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家是一众公寓出租机构中,少数幸免于倒闭的公司之一,现已转型为软件服务供应商

重点:

  • 三彩家寻求在纽约上市募集1,500万美元资金,仅为其两年前第一次申请时募资目标3,000万美元的一半
  • 自2019年从专事房屋出租转向软件服务供应商以来,该公司经历了一次坎坷的转型

西一羊

“坎坷”这个词,可能最能形容软件服务供应商三彩家历时逾两年的前赴纽约上市之旅。2020年9月首次提出申请后,三彩家的招股说明书至少更新了9次。在此期间,该公司一直在努力应对自己的身份危机。

磨难并非吸引投资者的神丹妙药,但该公司却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成功的妙方。稍后我们会详细介绍。

最近一次更新IPO计划是上周。计划书显示,三彩家拟募集资金1,500万美元(1.04亿元),仅为两年前的募资目标3,000万美元的一半。承销商万通证券也是一家小投行,与过去一年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中的很多都有关联,因为大部分大银行都因政治不确定性而不愿承销。

三彩家计划只发行其总股份的大约10%,这使其估值仅为1.5亿美元。但考虑到其上一财年的年利润仅为92.7万美元,这个估值也是很大胆的,因为这意味着它的市盈率高达161倍。

该公司上市之旅漫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要归咎于中国政府对存储敏感消费者数据的公司监管普遍收紧。在三彩家的招股计划书里,这方面的信息比比皆是,也谈到了因为从事敏感通信业务而面临的监管风险。

除整体市场环境外,三彩家自身也存在大量问题,主要是财务问题。该公司正面临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

我们稍后来看三彩家目前的业务和它面临的主要挑战,以此判断其投资价值。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史。2019年的一项战略举措,让该公司的业务重心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在更成熟的西方市场比较少见,但在年轻且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却相当普遍。

三彩家自称软件即服务(SaaS)行业玩家,客户群体是小企业。但实际上它最早是专门做公寓租赁的,成立于2017年底。当时,包括它在内的一批初创公司踌躇满志,试图在政府大力支持、投资者兴趣强烈之际,从强劲的房屋出租服务需求中谋利。

这些公司疯狂地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先和个人房东签订长期房屋出租合同,然后进行装修并配备基本家具,最后将其出租给个人租户。但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因为它对前期投资的要求高。

数十家初创公司打起了价格战,先是为了吸引房东,后来是为了争夺房客,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蛋壳公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20年年初以凤凰树的名义在纽约上市,名盛一时,不到一年后即崩盘。

幸运的幸存者

三彩家是同业当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在崩盘之前就退出了该业务。2019年的决定现在看来是无比英明,它将其管理的一万多处物业出售给了第三方。同年7月,又推出了基于云的移动管理解决方案,标志着它进军SaaS业务。

虽然向SaaS的过渡看起来很及时也很明智,但并非一帆风顺,至少从财务指标上来看是这样。在截止2020年9月的财政年度,也就是转型后的第一个财年,该集团报告的收入为360万美元。在接下来的财年里,这个数字增加了一倍多,达到790万美元,显示出初步的好转迹象。但随后在截至今年3月的6个月里,收入暴跌至190万美元,同比下滑59%。同期利润也骤降96%,只有4.45万美元。

该公司最初的战略是为职业房东提供基于云的服务,这些房东往往拥有多套公寓,需要租户。服务内容包括交易、结算和客户管理。

这个战略在概念上看起来倒是合乎逻辑,可以充分利用三彩家广泛的人脉网络和早期积累起来的经验。这种标准化模式将给三彩家带来源源不断的服务费,使其能够通过一个具有高度扩展性的模式迅速扩大服务,从而将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但在执行层面,三彩家似乎做得并不理想。

该公司的确证实过,它可以迅速获得客户,其企业客户从2019年的两个,跃升至2020年的149个,但其中大多数没有贡献任何收入。在截至2020年9月的财年中,该公司360万美元的收入中,近90%来自单一客户——城城置业,三彩家的首席执行官曾经是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三彩家也未能坚持之前设想过的标准化平台模式,转而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定制软件模式,由于缺乏可扩展性,这种模式的成本要高得多。该业务的增长最终以牺牲标准SaaS业务为代价。

在截至2021年9月的财政年度,定制和标准化软件业务各贡献了公司800万美元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在截至今年3月的6个月里,标准化服务的收入降为零,三彩家在此期间的190万美元收入全部来自定制软件服务。

该公司将其标准SaaS服务和整体软件业务的低迷归因于中国新冠疫情的暴发,并表示频繁的限制措施、包括全市范围的封锁,对其主要客户来源所处的房地产行业造成了严重破坏。

它在标准化SaaS业务模式上的挫折,反映了三彩家在向软件业务的根本性转型过程中走过的坎坷道路。为了避免对房地产行业过度依赖,该公司表示,将寻求客户基础的多元化,进入其他行业,包括农业和消费者服务。为此,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来推动该举措,但尚未推出任何具体产品。

但三彩家可能也没有时间来增加此类新产品,因为截至今年3月底,它的现金减少了近一半,从一年前的约400万美元降至210万美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宝尊电商第三季度同比续亏损

电商软件提供商宝尊电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随着核心电商服务重返盈利轨道,新兴品牌管理业务亏损又收窄,第三季度营收实现增长。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个月内,营收同比增长4.8%至21.6亿元,经营亏损则从去年同期的1.15亿元收窄至2,560万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亦从去年同期的6,680万元收窄至4,020万元。 宝尊电商业务本季度实现经调整经营利润2,810万元,较去年同期2,980万元的亏损成功转盈。品牌管理业务(含在华运营Gap服装门店)的经调整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5,530万元收窄至3,870万元。 财报发布后,宝尊纽约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fin is a lender

新措施收紧规管 奇富科技业绩难复旧观

网贷服务商奇富科技公布疲弱的第三季业绩,并对全年展望转趋悲观,与2024 年强劲收官形成鲜明对比 重点: 公司第三季收入微跌0.2%,净利润下降17%,反映公司在疲弱的宏观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公司对全年发出悲观指引,主因是新监管措施将压缩其在网贷服务业务的盈利空间   梁武仁 过去一年里,网贷服务平台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 3660.HK)经历了不少变化。首先,公司更改了名称,但更关键的是,在监管环境收紧及中国经济持续低迷之下,原本在逆风中表现颇具韧性的奇富科技,业绩开始受到明显冲击。 根据奇富科技上周公布的最新季报,公司第三季收入按年微跌0.2%至52亿元(7.31亿美元),为两年多来首次录得收入下滑;净利润则按年下跌17%至14亿元。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对余下年度给出悲观指引,预计第四季净利润最多将下滑49%,即便在最佳情况下,2025年全年净利润也仅能录得约1%的增长。 这份展望与奇富科技年初时的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公司公布2024 年利润大幅增长,并预期2025年将有强劲开局。其后,公司由“启富”更名为“奇富科技”,或意在透过加入“fin”凸显其金融科技机构的定位。奇富科技原名“360金融”,2018年在纽约上市时,名称是为了反映其与网安软件公司奇虎360 的渊源。 比名称变动更具影响的,是中国自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新金融业监管规则。新规的核心之一是大幅强化风险管理,意味奇富科技必须提高借款人门槛标准,从而牺牲部分放款增速,同时也需提高对潜在违约的拨备。这些要求均可能进一步压制公司的盈利增长。 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在第三季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作为行业领先者,我们一向以最高的合规标准要求自己,这次也不例外。尽管相关措施可能在短期内影响放款规模与盈利能力,但我们相信,把使用者价值放在首位,最终将会增强他们对公司的信任,并支持我们实现更具韧性且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这次的新规只是中国民营金融业监管连串调整的最新一波,自疫情前几年起,相关行业便不断面临持续的监管变动。这也凸显了奇富科技及其同行所面对的现实──中国整体金融业的监管框架正快速演进,而监管层此举旨在防范市场过度放贷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此外,中国经济当前的疲弱状态,也让民营与国有放贷机构均面临压力。随着企业与消费者收紧支出与借贷,贷方要扩展业务变得愈发困难。即便北京推出对部分消费相关行业提供利息补贴的振兴措施,全国银行贷款余额在10月仍较前一个月大幅收缩。 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转弱,也推升了违约风险,使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无论监管是否加码都一样。 奇富科技第三季的表现清楚反映了这些压力,其信贷撮合与放款总额在第三季度按年仅增1%,按季更下滑1.4%。同时,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例自第二季的1.97%微升至9月底的2.09%。 拨备激增 随着经营环境恶化,奇富科技的坏帐准备金大幅飙升。理论上,作为连接借款人与银行的撮合方,公司并不需直接承担贷款违约风险,但现实并非如此。若奇富撮合的“重资本”贷款发生违约,公司需向原始放款方全额偿付所有未付本息。此外,奇富亦透过信托与子公司自有资金出借部分贷款,该部分信用风险由公司自行承担。上述两类贷款规模的同步上升,也让奇富不得不大幅增加拨备。 在电话会议中,奇富管理层表示,公司会根据宏观经济状况调整“重资本”贷款与无全额代偿义务贷款的比例。管理层并称,第四季度将提高后者(即无需提供全额代偿保证的贷款)占比,以降低公司的整体信用风险敞口。 当然,面临这些逆风的并非只有奇富科技。其竞争对手信也科技(FINV.US)上周同样公布第三季度交易额按年下滑,同时准备金亦增加。但与奇富不同的是,信也科技仍成功录得收入与净利增长,主要受益于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而这正是奇富尚未涉足的领域。 奇富科技依然是一家高盈利、拥有良好利润率的公司。其采用的先进技术有效降低营运成本,而依托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的服务能力,尤其能借助与奇虎360之间的技术连结,对银行机构相当具吸引力,使公司在与金融机构洽谈定价时具有一定议价能力。 例如,奇富正将一款AI信用审批代理整合进其Focus Pro平台。这项技术可利用大量数据与大语言模型能力,在数秒内完成借款人风险评估,大幅简化繁琐的贷款审批流程。吴海生表示,相关功能的试运行已获得客户「非常正面」的回馈。 尽管如此,市场对公司最新业绩的反应并不理想,奇富科技港股在四个交易日内大跌约18%。今年以来,该股已累跌逾50%,远远落后于恒生指数约32%的涨幅。目前公司市盈率仅2.7倍,甚至低于同样低迷的信也科技的3.3倍,显示投资者对这一整个板块的信心仍相当疲弱,尽管多数公司在艰难环境下仍能保持盈利。 奇富科技具备不少优势,但其高度暴露于监管与宏观经济变动的风险,显然让投资者却步,而这种局面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