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收入提高三倍,将营业利润提高六倍

重点:

  • 宝尊三至五年的高质量成长新战略,旨在应对消费者电子商务购买习惯的快速转变
  • 公司的多元化尝试有可能破坏与阿里巴巴和天猫的紧密联系,而这两个平台占其业务的75%。

欧加德

你可能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很好的商业伙伴,但它的好又不是只针对你一家——尤其是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因其垄断行为而对这个电子商务巨头进行打压之际。

这是电子商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宝尊电商(Baozun Inc.,纳斯达克:BZUN;港交所:9991)发出的最新信息。宝尊正寻求在主业之外的多元化发展。它主要帮助品牌商在阿里巴巴的天猫商城销售服装、电子产品和消费品,它四分之三的销量来自该平台。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断断续续地详细介绍了一个新的战略计划。先是通过新闻稿、电话会议,最后是上周,这家有着14年历史的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仇文彬写的2020年度致股东信函

宝尊2015年开始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并于去年9月在香港二次上市。自上月初它在2020年度业绩报告中首次提及三至五年战略规划以来,这家公司的股价一直表现不佳。今年到2月初为止,该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涨60%,但之后又基本跌回了原形,现在的交易价格几乎与年初持平,因为投资者正在掂量它未来的走向。

一旦你读懂了董事长这封满是术语的致股东信,就明白宝尊不过是想把它帮助品牌在线销售的业务扩展到天猫以外的新平台。这些努力包括与另一个长期合作伙伴京东、微信小程序和小红书等社交商务网站,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等直播平台的合作。

艾瑞咨询2019年的数据显示,就经过其渠道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而言,宝尊声称自己是电子商务同行中的老大,在中国这个明显分散的市场中占有7.9%的份额。

从2007年成立以来,宝尊就与天猫和阿里巴巴紧密相连。天猫平台于2008年上线,宝尊一早就是它的电子商务软件供应商和战略合作伙伴。根据宝尊的最新年度报告,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仍持有宝尊11.3%的普通股和7.5%的投票权。

但是,随着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转向社交媒体商务和直播等新型平台,电子商务在中国正迅速转型。与微信小程序等更整洁、融合性更强的平台相比,有13年历史的天猫显得拥挤而凌乱。

根据该公司最新的年报,去年使用宝尊的软件和服务销售的GMV中,天猫占了74.5%。在这个数字披露之前,宝尊从未就自身对阿里巴巴的严重依赖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在早期向监管部门的披露文件中表示,“我们的GMV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天猫”。

除了寻求新的合作平台,作为其三至五年计划中的第二部分,宝尊希望从现有的和新的品牌合作伙伴那里增加新的业务。为此,它正在投资服装市场的高增长部分,特别是像奢侈品这样的类别,旨在成为此类细分类别中的老大。它的品牌中已经有15个全球顶级品牌,包括耐克、微软和飞利浦,并希望扩大这部分业务。

第三,宝尊正在寻求通过大量投资可以长期提高效率的技术来推动成本的下降。它还希望在中国东部成本较低的城市开设远程客户服务中心。

寄予厚望

毫不奇怪,该公司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它的首席财务官于钧瑞在3月份的2020年业绩电话会议上对此做了详细介绍。

他说,宝尊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GMV达到1500亿元。这相当于该公司去年557亿元GMV(较2019年增长25%)的近三倍。于钧瑞还表示,宝尊希望在此期间能把营业利润做到20亿元,这将是其去年3亿元营业利润的6倍多。

但他对即将到来的新投资将带来的影响发出了警告,称2021年是对新渠道和商业模式的“投资之年”,暗示公司近期的盈利能力会受到打击,这可能吓到了投资者。“但我们相信,这项投资将使我们在2021年以及未来三到五年实现更高的营收增长,”他表示。

宝尊的竞争对手微盟(Weimob,港交所:2013)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对象,它也是一个电商软件的第三方供应商。跟宝尊与阿里巴巴的关系类似,微盟与中国的另一个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港交所:0700)也保持着密切联系。但微盟在摆脱大主顾方面更为成功,目前只有21%的收入来自腾讯。

微盟在多样化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或许体现在其52亿美元的市值上,远高于宝尊的28亿美元,尽管它的营收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

造成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因为预计微盟在2021年的增速将是宝尊的两到三倍。宝尊还在账面上保留着客户库存,以便加快大品牌客户的发货时间,这可能会导致它的收入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

宝尊目前的市盈率为35倍,相对较高,而微盟的盈利反复无常,去年出现亏损,是对2019年小幅盈利的逆转,这意味着该公司在2020年没有市盈率。

宝尊和微盟都为顶级品牌做好了准备,以便帮助它们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接触到消费者。宝尊更为专注于从前端网站到后端仓储和交付的全方位电商服务。相比之下,微盟更注重营销,但在扩大服务范围的同时,也进入了服装、美容、母婴和便利店等新的产品领域。

微盟创办于2013年,比宝尊晚6年,从一开始它就为中国新的电商模式服务。

宝尊的仇文彬承认,公司还处在进军新电商模式的早期阶段。但他表示,公司在这个领域的长期经验,以及在数字营销、履行和交付方面的三年投资,都是不容忽视的。“我认为我们很擅长在任何新兴渠道为品牌提供电商领域的便利,”他在3月份的电话会议上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hipu makes AI products using LLMs

智谱率先抢上市 成败还看能否续创收入

专注为企业客户提供大型语言模型的智谱,今年已向政府融资20亿元 重点: 智谱欲在中国AI“六小虎”中率先上市,而竞争对手正逐渐放弃成本高昂的基础模型 公司严重依赖政府扶持,但该策略存在风险,其他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所受的教训,已充份证明此点 陈竹 识别型AI还是知识型AI? 这是横亘在中国数量众多的人工智能(AI)初创企业面前的问题,它们在努力探索既能规避争议及过度依赖政府,同时兼具强大增长潜力的道路。虽然很多早期参与者专注识别型AI(其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是监控),但新一代初创公司在基于知识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中,发现了更大的潜力,而且争议也相对较少,比如OpenAI和最近的DeepSeek的模型。 据财经媒体财新报道,智谱正谋求在新一批纯LLM公司中拔得头筹,率先上市。公司上月向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迈出IPO的第一步。如果一切顺利,智谱有望在以LLM为依托的AI“六小虎”中,率先登陆资本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智谱普遍被认为是六家公司中,最有可能存活下来的。它们所处的LLM领域,最近被DeepSeek打破。后者不久前发布成本效益更高的模型,包括专注推理的R1,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最近声名鹊起,但DeepSeek并不属于LLM领域的AI“六小虎”。“六小虎”中的其他五家公司分别是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阶跃星辰和零一万物,其中两家已经发出战略转移信号,不再专注于LLM所属的基础模型。由AI先驱、著名风险投资家、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创立的零一万物已表示,将停止投资基础模型的开发,因基础模型开发需要在AI芯片和研发方面投入巨资。 这些公司正转向以DeepSeek开发的基础模型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曾任搜狗的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创立的百川智能,同样也表示将转变战略,专注医疗保健应用,而不是继续投资基础模型。 虽然其他三家公司近期并未就各自的战略发表评论,但智谱因对基础模型开发的坚定投入,终能脱颖而出。公司最近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于3月推出一款其专有GLM模型的通用AI代理。此外,它还采取类似DeepSeek的额外举措,开源其基础模型。 政府的支持 在大模型领域的AI“六小虎”中,智谱展现出惊人的融资能力。过去一年,同行在筹资方面相对沉寂,而智谱却成为了投资者的宠儿,仅在今年就获得至少20亿元(2.76亿美元)的资金。 这轮筹资始于3月初,作为浙江省会的杭州,市政府成为一轮10亿元融资的领投方。随后,中国其他三个城市也加入投资:广东珠海市出资5亿元;四川省会成都市投资3亿元;就在最近,北京市政府也投资了2亿元。 鉴于中国大力发展该领域,最近这波由政府支持的资金颇值得关注。智谱抓住这一政策红利,标志已改变公司对私人资本的依赖。 2019年由清华校友唐杰、张鹏创立的智谱原本是校企,后从清华脱离。其早期的融资轮吸引知名私营投资机构,如红杉(前身为红杉中国),以及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脱胎于中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学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它获得大量国有资本青睐的原因。 智谱是中国大语言模型开发领域的先驱之一,早在2022年末,OpenAI推出具有变革性的ChatGPT前就已成立。ChatGPT的推出,引发中国的人工智能热潮,众多公司竞相开发本土替代产品。智谱的所有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在后ChatGPT时代成立。 从公司的融资历史,可以看出其财务实力。研究公司来觅的数据,自成立以来,智谱已完成14轮融资,筹集资金超过90亿元。在中国竞争激烈的人工智能领域,其强大的筹资能力以及早期对大语言模型的专注,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智谱真正的竞争并非来自其他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而是来自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等科技巨头,以及迅速崛起的DeepSeek。虽然智谱拥有来自政府和风投的强大支持,但这些老牌企业借核心业务的造血能力,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储备。 虽然人工智能商业化仍处早期阶段,但争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揭示了当前的市场状况。根据人工智能产品追踪网站Aicpb.com4月的数据,智谱“清言“的月活用户为900万,排名第九,与市场领先者差距明显。阿里巴巴的夸克以1.49亿月活跃用户数领先,其次是字节跳动的豆包,月活跃用户数为1.07亿,Deepseek的月活跃用户数为9,600万。 话说回来,消费者应用程序并非智谱的主要关注点。公司的定位是为企业客户和政府机构,提供定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类业务往往比面向消费者更赚钱。 在中国的技术市场,政府机构以及国有和地方国有企业,是软件和数字解决方案的最大买家之一,由于智谱与政府关系紧密,这可能对其有利。 但严重依赖政府本身也存在风险。ChatGPT出现之前的“AI四小龙”,正是前车之鉴。彼时,AI主要与识别技术有关,涉及计算机视觉。 AI四小龙,即商汤(0020.HK)、旷视科技、云从科技(688327.SH)和依图科技,业务主要围绕政府工作开展,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监控系统。然而,随着政府削减监控相关项目的支出,这些公司已失去往日的辉煌。 由于无法实现客户群的多元化并拓展新的应用场景,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AI公司,如今面临业务萎缩和亏损加剧的困境。面对这一现实,商汤最近正将业务重心,从原来的识别技术迅速转向更具商业潜力的基础模型。 总而言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要与科技巨头一较高下,智谱凭借雄厚的财力,有望笑到最后。然而,准备在同类公司中拔得上市头筹之际,智谱仍面临着一项严峻挑战:如何向投资者证明能够通过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可持续的收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招股集资310亿港元 宁德时代势成今年新股王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开招股,发售近1.18亿股,7.5%在港公开发售,每股价不超过263港元,集资总额达310亿港元。 据彭博消息,宁德时代的发售将采取“Reg S”方式,即不会向美国境内投资者售股,目的是减低美国的风险。 公司过去三年的盈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及553亿元。 宁德时代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有科威特投资局(KIA)及中石化,各投资5亿美元,另外内地私募之王高瓴亦投资2亿美元。集资所得约90%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及二期建设,约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 汽车之家大幅裁员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影响,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临市场持续疲软,公司过去一年间已裁减约五分之一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车之家实现营收14.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亿元,线索服务收入下降11%至6.45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0%,从3.8亿元跌至3.41亿元。 业务承压之际,汽车之家持续通过人员优化控制成本。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4,345人,较上年同期的5,420人减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内累计跌幅约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