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新能源电池材料供应商在业绩转差的同时,第二次申请到港交所上市

重点︰

  • 受新冠疫情及钴、镍价格下跌影响,上海格派镍钴材料为部分钴产品存货巨额撇帐,导致上半年业绩由盈转亏
  • 该公司获韩国锂电池供货商LG能源入股,并签署长达6年的供应协议,未来收入有保障

裴梓龙

过去两年,新能源车绝对是市场热话,由于锂电池是一众车企必抢的核心产品,引发主要原材料钴及镍的价格暴涨。在需求增加下,中国钴盐精炼厂商的生意相当不错,上海格派镍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月已经想乘着这个势头,第一次递表申请在港交所上市,但半年后招股书失效而未能成事。

上周一(9月26日),上海格派镍钴材料卷土重来,并由海通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作为联席承销人,第二次申请在港上市,然而事过境迁,公司上半年业绩急速下滑,可能为筹资大计带来暗涌。

根据招股文件显示,以2021年销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二大钴盐精炼商。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加工及销售精炼钴产品、买卖镍和钴主要产品,以及其他有色金属相关产品,说白了就是生产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品。

受到锂电池需求增加,公司收入由2019年的10.6亿元增至去年的3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2.7%;至于盈利也从2019年的2,651万元,翻了逾10倍至去年的3.09亿元。从这个数据看来,实在不难理解为何该公司今年初申请上市,以取得较高估值。

巨额减值亏

事实上,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钴,价格今年3月一度高见每吨8万多美元(57万元),比去年年初涨了1.24倍;至于镍价同期也涨到每吨4.8万美元,比去年初的1.7万美元上升近两倍。

然而,随着中国今年初遭遇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上海等主要城市于4月开始实施长时间封控措施,导致新能源车需求大跌,导致钴及镍的价格同步下挫。祸不单行的是,上海格派镍钴材料的总部,正位处“封城”两个多月的上海,在运营受严重影响下,导致公司存货激增。

截至今年6月,该公司钴镍存货金额高达14.36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接近一半,更为部分钴产品存货撇帐而录得3.57亿元减值亏损,导致上半年收入虽然同比增加10.1%,但却转盈为亏,录得9,880万元净亏损。

即使不计今年上半年的特别原因,上海格派镍钴材料的毛利表现也落后同业。环顾腾远钴业(301219.SZ)、华友钴业(603799.SH)及寒锐钴业(300618.SZ),去年的毛利率分为20.4%至41.6%,但上海格派镍钴材料仅为15.6%,但已比之前两年的8%及10.1%明显改善。

事实上,2006年成立的上海格派镍钴材料,到2018年才正式转型进军钴及镍加工,而腾远钴业、华友钴业及寒锐钴业早在2002年和2005年开展相关业务,三家公司更已陆续完成“上游买矿保供应、中游冶炼造产品,再延伸至电池回收领域”的一体化业务,在确保钴、镍供应下,毛利率自然可以提高。

反观上海格派镍钴材料仍欠缺一体化布局,钴及镍的供应主要倚赖海外矿产,并由五大供货商掌握该公司约80%的原材料,在价格方面没有话语权,令毛利率受到负面影响。

身为镍及钴加工的后起之秀,上海格派镍钴材料不乏资本青睐。2019年以来,公司先后获得安徽省萧县政府控制的萧县久有、国电投旗下中俄能源厦门国贸(600755.SH)、以及韩国LG集团(003550.KS)旗下电动车锂电池供货商LG能源(373220.KS)等官方及私人企业融资,累计获得逾20亿元资金。根据今年1月最后一轮E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03亿元,已经迫近寒锐钴业约136亿元的市值。

估值高于同业

LG能源是世界第二大动力电池供货商,持有上海格派镍钴材料4.02%股权,属第四大股东。双方签订了长达6年的销售协议,自2023年起,LG能源将向该公司采购两万吨镍,亦会探讨有关锂电池回收的潜在业务合作,成为上海格派镍钴材料强大后盾。

既然有了订单,也自然要扩产,该公司这次筹资目的,便是要增加规模效应以提升整体毛利率,包括扩充浙江厂房、建立广西厂房、提升生产线质量及效率,以及研究回收锂电池业务等,总计新增10.5万金属吨产能,相当于目前产能的15倍。

钴、镍价格经历大跌后,目前价格已渐趋稳定,估计钴盐精炼厂高存货撇帐风险已大幅减低,加上电动车需求回升,锂电池原材料行业已重回正轨,这一赛道或许会再受到资金追捧。但必须注意的是港股表现持续疲软,可能对上海格派镍钴材料的上市计划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截至上周五,腾远钴业、华友钴业与寒锐钴业的股价,已分别比年内高位下降37%至47%,市盈率也分别跌至12.5倍、22.6倍和22.5倍,以上海格派镍钴材料的最新估值103亿元计算,其市盈率高达33倍,由于其盈利能力稍逊同业,加上港股估值一向比A股存在折让,如果该公司日后获批上市,相信要以较吸引的定价才能吸引投资者参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博雷顿折让15%配股 集资2.5亿港元

电机制造商博雷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33.HK)周日公布,拟配售最多1,000万股新股,占扩大后H股3.98%,配售价25.08元,较上交易日收报折让14.98%,集资总额2.51亿港元(3200万美元)。 公司公布,集资所得款项70%拟用于团海外光伏及储能项目的投资及开发;15%偿还计息借款;余额拟重点投入多模态大型模型驱动的无人驾驶矿卡协同调度系统研发、商业化及示范应用。 博雷顿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7.92港元,跌5.36%。该股于今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过去一个月累跌逾2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中伟新材低位定价 首挂午收仍挫5%

新能源材料生产商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579.HK)周一在香港挂牌平开报34港元,股价之后回软,中午收市报32.3港元,跌5%。 公司发售1.04亿股,每股售价34至37.8港元,最终以低位定价。公开发售录得超额26.9倍,国际配售则录得超额3.08倍,集资净额34.3亿港元。 去年公司收入增长17.4%至402亿元,但盈利不升反跌,按年下挫24.7%至14.67亿元。今年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升6.1%至213.2亿元,但盈利则下跌14.8%至7.53亿元。 集资所得的50%,将用作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约40%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余下10%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oodbaby makes strollers

生育低迷关税打击 好孩子叫苦连天

全球最大婴儿手推车与安全座椅生产商好孩子,正受美国关税与中国生育低迷的双重打击 重点: 公司今年前九个月的收入下滑,在上半年录得小幅增长后再度转为收缩 亚洲和欧洲市场的增长,正抵消美国市场的疲弱销售   谭英 当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086.HK)在2010年启动香港IPO时,受惠于新兴中产阶级家长渴望为孩子提供最好用品的需求,公司已连续17年成为中国婴儿手推车市场的领导者。其后,公司利用上市所得资金展开全球并购,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婴儿手推车及儿童安全座椅供应商。 除了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外,公司亦在1996年成为美国最大婴儿手推车供应商,并在七年后登上欧洲市场首位,为Quinny、Nike Kids和Tommee Tippee等品牌代工生产产品。 然而,受多项不利因素拖累,公司近期发展不再如此强劲,这些因素包括中国出生率下滑、本土消费者愈加谨慎,以及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些挫折在公司本月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中表露无遗,数据显示其表现较上半年已显乏力的业绩进一步恶化。 最新报告,好孩子国际今年首九个月收入按年下跌1.1%至64.2亿港元,在2025年上半年曾录得2.7%的收入增长后,再度陷入收缩。其中,内地gb品牌表现最差,期内收入大跌18.1%;旗下婴儿安全座椅品牌 Evenflo下滑 10.9%;设计谘询业务Blue Chip收入则按年下降19.9%,反映其客户在美国关税动荡下的脆弱性。 不过,上述跌幅在一定程度上被高端婴儿车品牌Cybex的增长所抵销。该品牌期内收入上升11.7%,并占集团总收入的57.5%,成为主要支撑来源。 公告发布后的四个交易日内,好孩子股价曾下跌4.2%,惟其后收复失地。然而,该股最新收市价1.19港元仍仅为其4.90港元上市价的五分之一。这对一家曾经看起来潜力无限的上市公司而言,显然称不上是一个亮眼的成长故事。 好孩子未在最新报告中披露盈利数据,仅提供有限资讯。但公司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跌43.7%至1.055亿港元;期内净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至2.5%。因此,可以合理推测,相关盈利指标在第三季大概率持续恶化。 在中期业绩公布前不久发布的盈利预警中,公司将利润下滑归咎于美国业务疲弱,虽然其他地区的业务有所改善,部分抵销了相关影响。削弱盈利的其他因素,还包括为符合汽车安全座椅新监管标准而产生的额外成本,以及更高的推广与市场营销开支。 好孩子早期的成长,很大程度反映中国制造业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崛起历程,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产业规模进一步攀升。 公司由现年76岁的宋郑还创立,他曾是一名中学副校长,并于1989年至1993年期间负责学校附属工厂的管理。在政府鼓励民众创业的背景下,他发明了“推摇两用”婴儿推车,并以“好孩子”品牌推向市场,最终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产品名称。 全球并购扩张 2014年,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儿童安全座椅品牌Cybex,其创办人Martin Pos 目前仍出任好孩子董事会成员;同年又收购创立于1920年的美国公司 Evenflo。Evenflo最初以生产奶瓶起家,后来逐步将产品线扩展至儿童安全座椅与婴儿手推车等品类。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自今年4月起对婴童用品加征关税后,婴儿手推车、儿童安全座椅等主要品牌价格迅速上调,其中手推车平均涨价25%,儿童安全座椅平均涨价20%。这可能是令好孩子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按年下降3个百分点至 49.6%的原因之一,显示其关税成本转嫁能力受限,部分成本需自行消化。 由于美国市场占好孩子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三分之一,上述关税冲击显然是个坏消息。不过,与同样在美国市场建立产品主导地位的其他中国制造商一样,好孩子亦正进行调整,而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仅约7倍,估值显得相对偏低。 好孩子国际在美洲地区的收入占比已被其欧洲业务超越,欧洲板块收入占比由…

简讯:广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亏

影音平台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录得净利润4.69亿元(6,5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98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达7.86亿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期内收入按年增长5%至76.9亿元,其中广告营业额按年急增23%至25.7亿元;增值服务收入达30.2亿元,增长7%。移动游戏收入则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而下跌17%至15.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连续13个季度按季改善。 用户数据方面,日活用户增长9%至1.17亿,月活用户增长8%至3.76亿;月付费用户增加17%至3,500万,日均使用时长达同比增加6分钟至112分钟,再创历史新高。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广告效益与内容生态,并在技术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资节奏,以巩固长期增长基础。 哔哩哔哩美股周四高开,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