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8.HK
E-House’s restructuring hits a snag again

内地房产代理商易居的重组计划进展如火如荼之际,供股集资突被叫停,令重组添上重大变数

重点:

  • 易居重组方案中要注入“克而瑞”,但银行不容许易居解除后者的担保
  • 截至去年中期,集团付息的流动债务超过50亿元

 

刘智恒

上月底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2048.HK)突然叫停供股,筹组多时的集资大计在临门一脚告吹,筹不到资金事小,影响整家公司重组事大,倘若重组不成,随时步中国恒大(3333.HK)后尘。

为何这次供股如此举足轻重,我们先说说易居目前的财务困境。自2021至2022年,易居分别亏损116亿元(16.1亿美元)及39亿元,去年中期亏损7.26亿元。公司年内要偿还的银行及其它借款,加上可换股票据达到55.8亿元,但受限制银行存款及现金只有11.8亿元。另外,账目中原有应收账达67.2亿元,但收回成疑,预期的损失约62.8亿元。

易居的经营状况,可以用独立核数师两句说话概括:“存在多项不确定因素,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

公司亏损严重的原因,亦是其赖以成功的要素。时间返回2018年,易居申港上市成功,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忻发挥其富豪朋友圈的威力,说服了20多家开发商成为投资者,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当中投资最高的四家巨企,包括恒大碧桂园(2007.HK)、万科(2022.HK; 200002.SZ)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星光熠熠的企业大亨,既是他的老板,也是他朋友,齐齐捧场下,周忻轻易筹得46亿港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周忻的如意算盘是,开发商成为易居的投资者,公司要获取一手楼盘代理权,不就更方便及顺理成章;另一方面,既然开发商都成为易居半个老板,大家利益与共,那他们在支付给易居一手物业销售佣金时,理应更手爽,拖数的机会变得更低。

没错,易居主要的收入是为开发商销售一手住宅,市况好时,生意根本不成问题,轻轻松松已赚个盆满钵满;相反近两年内地楼市疲弱,开发商又负债累累,应对上千亿债务已经自顾不暇,又哪有余力去支付予中介的佣金。

开发商拖欠一手佣金,易居大笔应收账变坏账,收不到钱之余,公司自然无力偿还本身的债务,甚至连利息也付不出来,迫不得已要走上重组之路。

去年4月3日,易居公布重组方案,内容包括将发行现金与TM Home的新股。现金方面是申索人每持有1,000美元,可取回60美元。至于发行新股,重组完成后,债权人组成的SPV(特殊目的公司)将持有TM Home约54.2%股权,可换股债券股东及阿里巴巴共同持有约10.8%的股份,余下35%的股份将由易居及其联属公司持有,当中的15%将转让予TM Home高级管理层成员。

TM Home原是2021年易居跟阿里巴巴联手成立的公司,主要运营房地产网“天猫好房”。重组计划下,易居会将房地产数据与咨询服务公司“克而瑞”,以及在线房地产营销业务,一并注入TM Home。阿里巴巴更授予易居对于天猫房产行业独家招商权、商业定价权、商户运营权,有效期至今年8月31日。

现金方面,是透过供股融资,每持10股供12股,每股0.23港元,预计可筹集资金4.83亿港元。由于重组要将克而瑞业务注入TM Home,但易居之前以克而瑞作担保,以取得内地银行贷款,是次银行不同意解除担保,令注入克而瑞的方案未能推进,包销亦只好告吹。

关键解除银行担保

供股戛然而止,易居未能集资,就不能应对重组计划的现金部分。而且银行不愿意解除克而瑞的担保,亦影响整个重组方案。重组落实日期在本月31日,已经迫在眉睫,易居能否在仅余的二十天里找出办法?

首要一环相信是取得银行同意,愿意解除克而瑞的担保。易居透露,之前与该银行进行商讨时,得到的意见是十分正面,银行愿意以信贷方式去代替担保,并表示会达成协议。岂料事情急转直下,银行最终不愿让易居解除担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银行忽然转变意向,若然能解决此一问题,情况并非没有转机。

事实上,易居所欠银行的贷款是4.36亿元,其中2亿元是以克而瑞作担保,若能拿出两亿元,或许银行愿意放易居一马,到时易居再推供股集资,又或以其它方法去筹集资金,问题不就能迎刃而解。

再讲,供股集资的金额只是4亿多元,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目,当时承诺包销的是大股东周忻本人,意味周忻口袋里仍有一定资金,所以易居即使供股不成,也并非万劫不复。姑勿论如何,目前距到期日时间甚短,相信要延期去处理问题。

世事从来没如果

易居去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周忻发出“罪己诏”,他说作为公司决策者,在市场波动中给投资人造成庞大损失,实要为此而致歉。周忻又强调,如果债权人给他一次机会,他和公司将可以重新出发。

虽然情词恳切,但周忻要明白,现实是没有如果,机会错过就错过,否则恒大不致于会被清盘,许家印未必会面临牢狱之苦,碧桂园杨国强也不会后悔,为何2022年不当机立断大手放售物业。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WeRide is enjoying a payoff from expanding its global taxi flee

自驾出租车收入暴增 文远知行看见盈利曙光

文远知行海外布局春暖花开,带动第三季毛利率大幅提升,似乎有望率先走出“烧钱循环” 重点: 第三季收入1.71 亿元,按年增长144%,创公司最大季度收入升幅 第三季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6.4个百分点至32.9%    李世达 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世界里,众多竞争者都在加快城市布局、扩大车队规模,仿佛扩张得越快,离真正商业化就越近,却也难以摆脱“越跑越亏”的困境。在这场赛局中,文远知行(0800.HK; WRD.US)用一份亮眼的业绩,让行业看见终点的亮光。 公司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度,受惠全球车队规模持续扩张,以及服务渗透率提升,期内总收入按年大增144%至1.71亿元(2,400万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动力,实现761%的爆炸式增长,贡献3,530万元收入,占收入比重由5.8%提升至20.7%。 毛利率大幅提升 期内股东应占亏损3.0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0.43亿元显著收窄。经调整净亏损则由去年同期2.4亿元小幅扩大至2.76亿元。而同期毛利率则按年大升26.4个百分点至32.9%领跑行业。 以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按年升68.2%至3.71亿元,净亏损10.99亿元,亦较2024年同期亏损19.24亿元大幅收窄。这也是文远知行自连续第三个季度亏损收窄,对于不断扩大测试规模、研发投入有增无减的L4自动驾驶企业而言,这种改善已属不易。 其竞争对手小马智行(PONY.US; 2026.HK)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就显示,收入虽然按年增长72%至2,540万美元(约1.81亿元),毛利率也增长9.2个百分点至18.4%,但净亏损仍扩大46%至6,160万美元(4.38亿元)。 事实上,无论是小马智行或文远知行,亏损的规模都远高于收入规模,这说明行业仍属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但文远知行能够将毛利率大幅提升,已算是率先拿到盈利的钥匙。 究其核心原因,相信是其在多个市场同时步入“具备商业价值的纯无人营运阶段”,而非仅靠扩大车队或补贴来推动增长。 中东市场有望放量 最重要的突破来自阿联酋阿布扎比。今年当地政府批准文远开展纯无人商业营运,这是美国以外全球首张城市级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用牌照,也是全球监管难度最高的级别之一。这意味著文远的车队可以在无安全员的情况下长时间、跨区域运作,使车队首次实现单位经济盈亏平衡。 目前,文远知行在中东的车队规模已超150辆,并预计到2030年车队规模将扩大至数万辆。在阿布扎比,文远知行车队覆盖约50%核心城区,随着纯无人运营牌照的落地,成本摊薄效逐步显现,毛利率大幅上升也就不令人意外。 此外,公司在欧洲市场也有突破。今年11月,文远知行拿下瑞士苏黎世的纯无人出租车营运牌照,预计2026年展开服务。瑞士的审批程序在全球属于最严格行列,一旦能在此站稳脚跟,等于取得全球市场最具含金量的背书。 截至10月底,文远知行运营的自动驾驶汽车车队规模已超1,600辆,其中近750辆为自动驾驶出租车。加上在瑞士获得的最新监管许可,截至2025年10 月,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在全球8个国家获得运营许可。 文远知行在技术路线上的推进,同样是其得以在多个海外市场快速落地的重要底气。公司与德国大厂博世的深度合作,双方联合推出的一段式端到端L2+解决方案,已获中国大型车企采用即将量产。 今年11月,公司宣布L4级技术向L2+的“端到端”方案成功下沉,并完成SOP。意味其自研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不再只局限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而是首次进入乘用车量产体系,打通了自动驾驶技术从高阶场景向消费车型输出的通路。 业绩公布后首交易日,文远知行美股大涨14.7%,收报8.26美元,但年初至今仍跌约40%,港股市场则冷静得多,仅升1.75%报20.88港元,较本月初的挂牌价低约16.4%。以港股数据,文远知行市销率约35.9倍,低于对手小马智行的46.8倍。显示其估值尚未反映其海外市场的进展。 虽然短期股价仍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但文远知行已展现出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这在自动驾驶领域仍属罕见。若阿布扎比、瑞士等高门槛市场提供稳定的运营数据,加上L2+产品线未来在车企端的销售释放,文远知行的估值有望修复。这也意味着,文远知行可能正在建立自动驾驶产业少见、且真正具可持续性的商业化路径。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上半年净利翻倍 遇见小面招股集资6.9亿元

中式连锁面馆运营商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2408.HK)周四起至下周二公开招股,计划发行9,734.5万股,招股价介乎5.64港元至7.04港元,集资最多6.9亿港元(8,900万美元),预计下周五挂牌交易。 遇见小面成立于2014年,主打川渝面食产品,餐厅网络包括内地22个城市的451家餐厅及香港14家餐厅,另有115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升34%至7亿元,净利润则增96%至4,183.4万元。 根据公告,遇见小面引入HHLRA、国泰君安证券、君宜香港基金、Shengying Investment、Zeta Fund、海底捞全资子公司海底捞新加坡为基石投资者,投资总额约为2,200万美元。 公司称,集资所得将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餐厅网络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的潜在投资,以及公司营运之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超额逾9千倍 量化派午收升113%

线上市场营运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2685.HK)首日挂牌开市报26港元,较招股定价高165%,之后股价回软,中午收市报20.9港元,升113%。 量化派发行1,334.8万股,招股价介乎8.8港元至9.8港元,最终以高位定价,公开发售超额9,365倍,国际配售超额14倍。 量化派的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一站式消费平台“羊小咩”,另外是经营汽车零售O2O平台的“消费地图”。去年的盈利1.47亿元,按年上升近40倍,主要因为来自羊小咩的收入大增所致。今年首五个月,盈利按年上升2.7倍至1.26亿, 集资所得净额仅1,237万港元,55%将用于提高公司的研发能力及改善基础技术设施,45%用于建立及扩大本地消费应用程序。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天域半导体上市集資16.7亿港元

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658.HK)周四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计划以每股58港元发行3,000万股,集資约16.7亿港元,公司于12月5日正式挂牌。 公司今年前五个月实现营收2.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7亿元同比下降13.5%。近五个月期间,实现盈利1,120万元,扭轉去年同期1.12亿元的亏损。 天域半导体计划将62.5%的IPO募集资金,用于未来五年扩大产能,15.1%用于增强研发实力,另有10.8%将投向战略投资领域。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