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获启明创投及腾讯成为早期投资者的在线医师平台,第二次申请到港股上市

重点

  • 梅斯健康于首次上市申请在10月失效后,不到一个月内再次递表
  • 腾讯在启明创投引荐下,去年以每股近400元,斥资3亿元入股梅斯健康,令公司估值升至43亿元

叶天娜

过去两年,只要加上“互联网+”概念的业务,都会成为私募股权和二级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投资目标,即使长时间没有盈利,投资者仍认为它们将来能高速增长,愿意以高估值追捧。但随着中国政府针对互联网企业执行《反垄断法》和推出《数据安全法》,科网神话迅速破灭,但由于不少早期投资者急于退出,迫使科企即使在港股表现不振的负面环境下,仍积极申请上市。

最近,由中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启明创投和科网巨企腾讯(0700.HK)作为前期投资者的中国在线医师平台梅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申请文件于10月29日失效后,不足一个月内已决定卷土重来。该公司更新了今年首5个月的财务数据,并于11月第二周再度入表申请上市,计划筹资升级医师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增强技术能力及升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2012年成立的梅斯健康经营面对医生的综合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连接医生、患者,以及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等。截至今年5月底,公司核心平台 “梅斯医学”的注册医师用户约280万名,平均每月活跃用户约270万人,简单来说,该公司就是以连接病人与医师作为核心,收集大数据后,再向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进行精准营销,并满足医师、医院及保险公司的需要,从而获得销售收入。

据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沙利文的报告,环顾基于医师平台的数字营销市场,梅斯健康去年的市占率达13.8%,于全国排名第二。该公司的四大业务,分别为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医师平台解决方案、真实世界证据(RWS)解决方案,以及向医师、医院及非盈利组织推出各种创新的产品及服务。

公司过去三年收入稳步增长,分别为1.65亿元、2.16亿元及2.98亿元,但主要都来自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占比超过60%。不过今年形势稍为改变,总结首5个月,其总收入同比增长33.4%,当中以RWS解决方案表现最佳,收入激增123%至近2,000万元,至于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的收入仍增加21.2%至6,912.6万元,但收入占比则降至57.4%。

所谓RWS解决方案,是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环境和临床应用场景中,系统性收集来自药物及医疗器械的数据,并进行涉及循证医学及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研究。由于RWS解决方案可形成对医师有意义的学术医疗内容基准,也能协助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能更地好营销其医疗产品,其国内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仅2,000万元,已迅速增长至去年的7亿元,并预计到2025年增至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77.3%。因此,该公司估计该业务的收入会继续维持增长。

去年由盈转亏

作为互联网医疗企业,梅斯健康毛利表现不俗,去年底的毛利率达63.8%,今年5月底也维持在61.6%,不过仍略为低过同行医脉通(2192.HK)的约70%。

然而,不少科技企业都会受到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拖累整体业绩,梅斯健康也不例外。该公司本来于2019年及2020年均录得盈利,但去年受到相关公允价值亏损约1.91亿元影响,最终由盈转亏1.51亿元,如果撇除此影响,经调整盈利约为4,000万元,同比增加38.4%。至于今年首5个月的情况相近,该公司录得9,138万元公允价值亏损,已占同期9,806.4万元净亏损的绝大多数。

梅斯健康成立了不久,便成功在中国互联网热潮中“借东风”,成功壮大资本拓展规模。该公司2015年便获得启明创投的青睐,领投A轮融资,成本价每股49.6元,并成功获得7,000万元资金;2020年9月再迎来B轮融资3亿元,每股价钱已升至206.3元,估值升至21亿元。

到去年10月,在启明创投引荐下,腾讯独家参与了C轮融资,总额达3亿元,持股成本高达397.9元,是启明创投5年前领投的8倍,估值也比B轮涨了逾一倍至43亿元。在梅斯健康上市前,启明创投合计持股9.97%,腾讯则持有6.98%。

启明创投去年引荐腾讯入股,估计也是想利用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名气,协助梅斯健康上市时取得更高估值,岂料港股今年持续下挫,无论是科技股或医药股,跌幅逾半的俯拾皆是,加上医疗版块正经历资本寒冬,投资者的风险胃纳已大不如前,因此启明创投的如意算盘未必能打响。

在如此低迷的气氛下,以腾讯入股时的估值43亿元,再利用梅斯健康去年收入2.98亿元计算,其市销率高达14.4倍,虽然仍低于医脉通的20.7倍,但也远远抛离另一同业平安好医生(1833.HK)的仅2.9倍,反映其估值不算便宜。

在启明创投及腾讯的明星效应下,梅斯健康能否藉着理想估值筹资,还是要好像今年上市的部分医药企业般,为了上市终极目标而妥协接受较低估值,还看投资者对该公司的前景有多大信心,以及资本市场能否持续回暖。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电动车收入创新高 小米三季度盈利劲升130% 

手机制造商小米集团(1810.HK)周二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截至9月底止的季度收入为1,131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增长22.3%。盈利大幅上升129.5%至122.6亿元,经调整利润113亿元,同比上升80.9%。 期内集团的「手机×AIoT」收入为人民币841亿元,同比增长1.6%。上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30万台,同比增长0.5%,收入为人民币460亿元。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二,市占率达16.7%;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则排名前三,市场份额为13.6%。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及AI等创新业务,第三季收入创历史新高达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当中电动汽车收入为283亿元,期内共交付108,796辆,亦创出新高。6月才推出的Xiaomi YU 7 系列,在上月位列内地SUV销量第一。 周三小米开市跌1.9%报40港元,公司股价过去一年由高位下跌35%。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JM is dealt a tough hand in Macao gambling shake-up

卫星场结业重创 澳博首三季蚀1.7亿

澳门赌收创疫后新高,惟澳博第三季业绩倒退,甚至连旗舰新葡京也出现业绩压力,反映其转型阵痛或比预期更长 重点: 第三季博彩收入按年下跌4.7%,市占跌至 11.8%,跑输同业 旗下新葡京经调整EBITDA下跌至4.71 亿港元,按年跌超13.6% 李世达 澳门路凼金光大道的灯火依旧耀眼,但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0880.HK)的业绩却像是璀璨背后的一道阴影。这家曾经掌控澳门博彩命脉的老牌营运商,如今站在产业结构剧变的风口。 澳门博彩业赌收于刚刚过去的10月份再度创下疫情后新高,达240.9亿澳门元 ,按年大增近16%,旅客人潮、酒店的入住率维持高档、赌场内人声鼎沸,都显示澳门这座世界级赌城已回到往日的光彩,但这一切似乎与澳博无关。 澳博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期内博彩收入按年下跌4.7%至71.4亿港元,按季亦跌1.8%,经调整EBITDA按年下跌15.0%至8.81亿港元,但按季则增长28.0%。澳门六家博企中,惟有澳博录得赌收下滑。 更触目惊心的是净利润按年急挫91%,仅900万港元,远逊于去年同期的1.01亿港元,首三季更录得1.73亿港元亏损。相比之下,其余五家博企第三季均录得利润增长。 究其原因,自然与澳门博彩业结构调整脱不了关系。过去由澳博占最大多数、遍布整个澳门半岛的庞大卫星娱乐场网络,将在今年底退出历史舞台。今年以来,澳博旗下已有四家娱乐场宣布结业,另外三家也将在年底熄灯,仅余两间将在收购物业后转为自营。 这意味着澳博失去了多达七间的卫星场馆,这些场馆过去正是澳博在博彩市场中的重要触角。 从数字看,澳博第三季卫星场的赌收按年大跌14.6%,但卫星场EBITDA却由去年的3,500万港元大幅提升至5,300万港元,增幅超过五成。换言之,澳博正在“止血”,减少补贴与中介成本,使得卫星场不再成为财务黑洞。然而失去面积与客源的代价,是短期营收与市占同步下滑。公司指出,受到卫星场结业影响,第三季博彩收入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13.9%、2025年第二季的12.9%降至11.8%。 澳博控股主席兼执行董事何超凤在业绩公告中表示,“虽然这一转型期难免带来干扰,正积极调整人力及赌枱等资源,以强化核心业务运营。” 新葡京盈收双挫 短期阵痛无可避免,但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其旗舰——新葡京业务的滑落。 作为澳门的地标,新葡京可以说是澳门赌业发展的标志,新葡京长期是澳博最稳定的盈利来源,但第三季的表现却明显滑落。赌收由去年同期的19.43亿港元下降至19.08亿港元,经调整物业EBITDA按年下跌13.6%至4.71亿港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45亿港元。而被寄予厚望的上葡京,虽然赌收录得11%增长,但经调整物业EBITDA大跌32.7%至1.11亿港元,酒店入住率亦从2024年第三季的98.9%降至94.9%。 此外,澳博在第三季末仅持有约34亿港元现金,但债项高达273亿港元,是六大博企中财务杠杆最高的一家。这让公司在市场复苏初期缺乏资源投入推广、非博彩体验升级与客层重建,而这些正是其竞争者积极在做的事。更重要的是,澳博旗下只有上葡京符合新时代综合度假村的规模,而其余多数物业都属半岛型、空间有限,连带影响了未来增长空间。 业绩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澳博控股股价大跌8.05%至2.74港元,年初至今仅升约1.86%,远低于31.3%的行业平均升幅。摩根士丹利称,其负债或在完成收购两家卫星场物业后进一步上升,因此给予“减持”评级与2.8%港元目标价。 公司表示,将在葡京酒店开设首个“活化区”。集团已从母公司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收购该葡京酒店内的额外博彩区域,计划将已关闭的卫星赌场赌枱及博彩机迁入。公司期望“进一步提升澳门酒店集群的协同效应”。这意味着澳博的营运模式将会从“多点并进”转向“集中火力”。 然而,其竞争对手正加速逐渐朝向非博彩化方向努力,包括新濠博亚 (MLCO.US)已在度假村内开设首家私立医院、永利澳门(1128.HK)则将兴建大型活动中心,而失去卫星场的澳博已经落后好几步,加上核心物业业绩滑落、财务杠杆过高,市场给予他们的耐性势必有限。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nko does energy storate

新闻概要:举步维艰的晶科能源 寄望储能业务带来新动力

这家太阳能组件生产商第三季度出货量下降16.7%,但收入跌幅却放大逾倍,反映出该产业正深陷产能过剩与价格雪崩的困境    阳歌 太阳能组件制造商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KS.US; 688223.SH)第三季度收入持续大幅下滑且深陷亏损,但其毛利率按季改善,同时储能业务的增长也为公司带来正面信号。 晶科能源及其同行在过去一年多一直面临严峻挑战,原因是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价格暴跌并令大多数企业陷入亏损。中国政府已尝试透过推动行业整合和关停落后产能来支撑市场,但目前尚未见到显著成效。 晶科能源在周一发布的最新季度报告中表示,第三季度电池片、组件及硅片出货量为21.57吉瓦(GW),按年下降16.7%。但由于价格疲弱,季度收入同比大降34.1%至162亿元(22.8亿美元),跌幅较第二季度的25.2%进一步扩大。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达7.5亿元,而去年同期则录得2,250万元净利。 尽管收入下滑与亏损扩大,晶科能源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3%,虽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5.7%,但较第二季度的2.9% 和第一季度的负2.5%明显改善。 公司指出,第四季度出货量预期区间较大,介于18 GW至33 GW之间,反映目前行业波动性极高。 虽然核心太阳能组件业务仍面临压力,但公司向投资者释出一个亮点:其新兴的储能系统(ESS)事业有望成为重要收入来源。储能系统对光伏电站至关重要,可将晴天的富余电力储存,以便在夜间或阴天回售电网。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表示:“随着规模效应与竞争力的提升,我们预计储能业务将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并在2026年开始为公司带来盈利。”他补充,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已出货多于3.3 GWh的储能系统,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6 GWh。 晶科能源美国上市ADS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周一上涨13.1%,今年迄今累计升幅达23%。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位元堂预告中期盈利按年跌近九成

中药零售及医疗保健产品商位元堂药业控股有限公司(0897.HK)周一发盈警,预计截至9月底止的中期业绩将录得净利润不多于约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70万港元按年大幅下滑87%。 公司称,零售端在报告期内受到消费意欲下降拖累,收益录得约7%跌幅,令毛利相应减少;同期出售物业收益净额亦大幅缩减,集团投资物业的公平值收益净额下滑,亦是盈利收缩的关键因素。不过,部分负面影响已由行政开支与融资成本下降所抵销。 位元堂股价周二平開,至中午休市报0.45港元,无涨跌。該股年初至今累升約8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