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物流仓库运营商的董事长李士发将向京东物流出售手中持有的28%股份的大部分,为可能的控股权收购铺平道路

重点

  • 京东物流发出要约,以5.15亿美元另外收购中国物流资产26%的股份,将它在该公司的股份提高到37%
  • 如果收购完成,京东物流可能会提出以公告前价格的9%溢价收购中国物流资产剩余的股份

阳歌

最近,物流已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每年将数十亿网购产品从生产企业运送到最终买家手中的艰巨任务中,物流是关键一环。蜂拥而上建立这样的物流网络,对一些公司来说非常有利可图,而在复杂的设施和服务链中,其他的一些公司却被冷落。

后面这组“不太受尊重”的公司里包括了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有限公司(China Logistics Property Holdings Co. Ltd.,1589.HK),该公司刚刚披露,它可能会很快收到来自京东物流(JD Logistics,2618.HK)的收购要约。京东物流是电子商务巨头京东最近上市的物流部门。根据几周前发布的最新中期报告,中国物流资产本质上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截至6月底,该公司经营着一个遍布全国38个物流园区的仓库网络。

周四,当京东智能产业发展(JD Property Group)可能收购它控股权的传闻开始流入市场,中国物流资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停牌。令人惊讶的是,周一恢复交易后,该股在早盘末仅上涨约1.7%,报4.12港元,远低于4.35港元的潜在收购价。

我们开始猜测这种冷淡反应背后的原因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周五收市后宣布的收购要约的实际内容。

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在公布的要约中表示,它已经同意以每股4.35港元的价格购买中国物流资产约26.4%的股份,总价约为40亿港元(5.15亿美元)。与传言开始前该股约4港元的水平相比,这个价格代表了相当大的一个溢价。公告显示,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已经拥有中国物流资产约10%的股份,这意味着最新的交易将使它在该公司的股份达到约37%。

根据香港交易所的规定,这一数额跨过了一个门槛,将自动迫使京东智能产业发展收购中国物流资产的所有股份。京东智能产业发展表示,它可以提出以每股4.35港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的剩余股份,但它补充说,提出这一要约的前提是它要控制该公司一半以上的投票权。

这一条件可能是该股在周一早盘交易遇冷的原因。这是因为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实质上是在收购中国物流资产董事长兼创始人李士发所持有的股份,这样一来,它在以4.35港元的价格发起正式收购之前,还需要再赢得该公司另外两个主要股东之一的支持。

另外两家是机构投资者RRJ Capital,它是中国物流资产的早期股东之一,目前持有该公司29%的股份;另一家名为ESR Cayman的公司持有约19%的股份。该公司还有大量的未偿债务,其中一些是可转换债券。因此,在同意以所述的每股4.35港元的价格正式收购控股权之前,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可能还希望得到保证,能够以它认为有利的条件回购这些债券。

改善财务状况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物流资产经历了一段财务状况相对艰难的时期后,似乎正在恢复元气。回归更加稳健的财务状况,很可能是李士发现在选择出售股份的原因,以及京东物流可能将该公司视为其投资组合中一个有价值补充的原因。

中国物流资产于2016年在香港上市,其早期支持者包括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Carlyle)。该公司最近的收盘价为4.05港元,较五年前3.25港元的IPO发行价上涨了25%,涨幅相对较小,这对股东来说算不上特别大的回报。如果考虑到8月底有关京东投资传言开始之前的两个月里,该股一直在3.50港元的区间内交易,那么涨幅就更小了。

说到底,与该公司最具可比性的是REIT,也就是不动产投资信托,本质上这是房地产所有者和工业物业的经营者。这类REIT通常对投资者有吸引力,是因为它们以年度分红的形式向投资者提供利润。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物流资产没有提供这样的红利。

缺乏这样的分红,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公司去年的利润有限。它在2020年的净利润只有6700万元(1000万美元),比2019年的约3.5亿元大幅下降。它在这两年都没有派息。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有所改善,截至6月的6个月,它实现了2.96亿元的利润,尽管其中大部分是与可转换债券价值的一次性收益有关。

回顾该公司最近的历史不难发现,去年由于债务结构的原因,它的财务状况不稳定——这个问题似乎在今年得到了解决。这一积极进展令评级机构惠誉(Fitch)在今年早些时候将该公司的前景从“负面”上调至“稳定”,理由是“在2020年的再融资活动(包括发行可转换债券和一次债券交换)之后,再融资风险降低。”

以今年上半年的年化利润计算,该公司目前的市盈率(PE)为39倍,与其他主要工业REIT相比,这看起来相对强劲。根据过去12个月的利润,安博(Prologis)的市盈率更高,达到67倍;而Duke Realty的市盈率则大致相当,为41倍;First Industrial Realty Trust更低,为31倍。

归根结底,这家公司看起来确实更适合加入京东物流的大家庭中,它包括更广泛的物流相关产品和服务。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它没有派息,而且负债累累,这降低了它对股票买家的吸引力,他们既希望派息,也希望它能实现高于最新中期报告中12.5%的营收增长。

因此,如果各方能达成一致的话,可能甚至是大概率的,各方都希望看到该公司私有化。究竟要达成什么样的条件,尚不能确定,这可能反映在投资者对最新声明不温不火的反应中。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万国数据押注AI新周期 在扩张与去杠杆之间找平衡

人工智能点燃中国数据中心新一轮建设潮,万国数据一边将资产以REITs模式上市、一边抢搭AI算力快车,但这样的平衡能否持续 重点: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亿元,按年增长10.2% 资产注入C-REIT带来13.69亿元终止合并收益,期内录得净利润7.29亿元   李世达 对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而言,2025 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一方面,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轮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国首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让这个向来高杠杆、重资产的行业出现新的财务工具。 这就是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 9698.HK)的写照,既受惠于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设,也受制于多年积累的财务压力。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万国数据录得28.87亿元(4.06亿美元)收入,按年增长10.2%,连续第二季维持双位数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个月新签订单达7.5万平方米,相当于约240兆瓦的新增装机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约65%与人工智能相关。 新订单增速放缓 这显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驱动新一轮算力投资,但企业本身其实并未完全掌控节奏。管理层在说明会中坦言,第二季之后的新订单步伐较前期缓慢,意味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会延续今年的强度。此外,续约谈判仍令单位收入每月下降约3%至4%,反映人工智能需求虽强,但传统互联网业务的降价压力并未消失。 尽管万国数据享受到人工智能点燃的需求红利,但供给侧过去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得承载人工智能的空间不再稀缺,谈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转折,是万国数据今年将一批项目注入中国首批数据中心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总额约24亿元。交易带来约13.69亿元的终止合并收益,使公司期内录得净利润达7.29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生存模式改变 但REITs的意义不在于一次性盈利,而在于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万国数据过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贷、买地、建机房进行高速扩张,当信贷环境宽松时,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国信贷收紧之后,重资产模式不再具备可持续性,杠杆开始反向压缩公司空间。REITs提供的,是一条能让万国数据既扩张、又不必完全依赖举债的现金流管道,维持规模循环。 这也为公司带来了财务结构的改善,财报显示,净负债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已从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贷成本下降到3.3%。在中国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同时降低杠杆与利息成本并不容易,这更突显REITs对公司运作的重要性。 万国数据的业务模式高度依赖电力供应。公司目前拥有约900兆瓦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储备,这让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发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项目。管理层也在说明会中点出:“具备电力指标的土地正变得极度稀缺。”人工智能确实带来增量需求,但供给端——土地、电力、审批、建设速度,正在变得更竞争、更受政策影响。 海外数据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来伏笔。该平台在亚太与欧洲虽具潜力,但今年第三季仍录得4.61亿元亏损,短期内仍会拖累整体利润。公司需要持续证明其开发、运营与出售资产的能力,而不仅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万国数据市销率(P/S)约为4.15倍,大幅低于Equinix(EQIX.US)的8.42 倍与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于仍处于重组期的世纪互联(VNET.US)的1.99倍。这显示尽管中国市场更为波动,但万国数据的规模、客户质量与资本循环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来,万国数据在港股累升约30%,与大市相若,但过去一个月有约 7%回调,股价30.1港元较52周高位48.9港元低约四成。在估值仍具折价、AI驱动需求未减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区间。作为热门的AI基建标的,当人工智能需求维持强劲、REITs资产注入顺利时,相信市场愿意提高估值, 但仍须留意政策面的变化。简而言之,万国数据正在穿越一个全新的算力周期,随着估值与市场预期的提升,意味着已没有太多犯错空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佑驾创新配股 折让一成集资2亿港元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将配售约1,401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14.88港元,较周二收市价16.53港元折让10%,亦较过去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7.3港元折让14%,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发行股份约3.33%。 是次集资净额最多2.04亿港元,约70%用于发展L4无人物流车,包括研发新一代产品、升级运营平台及拓展销售网络;约30%用于升级基础研发平台,包括提升数据闭环体系的效率,高效赋能前装,以及发展L4无人车多产品线。 佑驾创新周三开市跌2%至16.2港元,股份由过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乐信完成业务调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线信贷平台乐信(LX.US)周一公布,由于贡献公司约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贷中介业务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6.7%至34.2亿元。 尽管营收下滑,公司当季利润同比大增68.4%至5.21亿元。 董事长肖文杰表示:“三季度我们高效完成业务调整,已顺利实现转型以符合新监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发贷款年化利率均设定在或低于24%。” 财报发布后,乐信股价周一大涨8.2%收于3.78美元。该股较3月末峰值已腰斩,年内累计跌幅达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折让11.4%配股筹31.1亿港元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万股新H股,相当于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3%,配售价为每股98.8港元,较前一日收市价折让约11.4%,筹资总额31.1亿港元(4亿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75%将用于投资或收购集团业务价值链中具潜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标企业,或与相关行业整合或成立合营实体,15%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10%用于偿还贷款。 2023年上市的优必选,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资,前五次共集资43亿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资,所得净额为24.1亿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动用余额为15.12亿港元。 优必选股价周二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12.1港元,转升0.54%。该股今年至今累升约1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