Ltd.)在5月份上市首日以1100%的涨幅位居榜首,目前股价仍比IPO价格高出五倍。该公司目前的市值为9.39亿美元。

根据普普文化的招股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报告,由于2017年播出的热门说唱比赛节目《中国新说唱》,以及2018年的街舞比赛节目《这!就是街舞》,嘻哈文化在中国逐渐被接受和认可,尤其是近年来被千禧一代所接受。

普普文化表示,它已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举办活动上,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和2020年6月30日的财年中,举办活动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34%和49%。剩余部分主要来自活动策划和业务经营。

虽然组织娱乐活动的业务可能没有高科技企业那么高的风险水平,但由于中国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它仍然包含一些不确定性。嘻哈文化令人担忧的可能是中国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定期打击,这些文化被视为对社会,特别是年轻人产生了负面影响。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的“风险”部分指出:“中国监管部门可能会对我们制作和/或传播的嘻哈音乐相关内容提出异议。”

“自2018年初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其认为‘低俗’或‘低级趣味’内容的打击力度,导致某些说唱歌曲被删或歌词被修改,因为政府认为它们不得体,”招股书补充道,并指出它认为自己的作品并不属于这一类。

虽然该公司面临着自身的特定风险,但它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所面临的更广泛因素的影响,包括传闻中的取缔VIE。

路透社周四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正在组建团队,专门针对使用VIE结构的海外IPO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巨头也利用VIE结构来规避某些行业对外国投资的限制。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创维旗下创维数字首三季净利按年减64%

电子产品制造商创维集团有限公司(0751.HK)周日公布,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000810.SZ)前三季度收入64.56亿元(9.06亿美元),同比下降2.45%,净利润8,585.9万元,同比下降63.69%。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3.3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由于战略备料及客户提前备货,期末存货增至21.19亿元,较年初上升39.4%;经营活动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362.8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4.53亿元。 创维数字是一家提供智慧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终端、宽带设备和专业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已将业务扩展至智慧家居、智慧城市和车联网等领域。 创维集团股价周一高开随后转跌,至中午休市报4.14港元,跌1.43%,该股过去六个月累升约31.4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imited Scale, Fierce Competition, Capital Securities May Need Deep Discount to Attract Investors

规模有限竞争炽烈 首创证券或需大折让招徕

首创证券拟成为第十四只A+H上市的证券股,但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属中小型规模,料需比A股有较大幅折让招徕 重点: 首创证券今年上半年盈利仅增长2.8% 中小型证券股普遍较A股折让逾四成   郑瑞棠 内地证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A股上市的证券公司已有42家,当中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1136.SH)算是规模较小,据集团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文件显示,2024年度的收入及净利润在42家中皆排名28,但增长的表现则排名较前。2022至2024年的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排名分别为第五及第十;平均资产总收益率更是排名第一。 首创证券2022、2023及2024年度利润分别为5.5亿元、7.01亿元及9.85亿元,稳步增长,但25年6月底止半年盈利则为4.9亿元,只比上年同期微升2.8%,主要由于资产管理业务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产品的业绩报酬费下降,但另一方面,投资收入却因股市畅旺大幅上升。 资产管理出色 首创证券的收入主要来自资产管理、投资、投资银行及财富管理四大业务,其中资产管理业务可谓表现较出色。近年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呈下降趋势,资产管理产品净值由2020年的8万亿元,降至2024年的5.5万亿元,但首创证券则逆市增长,资产管理规模由2022年底的1,073亿元,增至今年6月底的1,655亿元。收入来自收取0.45%至0.55%的管理费,这部分相对稳定,至于业绩报酬费0.15%至0.65%,则受到投资表现影响。 投资类业务当中,只有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有稳定回报,在2022、2023、2024及2025半年的综合收益率分别为8.85%、7.92%、9.14%及9.76%。而证券投资的表现较为波动,2022年、2023及2024年股票持仓分别为4.05亿元、2.81亿元及21.7亿元,回报率仅为负3.73%、0.5%及负0.27%,可说是输多赢少,到2025年6月底股票畅旺,持仓大幅增加至55亿元,而回报率亦只有4.72%。 但首创属中小型证券行,较少参与新股上市的保荐及承销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银行收入仅占总收入5.1%,未能在近期炽热新股融资市上场分一杯羹。 受A股气氛影响 内地证券股的表现很受股市的走势影响,近年A股表现反复,令内地证券业的规模也停滞不前,2020至2024年间内地证券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1%。上证指数今年中一度牛气冲天,六月中由3,400点起步,至8月直冲上3,800点,但之后只能在这水平横行,近日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阴霾影响,证券股的调整也比大市深。所以首创证券招股或受大市气氛影响,如果相信A股牛市未完,上市后应还有炒作空间。 目前在A股上市的42家证券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以H股上市,上一只以A+H上市的证券股已是2019年上市的申万宏源(6806.HK),首创证券有望成为第14只A+H上市证券股。 首创证券的业务已连续多年出现经营负现金流情况,截至2023、2024年及2025年6月底止,经营现金流出分别为3.13亿元、19.71亿元及1.2亿元,截至2024年底的现金值26.5亿元,同比下降12.6%,到2025年6月现金值进一步下降至18亿元。首创在港股集资得来资金相信可扩充资产规模,维持充足的流动性,持续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中增加打仗的本钱。 三年市值倍翻 首创证券于2000年成立,大股东为国企首创集团,是北京市国资委控制的券商,2022年12月于上交所上市,首日上市股价已大涨44%,市值达278亿元,到目前不足三年市值已倍翻至约600亿元。首创证券截至10月17日一年股价升5.86%,但过去一个月下跌8.5%,市盈率59倍,市账率4.5倍。 纵观目前13家有A+H股上市的证券股,规模较大的中信证券(6030.HK)及华泰证券(6886.HK),H股比A股折让仅为6.3%及14.8%;至于中小型证券商如东方证券(3958.HK)及中州证券(1375.HK)等,折让达40%及47%。首创证券在内地证券业中属中小型规模,在港招股的估值,相信也须较A股有较大幅的折让。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全球票房复苏 IMAX中国上季净利大增48%

大银幕影院运营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亿美元(7.62亿元),期内净利润报2,262万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于全球票房复苏及IMAX格式影片供应扩增,上季“图像增强及维护服务”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万美元,“技术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万美元。 前三季合计收入2.85亿美元,按年增9.8%,净利润增长67%至4,300万美元,反映营运效率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达1.43亿美元,按年增加42%,负债总额维持4.53亿美元。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71港元,升0.2%。过去六个月累升约2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