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资深折扣电商发起了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并削减营销支出。该公司预计二季度收入将下降多达25%

重点:

  • 唯品会一季度收入下降11%,预计本季度降幅将进一步扩大至25%
  • 去年回购了5亿美元的股票之后,该公司上个月批准了新的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阳歌

为动荡做好准备吧。

这是来自折扣电商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VIPS.US)的信息,该公司刚刚发布了季度业绩,显示其最近的低迷在短期内看来会加剧。这种预期管理对于任何一家优秀的公司都至关重要,因为它让投资者觉得可以在动荡的时期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除了定期向股东通报其面临的不利因素之外,唯品会还在积极发起改善业绩的反攻,包括一次新的大规模股票回购,以及削减营销费用等紧缩政策。

投资者似乎认可了唯品会的努力,上周四宣布一季度业绩后,公司股价在三个交易日内上涨了3%。这让唯品会的股价今年截至目前实现了相同的涨幅——这是现如今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望尘莫及的。相比之下,电子商务竞争对手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拼多多(PDD.US)今年迄今都下跌了约28%。

唯品会比同行更加稳健,可能也是因为它看起来明显被低估了,虽然2014年以来该公司每个季度都在盈利。它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仅为7倍,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同样低迷,但仍然高达10倍。相比之下,国际同行亚马逊(AMZN.US)的远期市盈率为48倍,这曾经是此类高增长公司的普遍水平。

唯品会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一直保持着竞争优势,因为它专注于购买大品牌的多余库存后折价销售的核心业务,类似于传统的“奥特莱斯”商业模式。近年来大批模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聚尚网、聚美优品、蘑菇街和卷皮。但多数模仿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处于苦苦挣扎中。

唯品会充分意识到它面对的诸多逆风,最明显的是来自中国经济放缓,这极大抑制了消费者支出。因此,它已经进入了一种防御模式,更加专注于维持现有的客户群,更多地迎合大客户,而不是积极寻找新客户。

与此同时,最新业绩显示,唯品会的首季营销支出大幅削减41%至7.59亿元,占运营费用的11%。

该公司另一个重大防御行动是两次大规模股票回购,先是在2021年3月宣布回购5亿美元股票,今年3月份又宣布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唯品会说到做到,不像有些公司,宣布大规模回购股票,结果只是回购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唯品会称,今年首季完成了首次计划的5亿美元股票的回购。相比之下,两次回购计划的15亿美元,相当于该公司57亿美元最新市值的逾四分之一,表明它用现金来捍卫股价是认真的。

指标全面下滑

在全面介绍了公司正在采取的防御措施后,我们将用本文接下来的篇幅看看唯品会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姿态。简单地说,唯品会的所有主要指标都在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

我们先看收入,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至252亿元。该公司将此归咎于“消费者对非必需消费品的需求疲软,疫情也对仓储和物流网络等供应链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中国对清零战略的坚持,导致几乎所有依靠货物运输开展业务的企业大受影响,因为主要城市经常出现部分甚至全城封锁,城市间的运输网络受到限制,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从最新的营收数据可以看到,唯品会在第四季度报告的5%的下降速度又加快了。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它更预测下降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第二季会出现20%到25%的同比下降。

报告的其余部分也是如此,尽管降幅有所不同。今年首季,该公司的活跃客户数量和通过其平台销售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均下降了8%,大约是前一季降幅的两倍。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也从一年前的5.3%降至5.1%,结果是唯品会本季度的净利润下降27%至11亿元。

尽管面临如此强劲的逆风,该公司仍继续专注于双重战略,即在其核心的服装业务之外实现多元化,同时进军实体店,仿效许多电商正在采取的线上线下混合的新零售战略。

关于前一个战略,唯品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亚表示,服装目前占唯品会业务的70%,其余来自化妆品和厨具等其他“标准化产品”。他还说,公司目前的目标是将此类标准化产品的比例从目前的30%提高到33%左右。

在实体店方面,唯品会在2019年以29亿元收购了杉杉奥莱,它是浙江领先的实体折扣店运营商。该公司目前在中国各地拥有约10家杉杉奥莱,并计划在近期再开几家。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K-POP return

韩流回潮:你是否依然爱我?

韩流巨星在澳门的演唱会依旧轰动,线上音乐平台开始对若有似无的“限韩令”进行试探。但问题是,归来的韩流还有一样的威力吗?    李世达 严格来说,所谓的“限韩令”从未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出现过。中国政府既没有公开颁布过相关禁令,也没有明确宣布过解除。然而,在过去九年,韩剧下架、韩星镜头被删、偶像巡演停摆,韩流在中国市场骤然降温,从“暖流”变成“寒流”。但来到2025年,春江水暖鸭先知,业界敏锐地注意到,这个隐形的禁令已出现松动迹象。 韩国海关统计显示,2025年1至2月,韩国对华音像产品出口额达925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5倍;而截至2月为止的六个月,累计出口额更突破3,152万美元,同比增长逾两倍。这组数字清楚表明,中国市场对韩流内容的需求依然存在,一旦政策稍有松动,消费力便会迅速释放。 线下活动的回归同样值得关注。近年来,韩星在中国举办粉丝见面会的数量明显增多,从新生代偶像到资深团体成员,逐步恢复与内地粉丝的近距离互动。虽然规模尚难与2010年代盛况相比,但其频率与覆盖城市的增长,已经反映出文化交流正在重启。 更具象征性的场景出现在澳门。近来多场韩流巨星演唱会在当地举行,不仅座无虚席,还吸引大批内地观众跨境观演。澳门因此成为“限韩令”解冻的窗口,也显示出中国内地民众对韩流的热情并未消退,只是暂时被压抑。 在这股回潮的风口上,线上音乐平台最为敏感。腾讯音乐(TME.US)便是典型代表。今年5月,该公司斥资12.9亿元,入股韩国 SM娱乐(041510.KQ),成为其第二大股东。SM曾打造SuperJunior、EXO、aespa等多代偶像,如今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结成资本联姻,市场相信更堆韩流资源将被系统性引入中国市场。 随后,腾讯音乐又宣布与 The Black Label、H MUSIC 等韩国公司展开合作,将更多K-pop专辑、MV与独家物料导入平台。更重要的是,腾讯音乐将韩国风靡多年的“Bubble”私密互动社群 引入中国。粉丝只需花28元便能“加入”偶像小圈子,接收专属讯息,甚至享有优先购票权。这种“情绪经济”模式,正在显著提高平台的用户黏性与付费率。 数据已经反映成效。2025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营收达84.4亿元(11.74亿美元),同比增长 17.9%;净利润更大涨三成以上。付费用户数突破 1.24亿,其中超级会员达1,500万。业内普遍认为,K-pop内容拓展与演唱会业务是推动这份成绩单的关键。相比之下,主要依靠独立音乐人和社群经济的网易云音乐,虽然在盈利上有所突破,但收入却出现下滑,凸显出韩流对平台黏性的独特价值。 你还爱我吗? 然而,“韩流回潮”并不必然意味着韩流将全面复苏。首先,中国本土娱乐市场已发生结构性变化。近年来,国产电影与偶像文化的号召力明显增强,例如《哪咤2》的票房神话,展现了本土文化同样能引发全民共鸣。韩流再入中国市场,更多可能是作为“圈层文化”的补充,而非垄断性主流。 其次,九年的“限韩令”已经重塑了新一代年轻观众的文化偏好。虽然政策层面逐步松动,但部分消费者更愿意支持本土偶像与文化产品。这种心理隔阂,可能成为韩流全面复甦的无形阻力。 平台过度依赖外部IP也隐含风险。如果未来政策再次收紧,或粉丝热情下降,平台可能面临内容依赖的隐忧。对腾讯音乐而言,韩流既是商业赌注,也是一场必须小心驾驭的情绪经济试验。在商言商,引入韩流加码情绪经济仍然值得一搏。只是当韩流的灯光再度于中国舞台上亮起,尖叫声中夹杂的或许是更复杂的情绪。 李世达,咏竹坊编辑。他的联络方式:shihtalee@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ai Lab under pressure over clinical results and rival drugs

产品增长疲软核心临床进展不顺 再鼎医药遭遇挑战

市场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再鼎医药核心产品增长疲软与研发管线受挫的双重困境 重点: 贝玛妥珠单抗作为重磅预备产品,最终分析结果不及预期触发市场负面情绪 市场普遍认为再鼎医药的业绩不及预期,两款核心产品艾加莫德、则乐收入表现不佳    莫莉 在生物医药行业,一直流传着一条“双十定律”——研发一款创新药需要耗费10年时间、10亿美元,并且大约90%的新药会倒在半路上,药物研发的临床进展不及预期在医药行业并不罕见。可是,当再鼎医药有限公司(Zai Lab Limited, 9688.HK)公布一项核心产品的 III期临床遭遇挫折后,其港股股价次日却应声暴跌,这一剧烈的市场反应似乎不太寻常。 9月3日,再鼎医药发布公告称:合作伙伴安进公司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胃癌治疗的FORTITUDE-101 III期临床研究完成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在最终分析中,此前于中期分析时观察到的生存获益幅度减弱。 因此,再鼎医药决定等待另一项FORTITUDE-102研究结果再提交贝玛妥珠单抗的注册申请,这意味着该产品的上市申请将被推迟至少半年。 贝玛妥珠单抗是再鼎医药于2017年授权引进的一款全球首创(FIC)的FGFR2b靶向单克隆抗体,再鼎医药支付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不超过4,000万美元的里程碑款项获得该药物在大中华区的独家研发和商业化权利。在FORTITUDE-101临床研究的中期分析中,贝玛妥珠单抗成为全球首个在随机III期试验中证实可为某一类胃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FGFR2b抑制剂。胃癌是全球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中国是全球胃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对于IV期胃癌患者,其总体五年生存率不足10%。 贝玛妥珠单抗作为再鼎医药备受瞩目的重点在研产品,其中期分析时展示的优异临床数据曾极大提振了市场预期,然而最终分析的反差结果显著挫伤了投资者信心,成为引发市场负面情绪的直接导火索。消息公布后,再鼎医药港股次日开盘低开近7%,盘中一度下探至22.52港元,股价创下逾三个月新低,全日收跌幅11.99%。 不过,此次下跌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创新药板块整体热度较高、累积涨幅较大的背景下发生,当日创新药概念股普遍遭遇回调,恒瑞医药 、歌礼制药等个股均录得超过5%的跌幅。 业绩不及预期 市场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再鼎医药核心产品增长疲软与研发管线受挫的双重困境。2025年第二季度,再鼎医药总收入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9%,期内的净亏损为8,916.5万美元,同比收窄33.33%。尽管公司维持 2025 年全年收入5.6-5.9 亿美元的指引不变,但投行浦银国际认为,该指引目标对应下半年的收入需要实现同比 63%-77%的增速,具有一定挑战性。 市场普遍认为再鼎医药的业绩不及预期,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至60.6%,主要原因在于两款核心产品艾加莫德、则乐收入表现不佳。作为再鼎医药的“现金奶牛”,则乐在第二季度遭遇显著下滑,收入仅为4,100万美元,​​环比锐减17.1%,同比下滑8.8%​​。管理层坦言,这主要源于​​奥拉帕利仿制药的集中入市​​,其激烈的价格竞争​​显著蚕食了则乐的市场份额​​。 另一核心产品艾加莫德的表现同样​​不及预期​​。其第二季销售额录得2,650万美元,​​同比增幅收窄至14.47%​​,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0%-25%。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款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药物即将迎来强劲对手——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相关适应症​​有望纳入医保​​。若其成功入围,艾加莫德当前依赖的医保价格优势将被削弱,​​直面更严峻的市场竞争​​。 再鼎医药是中国License-in模式的开创者和标杆企业,但中国医药政策的环境压缩了创新药的盈利空间,License-in的商业模式已经面临挑战。因此,再鼎医药也积极尝试向自主研发转型,公司的核心自研项目ZL-1310是一款靶向DLL3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认证,即将在2025年启动小细胞肺癌的关键性研究,预计在2027年获批。 截至6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3亿美元,为下半年市场投入与自主研发的推进提供了充足保证。当前再鼎医药的市销率约为8倍,与同样以License-in模式著称的云顶新耀(1952.HK)相比,后者的市销率为22倍,显示再鼎医药正遭遇市场的质疑。管理层预计,随着经营亏损同比收窄,公司有望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再鼎医药能否在转型中获得成功,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云锋金融获批开展虚拟资产业务

金融科技保险供应商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证监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已批准一项申请,将其现行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涵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公告发布后,股份周三飙升28%,创七年新高,收盘报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虚拟资产相关事宜后,也录得较大涨幅。 上月,云锋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至6.86亿港元,利润则增长142%至4.86亿港元。 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在中国大陆属非法,但在香港却是合法。众多企业正在香港试水虚拟资产投资及提供相关服务。香港于8月1日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为发行方订立许可与合规要求。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即将恢复生产 快于市场预期

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于江西宜春的枧下窝锂矿,在停产近一个月后,即将重启运营。该矿于8月9日采矿许可证到期,并于8月10日全面停产,此举曾一度推动中国碳酸锂价格在短短10日内上涨24%。 据CnEVPost报道,宁德时代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周二召开“枧下窝锂矿复产工作会议”,会议上透露江西省枧下窝锂矿采矿权证及采矿许可证审批进展顺利。消息人士称,恢复速度“快于市场最乐观预期”。 停产期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每吨70,000元跃升至86,500元,反映供应收缩带来的即时冲击。虽然近期价格回落至约75,000元,但波动显示锂供应对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的重要性。碳酸锂与磷酸铁是锂铁电池的核心原料,占电动车整体成本比重甚高。 宁德时代港股周三高开,至中午休市报432.8港元,升0.4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