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山东政府对矿场进行大排查大整治,招金矿业去年黄金产量下降,影响盈利大挫96.8%

重点︰

  • 在金价表现理想的一年,招金的表现却反其道而行,去年只录得3,370万元纯利
  • 市场预计国际金价今年大升,伴随招金产能利用率恢复正常、加上新矿场投产,公司今年可望重回正轨

叶天娜

全球正面对高通胀、低经济增长的难题,加上国际地缘政局紧张,过去一年持续在每盎司1,700至1,900美元高位徘徊的国际金价,在今年俄罗斯出兵入侵乌克兰后,更曾经突破2,000美元创历史新高。说到这里,大家有买进一些黄金产品对抗通胀和避险吗?

金价在高位波动,本来应该利好以生产黄金为主的矿业公司,但偏偏有一家上市企业错过了这段美好时光,去年盈利录得大幅倒退。这里说的就是主要在中国开采和冶炼黄金等矿产的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818.HK),该公司本周一晚间公布2021年业绩,去年整体收入同比减少10.3%至68.6亿元,但盈利竟然大挫96.8%,只剩下3,370万元,而且取消派发末期股息。

对于招金差劣的财务表现,市场看似早有准备,在招金矿业公布业绩翌日,其股价仅小幅下挫约1.1%,收报7.13港元,其后几天的股价也大致平稳。与教育、科网等板块不同,招金股价波幅相对稳定,过去一年在5.3港元至8.7港元的区间浮动,最近的股价则位处中端位置。

去年1月10日,山东五彩龙金矿发生大爆炸,事件震撼全国,山东省政府随即对矿场进行大排查大整治,烟台市对其辖区范围内非煤矿山也开展了清理整顿工作,直接影响招金的产量。去年,招金的黄金总产量同比大降约33.58%至23.66吨,铜产量也少了38.12%,只有7,216吨,由于两者属于招金矿业两大主要业务,其中黄金更是核心收入来源,占整体营业额超过86.2%,因此对公司的收入带来了负面影响。

虽然旗下矿场面临停产,但由于美国通胀持续上升,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事持续,市场估计黄金价格今年仍然会在高位震荡,或许对生产黄金的招金有利。投资银行高盛认为,在地缘政局不明朗之际,投资者、消费者以至各国中央银行都增加黄金储蓄,加上亚洲经济在后疫情时期复苏,带动消费者对黄金产品的需求,预计金价在半年内会上涨至每盎司2,500美元。

如果高盛的评估准确,招金今年或许能重回昔日光辉。公司的指引说明,截至去年8月底,山东矿山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有50%,并于第四季恢复至80%至100%,意味已差不多重回正轨,加上部分在产金矿也进行了升级改造,预计黄金年产量可以因此增加。

金矿今年投产

另一个好消息,是招金在2015年收购、占63.9%权益的山东莱州市海域金矿项目,已于去年7月取得开采许可证,预计今年底会为开始公司贡献产量。

这个招金投资近73亿元的金矿,是中国最大的单体金矿,市场预期该矿场投产后,采矿成本比招金目前拥有的金矿低约30%,招金董事会相信该金矿具有极大经济价值,投产后将显著扩大公司现有产能及自产黄金产量,增强公司在全球黄金资源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另外,招金去年底入股成为最大股东的澳洲铁拓矿业(Tieeto Minerals),旗下位于西非的阿布贾金矿也会在今年第四季投产,该项目黄金储备约45.1吨,最终可研报告(DFS)表明,建成后首6年的年平均黄金产量将超过6.22吨。由此可见,招金近年连番作出的扩产举动,今年可能会迎来收成期。

事实上,即使招金去年差点转盈为亏,但市场仍然看好其投资价值,其中兴业证券认为,参考过去美国联储局加息与缩表规律,消息落地后,金价都会反弹一段时间,加上招金旗下的海域金矿释放产能,估计其2022至2026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因此,该行维持招金的 “买入” 评级,目标价12.5港元,比目前股价水平有七成多的上升空间。

从估值上看,招金去年每股盈利只有0.012港元,市盈率高达600倍,但撇除去年因旗下矿场停产的不利消息,综合彭博预测,当招金全面恢复产能后,今年的每股盈利将增至0.35港元,预测市盈率降至20倍;对比同样在港股上市的紫金矿业(2899.HK; 601899.SH)与山东黄金(1787.HK),据彭博的预测显示,两者今年的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2倍与23倍。相比之下,招金的估值位于行业估值中端位置,或者是对公司消息好坏参半的一种反映。

美国加息已成定局,然而因资源价格引发的高通胀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实际利率仍然是负数,黄金始终是投资者抗通胀首选。招金在业绩报告中已明言今年追赶产量,计划全年完成黄金总产量27.98吨,意味比去年增加18%,随着旗下金矿项目陆续投产,未来几年产量将持续上升。

正如哲学家尼采的名言,“是金子总会发光”,经过去年暗淡的一年,招金重整旗鼓后,今年或许能再次闪耀光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HK Deficit

地产快讯:卖地收益跌 财赤逾千亿

刘智恒       ▷ 香港       香港财赤或延至明年 评级机构穆迪将香港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主要是本港推出《国安法》及选举制度改变,以及中国经济疲弱。香港政府自然高调反击,更指斥穆迪抹黑香港。评级机构固然有特别用意,但香港的情况确实不如前,周初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立法会财委会会议上指出,本财年香港的财政赤字将高逾1,000亿港元,更预计下财年或会延续赤字状况,为应对问题,明年及后年要削减政府部门1%开支。 出现赤字的其中一个主因,与本港楼市持续回软不无关系,发展商对政府土地竞投冷淡,以致本财年的卖地成绩差强人意,至今共有六幅土地出现流标,加上补地价金额又下跌,或发展商因楼市情况而不接受补价,土地收入更加雪上加霜。港府原预计本年度来自土地收入可达850亿港元,但按目前进展情况,要达标肯定无望,而且更有一大段差距。 金管局建议银行撇账 据市场消息,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与中小型银行高层会面,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在面谈时,建议银行在今年度盈利气氛稳健向好时,尽量为不良贷款拨备或撇账,其中特别提到内房贷款。然而,金管局并不是作窗口指导,一切仍由银行自身衡量后作出决定。 本港银行对内房企业的风险敞口有限,许多银行亦已作出足够拨备,加上资本充足比率良好,银行业面对的风险整体可控。不过,金管局的建议亦无可厚非,毕竟暂时看,多家内房企业能偿还债务的机会不大,银行应趁财务仍理想时先作出处理,实属稳健的安排。 瑞银指港楼价仍有下行空间 市场对于香港楼价持续不看好,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 李智颖指出,在按揭贷款利率上升,内地经济复苏又逊预期,香港楼价在过去12个月已下跌6%,但跌势未止,特别香港优惠利率仍低于美国,本地贷款利率有机会再上升,因而预期楼价续向下走,跌幅约在中个位数。 我们认为,楼价有机仍往下调,但相信大跌空间有限,一方面是美国利率升势已接近尾声,另外是香港输入数以万计专才,政府又给予买楼税务优惠,对港楼有一定支持。而且专才到港,不少人租用物业,带动租金上升,对物业投资者的供款有支持。同时,若租金持续上升,某些租楼人士考虑到要付高租金,不如转租为买。再讲,目前情况跟97年不一样,当年按揭的压力测试要求没今天严谨,以致部份人手上有多于一层物业要供款,一旦楼市逆转就没有防守空间,而今天的经济,远优于当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情况。综合而论,楼价大跌的机会不大。 ▷ 内地       惠誉料内房销售跌势放缓 内房销售按年比较每况愈下,碧桂园(2007.HK)11月的销售金额为61.1亿元,按年跌近77%、雅居乐(3833.HK)更只有22.3亿元,按年跌38%,市场担心情况持续恶化。不过,评级机构惠誉虽预计2024年开发商的经营环境仍充满挑战,但整体房产销售的跌势或会放缓。惠誉估计,开发商的合约销售跌幅约在5%以内,即明年内房销售额在10万亿至10.5万亿元水平。 我们认为,暂时仍未看到内地房地产可以扭转弱势,相反若明年陆续有大型开发商因高负债被清盘,项目及土储被迫要沽售,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更加严峻,所以惠誉的估计,或许仍是有点乐观。 聆讯延期恒大暂逃一劫 中国恒大(3333.HK)的清盘聆讯在12月4日进行,市场原以为有最终定案,岂料因呈请人没有促使恒大清盘,亦没反对聆讯延期,恒大获法院批准再度延期至明年1月29日。恒大表示,将修订债务重组方案。 或许恒大债权人也明白,强行将其清盘,随时一无所有,倒不如再观察多一阵及争取更佳的方案。不过,恒大超过3,000万元的未决诉讼案超过2,000宗,未能偿还的债项超过5,000亿元,纵能暂时喘息一阵子,问题仍难解决,最终能否苟延残存,暂时还未明朗。 越秀48亿买地展实力 内房在一片愁云惨雾下,越秀地产(0123.HK)却公布以近48亿元,投得上海市普陀区北新泾产业园地块。土地面积4万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积10.1万平方米。越秀表示,收购有助巩固公司在上海的战略地位。 虽然多家内房企业频临破产,根本再没能力投地,但部份国企背景的企业财务健康,遂乘时在市场吸纳优质土地以壮大发展。我们预期,未来的优质地皮势将陆续落入国资背景的房企手上,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扩大,民营房企难项其背,内房变成国企天下。 ▷ 咏竹坊文章      …
BIBEE helmet launches in cold weather

快讯:两只小蜜蜂保暖头盔 可望受益于寒冷天气

最新:中国的新一轮寒潮可能会刺激消费者对让保暖产品的需求,其中包括备受欢迎的新品牌两只小蜜蜂推出的LAVA-01舒适保暖头盔。 利好:新款LAVA-01电动车头盔采用了德国的LavaHeat技术,可在寒冷天气中为骑手迅速带来温暖。 值得关注:两只小蜜蜂推出的LavaHeat头盔系列,希望能满足数百万中国电动车骑手在寒冷冬季的强劲需求,但该品牌仍需要时间在目标客户中建立知名度。 深度:两只小蜜蜂希望通过最新技术,在寒冷天气中为用户保暖,从而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安全防护用品市场上获得成功。在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该公司希望复制快时尚巨头优衣库等大公司的成功经验,优衣库采用其专利Heattech技术的冬季内衣,因透气度高和良好保温等创新功能,成为热销产品。两只小蜜蜂采用了类似的、同样创新的保暖技术,最近推出的头盔因其安全性和独特功能,备受市场关注。该公司还认为,其专注于价格在70元至180元的中端头盔,相对其他低端产品存在优势,因为在天猫平台上,类似价格区间的头盔,从2018 年占所有头盔销量的28%,上升到今年预计的52.2%。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选这里联络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Livestreaming game platform DouYu Holdings on Thursday announced a net profit of 76.4 million yuan for the third quarter, marking its fourth consecutive quarterly profit, and reversing a 6.6 million yuan loss a year earlier.

快讯:降本增效策略见效 斗鱼连续四季度获利

最新:游戏直播公司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四公布,今年三季度录得7,640万元净利润,除了扭转去年同期的660万元净亏损外,也是连续第四个季度获利。 利好:由于持续进行降本增效策略,该公司的收入成本同比减少24.6%至11.66亿元,当中收入分成费用和内容成本大降近三成至9.27亿元。 值得关注:该公司表示,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疲弱,其直播收入减少32.5%至11.51亿元,拖累整体收入下降24.1%至13.59亿元。 深度:斗鱼为中国主要的游戏直播平台之一,由陈少杰于2014年创立,除了获得腾讯(0700.HK)投资,更于2019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随着竞争对手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和抖音等快速崛起,该公司为争取流量一直打擦边球,多次被官方点名批评平台存在色情、低俗等问题下令整改。上月,陈少杰更因为涉及开设网上赌博平台被捕,至今仍然被拘留。 市场反应:该季度报告发布后,斗鱼的股价周四上升2.4%至0.739美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YU.US
PDD passes Alibaba in market value

超越阿里抛离京东 拼多多暂成电商之王

在国际平台Temu的推动下,拼多多三季度取得强劲增长,市值超越阿里巴巴 重点 拼多多的国际平台Temu自2022年9月推出以来增长迅速,有分析机构估计,它贡献了拼多多三季度收入的28% 这家主打优惠的电子商务公司比阿里巴巴更具优势,因为它与供应商关系更加密切,从而对采购、定价和库存拥有更大控制权      陈竹 在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京东(JD.US;9618.HK)双雄称霸多年后,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突然多出了一头领头羊。 上周,拼多多(PDD.US)的估值超越大幅下滑的阿里巴巴,成为竞争激烈的电商新宠。截至周四收盘,拼多多以1,860亿美元(13,282亿元)的市值位居榜首,虽然仅仅超越阿里巴巴的1,850亿美元,但却遥遥领先京东的420亿美元。这一分水岭标志着拼多多持续多年的出色表现迎来高潮。 在公布强劲的三季度业绩,包括收入大增逾90%、利润增长45%之后,这家成立仅八年的初创公司,成功超越行业老兵阿里巴巴。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主打廉价商品以及创新的团购模式,这种模式引起了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的共鸣,尤其是在中国不那么富裕的小城市。尽管拼多多成功的背后有多种因素,但强有力的国际扩张,是其最近市值飙升的主要推动因素。这与阿里巴巴在中国之外取得成功的曲折历史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更详细地解读拼多多的海外增长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到,阿里巴巴地位下滑,很大程度要归因于中国对互联网行业的打压,这也让拼多多的故事更加引人注目。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2020年发表演讲,批评中国监管机构,这普遍视为该公司成为打压的起点,后来因为反竞争行为,这场打压蔓延至其他主要互联网企业。 此后,阿里巴巴基本上一直在勉力前行,不过在它3月份宣布将分拆成六个部分后,投资者兴奋不已,很多人表示此举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决有关反垄断的担忧。但上个月,就连这一计划也陷入了困境,阿里巴巴表示由于市场变化,将不再分拆云业务。 尽管阿里巴巴已式微,拼多多却正好相反,尽量避免争议,只专注于核心的电商业务。该公司三季度营收总计688亿元,大约相当于阿里巴巴2,248亿元的三分之一。但是,相比于阿里巴巴营收同比仅小幅增长9%,拼多多却近乎翻了一番,营收增幅达94%。 拼多多在公告发布当天的股价飙升了17%,并在之后保持住涨幅,导致市值超过阿里巴巴。这轮上涨使拼多多的市销率(P/S)达到7.48倍,远高于阿里巴巴的1.45倍。在市盈率(P/E)方面,雅虎财经的数据显示,拼多多也达到了32倍,是阿里巴巴10倍市盈率的三倍。 国际业务大获成功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推动拼多多超过了阿里巴巴,可能与其国际业务Temu的成功有关。据移动应用追踪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自去年9月推出以来,Temu 迅速扩张,仅在美国就获得了逾5,200万的月活跃用户。目前全球有48个国家和地区可以使用这项服务。 虽然拼多多在最新财报中没有提供Temu的具体财务数据,但据高盛估计,该服务在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中占28%左右。它在国际上的成功与阿里巴巴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的海外业务历史更为悠久,但在其整体业务中所占比例仍然相对较小。 拼多多在海外的成功,直接借鉴了它在国内的做法,针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在当前环境下,随着全球购物者努力应对高物价和通货膨胀,这种重视价格的策略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坦白说,谁不爱便宜货呢。 Temu以极低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各种商品,比如耳机4美元,帽衫15美元。这些商品从中国发货,利用了拼多多在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广泛商家网络。该公司对这个网络的把控极为严格,有助于它把价格压到最低,使其拥有比阿里巴巴更大的优势。 阿里巴巴运营得更像是一个市场,为商家提供支持,但基本上让它们经营自己的店铺。相比之下,拼多多投入了大量资金与供应商建立直接关系,使其在采购、定价和库存方面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看起来,拼多多在海外采用的策略与推动它当初在中国取得增长的策略相同,就是积极利用营销和折扣来推动扩张,优先考虑营收增长而非短期利润。在2021年实现盈利之前,拼多多曾处于亏损状态多年。 这并不是说,拼多多的国际扩张没有挑战。随着它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由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在数据安全问题上的关切,它已经招致不必要的政治审查。今年4月,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概述了对Temu等中国快时尚平台在贸易实践、劳工问题、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担忧。 在快时尚电子商务领域,拼多多还面临着来自Shein等公司的激烈竞争。Shein同样来自中国,而且同样专注于超低成本产品,并在美国市场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去年,这两家公司曾因诋毁性言论和垄断指控等问题打起了官司。今年10月,双方达成和解,但此番纠纷表明,拼多多在海外扩张时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最近,就连亚马逊(AMZN.US)似乎也加入了战局,为那些销售价格低于20美元服装的商家提供异常低廉的收费标准,此举似乎直接针对的是Shein和Temu。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拼多多若要取得持续性的成功,将取决于国际业务的增长。这让它明显领先于阿里巴巴,但并不能确保它的成功,因为拼多多在全球舞台上面临着来自其他市场的老牌公司,以及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DD.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