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计划来港上市的生物制药公司,旗下第二款新产品刚于1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收入增长多了一个火车头

重点:

  • 博安生物的产品商业化带来可观收入,但行政及营销开支同时大增,令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 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余3.1亿元,有需要上市融资应付沉重开支

陈嘉仪

港股气氛回暖,大量企业启动融资计划,港交所网页的上市申请名单再度变得冗长,当中不乏招股书失效后立即卷土重来的公司。

绿叶制药(2186.HK)分拆的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随着5月呈交的第一份招股申请失效,博安生物随即于11月30日再次向港交所递表,并更新了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后,终于获批上市。随着收入大幅上升,加上最近有新药物获批销售,为其上市大计增添“底气”。

博安生物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从事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及生产,于2020年获绿叶制药斥资14.84亿元全资收购。该公司目前已有两款生物类似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分别是去年5月开始销售的博优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以及刚于11月获批的博优倍地舒单抗注射液。该公司另外拥有12种在研药物,主要涵盖肿瘤、代谢、自身免疫及眼科等常见治疗领域。

博优诺是博安生物首个商业化产品,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同时为国内第三款上市的安维汀生物类似药,其后陆续获批可用于治疗其他六种癌症。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博优诺于去年4月获批上市,5月正式商业化,为集团收入实现“零的突破”;到今年上半年,该产品为公司带来2.21亿元收入,同比大涨逾17倍,但仍无法扭转连年亏损局面。

回顾去年,博优诺在推出的8个月内,为集团贡献1.59亿元收入,但公司去年净亏损仅温和收窄6.6%至2.25亿元,到今年上半年再录得1.53亿元亏损,主因是该产品上市后,相关行政开支以及销售开支大增。以去年为例,这两项支出便高达9,620万元,占同期收入逾六成,加上研发费用高达2.3亿元,令集团入不敷出。

为了快速开拓销售网络,博安生物依赖经销商及第三方推广商促销,令销售及经销开支高企。目前博优诺最大的第三方推广商是阿斯利康(AZN.LN)中国分部,该公司于2021年5月向对方授予为期5年、在中国12个省市及自治区县域的独家推广权。此外,截至6月30日,该公司拥有由160名经销商组成的经销网络,直接向博安生物购买产品,向1,247家中国目标医院及机构交付。

销售模式有待优化

参考博优诺的上市经验,博安生物正面对产品销售愈多、销售及经销开支便愈高的困局。随着另一核心产品博优倍即将商业化,如果未能优化销售模式,恐怕还是难逃“增收不增利”的噩梦。

随着多个管线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期,过去一直是亏损元凶的巨额研发开支在过去两年大致持平,分别为2.36亿元及2.32亿元。值得留意的是,其核心产品在过去两年半的研发成本分别为9,730万元、5,080万元及2,130万元,整体呈下跌趋势,但实际是由于公司玩了一点小财技,在研发到一定阶段后,把符合条件的核心产品研发开支资本化,让相关数字变为反映在无形资产结余上,藉此减少研发开支对盈亏的影响,同时为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虽然博安生物的营收呈上升态势,但有两项风险不得不提。目前生物类似药还未被纳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名单,但由于去年底的第六批国家集采选择了生物药胰岛素,有分析认为,此举意味着生物类似药可能快将纳入集采。旗下产品获纳入集采,虽然有助提升药企收入,但同时意味需要大幅度降价,这可能会大幅压缩盈利空间,令长期亏损的药企更难转亏为盈。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国际生物类似药市场竞争加剧,而且专利诉讼纠纷增加,它渐渐被视为一项投入成本高、利润有限的生意,一些跨国大药厂已逐渐放弃此类业务。博安生物也在招股文件中表明,生物类似药的准入壁垒较低,主要由于生物类似药并无授予市场排他性的专利保护,但当生物类似药获准商业化时,参考药物的专利将随之失效,该公司恐面临更激烈竞争。

随着进一步开展临床前研究、继续对候选产品进行临床开发与寻求监管部门批准,以及于中国及海外扩展已批准产品的商业化,博安生物预计在短期内产生更多营运开支,今年的亏损或会录得显著增长。参考该公司截至6月底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6.1亿元大减近半,甚至比上半年的营运成本还低,可见其上市融资的需要。

博安生物去年9月曾进行B轮融资,令估值升至72亿元,以公司上半年收入引伸到全年,再引用主要竞争对手恒瑞医药(600276.SH)、百奥泰(688177.SH)和贝达药业(300558.SZ)的平均市销率约10.9倍计算,估计其市值为48.2亿元,比去年减少33%,可说是今年生物制药企业遭遇“资本寒冬”的写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毛戈平发盈喜 料中期赚逾6.6亿元

美妆品牌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1318.HK)周二发盈喜,预料截至今年六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收入约25.7亿元至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4%至31.9%,实现净利润6.65亿元至6.75亿元,同比上升35%至37%。 公司没有具体给出业绩增长主因,只表示持续为美妆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建立具竞争力的品牌价值。消费者对毛戈平作为高端品牌认可度的提升,正持续转化为业务增长的长期动能,促使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周三毛戈平开市升3.4%报101.5港元,公司自去年上市以来,股价上升超过两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直播收入续下跌 虎牙二季度盈转亏

直播游戏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公布二季度业绩,因新兴游戏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抵消直播业务持续下行的影响,结束三年的下滑,并录得连续第二个季度的收入增长。 公司表示,二季度收入从一年前的15.4亿元小幅增长至15.7亿元。当季直播收入同比下降6.5%至11.5亿元,约占公司总收入四分之三。但游戏相关业务收入增长34%,从一年前的3.09亿元增至4.14亿元。 期内公司净亏损550万元,去年同期则实现净利润2,960万元。经调整利润则录正数,但从一年前的9,700万元降至4,750万元,同比亦下滑近半,。 业绩发布后,虎牙周二股价上涨4.5%,该股年初以来累计上升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收入大幅增长 赛目科技中期扭亏为盈

智能网联车仿真测试及研发企业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介乎20万至8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60万元实现扭亏。 公司称,亏转盈主要由于研发及销售效率提高推动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万元至9,200万元,按年增长约58.4%至65.6%。 赛目科技于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为智能网联汽车(ICV)提供仿真测试场景、验证及评价解决方案。公司于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约3.83%。 赛目科技周二低开,至中午收市报12.78港元,跌0.0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期业绩转盈为亏 飞天云动料最多蚀1.3亿

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服务提供商飞天云动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业绩,料将亏损1亿至1.3亿元,去年同期则录得盈利6,350万元。 公司解释亏损原因,主要是增强现实及虚拟现实的营销服务收入下降,较去年中期减少1.08亿元。另外,经内部评估后的可回收贸易应收款,料会出现减值亏损较去年同期增加9,000万元。同时,期内因加大力度推广集团业务及平台,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5,920万元。 飞天云动周二开盘跌9%报0.25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