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单一种类产品的百德医疗获港交所批准上市,并已启动招股程序

重点:

  • 毛利率超过90%的微波消融针,为百德医疗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
  • 公司在C轮融资与投资方曾签订业绩对赌协议,但如果公司成功上市,该协议将取消

莫莉

依靠单一种类产品,能否让公司长远发展?相信这是百德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6678.HK)需要让投资者打消的首要疑虑。这家研发和生产微波消融医疗器械的公司,凭借销售核心产品微波消融针,年收入达到1.89亿元,并且从2020年开始扭亏为盈,成为港股市场上罕有已盈利的医疗器械企业。

在去年9月首次冲击港交所失败后,百德医疗今年4月再度申请上市,上周四终于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本周四开始公开招股,将于全球发售2.48亿股,招股价1.4至1.72港元,筹资最多4.27亿港元(3.8亿元)。

百德医疗的主打产品微波消融医疗器械,可用于治疗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包括甲状腺结节、肝癌、肺癌及乳腺肿块。微波消融是一种治疗肿瘤的微创疗法,利用微波能量产生的极高热量,改变肿瘤细胞蛋白质的性质并使其凝结,更能抑制良性肿瘤发展为恶性肿瘤。百德医疗的主要管线产品正是进行微波消融需要的医疗设备,包括微波消融治疗仪以及与治疗仪配合使用的微波消融针。

招股书引述的数据显示,按医院收费价格计,中国微波消融市场的规模有望由2022年的3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6年的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5%。若以2021年的销售收入计算,百德医疗是中国第三大微波消融医疗器械供货商。

作为细分赛道的佼佼者,百德医疗近年来业绩稳步增长,其收入从2019年的8,500万元逐步增至去年的1.89亿元,今年首五个月则录得6,376万元,同比上升7%。此外,该公司自2020年扭亏后,去年的净利润再同比大增60.3%至7,486万元。

产品降价风险

百德医疗共有8款产品,其中3款已获批上市,分别是用于治疗肝癌和甲状腺结节的微波消融治疗仪及微波消融针、长型微波消融针以及精细型微波消融针。其中,微波消融针是百德医疗最大的收入来源,过去三年的收入占比为74.4%至85.8%。

作为旗舰产品,微波消融针的利钱丰厚,过去三年的毛利率均超过93%,这也推高了百德医疗的整体毛利率至八成多水平。不过这也属于一把“双刃剑”,由于公司业绩过于依赖这种产品,意味着一旦行业竞争加剧,或者出现技术迭代,其营收和毛利率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百德医疗的产品直接面向医院销售,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有259家医院采购该公司的产品,其中150家为三甲医院,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约四成。稳定的销售管道意味着持续的业绩保证,但也面临着更大的政策风险。

今年7月,中国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组织集体采购已经启动,覆盖的范围已涵盖心脏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耗材等产品,其中心脏支架产品降价幅度超过90%、人工髋关节及膝关节平均降价82%。

随着集采范围不断扩大,药物球囊、种植牙等都将涵盖在内,微波消融针这类高毛利率的医用耗材,未来也有可能进入集采行列,届时百德医疗的产品恐面临大规模降价,令利润遭受打击。招股书亦提示,如果未能进入医保报销清单,医院可能会推荐患者采用其他替代治疗方法,令公司产品很可能被挤出现有市场。

作为医疗器械公司,研发能力是其竞争力所在,但百德医疗的研发投入却远低于同行。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公司只有14名研发人员;而在过去三年,其研发开支仅为805万元、490万元和977万元,大幅落后同期的销售开支,收入占比也远逊其他医疗器械企业。

业绩对赌协议

百德医疗财务稳健,已形成正向现金流。然而,其招股书显示,在进行C轮融资时,百德医疗与投资方之一的中银国际投资签下了业绩对赌协议,保证2021年和2022年的利润,分别不低于9,170万元及1.26亿元。如果未能达到该指标,公司需要按既定公式计算,向中银国际投资作出赔偿。

百德医疗去年的盈利仅为7,486万元,与承诺的金额相差18.3%,但据公司发言人指出,扣除一次性费用后,公司去年的调整后盈利已达到要求。另外,该公司在今年前5个月的盈利只有2,115万元,意味要在余下7个月内追赶近1.05亿元盈利,不过如果公司最终能成功上市,对赌协议将会失效,即使盈利未能达标,亦可避过赔偿风险。

以百德医疗的招股中间价计算,其市值约25亿港元,对比去年净利润的市盈率达33倍。同类医用耗材上市公司中,威高股份(1066.HK)和先健科技(1302.HK)的市盈率分别为16.9倍和36.5倍,意味该公司的估值位于行业上游水平。不过依靠单一产品撑住业绩的百德医疗,能否以较高估值得到投资者青睐,仍需拭目以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本文章已作更新,补充了百德医疗与中银国际投资同意在公司成功上市后,將取消利润目标协议的内容

新闻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津上精密预告年度利润急升

机床制造商津上精密机床(中国)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称,预计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将实现净利润7.8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8亿元增长约60%。 公司指业绩增长因中国制造业信心恢复,带动汽车、气动液压及一般机械加工领域支出增加。公告补充:“本集团推进全员参与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日本津上精密专于中国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间业绩发布后,股价应声上涨9%。目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中位水平。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复星医药增持复宏汉霖至63.43%

复星医药(2196.HK)周一公布,于4月11日至17日期间,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收购子公司复宏汉霖(2696.HK)合计2,103.43万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购价24.6港元,约占股份总数3.87%,涉资共计5.17亿港元。 复星医药表示,今次增持是基于对复宏汉霖发展的信心及价值的认可,并拟以自筹资金支付本次增持对价。今次增持完成后,集团持有复宏汉霖的股权比例将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复星医药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但今年1月遭少数股东反对而失败。过去六个月,复宏汉霖股价上升65.5%,来到36.5港元左右。 复宏汉霖股价周二早盘上涨,至中午收市报37.95港元,升11.7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从玉智农发盈警料去年盈转亏

从事农业种植及销售的从玉智农集团有限公司(0875.HK)周一发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净利润转为净亏损,预计蚀1.3亿元,而2023年则有盈利5,140万元。 公司表示,期内子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又确认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相反2023年则有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的回拨。 从玉智农周二开市没起跌,报0.58港元,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从高位下跌超过7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