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境生物作为发起人之一的Vivere Lifesciences Acquisition Corp.,申请以SPAC形式到香港交易所上市

重点︰

  • 鼎佩资产管理和天境生物联合发起的SPAC──Vivere Lifesciences Acquisition Corp.申请在香港挂牌,是首只在美国上市中概股参与的SPAC
  • 这只SPAC的并购目标,是聚焦中国或其他具有中国视角的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公司

裴梓龙

今年1月1日,港交所(0388.HK)作了一个重大改变,终于容许特殊目的并购公司(SPAC)申请在港股上市,虽然小投资者被拒门外,拥有800万港元(655万元)或以上投资组合的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法团专业投资者才能参与,但仍吸引不少资本市场的大腕申请SPAC上市。

2月21日,港股迎来了第7宗SPAC上市申请,这家名为Vivere Lifesciences Acquisition Corp.的SPAC,看名字已经大概知道未来的收购目标,应该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项目。根据招股文件,Vivere Lifesciences的目标是聚焦中国或其他具有中国视角的全球医疗健康行业公司,尤其专注于从事生物科技、诊断、医疗专业设备和医疗健康等领域。

翻开一看,原来这家SPAC的两大主要发起人,正是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战绩彪炳的鼎佩资产管理,以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天境生物(IMAB.US),而Vivere Lifescience更是目前申请在港上市的SPAC中,第一家有美国上市中概股担任联合发起人的SPAC。

Vivere Lifescience的其他发起人,还包括鼎佩资产管理执行董事伍兆威、天境生物执行董事朱杰伦和鼎佩副总裁陈雅均,独家承销人是瑞银集团。

根据申请文件显示,鼎佩占Vivere Lifescience的52%股权,天境生物占30%,董事发起人占18%。2006年成立的鼎佩资产管理,于2017年才建立医疗健康投资团队,仅仅5年时间已在大中华区、美国及以色列投资11家相关领域的公司,总投资额约1.87亿美元,当中有7家已在香港、中国和美国上市,包括天境生物、诺辉健康(6606.HK)和兆科眼科(6622.HK);而鼎佩资产管理的领军人物,正是Vivere Lifescience的其中一位董事发起人兼主席伍兆威。

为香港上市铺路?

至于在2016年成立的天境生物,主要在中国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创新或高度差异化的生物药,治疗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和胃癌等。公司两年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以每股14美元上市,去年曾高见85.4美元,比招股价大涨超过5倍,但随着去年底生物科技股回落,天境生物的股价最近一路下跌,本周一收盘报24.72美元,从高位蒸发超过70%。

与大部份生物科技股一样,天境生物目前仍然没有盈利,处于临床及临床前阶段的生物药各有10项,其中有两项正准备提交生物药许可申请或处于注册临床阶段,5个处于II期临床阶段,有3个处于I期临床阶段。

鼎佩作为天境生物的股东之一,为什么会联合发起SPAC呢?我们可以先排除以SPAC作为天境生物回港第二上市的可能,因为SPAC只能合并拥有业务的私人公司。不过,如果天境生物先在美国退市,再借Vivere Lifescience在港上市,这就有一定可能性。

天境生物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在美国的市值约156亿港元,市值不大,如果重新在香港申请上市,可能需时大约四个多月,但如果选择在SPAC上市,申请大概需时三个月,当上市后两年内找到并购目标,在三年内完成并购便可。如果Vivere Lifescience上市,或许正好提供一个平台,让天境生物回归港股作好准备。

事实上,天境生物曾宣布董事会批准关于加速在香港主板挂牌,并授权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筹备工作,意味公司早已表达到香港上市的兴趣,但最终会以那种方式登陆港交所,还需要时间验证。

早锁定并购对象?

另一个可能性,是鼎佩已锁定并购目标,以美国的SPAC为例,虽然规则列明相关公司不可以预先物色收购对象,必需在上市后才找寻目标,但事实上,不少申请人在申请上市时已有并购目标,而且很多公司是把发起人旗下的私人企业利用SPAC上市,以避开繁琐的上市申请。

因此,鼎佩与天境生物联合成立SPAC,有机会是用于并购鼎佩已投资的医疗健康公司,让两者产生更大协同效应。此外,Vivere Lifescience在申请文件中也说明,并购的目标是要受惠于中国市场,因此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

鼎佩近年极积投资生物科技药企,今年1月领投A轮的羿尊生物,正好是细胞治疗企业,主要针对实体肿瘤治疗及异体细胞通用型技术;去年3月,鼎佩也领投了生物制品合同开发和生产(CDMO)企业鼎康生物的A+轮融资,获得富达国际和瑞伏医疗健康基金跟投;还有去年6月,鼎佩也参与了主打免疫学药物的创响生物C轮融资,而上述这些,都有可能是Vivere Lifescience的并购目标。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天齐锂业预告首季扭亏赚最多1.23亿元

锂资源开采销售商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9696.HK; 002466)周三公布,预计3月止三个月净利润介乎8,200万元(1,124.13亿美元)至1.23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38.97亿元。 公司表示,上季业绩好转,得益于公司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其全资子公司泰利森化学级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以前年度存在的时间周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同时,由于自产工厂技术改良,公司首季度锂化合物及衍生品的产销量实现同比增长。 公司港股周四高开5.5%,至中午休市报22.7港元,升4.1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山办公首季盈利增长近一成

金山软件有限公司(3888.HK)周三公布旗下的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688111.SH)首季度业绩,收入按年上升6.2%至13亿元,股东净利润4亿元,按年升9.8%。不过,金山办公的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幅下跌77%至3,522万元。 金山软件的核心业务主要分两方面,一是提供办公室软件及产品服务,即是金山办公的业务;另外是从事游戏研究、提供端游及手游服务。 周四金山软件平开报38.1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上升超过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Tongcheng buys Wanda's hotel management business

双赢方案各取所需 同程25亿购万达酒店管理

中国第三大在线旅游企业,将收购昔日风光无限的商业帝国旗下的酒店管理业务,该集团如今正忙于应对债权人追索 重点: 同程旅行同意收购大连万达的酒店管理部门,此举将令同程的2,300家管理酒店网络新增高端物业资源 这笔交易对昔日的房地产和娱乐巨头大连万达而言,为债务偿付赢得现金流 谭英 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0780.HK)上周宣布出资25亿元(3.42亿美元),收购万达酒店发展(0169.HK)的酒店管理、建造和设计业务,至少在同程旅行的股东看来,这并非天作之合。消息公布后,同程旅行的股票下跌6%,而万达酒店发展的股东则对此消息表示欢迎,该股一度上涨24%,后在收盘时涨幅收窄至10%。 4月17日,适逢复活节长假前夕,同程旅行宣布交易消息。通过这笔交易,同程旅行将获得万达酒店的九个品牌的管理、设计和建造资产的100%股权,品牌从豪华到中档,共计204家酒店的40,200间客房,另外还有376家已签约但尚未开业的酒店。这些资产将并入同程旅行现有的2,300家管理酒店网络,另外还有1,400家酒店正在筹备中。 同程旅行现有的酒店管理业务主要由雅泽、艺龙和美豪等中档和经济型酒店品牌组成。此次交易后,同程旅行将接管万达酒店发展的品牌和管理团队,但不涉及相关物业资产所有权转移。 这两部分资产具有互补性,同属于同程旅行旗下一个快速扩张的业务板块。到目前为止,同程旅行在财报中仅将这个板块归类为 “其他”,该类别包括酒店管理和旅行社服务。同程旅行的核心业务 —— 在线住宿和交通票务预订,去年分别占其173亿元总收入的27%和42%。 不过,尽管这两项核心业务的收入同比都增长了20%,但“其他”类别的业务增长速度更快,高达35%,收入达到了2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3%。新收购的万达酒店资产,可能会让其酒店管理业务实现更快的增长,因为这些酒店通常属于高端品牌,每处物业带来的管理费也更高。 同程旅行的主要投资方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及领先的在线旅游平台携程集团(TCOM.US,9961.HK),是中国第三大在线旅游平台(OTA),市场份额为14%,远远落后于携程集团的50%份额。不过,其商业模式不断演变,使其有别于同行,而且如果同程旅行在其平台上给予旗下管理的酒店优先地位,这些酒店最终可能会从中受益。 同程旅行也有充足的现金来支付此次收购费用,截至去年底,现金储备达80亿元,是收购价格的两倍多。此次收购价格看起来也划算,仅相当于同程旅行自身486.7亿港元(62.7亿美元)市值的5%。 在宣布此次收购时,同程旅行表示,这些资产将“增强本公司在高端酒店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于行业内的地位”。 陨落的巨头 这笔交易的另一方是大连万达集团的创始人王健林,该集团持有万达酒店的65%股份。王健林曾是中国首富,2017年时凭借彼时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帝国,他的身家达到313亿美元。但早在2016年,情况就开始变得不妙,当时他将自认为价值遭到低估的万达商业从港股退市。随后,他又未能按照计划让该公司在上海重新上市,结果欠下为其提供资金进行私有化的一家集团的债务。 万达是中国较早一批背负过多债务而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巨头之一,自2017年以来,万达一直在出售资产,以满足债券偿还期限的要求。2018年,万达将包括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和美国AMC娱乐控股公司等重要资产挂牌出售。过去三年里,万达还出售了30多座标志性的万达广场商业办公综合体项目,以及旗下的英国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国际。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万达希望提前赎回22.7亿元境内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万达急于完成与同程旅行的交易,以获得一些新的资金注入。万达酒店发展去年亏损近10亿元,它可能也需要现金。 同程旅行收购的资产去年实现利润2,160万港元,较2023年的1.486亿港元大幅下降。 此次出售前,去年3月也出现过一笔类似的交易,当时万达以600亿元的价格,将负责管理全国496座万达广场的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60%的股份,出售给由太盟投资集团牵头的一个财团。至少到目前为止,通过处置系列资产,王健林尚能自如应对债权人。 那么,该如何解释同程旅行股东的消极反应呢?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这笔交易为同程旅行现有的中低端酒店管理业务,提供了九个新的高端品牌,看起来是有益的补充。但这笔交易达成之际,正值中国经济放缓,消费者收紧支出,市场进入下行通道。 投资者可能会青睐同程旅行的低端酒店管理业务,在消费降级趋势下,平价住宿需求激增或将助推该业务的增长。但这种业务重心向中低端的转移,可能会以牺牲同程收购的高端业务为代价。 同程旅行与万达的合作关系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尽管最近双方的命运走向截然相反。万达是2016年同程旅行10亿元融资的三家投资方之一,另外两家投资方是携程和腾讯。 同年,同程旅行以7亿元收购了万达的旅行社业务,当时该业务在全国有近1,000家门店。万达于2013年成立这项业务,当时集团正处于雄心勃勃的时期,致力于打造一个堪比中国版迪士尼的休闲娱乐帝国。但如今,这个愿景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同程旅行等公司成为了昔日帝国资产的收购方,而万达可能也希望能就此翻篇,开启新的篇章。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兴通讯首季净利跌逾一成

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首季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亿元(45.1亿美元),纯利则跌10.5%至24.53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按年跌9.4%至29.13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为1.17亿元,主因为期内应收账款减值计提增加。 公司指出,由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截至今年3月,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按年升105.1%至114.69亿元;应付债券亦因新增发行中期票据,期内升100.3%至20.12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3.92亿元,去年同期为449.44亿元。 中兴通讯港股周三高开0.9%,至中午休市报22.45港元,升3.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