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s chip breakthrough forces US to scramble for counter-measures

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横空出世,为中国突破美国高科技围堵带来一丝曙光,但可能因此惹来美方更严厉的制裁手段。

重点:

  • 外媒引述美国官员指,最快10月初更新对中国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和半导体生产设施的限制
  • 华为使用了自主研发的7纳米通讯芯片麒麟9000s,作为搭载手机的引擎,性能直逼4纳米工艺的高通骁龙888

    

罗小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舰手机Mate 60 Pro,最大亮点是搭载了由同系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开发的7纳米通讯芯片麒麟9000s,性能直逼4纳米工艺的高通骁龙888。在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强烈打压下,为何内地企业仍有能力制造7纳米工艺的芯片?这正是业界最感兴趣的地方。

2019年5月美国以“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将华为及70家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切断华为使用欧美高科技的渠道。

华为显然是美方重点打击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头号对象,业界估计中国半导体产业落后美方约8至10年,但在Mate 60 Pro的处理器平台麒麟9000s横空出世前,这个代差被缩窄至4年,美方担心围堵中国高科技已经出现很大缺口。

包括TechInsights在内的知名半导体市调机构所发布的拆机报告,虽然Mate 60 Pro采用了中芯国际(0981.HK,688981.SH)代工的14纳米工艺,但添加了由台积电(TSM.US)开发的N+1或N+2技术,使芯片性能接近7纳米级别,甚至部分技术指标逼近5纳米。

麒麟9000s是芯片组(Chipset),拥有CPU、多个GPU绘图处理器、神经网络处理器及5G调解器,通过一些特殊工艺将14纳米提升至7纳米,性能上与高通4纳米的骁龙888芯片已可一拼。要留意的是,麒麟9000s是上代DUV光刻机制造的产品,骁龙888则使用更先进的EUV光刻机制造, DUV要制造7纳米芯片会面对巨大挑战,所以很难在量产上保持高良率。

早于EUV光刻机面世前,台积电于2017年通过N+1模式开始量产7纳米芯片,至2020年公司已量产10亿片,以DUV制造7纳米芯片,成本要较EUV高三成,所以台积电自2020年起放弃DUV,转移专注EUV生产,2017年底台积电前资深工程师梁孟松加入中芯后,由于中芯受美国制裁,中芯与其他内地科企向荷兰ASML(ASML.US)下单的5部EUV光刻机,全部都未能付运,于是梁孟松倡议的N+1模式重新受中芯重视。

不过,中芯希望借DUV突破美国围堵再受刁难,近月美国拜登政府对华制裁不断升级,早前宣布禁止美籍公民、绿卡持有者及美国企业都要被禁止向在华的DUV光刻机提供维修服务。

今年8月底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四天,华为趁她访华期间宣布推出Mate 60 Pro,一方面是中方突破美国高科技制裁的宣示,另方面也想抢占苹果公司(AAPL.US)于9月12日推出iPhone 15 Pro的先机,甚至有网民二次创作将雷蒙多扮成华为机的代言人,雷蒙多其后接受访问时称,美国政府虽然未有证据显示华为有量产高端晶片的能力,但她重申美方仍有很多制裁手段。

美将实施新限制

近日路透社引述美国官员的独家报道,拜登政府已知会北京,最快10月初更新对中国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和半导体生产设施的限制。该名官员称,提前示警是试图稳定这两大经济体紧张关系的一种政策决定。

自去年9月底该部门对中俄(包括香港)实施高端AI芯片(主要供应商为Nvidia及AMD)的禁售令,该禁令目的是避免此类芯片被用作军事用途。另外,美方亦联同荷兰及日本实施对华半导体生产设施的限制。如今实施限制已过一周年,是时候进行限制更新,一般相信美国商务部会推出更辣的版本。

华为虽然受到制裁,但它却是高通最大客户之一。据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指出,去年华为向高通采购2,300至2,500万片芯片,今年采购量提升至4,000至4,200万片。高通先前获得美国特别许可证,可向华为出售芯片,不过仅适用于一些不太先进的 4G 电信芯片。

他表示,若中芯国际能够以略高于EUV的成本量产麒麟9000S,从明年起华为便有机会减少从高通购入高端芯片,由于骁龙888售价较麒麟9000S高,这会使华为省却一大笔费用,而高通的收入现金流将受到影响,假设高通明年出货量减少6,000万片,每个骁龙888芯片组成本为180美元,高通一年将损失108亿美元收入。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