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HK
Li Ning buys Hong Kong building

“国货之光”李宁宣布斥资22.1亿港元收购香港北角商厦,部分作为香港总部之用,在楼市低迷之际出手格外引人注目

重点:

  • 收购消息曝光后,李宁股价大跌14.3%,总市值单日蒸发80亿港元
  • 收购香港物业为品牌国际化布局,2024年启动海外业务拓展

    

李世达

12月10日晚间,中国运动品牌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宣布,以22.1亿港元收购恒基地产(0012.HK)旗下一家物业投资公司,目标公司的主要资产是一幢位于香港北角的22层楼商厦。公告发布翌日,李宁股价大跌14.3%,总市值一日蒸发80亿港元,收报18.3港元,创下2020年3月以来新低。

作为第一家在纽约时装周亮相的中国运动品牌,李宁今年的表现差强人意。10月时李宁也因为发布第三季度业绩简报,在翌日股价大跌20.7%。今年以来,李宁股价由年初的65.222港元跌至18.3港元,跌幅超过72%,总市值年内已蒸发上千亿港元。市盈率11倍已落后于对手安踏体育(2020.HK)的23倍。

业绩表现不佳,却大手笔收购与本业无关的商厦,加上香港楼市正在走下坡路,令许多投资者以抛售股票来表达不满。李宁随即宣布动用不超过30亿港元的资金购回股份,这才终止跌势,稍稍稳定股价。

增收不增利

从2022年开始,李宁业绩已出现疲软迹象。2022年在营收同比增长14.3%的基础上,股东应占溢利仅同比增长1.32%至40.6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98%至140.2亿元,而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则下降3.1%至21.2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李宁的销售额从二季度的10%至20%的中段增长,下降成了中单位数增长。

同样是国产体育品牌,安踏体育2023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增长32.3%,达47亿元,营收亦增长14.2%,达296亿元;特步国际(1368.HK)今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亦有13%的增长。

“国潮”(带有中国特定元素的时尚潮流)的退烧与高端化定位不再被消费者接受,或许是李宁成长乏力的主因。自去年发生“军绿套装”事件后,李宁的“国潮”叙事便已开始褪色,特别是疫情过后,一些小众户外品牌更加受欢迎。

另一方面,刻意走高端路线的子品牌,却没有更多的研发费用做支撑,也很难让消费者买单,只能一边涨价一边打折,以低价策略努力去库存。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57天,高于去年同期的55天。

启动海外业务拓展

“国潮”退烧,李宁将更多力气放在国际市场,而收购中国香港商厦便是公司寄予厚望的重要一步。

李宁今次收购的物业是北角电气道“港汇东”,总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尺及其总建筑面积约144,000平方尺。楼宇包含22层商业/办公空间及两层零售区域。根据公告,2021年、2022年,相关物业的收入分别为3500万港元、5000万港元,除税后亏损1700万港元、8000万港元。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出,据其香港物业分析师预期,该物业的租金收益率约3.2%,低于目前约5%的现金收益率。

李宁表示,此处物业的一部分或将用作李宁的香港总部。公司认为此举展现了公司对于香港业务前景充满信心,并标志着落实执行加强国际业务发展的计划。

李宁在香港设立总部的决策,是该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司表示,从2022年香港门店开业以来,海外拓展已提上集团业务规划之中,预计2024年会启动李宁海外业务的拓展,并希望在海外通过品牌运营,建立海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建立海外品牌经营的模式,为未来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拓展打下基础,使之成为李宁集团的成长引擎之一。

事实上,进军国际一直是李宁的愿望,但多年来均未见明显成效。2023年上半年,李宁在中国市场实现了137.3亿元的营收,占营收的比重高达97.9%,国际市场收益微乎其微。

今次斥重金在香港设立总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李宁的决心。这是李宁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外,第一个内地以外的总部。李宁将能够利用香港的资源与平台,整合国际市场资源,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相信将为全球业务增长增添新动力。

尽管李宁在国际化道路上过去有许多尝试,但从香港起步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潮流总是短暂,如果李宁能够重新说好“国潮”的故事,在产品创新上多所着墨,仍然有机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361度去年4季度线下零售增长一成

运动服装品牌361度国际有限公司(1361.HK)周二公布去年4季度营运状况,公司表示主品牌的线下零售额同比上升10%,童装品牌按年增长10至15%。 361度上季针对冬天气候,推出多款新品,并赞助或主办国内多项马拉松赛事,同时为哈尔滨冬季运动会打造工作人员制服装备。 电子商务平台的零售表现理想,整体流水较2023年同期上升30至35%。国庆及「双十一」期间,公司持续深化电商渠道建设,通过多维度策略,提升品牌曝光和产品认可。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新吉奥首日挂牌股价急挫

休闲车制造商新吉奥房车有限公司(0805.HK)周一在香港挂牌,开市下跌23%,报价0.98港元,但随后收复部分失地。午后开市报 1.02港元,下跌约20%。按该价计,市值约9.8亿港元。 新吉奥周五提交的股票交易所文件显示,以每股1.27港元的价格出售2.4亿股,接近公司招股价1.24港元至1.64港元的低位,集资约3.05亿港元。公司在香港发行部分获1.5倍超额认购,而国际部分仅仅足额。 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房车主要销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过去三年中大约翻了一番,从2021年的1,330辆到2023年交付的2,694 辆。期间,收入增长了140%,从2021年的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2亿元,表明它能够凭借自己不断增长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增加每辆车产生的收入。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台湾不再对先进芯片制程赴美设限

台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郭智辉上周六表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2330.TW; TSM.US)是否在美投资最先进的2纳米制程,由企业自己决定。意味着台湾当局不再对先进制程赴美投资设限。 为保护台湾芯片制造领先地位,台湾当局过去对半导体先进制程赴中国大陆及美国设厂采取“N+1”或“N+2”的原则(差距一个世代或两个世代)。郭智辉对此表示,如今时代不同,企业应根据能否获利自己做决定。他强调,2纳米先进制程投资高达300亿美元,不确定性高,台积电将会非常审慎。 台积电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三座晶圆厂。首座晶圆厂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始量产4纳米制程芯片;第二座晶圆厂除了3纳米技术,亦将生产2纳米制程芯片,预计2028年量产;第三座晶圆厂则预计在2030年前开始生产2纳米芯片。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古茗通过上市聆讯 茶饮板块竞争更烈

根据香港交易所资料,茶饮品牌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香港上市聆讯,料短期开展公开招股。 根据古茗聆讯后资料,截至去年9月底止,首三季度收入64.4亿元,同比上升15.6%,期内盈利上升11%至11亿元,公司的门店达9,778家。 古茗是继奈雪的茶(2150.HK)及茶百道(2555.HK)后,或有机成为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内地茶饮企业。蜜雪冰城及沪上阿姨已在港申请上市,未来上市茶饮板块竞争将更趋激烈。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