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7.HK
ZTO.US

美国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质疑中通快递毛利率高出行业平均逾倍,怀疑涉及财务造假,但该公司股价不跌反升

重点:

  • 中通快递两度发声明响应,指报告缺乏对公司业务模式及财务报告结构的基本了解,但会对指控展开独立调查
  • 其股价被狙击后不跌反升,反映中概股经历过去三年跌浪后,下跌空间缩小,做空机构较难从中获利

 

陈嘉仪

即将于5月由港股“第二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的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2057.HK; ZTO.US),于本月初遭美国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灰熊)狙击,据灰熊发表的做空报告,怀疑该公司的利润率远超国内同行平均水平,可能只是财务造假的结果,更称其美股价格至少有50%的下行空间。

中通在做空报告面世翌日曾发公告反驳,指报告包含许多错误、无根据的推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缺乏对公司业务模式及财务报告结构的基本了解。其后,该公司再于3月10日发表公告,指董事会旗下审计委员会在审阅卖空报告的指控后,决定对指控展开独立调查,并已聘请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及一家法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独立专业顾问。

灰熊在针对中通的做空报告中,把中国四大快递公司顺丰控股(002352.SZ)、圆通速递(600233.SH)、韵达股份(002120.SZ)和申通快递(002468.SZ)的平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凈利润率,与中通作出比较,发现在2018至2021年间,中通在各项指标的表现均远胜同业平均数,毛利率更连续四年高出行业平均数一倍以上;另外,报告指出中通在2021年净利润率达15.6%,而同期行业平均仅为1.7%。

另外,根据中通于本周四最新公布的去年业绩,期内整体收入上升16.3%至353.8亿元,净利润大涨43%至68.1亿元,毛利率达25.6%,比前一年上升3.9个百分点。这个数字除了远高于行业龙头顺丰于去年前三季度的12.4%,更抛离圆通、申通同期的11.5%和4.1%。

灰熊认为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激烈,运作模式相当标准化,中通各顼利润指标不寻常地高,怀疑其故意少报成本,以夸大利润率;报告又列举中通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财报和中国工商局的资料不一致、未纳入外包人员成本、虚报资本支出,并虚假收购特许经营商,通过关联交易令内部人士获利等几大疑点。

当中较引人关注的,是报告援引工商总局的备案文件显示,于2019至2021年间,中通的净利润率在6.3%到10.6%,实际上与同行相当;但该公司在递交SEC的财务报表中,净利润率却高达15.5%到25.7%。

“少报员工人数”

另外,灰熊列出中通2016年网页存盘资料,称当时拥有逾25万名员工,与同年向SEC申报的4.02万名员工不一致,并称内地媒体《物流新闻》去年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援引中通董事长赖梅松说过:“真的没想到,几个人的事业能做成现在50万人的事业……”,与2021年向SEC披露的8.09万名员工不符。因此,灰熊认定该公司在员工人数上造假。

灰熊认为,中通少报员工人数,目的是营造出超高的利润率,协助公司自2016年上市以来募资超过30亿美元(约206亿元)。同时,又指控中通在递交SEC的财报中虚报了资本开支,指其物业、厂房和设备(PP&E)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增长速度快过收入增长,但缺乏明显理据;甚至还利用未披露关联方转移运营费用,并将大笔贷款用于支持内部人员的房地产投资。

然而,市场对灰熊的指控反应不大,虽然在报告公开当日,中通的美股曾下跌逾3%,但走势迅速回稳,收盘仅跌约0.3%,截至3月14日更录得8.3%的累积升幅。

大摩力撑中通

此外,摩根士丹利与灰熊大唱反调,相信中通今明两年能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稳健的盈利增长,因此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35.6美元,并预计其股价在60日内的上升机率有70至80%。

与浑水、香橼等做空机构相比,灰熊知名度不高,但对中概股特别关注。截至目前发布的26篇做空报告中,有12篇都涉及中国企业,当中包括现称高途(GOTU.US)的跟谁学图森未来(TSP.US)、斗鱼(DOYU.US)、瑞能新能源(SOL.US)及蔚来(9866.HK; NIO.US)等,当中较触目的首推跟谁学与蔚来。

灰熊在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间,曾三度出手狙击跟谁学,指控理由包括财务造假、虚假刷单、管理层风险等,并质疑跟谁学通过未并表的关联方来操纵财务,把2018年利润夸大74.6%、学生注册人数夸大9倍等。首份报告发表后,香橼、浑水等也加入围剿,更引来美国证监会调查。

最后,跟谁学改名为高途,至2022年10月19日,才收到SEC的结束调查通知,并成功避过指控。

至于蔚来则于去年6月28日遭灰熊指控利用于2020年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公司,通过超额供应蔚能电池提前预支收益,分别虚增10%收入和95%利润。事发后,蔚来股价曾短暂波动,但跟中通一样,迅速得到摩根士丹利、德银、大和资本等多间大行发表报告支持以支撑股价,令灰熊无功而回。

做空机构狙击中概股不是新鲜事,像早年浑水做空东方纸业(ITP.US)、绿诺科技(RINO.US)及瑞幸咖啡(LKNCY.US)并获取厚利的例子比比皆是,但随着近年中概股因中美关系恶化及新冠疫情连累经济而估值暴跌,不少公司的股价已相当低残,下跌空间比一两年前明显减少,做空报告如非证据确凿,贸然出手可能会得不偿失。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诺亚控股上季纯利大增62.6%

财富管理公司诺亚控股私人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亿元(约8,890万美元),按年下跌7.4%,净利润达2.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经营利润1.719亿元,则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注册客户数为466 ,153人,同比增长1.3%;活跃交易客户数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产品分销规模达170亿元,年增19.1%,其中海外产品分销86亿元,增11.2%。资产管理规模维持稳定,截至9月30 日合约管理资产为1,435亿元。关联公司投资权益变动的公允价值增加,则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减少、保险产品分销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国经纪交易商牌照,亦开始在各业务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获客能力、提高效率,进一步强化全球布局与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强健的资产负债表为未来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诺亚控股港股周三早盘无涨跌,至中午休市报17.99港元,该股过去6个月累升约1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