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金控将从纽约退市,创始人胡义南再次掌权

重点:

  • 在保险新规明年1月实施前夕,泛华金控宣布私有化
  • 分析认为,即便公司未来到香港上市,也难以取得高估值

何仲尼

在美国上市的三大保险在线中介公司,〝先行者〞已经宣布离队,另外两家应该何去何从?

率先退市的是被称为〝亚洲保险中介第一股〞的泛华金融控股集团(FANH.US),它通过在线平台及线下团队,为客户提供人寿、财产和意外伤害险等产品。我们最近曾在这里报导过泛华第三季业绩,无论收入与盈利都录得降幅,没想到三星期以后,这家公司就宣布离开美股。

泛华上周四宣布,董事会收到初步非约束性建议函,由公司创始人兼董事胡义南领导的财团,以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9.8美元(约62.5元)、收购公司尚未拥有的所有流通普通股,将公司私有化,出价比该公司前一天的的美国存托股票收盘价,溢价约10.2%。

市场对消息的反应,是短暂亢奋后回归冷静。泛华股价上周四曾大涨17.3%,高见10.43美元,比私有化出价还高,但不少投资者在高位沽出,最终仅涨1.1%到8.99美元,在之后的交易日更大挫5.4%。该股本周进一步下跌,周一收于7.80美元,比收购价低20%,表明投资者可能担心收购不成功。

收入首被超越

胡义南是泛华最大股东,拥有约18.6%已发行普通股,据要约条款,他会组建潜在买方财团,包括现有股东与其他投资者,涉及资金来自胡义南与其他潜在买方财团成员。同时,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汪春林向董事会请辞,由曾任20年董事长的胡义南再次掌权。

泛华成立于1998年,早于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它与分别于去年和今年上市的慧择集团(HUIZ.US)及水滴公司(WDH.US),仿如三国时代的魏蜀吴般三家争霸。

作为中国保险经纪第一股的泛华,今年第三季营收6.83亿元,首度被后起之秀水滴公司的7.8亿元赶过,虽然泛华仍然获利,后者却未扭亏,但对这家龙头公司已经响起警号。

最严保险新规

公司另一挑战是监管风险。中国针对网络科技的全面监管,已把在线保险卷进风眼。10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明年1月起,对互联网人身险产品的经营门坎、产品范围及费用控制作出更严格的界定,部分互联网人身险产品需在明年底前下架、线下的产品线下卖,在线的产品在线卖等,被业内称为互联网人身险最严新规。

这对泛华来说,可以说是〝有危有机〞,管理层认为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关闭自己的互联网业务,与泛华等中介机构合作,但泛华未有提供任何资料证明公司完全合规,以排除于风险之外。

有分析便预测,互联网保险的销售环境将迎来巨变,无论是中介平台,或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互联网保险,销售都会受限,市场明年或出现洗牌潮。

因此,泛华此刻选择私有化,可能是为迎接行业整合,因此举有助回归国内A股或港股市场,以较理想的估值筹资,强化资本以迎接风浪;特别是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投资者对中概股的兴趣大减。

单计最近半年,泛华股价跌了44%,以这家业务稳定、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与大量长期亏损的生物医药与科技股比较,在中概股板块更显珍贵,其价值可能被美国资本市场低估。因此,与其仰人鼻息,倒不如私有化后〝回家〞,同时迎合当前中美关系大环境下,中概股回归国内的趋势。

以泛华的私有化出价,预测市盈率(forecast price-to-earnings ratio)约11倍,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为1.95倍,慧择及水滴公司预测今年亏损,市净率分别约1.48倍与0.9倍,与同业估值相比,泛华大股东的出价尚算不低。

但是,市场也有另一种看法,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郭思治认为,中港股市近月表现不佳,加上中国官方政策多变,市场对中概股看法转趋保守,难以回到一两年前的炽热气氛。

他举例说,在香港交易的欧资和美资基金,对中概股看法已出现很大转变,即便像快手(1024.HK)、哔哩哔哩(9626.HK ; BILI.US)般著名,招股时录得明显超额申购的大型科网企业,近月股价也大幅调整;泛华金控作为下游保险中介公司,盈利能力比传统保险公司低,吸引力本已不高,当上游保险公司股价也表现不理想,保险行业前景也不明朗,若泛华未来到香港上市,将欠缺利好条件争取高估值。

随着美国监管更严格,当地基金对中概股兴趣消退,郭思治认为,不管A股与港股的表现好不好,〝它终究还是要回来〞,但像以往以高估值上市的美好光景,恐怕难以复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TikTok Deal

新闻概要:中美马德里会谈就TikTok交易达成框架协议

TikTok交易将化解美方对安全的担忧,但同时保留这个热门社交平台的“中国特色”    李世达 中美官员周一表示,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会谈中,就TikTok问题达成一项框架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在社交媒体表示,该协议将在周五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通话中确认。 此次会谈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团,美方则由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领衔,议题涵盖美方单边关税措施、出口管制以及TikTok问题。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4月启动新一轮关税战以来的第四次会谈。 这项涉及1.7亿美国用户的热门社交媒体应用的潜在协议,成为这两个全球第一与第二大经济体在数月谈判中罕见的突破。 据财新报道,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关于TikTok问题,中国一贯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绝不会以牺牲原则立场、企业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为代价,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李成钢说:“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中资企业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开展技术出口审批。同时,中国政府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 贝森特则在会谈结束后表示,双方就TikTok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他称这项协议是两个私有主体之间的事,但商业条款已达成一致。他强调,该协议将解决美国在安全方面的担忧,但同时会保留TikTok的中国特色。 CNBC报道称,贝森特指出,在该框架下,可能会由美国控制TikTok的所有权。 TikTok的未来动向一直是中美谈判焦点。特朗普今年以来已三度签署行政令,将TikTok出售期限不断延后,最新截止日期为9月17日。根据美方立法,一旦无法剥离,TikTok将面临在美被禁的命运。 特朗普先前曾强调,美国已有潜在买家,包括地产大亨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AI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以及由Employer.com创办人廷斯利(Jesse Tinsley)组成的财团等,不过方案涉及收购范围与股权结构各有差异。 然而,TikTok是否能够出售,最终需经中国政府批准。早在2020年,中国商务部与科技部便将“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技术”及“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意味TikTok核心演算法若要转让,必须获得主管部门许可。 中方先前已多次强调,将依法依规处理TikTok相关事宜,坚决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并强调中国政府从未要求企业违反当地法律提供境外数据。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自驾龙头首挂 禾赛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禾赛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7.7%报229.2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237.2港元,升11.5%。 公司发售1,955万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定价212.8港元,录得超额认购167.7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40亿港元。 过去三年,禾赛科技均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亿元,增至去年的20.77亿元。今年首三个月,收入3.59亿元,同比增加46.3%,亏损则收窄84%至1,750万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olarSpace makes solar cells

转战海外盈收改善 中润光能再闯港交所

这家光伏电池制造商新近递交的上市申请显示,几乎所有主要财务指标在今年上半年开始改善,并重返盈利轨道 重点: 中润光能提交在香港上市的新申请,公司今年上半年恢复了收入增长及盈利能力 这家光伏电池制造商的快速转型,受惠于将重心转向国际市场及先进的N型光伏电池片   阳歌 半年之间,天差地别。 这是光伏电池制造商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一再度提交的香港上市申请的最大启示,距离其首次在港提交上市申请仅六个月。此前的申请与此次最新版本之间的差异,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截然不同。 3月,全球第二大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润光能首次申请上市时,称 2024年收入骤降近半,至113.2亿元(16亿美元),同时全年录得巨额亏损12.9亿元。几乎所有其他关键指标表现类似,毛利率滑入负区间,出现大规模现金流出。 此次最新申请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显著反转,收入触底回升,毛利率重返正值区间。或许最为重要的是,公司恢复了盈利。 行业观察人士深知,由于新产能大规模扩张,导致严重供过于求及价格大跌,中润光能及其整个光伏行业领域的同行,在超过一年时间里均深陷困境。随着情况发展,多数公司陷入亏损,纷纷削减产量以控制损失。 为应对此局面,中国鼓励生产商削减产量,淘汰落后产能,并大规模扩充自身太阳能装机容量,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256吉瓦(GW),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380吉瓦的三分之二。 中润光能初现复苏,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是业内首批传出此类消息的公司。重要原因似乎是其收缩了中国本土市场,尽管这一市场庞大,但因绝大多数生产商都集中于此,竞争极其激烈,公司已将目光转向利润率更高的其他全球市场。 公司供货其他市场,产品主要来自老挝生产基地,那里的光伏产品,未受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征收反倾销关税。一个不祥的信号是,美国8月7日宣布,对包括老挝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制造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新反倾销关税的实施(独立于特朗普的贸易战关税),或对中润光能的复苏构成挫折,因美国市场是助推公司今年上半年显著复苏的外销市场之一。其美国销售额在今年上半年飙升至14.6亿元,为去年同期3.1亿元的近四倍,约占其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专注N型光伏电池片 随着销售重心从中国转向国际市场,中润光能的营收结构今年上半年发生显著转变,成为恢复盈利的关键因素。公司上半年整体营收同比上涨27%至74.7亿元,去年同期为59亿元。 不过,公司上半年对中国大陆的销售额骤降40%至27亿元,去年同期则为44.3亿;国际销售额则逆势增长逾两倍至47.6亿元,去年同期为14.8亿元。这一过程中,国际销售在公司总收入占比升至约三分之二,去年同期仅为四分之一。 我们前文指出,美国是中润光能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但越南也表现强劲,成为公司第二大国际市场,约占其上半年销售额的16%。其他表现强劲的市场包括泰国、新加坡。 中润光能业绩反弹的另一重要因素,似乎是快速转向新的N型光伏电池片,并淘汰旧P型光伏电池片技术。中国正推动淘汰旧技术,以解决产能过剩,中润光能似乎积极践行此方针。上半年,N型电池片收入同比飙升近两倍至53.3亿元,占公司营收的71%;P型电池片收入则同比下滑三分之二,至9.85亿元。 中润光能指出,老挝生产成本普遍高于中国,但全球市场销售获得的更高利润率完全抵消了额外支出。因此,其持续扩建老挝生产基地,年产能达7.6吉瓦,约占6月底总产能22.8吉瓦的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几乎全用老挝产能服务全球客户,这意味上半年闲置的约3.2吉瓦产能多数位于中国。上市文件显示,老挝生产基地占其上半年光伏电池产量的35.7%,远高于2023年的2%。 大幅转向国际销售,助力中润光能上半年实现毛利润,尽管中国业务指标仍为负值;公司同期也扭亏为盈,盈利12.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17亿元。如前所述,公司上半年现金流也重返正值。 这一显著转变预示,中润光能最新的上市申请前景良好,相比亏损公司,投资者显然更青睐盈利企业。美国反倾销关税或成为潜在拖累,但总体而言,若此次上市成功推进,我们预计将吸引较多投资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英国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东出售Argos谈判告吹

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积极在欧洲市场寻求并购实体零售商,但其拓展计划在英国受挫。 英国连锁超市集团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终止与京东关于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谈判。公司称,在媒体披露双方洽谈出售的消息后,京东大幅修改收购条件,但该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决定退出洽谈。 Argos是英国第二大综合商品零售商,拥有全英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及逾 1,100个提货点,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亿英镑收购。 Sainsbury's预计,2025至2026财年可实现零售基础经营溢利约10亿英镑(13.6亿美元),以及超过5亿英镑的零售自由现金流。 京东港股周一平开,至中午休市报132.7港元,升0.7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