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锂电池成本飙升和电动摩托车价格下降,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利润下滑

重点:

  • 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竞争加剧影响,电动摩托车制造商小牛电动去年四季度利润减少18%
  • 公司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7%放缓至20%到30%

阳歌

不如叫它“不可思议的缩水牛”吧。

这是我们在电动车制造商小牛电动(NIU.US)发布最新季度业后的评价。虽然分析机构仍然相当看好这家公司,但投资者似乎在远离它在美国上市的股票。

小牛电动已经在1月份预先公布了第四季度的部分业,因此人们基本上心里有数。但是完整的报告仍然吓坏了投资者,引发了抛售,导致该股票在周一暴跌17%,创下历史新低。

总而言之,这只股票在过去52周跌去了约80%,其市值从去年这时候的逾30亿美元,跌至目前的6.22亿美元。

那么,财报里究竟有什么内容让投资者夺门而逃呢?

答案似乎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缩水牛”问题。首先,公司预测其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将急剧放缓。与此同时,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率下降,尤其是锂电池成本。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和世界范围迅速普及,锂电池的需求突然变得十分巨大。

我们过去曾指出,作为世界领先的电动摩托车制造商,小牛似乎有望从电动车的普及中获利。中国在推广这种清洁能源汽车方面尤其引人注目,它正在加快脚步,希望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这些政策帮助小牛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健康的两位数增长。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中国市场,后者约占其销售额的90%。但该公司也在努力建立一个国际网络,希望把成功复制到其他渴望清洁能源汽车的市场。

虽然旺盛的需求在理论上是好事,它往往会催生模仿者,尤其是在中国。康迪科技(KNDI.US)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它在过去两年将业务从传统的小型电动汽车转向了摩托车生产。旺盛的需求通常也会推高成本。小牛电动CEO李彦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电动汽车和电动车的需求上升导致锂电池成本近期增长10%到20%。锂电池是两者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从今年1月开始,我们开始看到锂电池(价格)的真正上涨,”他说。

急剧上升的成本迫使该公司从本月开始将中国市场的售价提高了5%。它还计划下个月提高在国际市场的价格。

利润缩水

甚至在1月份锂电池价格飙升之前,小牛电动已经感受到了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全球正面临着数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波通胀。这使得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5.2%降至22.6%。

但小牛电动缩水的,不仅仅是利润。该公司还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将增长20%到30%,达到6.57亿元至7.12亿元之间。若是放在一家更为成熟的公司,这样的增幅看起来可能是健康的,但这与小牛电动第四季度报告的46.7%和2021年全年51.6%的增幅相比,不能不说是大幅放缓。

该公司预测,2022 年,电动摩托车销量将达到150 万台至170 万台,增幅高达45%至64%。

销量强劲增长与收入增长疲软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小牛电动的平均售价(ASPs)不断下降的结果。这种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牛的电动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最近大受欢迎,它们的售价往往低于公司主要产品电动摩托车。但竞争的激烈也是一个因素。

小牛电动表示,第四季度平均售价下降了7.3%。在此期间,中国市场的价格其实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每辆电动摩托车的价格仅轻微下降0.9%。下降的主要原因来自海外市场,每辆车的收入下降了36%,公司将其中一部分原因归咎于电动滑板车的人气飙升。

在财报数字大幅收缩的情况下,小牛电动公布本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至4,760万元,扭转了前两个季度的利润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但该公司表示,它将坚持近期门店大举扩张的政策,这看起来是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必要举措,但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公司高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计划今年增加1,000家门店,相当于去年底在中国3,108家门店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

即使在近期股价承压,与同行相比,小牛电动的估值仍然相对较高。它的历史市盈率为26倍,而康迪为23倍,意大利的比亚乔(PIA.MI)为18倍。

分析机构对该公司依旧更为乐观,今年1月和2月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全部9家分析机构都给出了“买入”或者“强力买入”的评级。他们给出的平均目标价高达36美元,是最新价格的四倍多。对于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来说,这种分析师看涨、投资者看跌的分歧,如今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以目前的水平来看,这些股票确实看起来很便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70.2%,股东净亏损为7,180万美元,较上季净亏损1.8亿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550万美元。 首季度,公司录得毛损8,1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7,210万美元;毛利率录得-65.8%,去年同期为17.4%。期内,多晶硅销量为28,008吨,按年下跌48.1%;平均售价为4.37美元,低于现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阳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存在,多晶硅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水平,导致公司本季度维持净亏损,但亏损额已环比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将生产约2.5万至2.8万吨多晶硅,全年则将生产约11至14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报12.77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联华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亿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业绩,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亿元,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亿元。 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亿元,超级市场跌9.3%至31亿元,便利店则跌13.8%至4.1亿元。集团没有解释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内联华超过在华东地区关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区内新开的门店为34家,当中21家为加盟店。 周三联华超市开盘升7.4%报0.36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超过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无惧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纯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制造业合作典范的福耀玻璃,在关税风暴中仍能站稳脚跟,在汽车市场复苏的带动下持续盈利 重点: 公司一季度净利大增46.25%至20.3亿元 供美产品本地生产率达70%   李世达 在“中国制造”的大范畴里,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玻璃无疑是一个典范,曹德旺从福建小乡镇出发,凭借一块玻璃,敲开世界汽车工业的大门。然而,过去因在美建厂被誉为“中美制造合作典范”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国执法机构调查,“中美合作”的大叙事也遭遇关税战的挑战。尽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亿元(13.55亿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东应占溢利20.3亿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较快,以及汇兑收益增加。受到业绩激励,福耀港股绩后两日反弹近9%,基本收复对等关税带来的跌幅,过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从1987年说起,当年41岁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玻璃厂,从给卡车生产挡风玻璃起步,创立了福耀玻璃。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尚未起飞,进口玻璃价格高昂、依赖国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发,成功打破外资垄断,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车厂供应链。2001年,福耀进入国际市场,拿下通用汽车订单,成为全球主流汽车品牌供应商,并于201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超7亿美元设厂,成为当时中国制造业最大一笔赴美投资,后来还被拍成纪录片《美国工厂》。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车玻璃市占率超40%,在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市占超70%。为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大众等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中国车厂提供汽车玻璃。 汽车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车玻璃虽属传统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来技术革新与价值重估。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变革,对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着整车厂开发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HUD抬头显示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备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应。 此外,随着SUV车型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单车玻璃使用面积也越来越大,从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价格与毛利同步增长,汽车玻璃已从低技术产品转型为结构功能融合的新赛道。 根据2024年报,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轻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02个百分点。同期汽车玻璃客单价(ASP)增长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较2022年的32.7%增长2.8个百分点。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约35.4%,主要是因为公司会计准则变化。此外,首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费用下降3.8%,也助力净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年增12.4%,来到72.88亿元,约占去年度净利润97.2%。公司表示,虽然应收账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并有保险保障,风险可控。 “关税影响不大” 为了应对贸易战与关税不确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本地生产、本地服务”战略,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地设厂,将产能分散到全球,这也成为其抵御关税冲击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44.8%,与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应美国的产品中,美国本土生产率达到了70%。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不大。对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曹德旺在2018年就领教过。当时他表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认为只要需求在,加税就不能解决问题。 美银认为公司已将大部分关税影响增加转嫁给客户,订单状况仍然稳定,未来两个月预期不受影响。高盛则指,集团的生产线遍布全球不同地区,加上在市场上具领先地位,有望在汽车供应链行业保持稳健经营,维持“买入”评级。 从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约为16.3倍,略高于圣戈班(SGO.PA)的15.9倍与信义玻璃(0868.HK)的8.9倍。作为汽车玻璃的行业龙头,福耀仍握有主动优势,其全球化布局能够有效应对风险,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业绩持续增长可以预期,对投资人来说仍具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鹰瞳科技H股全流通获批

眼科影像识别方案提供商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发出的备案通知书,完成其合共5015.1万股未上市股份实施H股全流通的备案。股份转换涉及26位股东。 成立于2015年的鹰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识别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发万语医疗大模型,从单一影像诊断向全科医疗问答、健康管理领域延伸。今年2月,万语医疗大模型完成升级并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亿元(2,100万美元),亏损由上年的1.33亿元扩大至2.55亿元。公司股价自2021年11月上市以来累跌83.22%,今年至今则跌7.9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