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公布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整体门坎颇高

重点:

  • 港版SPAC明年1月1日生效,它只容许专业投资者参与,将限制市场反应
  • 美国加强中国企业上市审查,它可以提供另类选择

克洛伊

经过三个月咨询,港交所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机制终于出台,经过咨询业界后,新规定虽然有减辣,但与新加坡及美国比较,仍然是〝最辣〞的SPAC上市机制,明年1月1日生效。市场人士相信,港版SPAC将不会如美国般大热,但SPAC仍然是近期市场上的热门投资项目之一,预计可以带动港股市场明年上市活动。

美国的SPAC市场屡创神话,深受投资者欢迎,例如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大升五倍以上的Lucid Group(LCID.US),与它合并的,正是SPAC公司Churchill Capital IV;去年第四季,美股更迎来第一只SPAC市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SPAK ETF(SPAK.US),由于ETF的价格理论上比较稳定,但它的股价也曾在上市初期大涨约七成,成为一时佳话。

SPAC在收购目标项目之前,只是一家现金空壳公司,在上市后通过增发股份收购私有公司,让私有公司上市。它的性质其实与港交所一直打击的〝借壳上市〞相似,分别在借壳上市中的壳公司本身有业务,只是经营不善而寻求卖壳离场,而SPAC则完全是空壳公司。

富二代已进场

在港版SPAC细则在12月17日公布前,SPAC这个名词已不难在报章中看到,主要是香港不少富二代早已加入美国SPAC热潮,其中新世界发展(0017.HK)执行副主席郑志刚私人持有、在今年5月才在美国上市的SPAC公司,在9月份宣布与香港独角兽、基因及诊断检测公司Prenetics合并

除了郑志刚之外,其他富豪二代也乐于参与SPAC市场,其中长和系创办人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已先后推动三家SPAC上市;而澳博(880.HK)创办人何鸿燊的儿子何猷龙,也有一家主要经营中国娱乐行业的SPAC公司在美国上市。

为赶上热潮,新加坡在今年9月已推出SPAC上市规定,加入这个新市场;港交所不甘落后,也在9月推出咨询文件,经过3个月咨询期,SPAC上市机制终于出台,并将于明年生效。

根据港交所公布,港版SPAC只限专业投资者认购及买卖,相关证券须分配给至少20名上述投资者;其首次公开发售筹集资金最少10亿港元,以及SPAC发起人持有最少10%发起人股份。

香港门坎最高

与新加坡SPAC上市要求比较,新加坡不单开放SPAC予小投资者参与,对SPAC上市的要求市值,也只是不低于1.5亿新加坡元(约1.1亿美元),而且SPAC发起人认购不少于2.5%到3.5%股份等门坎,也明显比香港低。

SPAC发展历史最久的美国门坎就更低,它的成立步骤简单,费用也很低,只需要2.5万美元(约15.9万元),在三到四周内向美国证交会提交上市申请,审批后15日便可上市,虽然要求目标公司市值应超过托管账户内SPAC上市募集资金的80%,但一般目标公司市值,是在SPAC托管账户内资金的两至三倍。

对于更高的门坎,香港财经事务与库务局长许正宇表示,目的是为了吸引优质的SPAC到港股上市,并会以质量先行,现阶段不开放予小投资者参与。

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祤庭说,SPAC是传统上市申请以外的一个选择,并非取代传统上市程序,两者各有所长;他提到其他市场正收紧对SPAC的监管,证明港交所专注吸引高质SPAC市场的方法是正确。

但是,对于不少中概股回流港股的热潮,因为SPAC公司只能收购拥有业务的私人公司,而不是已在外国挂牌、有意到香港第二上市或双重上市的企业,因此SPAC市场不是它们〝那杯茶〞。

要炒热SPAC市场,流通量十分最要,但港交所只容许专业投资者参与,注定本港SPAC上市公司的流通量不会高,但SPAC经过并购后,所有限制将会解除,成为一家普通上市公司,所以说到底,仍然要视乎公司本身的吸引力,能否吸引投资者参与。

以东南亚网约车Grab(GRAB.US)为例,有别于一般东南亚公司倾向于新加坡上市,最终仍是选择了透过与美国SPAC公司合并,在美国成功上市,主要是因为美国股市的流通量和知名度较高。

因此,即便香港SPAC上市要求高,在美国加强中国企业在当地上市的审查下,港股市场仍然可以提供另类上市选择,由于港股对中国内地公司有不错的估值,加上SPAC能为这些公司节省不少上市费用与所需时间,相信可吸引不少企业参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券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不同集团通过上市聆讯 拟本月底启动IPO

据国内媒体报道,高端婴童用品制造商不同集团于周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为其本月底启动IPO铺平道路。 根据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说明书显示,中信证券与海通国际担任承销商,但不同集团尚未公布具体募资目标。 据更新文件披露,该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5%,由上年同期的5.82亿元增至7.26亿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润按年增长72%,从2,820万元增至4,850万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安踏计划未来三年东南亚开千家门店

运动服装制造商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场活动上表示,未来三年计划在东南亚开设1,000家门店。安踏将东南亚总部设在新加坡,未来逐步拓展至南亚、澳洲及新西兰等周边市场。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0%,主要受惠于东南亚市场增长,以及在美国和中东的新线下业务启动。在中东和北非,安踏零售网络已覆盖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埃及和肯尼亚等市场。另外,公司即将于9月在美国比佛利山开设美国首家旗舰店,推动进一步扩张。 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增加14.3%至385.4亿元(54.1亿美元),经调整纯利增加7.1%至65.97亿元,毛利率下跌0.7个百分点至63.4%。截至6月底,集团共拥有逾13,000间门店。 安踏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93.8港元,转跌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