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2.HK
The Chinese restaurant sector is continuing a run of upbeat results and earnings forecasts, with hotpot giant Haidilao saying its profits surged last year.

多家中国内地餐饮企业公布了不错的业绩或发盈利预喜,包括这家火锅连锁集团“一哥”

重点︰

  • 海底捞发盈喜,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1.7倍,最少有44亿元
  • 在“消费降级”的大前提下,海底捞也部署推出廉价品牌及产品

 

欧美美

经过两年多新冠疫情,内地餐饮业去年终于等到春天,纷纷公布理想的业绩表现。

其中,在中国经营必胜客及KFC的百胜中国(YUM.US; 9987.HK)去年盈利大升87%至8.27亿美元新高、主打酸菜鱼的九毛九(9922.HK)也预期盈利增长不低于813%,深圳上市的全聚德(002186.SZ)也预期由2022年亏损2.78亿元,至2023年转赚5,600至6,600万元。最近,到了火锅一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发出盈利预喜,预计去年盈利同比大升不低于168%至最少44亿元。

餐饮界巨头业绩改善,无疑是因为去年初中国官方全面撤销“清零政策”,饿了近两年的消费者们终于可以放心外出用膳,令一众餐厅的客流量大幅回升。海底捞在盈喜报告中提到,去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33.3%,达414亿元,而盈利增加主要是因为翻枱率提升与运营效率改善。

值得留意的是,海底捞无论是收入或盈利,都已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分别比当年增长不低于65.9%及71.8%,主要因为管理层的积极扩张策略。

说起海底捞的扩张,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勇曾经历最痛苦的至暗时刻,幸好他决定壮士断臂,今天才能走出阴霾。

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由于张勇当时认为疫情很快过去,所以趁机快速开店,一年间新增门店多达544家,全球门店一举增至1,298家;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继续扩充,半年就开了近300家新店,但疫情挥之不去,导致公司财政急速恶化。

直到2021年6月,张勇承认误判形势,直言2020年的扩店计划是“盲目自信”,并于年底启动大规模关店的“啄木鸟计划”,单在2021年年底便关闭260家餐厅,展开裁员行动,以提升运营效率。

到2022年下半年,张勇眼见疫情开始缓和,紧接起动“硬骨头计划”,重开之前关闭的门店,虽然全年只新增24家海底捞餐厅,另有48家恢复营业,但最终成功从2021年的亏损41.6亿元,到2022年扭亏为盈赚13.7亿元。

张勇并没有急于在疫情后扩充,截至去年6月底,中国门店总数为1,382家,比2022年底只增加了11家;他选择专注于加速内部改革,包括下放产品上下架的权力,再将海底捞门店按地区划分,由19名“区域教练”分管,而店长也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

去年,海底捞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花式服务吸客,例如部份海底捞分店自发提供了“散场巴士”接送观众:而不少分店则自创多种独特菜式,例如北京、东北区域的“酸菜白肉锅底”,河南的“胡辣汤底”,苏州的“小龙虾炒饭”等,希望以独特化口味留住客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全国餐饮收入约5.3万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但餐饮同时是“内卷”最严重的行业,海底捞靠修甲、擦鞋、服务员举灯牌为客人唱生日歌等服务杀出一条血路,而去年员工大跳火爆抖音的“科目三”舞蹈,更成为网络热话。

转攻廉价市场

不过,即使扭尽六壬增加客源,也要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由于内地居民消费力下降,近年出现了“消费降级”的现象,而各大餐饮品牌也打响了消费降级战。例如海底捞推出去服务化的平价品牌“嗨捞”应战,人均消费仅79元,比海底捞便宜逾20%,除了无人唱歌跳舞外,锅底也只有售价19.8元的清油麻辣鸳鸯锅,以及29.8元的川味麻辣鸳鸯锅,而每碟牛肉也只是28元至49元不等,比海底捞便宜超过一半。

经过一连串改革,海底捞去年多个假期的客流均大幅增长,截至去年6月底,其翻枱率同比上升0.4次,至每天3.3次,虽重回3次以上水平,但对比最辉煌时的每天5.2次,仍有一段距离;至于平均单价也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整体单价只有102.9元,比2022年同期的105元减少约2%,市场预计,由于公司去年下半年持续提供折扣优惠,以及推出更多促销活动,预计单价会持续下跌。

海底捞的盈喜公布后,其股价在三个交易日内上涨约4%,预测市盈率16.7倍,稍高于九毛九的15.7倍,但比另一火锅连锁品牌呷哺呷哺(0520.HK)的17.8倍略低。

投资银行及券商大致看好海底捞持续复苏,建银国际表示,其分店在新春假期销售稳定,顾客人数同比大增35%,相信有利因素今年可望持续,认为海底捞股价可以“跑赢大市”,目标价19.7港元。中信证券则称,海底捞今年以来的同店增长领先行业,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港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自驾龙头首挂 禾赛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7.7%报229.2港元,之后股价續向上升,中午收市报237.2港元,升11.5%。 公司发售1,955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定价212.8港元,录得超额认购167.7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40亿港元。 过去三年,禾赛科技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亿元,增至去年的20.77亿元。今年首三个月,收入3.59亿元,同比增加46.3%,亏损则收窄84%至1,75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MSK is involved in auto insurance for accidents

纳斯达克新规限制 青民数科被迫提升集资额

这家汽车保险售后服务提供商,将首次公开募股目标扩大为最初四倍,募资上限达3,700万美元 重点: 继纳斯达克宣布拟要求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后,青民数科大幅调高纳斯达克上市规模 这家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增长38%,但因扩张开支激增,导致利润下降近10% 阳歌 青民数科(青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最新修订的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中,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汽车保险理赔服务的业务动态,而是募资规模的巨量级上调。不过,此次将募资目标从900万美元提升至上限3,700万美元,并不意味着公司对投资者认购热情的信心上升。 实际上,此次激进扩容直接源于纳斯达克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拟严控中概股小规模上市。此类募资通常不足1,000万美元的微型上市,已成纳斯达克中概股主流,公众流通股比例普遍低于总股本的10%。 此类低流通量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通常呈现单边下跌态势。当股价闪崩时,缺乏经验的散户往往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多数企业采用激进的估值定价,使其上市后股价大幅回落几成定局。 回溯今年3月首度申请赴美上市时,青民数科完全符合上述情况。这家向车险企业提供理赔风险评估等增值服务的公司,据其1月原始申请及3月修订文件披露,最初募资目标仅600万至900万美元。当时,公司计划售出的150万股,仅占总股本约9%。 最新修订文件中,其募资目标已大幅跃升至2,500万至3,750万美元区间,对应每股4至6美元。当前,公司拟售625万股,为原始方案四倍有余,占扩股后总股本比例近30%。 募资规模与流通股比例的双重提升,显然是对纳斯达克9月3日拟修订中概股上市标准的直接回应。新规要求所有中概股募资额不低于2,500万美元,公众流通股市值需达1,500万美元。若流通股市值跌破500万美元,将自动启动暂停交易及退市加速机制。 上周五提交的修订版招股书中,青民数科明确提及纳斯达克待实施的新规,该标准尚需美国监管部门批准。 公司声明:“若新规生效,将大幅提高我司等发行人的上市及维持上市门槛。无法满足修订后的上市要求,可能导致我们难以在纳斯达克挂牌或维持上市地位,从而对证券流动性、市场能见度及整体变现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估值高企 青民数科每股4至6美元定价区间及上市后2,125万股总股本,对应市值介于8,500万至1.27亿美元之间。按截至2025年3月财年最新年报利润计,中位数市盈率(P/E)达47倍;其市销率(P/S)中位数为2.2倍。 相较中国车险领域同业,上述估值均显偏高。在港上市的众淼控股(1471.HK)涵盖车险业务,市盈率37倍、市销率7.8倍。而处于亏损状态的保险经纪商手回集团(2621.HK)与车车科技(CCG.US)市销率仅分别为0.68倍及0.19倍。 尽管青民数科或因已有盈利且增速较快,可尝试更高估值溢价,但现实是投资者较难认同。如同我们之前指出,采取激进估值的中概股首日交易常现股价大跌,往往在数月甚至数日内市值腰斩。 待观其效,青民数科会维持高估值,抑或因募资规模巨幅扩容,需引入超计划的投资者而被迫下调定价。 最后,审视财务数据,公司基本面确具优势。青民数科通过覆盖中国大部地区的10,651个服务网点开展业务。风险评估服务单价低廉,截至2025年3月财年平均价50美元,较上年48.80美元微涨2.5%。 招股书显示,最新财年客户数量从35家增至64家,增幅显著。表明其客户群虽集中但仍具规模,涵盖若干“头部保险公司”。 伴随客户群扩容及单笔风险评估成本上升,公司最新财年营收同比增长38%,从截至2024年3月的3,460万美元增至4,770万美元。其毛利率保持相对平稳,从上年9.6%微降至9.2%。但为支撑扩张投入的运营开支激增近两倍,致使其最新财年利润同比下降8%,从244万美元降至225万美元。 总体而言,青民数科上市,基本面相对扎实,募资规模与流通比例的巨幅提升预示未来赴美中概股的转型方向。但当前估值诉求仍显激进,意味公司最终可能被迫将发行价降至当前4至6美元区间以下。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祖龙娱乐斥2,420万美元购理财产品

研发移动游戏的祖龙娱乐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资2,420万美元购入一系列理财产品,其中于上周斥1,260万美元购入债券挂钩票据,并以500万美元购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赎回票据。 另外,去年通过瑞银新加坡认购本金660万美元的24个月美元股票挂钩双赢本金返还票据。 公司表示,购入理财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阶段性闲置资金,以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同时,通过风险考虑及比较不同报价后,认为可从认购事项中取得相对稳定收益,符合资金的安全及流动性目标。 祖龙娱乐周一平开报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