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中国科技公司是最近一连串宣布股票回购计划的最新两个,它们希望借此提振下挫的股价

重点

  • 怪兽充电在宣布5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后股价大涨,而容联云在公布类似计划后股价基本持平
  • 某大型机构买家的投资可能助长了怪兽充电的股价飙升,因为此类大买家会在低迷的中国股票中寻找便宜货

阳歌

这个完全可以被称作“双回购记”。

在中国进入为期一周的十一长假的前一天,两家在纽约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宣布了新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期为它们备受打击的股票注入一些活力。然而,虽然其中一个回购计划为运营共享充电宝的怪兽充电(Smart Share Global Ltd.,EM.US)带来了惊人的效果,但另一个回购计划却没有为云服务提供商容联云通讯(Cloopen Group Holding Ltd.,RAAS.US)带来什么影响。

这两项计划是自7月以来,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一系列回购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支撑这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公司的股价。由于中国的一系列监管措施,这些公司的股票大多面临压力,不管这些行动是否影响到它们。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回购计划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尽管结果肯定是好坏参半。就现在这种情况而言,这样的计划能否成功看起来越来越取决于投资者下注公司将从最近的监管浪潮中受到多大的影响。

在最近的这两个回购计划中,在中国经营充电宝服务的怪兽充电的回购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在宣布将回购价值5000万美元的股票后,该公司的股票在周三的交易中飙升了69%。该股最终回吐了其中大约一半,当日收盘上涨36%。

换句话说,该公告使它的市值增加了2.58亿美元,略低于10亿美元的大关,这是衡量“独角兽”地位的正式分界点。该公司4月在纽约IPO中以每股8.5美元的价格出售美国存托股票(ADS)时,很容易就获得了独角兽的地位。即使在周三的反弹之后,该股最新收盘价为3.91美元,还不到IPO价格8.50美元的一半。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怪兽充电周四的交易量激增了数倍,达到近360万份ADS,而最近几周比较常见的日交易量才5万份左右。这可能表明一些投资者——其中也许包括一两个大的机构买家——似乎觉得该股价格确实非常低,利用股份回购的机会购买或增持。

怪兽充电的管理层周三晚上可能睡得很香,但是容联云通讯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之前说过,这家公司没能得到太多投资者的尊重,尽管它的实际业务看起来相当可观。 

几乎与怪兽充电发公告同时,容联云表示它将购买相当的价值不超过4000万美元的自家股票。周三开始交易时,该股最初小幅上涨了2.2%,但很快就失去了动力,当天结束时下跌了3.1%。与怪兽充电不同,容联云当天的交易量只有62.5万股ADS,与最近几周的日均交易量大致相似。

好坏不一的回购记录

我们将在本文的下半部分看看自7月份股市大跌以来宣布的其他一些股票回购,最后再看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看,当公司股价承压时,此类回购通常被视为管理层对公司充满信心的迹象。换句话说,管理层试图表达的是:“市场情绪可能对我们不利,但我们认为,这种负面情绪是没有根据的,我们的股票目前的水平代表了良好的价值。”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信号的效果似乎非常有限,尽管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若除开最新的两项声明,自7月份以来宣布股票回购的大约6家公司中,除了一家,其他公司的股票目前都在下跌。最早宣布回购计划的职业教育服务提供商中国东方教育(China East education, 0667.HK)自7月6日宣布回购不超过10%的股份以来,市值已缩水约五分之一。

其他遭遇类似命运的公司包括在线药品批发商111集团(YI.US),自9月7日宣布规模非常小的1000万美元回购计划以来,该公司股价已下跌7.6%。技术服务提供商联易融提出了一个大得多的回购计划,最初的市场反应热烈,最后也只获得了有限的影响。

除了怪兽充电,唯一一家股价较宣布回购前有所上涨的公司是灿谷集团(CANG.US),这是家汽车交易网络服务平台,它希望将自己转变为面向批发商、汽车经销商以及新车和二手车零售买家的一站式交易商店。灿谷集团在8月19日首次宣布了回购价值至多5000万美元股票的计划,目前其股价比宣布之前的交易价格高出11%。

基于这么少的案例,很难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公司得出太多的结论。灿谷集团的例子或许表明,投资者正在寻找受监管变化影响最小的股票,因为该公司并不在教育或消费领域运营,而这两个领域是近期整顿的重点。

虽然散户投资者可能正在四处寻找便宜货,但较大的投资者也开始这么做了。上周,一群私募股权买家出价收购在美国上市的在线营销服务提供商爱点击(ICLK.US),出价较该公司股价溢价19%。

归根结底,这些“以价值为导向”的大型机构买家很可能是未来几个月决定中国公司股价表现好坏的主要因素。怪兽充电交易量的大幅飙升表明,这样的大机构买家可能是该公司宣布回购后股价大涨的背后原因。未来几个月,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活动,因为大型机构参与者眼下正在押注,看哪家公司在目前的整顿结束后,处于最有力的地位,得以生存与发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瑞幸咖啡一季度同店销售重回增长

瑞幸咖啡公司(LKNCY.US)周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2%至88.7亿元,在经历2024年困境后恢复盈利,并重回同店销售增长轨道。 瑞幸表示,首季净新增1,757家门店,总店数较2024年末增长7.9%至24,097家。其中自营门店15,598家,加盟门店8,499家。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1.5%至64.8亿元,约占整体营收的四分之三。 首季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8.1%,在经历四个季度连续收缩后,当中去年一季度曾骤降20.3%,今年首季终能重拾升势。伴随经营改善,公司上季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2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320万元。 瑞幸股价周二下跌2.6%,该股年内累计涨幅仍接近4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产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亿美元,同比下降70.2%,股东净亏损为7,180万美元,较上季净亏损1.8亿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550万美元。 首季度,公司录得毛损8,15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毛利7,210万美元;毛利率录得-65.8%,去年同期为17.4%。期内,多晶硅销量为28,008吨,按年下跌48.1%;平均售价为4.37美元,低于现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阳能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存在,多晶硅价格低于现金成本水平,导致公司本季度维持净亏损,但亏损额已环比收窄。预计第二季度将生产约2.5万至2.8万吨多晶硅,全年则将生产约11至14万吨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报12.77美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联华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亿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业绩,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亿元,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亿元。 集团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亿元,超级市场跌9.3%至31亿元,便利店则跌13.8%至4.1亿元。集团没有解释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内联华超过在华东地区关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区内新开的门店为34家,当中21家为加盟店。 周三联华超市开盘升7.4%报0.365港元,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超过三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无惧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纯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制造业合作典范的福耀玻璃,在关税风暴中仍能站稳脚跟,在汽车市场复苏的带动下持续盈利 重点: 公司一季度净利大增46.25%至20.3亿元 供美产品本地生产率达70%   李世达 在“中国制造”的大范畴里,曹德旺创办的福耀玻璃无疑是一个典范,曹德旺从福建小乡镇出发,凭借一块玻璃,敲开世界汽车工业的大门。然而,过去因在美建厂被誉为“中美制造合作典范”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国执法机构调查,“中美合作”的大叙事也遭遇关税战的挑战。尽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全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亿元(13.55亿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东应占溢利20.3亿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较快,以及汇兑收益增加。受到业绩激励,福耀港股绩后两日反弹近9%,基本收复对等关税带来的跌幅,过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从1987年说起,当年41岁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玻璃厂,从给卡车生产挡风玻璃起步,创立了福耀玻璃。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尚未起飞,进口玻璃价格高昂、依赖国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发,成功打破外资垄断,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车厂供应链。2001年,福耀进入国际市场,拿下通用汽车订单,成为全球主流汽车品牌供应商,并于201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超7亿美元设厂,成为当时中国制造业最大一笔赴美投资,后来还被拍成纪录片《美国工厂》。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车玻璃市占率超40%,在中国汽车玻璃市场市占超70%。为奔驰、宝马、奥迪、通用、丰田、大众等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中国车厂提供汽车玻璃。 汽车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车玻璃虽属传统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来技术革新与价值重估。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变革,对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着整车厂开发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HUD抬头显示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备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应。 此外,随着SUV车型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单车玻璃使用面积也越来越大,从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价格与毛利同步增长,汽车玻璃已从低技术产品转型为结构功能融合的新赛道。 根据2024年报,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调光玻璃、抬头显示玻璃、轻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5.02个百分点。同期汽车玻璃客单价(ASP)增长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带动整体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较2022年的32.7%增长2.8个百分点。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约35.4%,主要是因为公司会计准则变化。此外,首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费用下降3.8%,也助力净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年增12.4%,来到72.88亿元,约占去年度净利润97.2%。公司表示,虽然应收账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并有保险保障,风险可控。 “关税影响不大” 为了应对贸易战与关税不确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启动了“本地生产、本地服务”战略,在美国、德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地设厂,将产能分散到全球,这也成为其抵御关税冲击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44.8%,与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应美国的产品中,美国本土生产率达到了70%。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不大。对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曹德旺在2018年就领教过。当时他表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认为只要需求在,加税就不能解决问题。 美银认为公司已将大部分关税影响增加转嫁给客户,订单状况仍然稳定,未来两个月预期不受影响。高盛则指,集团的生产线遍布全球不同地区,加上在市场上具领先地位,有望在汽车供应链行业保持稳健经营,维持“买入”评级。 从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约为16.3倍,略高于圣戈班(SGO.PA)的15.9倍与信义玻璃(0868.HK)的8.9倍。作为汽车玻璃的行业龙头,福耀仍握有主动优势,其全球化布局能够有效应对风险,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业绩持续增长可以预期,对投资人来说仍具吸引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