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HK

小米集团预期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业务尚未复苏,但坚持明年上半年量产电动车的目标,意味即将踏入投资高峰期

重点:

  • 由于手机业务表现不振,小米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下跌23%,经调整利润更大挫67%
  • 该公司预告,未来5年的总研发支出将超过1,000亿元

 

罗小芹

2022年对小米集团(1810.HK)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随着主业智能手机业务收入持续萎缩,公司对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又不表乐观,加上多家电动车制造商陷入困境,它参与动辄投资以千亿元计的造车业,是否一个理智的决定?

小米3月底公布的去年四季度业绩黯淡,季度收入同比跌23%至660亿元,其中智能手机收入大挫27%至367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经调整利润更同比大挫67%至14.6亿元,明显低于之前三季的20.8亿元至28.6亿元水平,为去年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以全年计,小米的经调整利润同比大挫61%至85亿元,收入跌15%至2,800亿元。

业绩公布后,小米股价在之后一个交易日下挫3.5%,并在12港元水平小幅波动,可见投资者也未能看清它的前景。

去年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减少两成至1,672亿元,手机出货量减少21%,高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1.7%跌幅。参考Canalys数据,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排名第三,市占率为12.8%,较一年前的14.1%有所下降。

高端化策略

虽然小米去年四季度业绩下滑,但管理层解释已专注高端化策略,强调“质量先于数量”,而其高端智能手机的销情亦确实有些起色。据财报显示,该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3,000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占率,较2021年大增6.8个百分点,而且在3,000至4,000元价位的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平均手机销售单价更增长超过14%。

由于小米过去几季正在努力去库存,去年四季度存货减值拨备单季净增长约5.6亿元,与前季度相若,全年减值拨备则达到34.7亿元,同比大增160%,令智能手机的毛利率大降2.9个百分点至9%。

令人担心的是,小米总裁卢伟冰对今年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也不敢乐观,认为上半年整体手机市场仍可能录得同比跌幅,到下半年随着宏观环境可能“一步步好起来”,该公司会以“规模和利润并重”的策略稳健经营,希望投资界给与耐心和信心。

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对于已买入小米股票的投资者,管理层的呼吁或许能起到一定安抚作用,但对未持有该股的潜在投资者来说,则可能会因为其手机业务在短期内仍然不明朗,而抱持较观望的态度。

钱从何来?

在手机业务疲软的同时,小米却雄心壮志,在业绩报告中强调明年上半年正式量产智能电动车的目标不变。温杰强调,小米目前并不在他的投资名单内,因为在科技股板块中,市场上有其他更佳的选择,“但如果把小米看作一只汽车股,除了市场上有大量选择外,鉴于整体电动车行业不景气,如果短期内把大量金钱投资造车,将为公司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因此,他对该公司的决定难以理解,质疑 “底气从何而来”

小米最新市销率约4倍,低于同样由手机起家、并部署发展电动车业务的苹果公司的6.7倍,当中的估值差距,已反映投资者对小米前景的忧虑。

事实上,小米的电动车研发费用正逐步增加,去年相关开支达31亿元,其汽车研发团队也快速扩张,由去年二季度的逾500人,急增至去年底的2,300人,占整体研发人员约14%。由于该公司已预告未来五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烧钱速度恐怕继续加快,反观该公司截至去年底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276亿元,而且经营及融资活动更分别录得44亿元及79亿元负现金流,不禁令市场质疑“钱从何来”。

要成功制造出一部电动车,研发费用仅占一小部分,其后涉及的与建厂房、电动车动力系统及电池的开发及生产,才是最“烧钱”的部分。由于不少电动车企业成立多年后仍录得巨亏,部分规模较小的甚至被同业并购,难怪有投行看淡小米前景。

摩根大通的报告认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加上电动车领域市场需求疲软,令小米的电动车业务前景不太明朗,仅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12港元;麦格理则估计小米今年收入不会录得增长,但电动车业务将会拉高运营开支,令经营利润率进一步收窄,因此维持其“跑输大市”评级,目标价9.77港元,比现时的股价水平有近两成下跌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小牛电动次季销量按年增长36.6%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销售电动出行产品350,090台,较去年同期的25.62万台增长36.6%。 其中中国市场销售318,719台,占总量约91%,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长53%;国际市场方面,小牛电动第二季销售31,371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销售数据涵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公司表示,于“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小牛多款高端车型在天猫、京东与抖音平台均登上销售排行榜,有效巩固其于中国高端智能两轮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牛电动股价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报3.42美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绿城半年销售跌11% 前董事长港机场被带走

内房开发商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销售数据,今年首六个月,集团合同销售金额803亿元,涉及的面积为229万平方米,归属于绿城的权益金额为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8亿元下跌11.3%。 6月份绿城自投项目的销售金额为142亿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价则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内地媒体早前报道,绿城中国前执行董事及董事长张亚东,5月底时在香港机场准备飞往加拿大时,于登机口被带走,但具体因何事则未有披露。张亚东曾任大连副市长,2016年调往央企中交集团,至2018年被派往报掌绿城。至今年三月,绿城突然公布张亚东呈辞。 绿城周二平市报9.77港元,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泰国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下降

财新报道称,据航班管家的数据估计,今年七八月旅游旺季,中国航司计划执行中泰航线班次达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赴泰旅游人次降至195万,同比减少33%。 财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包括演员王星赴泰时被绑往缅甸诈骗园区。其他担忧还包括地震,以及泰铢对人民币升值,导致赴泰旅游成本上涨。 当中国游客对泰国兴趣减退之际,他们正涌向日韩等亚洲地区。中国航司计划,于七八月执行中日航线的航班达25,300架次,同比增长35.3%;中韩航线计划执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长13.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富卫首挂午收仅升1%

保险公司富卫集团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挂牌平开报3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38.4港元,升1%。 公司发售9,134.2万股,每股售价38元,录得超额认购36倍,国际配售超额1.3倍,集资净额29.53亿港元。 富卫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险收入分别为24.08亿美元、27.56亿美元,亏损3.2亿美元及7.33亿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亿美元,但扭亏为盈赚2,400万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