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技术即服务提供商二季度净亏损大幅缩减,与此同时,它继续努力削减成本和开支

重点:

  • 金融壹账通二季度收入增长17%,亏损收缩近三分之一
  • 该公司CEO沈崇锋同时升任董事长,将公司的领导权集于一身

梁武仁

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金融壹账通科技有限公司(OCFT.US; 6638.HK)正在盈利之路上继续大踏步前进,从它的最新财报可以看到,公司收入增长,运营效率提升,助力季度亏损大幅缩窄。然而,要扩大客户基础,并且更加独立于股东平安集团,该公司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该公司希望可以在一位新董事长的领导下,通过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来实现这种独立。它在上周发布最新业绩的同时,宣布了新董事长的任命。沈崇锋在保留CEO职位的同时,晋升至这个新的位置,成为金融壹账通无可置疑的领袖。

公告显示,金融壹账通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约17%,至11亿元。这是一项扎实的成就,同样重要的是,这家技术即服务提供商的亏损大幅收窄。其营业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了约30%,至2.78亿元。剔除上个月在香港上市的相关费用,这个数字进一步缩减至2.46亿元。在香港上市之前,该公司已在纽约上市。

收入增长并非推动金融壹账通走向盈利的唯一引擎,成本控制也在发挥作用。该公司的营收成本仅增长了12%,远低于17%的收入增长,这意味着它创造收入时的花费变少了。因此,该公司的毛利率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至36.2%。

摩根士丹利在其研报中称:“尽管有宏观经济的阻力,(金融壹账通)可能依靠其适应性较强的业务(在2022年下半年)保持客观的增长。”

金融壹账通的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反欺诈检查和信用风险评估等功能。该公司将效率的提升,归功于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这是该公司通过减少成本高昂的定制业务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点。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当中国的其他企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时,该公司却能很好地适应疫情影响。这是因为金融壹账通的多数产品都是在过去为银行定制好了的,而银行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

然而,沈崇锋在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首次作为董事长兼CEO讲话时说,自从疫情开始以来,为了控制成本,许多客户都转向了标准化产品。令人欣喜的是,在转向标准化产品的过程中,该公司的银行客户越来越意识到此类工具更好,并坚持使用这些产品。

金融壹账通的运营费用也在该季度下降。公司研发成本增加,这符合其提供前沿产品和服务的目标。但销售和营销支出也出现下滑,在新的疫情暴发阻碍营销活动的情况下,该公司的销售部门变得更加高效。

就像许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一样,金融壹账通今年7月在香港进行双重第一上市,作为2019年开始的纽约上市地位的补充。这种双重上市或者第二上市让熟悉该公司的中国投资者更容易买到它的股票,也可以作为应对中美证券监管机构关系波动的一种缓冲。

金融壹账通的利润率二季度也出现增长,这是因为带来丰厚利润的客户群不断壮大。“优质plus”客户——除平安及其子公司外,贡献了至少100万美元(686万元)年收入,增长了约19%。

执行战略计划的新舵手

虽然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但金融壹账通在二季度依然依赖中国平安。该公司最初成立于2015年,当时是中国平安的金融科技部门,2017年被拆分为一家独立公司。本季度,来自中国平安的收入增加了约21%,它对金融壹账通总收入的整体贡献在此期间略有增加,达到60%左右。

公司管理层表示,平安作为其最大的客户,能帮助其发展并优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产品在推向更多客户之前能够减少缺陷。

金融壹账通一年前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其核心是实现收入多元化,涵盖海内外更广泛的客户。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帮助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数字化,以提高效率。该公司还计划更密切地关注政府政策,并围绕产品和服务建立一个企业生态系统,同时扩大海外业务。

在更实际的方面,五年计划还包括将重点转向关注能够带来大量收入的客户,这样无论是否有中国平安,都不影响公司实现良好的盈利。但二季度的业绩显示,实现这一目标仍是当务之急。

这个计划最初是由前董事长叶望春提出的。现在,相对年轻的沈崇锋执掌金融壹账通。现年52岁的沈崇锋于一年前加盟该公司,金融壹账通将有一个明确的领导人负责执行该计划。

投资者似乎尚未拿定主意,究竟是应该更多关注金融壹账通不断提高的利润率,以及它的盈利好于分析师预期的事实,还是关注它继续依赖中国平安。还有很多投资者仍在观望中美之间能否就重要信息共享的问题达成一致,从而让许多中概股摆脱从美国退市的威胁。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下跌。但在之前的两天,有报道称中美之间关于审计与信息披露的僵局可能即将结束,中概股纷纷反弹,金融壹账通的股价也随之反弹。

金融壹账通在纽约和香港上市股票的市销率都在0.78倍左右。这个数字低于陆金所的1.3倍,不过这两个数字都有欠公平,尤其是对一家科技公司而言。

归根结底,金融壹账通在扭亏为盈方面取得的进展看起来让人鼓舞。但投资者可能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平安之外的客户推动这一进程,而对于中国经济放缓,他们可能也存在普遍的担心。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Pagoda taps investors with stock placement to repay high debt after weak results

业绩下滑债务高企 百果园配股集资还债

经营水果零售的百果园,公布中期业绩不久,即以大折让配股集资 重点: 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轉盈為虧蝕逾3億元 分店量大減近三成至4,386家   白芯蕊中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行业有三大龙头,以“南百果、北鲜丰、西洪九”之称,当中“南百果”便是在香港上市的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11.HK),但公司近年业绩滑落,2025上半年业绩更进一步恶化,最新更宣布大折让逾19%配股。 主打水果销售的百果园,完成公布中期业绩后,上周宣布按每股1.17港元,配售2.795亿股新H股,占扩大后H股总数约16.1%,较前一日收市价1.45港元大幅折让19.31%,集资3.27亿港元,当中2亿港元用作支付贸易应付款项,1亿港元用作偿还银行贷款。 百果园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2023年1月在港交所挂,据当时招股文件指,集团是中国最大水果零售商,但市占率只有1%,大股东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余惠勇。经过此次配股后,其股权也从19.5%摊薄16.5%,但仍是最大单一大股东。 业绩盈转亏 回顾百果园表现,上市后首年业绩硬净,2023年盈利录得增长11.9%至3.62亿元,但踏入2024年业绩开始走样,单是上半年纯利就大幅倒退66.1%至8,851万元,整个2024年业绩更由盈转亏蚀3.86亿元。至于股价,在2024年便累计大跌76.9%。 集团在2024年业绩公布后解释,因竞争加剧加上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自身经营周期调整带来挑战,导致业绩走样;但奇怪的是2024上半年业绩开始倒退,到2024下半年业绩转差,管理层忽然变得积极,频频在市场回购,2024年全年回购约4,920万股,金额达6,837万港元。同时在2024业绩大亏下,也派末期息每股0.0065元。 不过,从年初迄今起,回购的手影又未再出现,继2024年大幅亏损3.86亿元后,2025上半年亦亏损3.42亿元。再者,百果园的短期银行借款接近23亿元,非即期银行借款也亦达2.67亿元,资本负债比率由去年底的89.3%,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03.5%,反映情况不大乐观。 由于业绩进一步恶化,集团大刀阔斧搬迁或关闭租金费用率高、人工费用高或经营业绩较差的劣势门市,更专注优势门店,因此零售门店总数按年净减少1,639家至4,386家。 另一方面,百果园2024下半年采取措施优化毛利率较低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在消费疲弱下,对高品质与高性价比产品要求,包括丰富产品种类及优化产品组合。从毛利率角度业务已趋稳,由2024年底的3.1%,升至2025上半年的4.9%。 生鲜产业链损耗高 不可否认,内地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大,但前五大企业市场占有率只有3.6%,理论上业务发展及合并空间巨大,但百果园问题除了内地消费降级影响外,行业供应链问题才是关键所在。 据内地券商开源证券指,中国水果种类繁多,水果是易腐食品,每种水果质量标准、保存要求都不同,故新鲜度和品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水果产地多,涉及不同农场、种植者和批发商,供应链也复杂,对多数小型水果经销商库存管理难度大,因此要统一整条供应链较为困难,形成水果产业链经常出现存放效率低、高损耗率等问题,单是中国生鲜产业链整体损耗率达25%,变相阻碍产品附加值提升。 为减少损耗,实现经营效率全面提升,加上现代种植技术和农业科技发展,业内企业引入数字科技,优化果品品质、减少损耗,以实现经营效率的全面提升。 为针对痛点,百果园已在内地建立7个总仓及428个城市仓,提升供应链效率,以满足中小型水果供应商和夫妻老婆店的采购需求。 整体来说,百果园目前市账率只有0.2倍,市销率不足1倍,理论上估值处于偏低水平,配合毛利率有止跌回升的迹象,令股价在低位有支持,奈何集团整体收入下滑,加上内地楼市疲弱情况未改,令“财富效应”带动的乐观消费模式变得保守,消费者变得更为谨慎,直接打击各零售行业。同时公司未来仍需为物流设备作大量投资,因此百果园业务前景挑战大,中短期故事仍欠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云山斥7.5亿 购南京医药1成股权

药企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874.HK, 600332.SH)周日公布,透过旗下的广药二期基金,购入南京医药(600713.SH)11.04%股权,作价7.49亿元。 南京医药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及医药第三方物流为主营业务,网络覆盖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及昆明市,公司早于1996 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白云山指出,通过双方在资本层面、分销管道建设、及中医药领域等合作,优化公司在华东区域布局,增强公司医药业务竞争优势,并带动医药制造业务增长,持续推动发展。 周一白云山开盘微升0.4%报18.0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在15至19港元间波动。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