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3.HK
Leapmotor gets new state investors

随着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争夺战愈演愈烈,该公司或可通过与欧美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成立的合资企业获得优势

重点

  • 继去年获得斯泰兰蒂斯16亿美元注资后,零跑汽车再次通过发售新股,从两家国有背景的投资者获得8,430万美元资金
  • 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初创公司去年交付新车144,155辆,同比增长30%,成为中国排名第十的新能源车企

    

谭英

随着农历新年将至,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未来道路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一种解读是,它在1月19日宣布获得两家国有背景的实体6.59亿港元的新投资是绝望之举,是在向地方国有实体化缘,以帮助弥补其巨额亏损。另一种解读是,新一轮融资是对全球汽车巨头斯泰兰蒂斯(STLA.US)去年10月收购其20%股份迟来的认可。

在更详细地分析这两种情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上周公布的交易。这两家新投资者,即金华市产业基金和武义县金投,都是零跑新能源汽车制造厂所在市和县的国有实体。2022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厂年产能为20万辆。

零跑汽车的首款车型于2015年7月在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下线,并登上了金华市政府官网。这次入股,金华市产业基金将在已持有零跑汽车1,150万股H股的基础上,再购买约500万股H股,持股比例增至1.22%。购买价为每股43.8港元,和斯泰兰蒂斯当时的购买价格一样,后者去年10月宣布投资零跑汽车,金额则要大得多,达16亿美元。

与此同时,武义县金投也将以每股约合43.8港元的价格,购买零跑汽车1,000万股内资股,持股比例0.74%。武义县金投是武义县财政局下属独资企业。

斯泰兰蒂斯在零跑董事会拥有两名董事席位,或许是它坚持要求,这两家国有投资者用和它去年10月一样的价格购买零跑汽车的股票,即便按周一22.5港元的收盘价计算,该股较那时已下跌了近一半。两家新投资者都没有透露和最新股价相比溢价这么高的原因。

如果高溢价是为了传递积极信号,实际的效果却是截然相反,消息公布后,零跑汽车股价下跌近13%。起初在10月26日斯泰兰蒂斯的交易公布时,投资者也同样不为所动,不过如今,投资者总体上不会对任何中国股票特别感兴趣。

所以说,斯泰兰蒂斯很可能选择了一个失败者。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的数据,12月份零跑汽车甚至没有入围中国新能源车企前十。当月,该公司的销量为18,618辆,是其最好的成绩,但依然远远落后于小鹏汽车(XPEV.US)的20,041辆,与市场领导者比亚迪(1211.HK; 002594.SZ)的263,066辆新能源车销量相比更是差距悬殊。

零跑汽车去年跻身中国全年的十大新能源车企,以144,555辆的销量位列第十,仅次于蔚来的160,038辆。但其全年的总销量仍比20万辆的目标少了近30%。

海外市场的潜力

不过,对于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来说,这个结果不算坏。仅去年一年,中国就推出了约100款新车型,大约15家公司倒闭。但根据惠誉评级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今年中国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约30%放缓至20%。

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说法,与其盯着放缓的国内市场不放,不如把目光转向增长更为稳健的新能源车出口上。根据CAAM的数据,去年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了38%,达到950万辆,而新能源车的出口增加了78%,达到120万辆。

这推动中国在去年坐上了全球汽车头号出口国的交椅,这个位置此前多年由日本把持。

与斯泰兰蒂斯的交易,可能有助于零跑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斯泰兰蒂斯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旗下品牌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标致。根据集团三季度的投资者介绍,对零跑汽车的投资瞄准的是全球市场,为此双方在荷兰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目标是到2030年,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实现50万辆的年销量。

欧洲将成为零跑新能源车的第一个海外市场。如果预期中的欧盟调查认定中国向新能源车制造商提供了不公平的政府支持,那么这家合资企业可以把生产放在欧洲,以避免可能征收的反倾销关税。

斯泰兰蒂斯认为,中国公司生产电动汽车的成本可以比西方公司低30%。在最近的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在谈到与零跑汽车的合作时告诉分析师:“我将投资一家能够与中国竞争对手竞争的中国车企。”

那么,零跑汽车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从战略角度来看,该公司早期专注于纯电汽车是一个错误。去年1月,在销量跌至约1139辆的低点后,该公司在3月份推出了一款双动力增程车型,并在9月份开始交付另一款。

零跑汽车的首款全球车型C10也将同样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C10于去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首次亮相,从1月10日开始预售,起步价约为15.2万元,约为竞争对手理想汽车(LI.US;2015.HK)类似车型L7的一半。零跑汽车表示,在预售开始后的24小时里,它收到了15,510个预购订单。

尽管随着中国新能源车销售放缓,零跑汽车及其同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但至少其2.05倍的市销率与同样亏损的蔚来汽车的1.47倍、小鹏汽车的2.81倍和理想汽车的2.75倍处于大致相当的水平。在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中,大多数认为其遭受重创的股价有巨大的上涨潜力,并押注与斯泰兰蒂斯的合作可能正是其销售进入快车道所需要的推动力。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纳入港股通 正力新能升势昙花一现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677.HK)周一宣布被纳入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能买卖其股票。 公司指出,连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机制,已于周一正式启动。 公司表示:“董事会认为,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将有助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及提高股份流通性,并进一步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在获纳入港股通的首个交易日,正力新能股价周一上涨6.4%。但次日回吐多数涨幅,周二收市下跌3.6%,报10.83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7,557倍破港纪录 大行科工首挂午收升21%

折叠自行车制造商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2543.HK)周二首日在香港挂牌,开市即升36%报67.5港元,之后股价略回软,中午收市报60港元,升21%。 公司发售792万股H股,一成于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售价49.5港元,录得超额认购7,557.4倍,打破香港新股认购纪录,国际配售超额20.65倍,集资净额3.42亿元。 集资所得三成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及扩大运营规模、三成用于强化经销网络及策略性品牌发展、另外三成用于研发,余下一成作一般营运资本。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花旗银行终止银联成员资格

中国银联近日公告,已终止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资格。银联方面证实,此举为花旗中国主动申请,与其近年全面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相关。 据财新周五报道,花旗中国回应指出,随着零售财富管理和信用卡业务的出售与关闭,银联成员资格已无必要,但对公业务的境内外支付和收款不受影响。该行强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专注企业与机构客户的跨境银行需求。 自2021年花旗集团(C.US)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14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以来,花旗中国已将36亿美元的财富管理资产出售予汇丰,并于2024年完成零售及信用卡业务剥离。与此同时,花旗集团今年6月宣布精简其位于上海和大连的全球技术中心,裁减约3,500名员工。 花旗中国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761.42亿元(24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营收按年增长20.5%至57.96亿元,净利润亦大增53.9%至17.55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Unitree makes humanoid robots

机器人春晚舞出未来 宇树科技拟年底上市

这家科技企业,在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跳舞表演惊艳观众,计划在年底前进军资本市场 重点: 宣布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之际,宇树科技计划今年底前上市 尽管人形机器人引发市场热议,但性能不稳或使规模化商用仍需数年   陈竹 中国初创企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人形机器人,在近两年异军突起,成为行业新星。今年1月,公司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劲舞视频,引发全网刷屏。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公司斩获百米障碍跑、4×100米接力及1500米长跑等几乎所有竞速项目冠军。宇树科技更成为拳击赛事独家设备供应商,在竞争对手侧目之下,包办全部参赛机型。 乘此东风,这家风头正劲的企业计划转战资本市场,上周宣布拟于年底前向未披露的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此番声明坐实了持续数月的上市传言,路透社报道称,宇树科技目标估值达70亿美元。 上市将成为宇树科技重要里程碑,为加速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程,这家公司亟需资本加持。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中国政府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给予强力支持,以期占据产业制高点。此次上市,也将检验市场对中国发展的机器人产业的信心。 总部位于杭州的宇树科技,由机械发烧友王兴兴创立,他对机械创新的热忱由来已久。王兴兴曾因仅耗资200元,打造双足机器人而名声大噪。大学时期,他便以科技狂人闻名,宿舍堆满工具零件,双手密布的伤痕,见证用废料加工精密部件时难以避免的意外事故。作为继马云等初代创业者后的新生代创始人代表,2016年大学毕业的王兴兴,在无人机巨头大疆任职两月后,于同年创建宇树科技。 王兴兴的热忱同样赢得资本界青睐,宇树科技成立至今已完成10轮融资,吸引顺为资本、初心资本、中信证券、深创投及红杉中国等知名本土机构。据媒体报道,公司当前估值约100亿至150亿元(约合14至21亿美元),距其寻求的60亿美元目标估值仅达三成左右。 人形机器人价格下行 虽以人形机器人著称,宇树科技当前主要收入,仍来自其拓展人形机器人业务前的初始产品四足机器人。公司尚未全面披露财务详情,但表示将于年内公布更多数据。据上周上市公告中透露的少数关键指标,公司2024年营收的65%来自四足机器人,30%来自人形机器人,5%为组件产品。 在今年6月的公开活动中,王兴兴曾向媒体称公司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但未指明具体年份。 2023年推出的首款人形机器人H1,是中国首个具备奔跑能力的全尺寸通用型号。公司在新一代产品中显著压缩成本,2024年发售的H1,售价降至99,000元。7月新推的R1机型性价比进一步跃升,入门价仅39,000元。 定价与欧美同业形成鲜明反差,摩根士丹利研报显示,2024年顶级人形机器人成本约20万美元。 宇树科技实现超低定价的核心优势,在于借力中国完备的制造业生态。从电池、传感器到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本土已有成熟供应商网络,助力企业以可控成本快速扩大产能。 政府对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给予强劲助力,通过补贴、税收减免与低成本融资等多重组合拳助推行业进阶。 部分受益于政策驱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突破千家量级,代表性公司包括智元机器人、松延动力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车企比亚迪(1211.HK; 002594.SZ)等各领域头部企业,或亲自下场,或投资布局。 尽管宇树科技在控本增效方面成效卓著,同业价格战亦日益白热化。如加速进化的K1人型机器人定价88,000元,与H1系列近乎持平。如同国内众多过热赛道的发展轨迹,人形机器人领域或将陷入价格持续下探的内卷式厮杀。 多家机构研报力证人形机器人产业潜力,麦格理证券今年2月预测,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6年的36亿美元,飙升至2031年的516亿美元。 不过,短期市场表现或难支撑此等乐观预期。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参赛机型频现摔倒碰撞的报道,印证性能尚欠稳定。尽管机器人在春晚等特定场景的奔跑搏击表现亮眼,但在实际应用中,执行取物等基础任务的能力仍存瓶颈。 近期,港股机器人板块涨势如虹,意味宇树科技上市若估值合理,必将引爆市场热情。优必选(9880.HK)当前市销率高达30倍,越疆科技(2432.HK)更达47倍,显示投资者对此类公司前景极为看好。 这对宇树科技及其同业堪称利好,即使距打造在工厂及家庭等场景执行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可能尚有漫长征途。部分产品已显积极信号,宇树科技2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检测消防等工业场景。如今,需证明人形机器人不囿于歌舞竞速,更能超脱实验环境,投入大规模应用场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