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利用率仅一半 大全告急冀国策支持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表示,暴跌的价格最近已开始企稳,如果北京方面宣布新的政策支持,价格甚至可能在未来两个月上涨
重点:
- 大全新能源第四季度收入下降近60%,原因是多晶硅价格下跌及公司决定大幅削减产量
- 公司表示,由于预期下月可能会出台重大政策支持,价格已开始企稳
阳歌
多晶硅制造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最近释放大量喜忧掺杂的信号,不过公司最新季报中的大多数信号明显都是负面。公司及其同行的产品,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去两年增加大量新产能后,这些企业陷入了供应过剩的风暴,导致价格在需求低迷的情况下暴跌。
不过,大全新能源的最新报告确实也包含了一些略微积极的信号,因公司管理层称,暴跌的价格可能终于稳定下来,至少目前如此。他们还讨论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北京可能很快会介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吸收在大规模新建太阳能发电厂的过剩供应。
在这点上,副首席执行官朱婷在大全新能源的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中国今年将增加250吉瓦到300吉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与去年新增277吉瓦大致持平。即使没有任何增长,这也相当于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的一半,朱婷预计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为550吉瓦至600吉瓦。
除了销量暴跌外,另一略微令人担忧的信号是公司的最新财报,正显示其现金储备迅速消耗。截至去年底,公司可轻松兑换成现金的“速动资产”总额约为22亿美元,低于一年前的32亿美元现金和应收银行票据。
现金减少至少有一部分是大全新能源去年全年亏损3.45亿美元所致。导致现金流失的另一个主因,可能是公司过去两年在内蒙古的新项目上投入巨资,该项目使大全新能源的年产能较2022年底的10万吨增加了两倍多,达到30万吨。
由于中国政府已经介入,试图要求企业将产能利用率降到一半,甚至更低来稳定价格,那些新增产能中,很大部分可能已经闲置。大全新能源在10月底发布的上一份季报,首次暗示这种“自律”,到了12月公司证实正在执行这种减产。公司在最新财报称,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0%至50%,朱婷表示,她预计整个行业的利用率将在“中期至长期”保持在这个范围。
所有这些喜忧掺杂的信号都充分体现在分析界对大全新能源褒贬不一的看法上,在雅虎财经调查的九家分析机构中,有四家其实是把该股评为“强力买入”,这可能不是因为其表现强劲,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该股被低估了。但另外两家将其评为“持有”,而其余三家则将其评为了“买入”。
估值低迷
在公告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里,大全新能源的股价下跌了7.5%,不过其中大部分跌幅出现在上周五,当时中国股市整体下跌,导致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暴跌3.6%。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大全新能源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在过去六个月里上涨了37.5%。
经历了所有这些涨跌之后,股票在美国市销率(P/S)非常低迷,仅为0.26倍。与在香港上市的同类企业协鑫科技(3800.HK)的1.42倍和在上海上市的通威股份(600438.SH)的1.03倍相比,微不足道,也只有瓦克化学(WCH.DE)0.58倍的一半,后者是少数几家主要的非中国生产商之一。
我们之前曾建议大全新能源考虑利用其大量现金储备,将美国股票私有化,因为该公司目前的市值仅为13.3亿美元。但鉴于其现金正在迅速减少,这可能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公司的最新指标中,大多都显示出类似的情况,降幅从30%到60%不等,考虑到价格暴跌以及大全新能源目前仅使用了40%到50%的产能,这并不太令人惊讶。在价格下跌和利用率低的双重拖累下,公司第四季度营收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从上年同期的4.76亿美元跌至1.9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9%。
随着利用率的降低,公司第四季度的多晶硅产量下降了44%,从上年同期的61,014吨降至34,236吨。公司表示,本季度将进一步削减产量,预计2025年前三个月的产量仅为2.5万至2.8万吨。同样,公司预测今年的多晶硅产量仅为11万至14万吨,与2024年的20.5万吨相比大幅下降。
季度内该公司的多晶硅生产仍处于亏损状态,期间的平均生产成本为每公斤6.81美元,同比上涨5%,而平均售价仅为每公斤4.62美元,同比下降42%。鉴于生产成本与售价之间差距巨大,大全新能源的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8亿美元也就不足为奇了,而第三季度其亏损为6,000万美元,一年前同期甚至实现了5,330万美元的利润。
最后,我们再来详细看看公司管理层谈到的价格企稳,这将结束一年多来价格从最高点下跌约一半的颓势。朱婷称,公司最近观察到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6至42元之间,甚至预测未来几个月价格可能会上涨,因为预计北京将提供政策支持,以鼓励更多太阳能发电厂建设。
她说:“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新应用场景或替代商业模式,2025年下半年及以后的需求似乎更具挑战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