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0.HK ZH.US

这个在线问答社区各项业务表现差距显著,去年亏损更再度扩大,连续12个季度未能获利

重点:

  • 由于广告营收大幅下滑,知乎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但付费用户订阅业务正后来居上
  • 新业务“职业培训”被寄予厚望,或将分拆独立发展,但职业教育领域竞争激烈,前景成疑

 

莫莉

知乎(ZH.US; 2390.HK)是中国互联网社区的知名问答网站,这个“中国版Quora”平台的品牌口号是“有问题,就会有答案”。但是,对于知乎何时可以盈利,管理层可能并没有答案。在过去的12个财务季度里,知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净亏损额已经接近34亿元。

在去年12月的三季度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曾充满信心地表示,要争取短期盈利。三个月后,周源却不再强调盈利,他在展望2023年发展时仅表示:“将继续优化整个社区的用户体验,强化多重增长引擎。”在上周三晚公布财报后,知乎在美股当日上涨4.2%,其港股翌日也上升4.73%,但周五回吐近3%涨幅,反映投资者对其前景看法不一。

财报显示,在2022财年,知乎总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21.8%,回顾上一个财年,知乎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19%,可见增速已明显放缓。另外,该公司去年净亏损为15.78亿元,比上年的12.99亿元扩大21.47%,可见其盈利情况并没有改善。

作为一个问答社区,知乎较少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吸引用户眼球,因此其估值也比较低,市销率只有不足1.4倍,落后于专业视频网站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和快手(1024.HK)的2.9倍和2.3倍。

如果单看四季度业绩,知乎其实正通过努力降低成本来缩减亏损。期內度营收11.14亿元,同比增长9.3%,净亏损则收窄53.2%至1.8亿元。虽然这是知乎全年营收增速最低的一个季度,但亏损规模同比、环比均有所收窄,毛利率也同上年同期增加了9.3个百分点至56.4%。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减少30.4%至1.23亿元,主要由于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付费会员营收大增

广告收入曾经是知乎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到新冠疫情以及中国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去年知乎的广告营收仅有9.26亿元,同比下滑20%,在各业务的收入占比中,从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

后来居上的是付费用户订阅业务,知乎去年四季度的平均月订阅会员达1,300万人,较2021年同期增长112.5%。由于订阅会员持续增长,2022年付费会员收入达12.3亿元,同比大增84.1%,贡献整体营收约34%,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知乎的订阅会员可以免费阅读付费专栏,其中绝大多数付费内容为网络小说及虚拟故事。

近日,知乎上线了一款名为“盐言故事”的应用程序,专门承载知乎的“盐选故事”,这款新App与知乎账号互通,用户可以通过原有的知乎账号授权登录,并维持知乎付费会员全部权益。周源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公司在过去积累了“盐选”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技术和资料,而当前精品阅读成为付费阅读市场主要的消费趋势,新产品会在这个前提下扩大已积累的优势。

除了广告与付费会员业务之外,知乎还有其他主要营收板块。去年,其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营收约10.3亿元,同比增长5.8%;职业培训营收2.48亿元,较上年飙升442%,原因是受益于推出多元化在线课程,以及近期收购的业务提供收入贡献。

最近有科技公司在招股文件首次提到人工智能机器人ChatGPT,并计划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科技来创作文学作品,对于知乎在AIGC领域的布局,首席技术官李大海表示:“最近已全面评估自研AIGC技术和寻求外部合作,来为产品和创作者赋能。”

他称,知乎社区的数据优势,以及垂直专业内容的积累,会在AIGC技术革命中有独特的定位,而公司目前在模型层和应用层都有自己的尝试,希望在问答和内容消费上带来新体验。

职业培训成新亮点

相较于传统的广告变现和付费变现来说,知乎的新板块“职业培训”更加引人注目,它除了是去年收入增幅最快的分部外,收入占比也从去年的2%大增至7%。

知乎管理层也对职业培训寄予厚望。周源表示,公司的战略重心将分为以社区为核心的第一曲线,以及以职业培训为核心的第二曲线。他在去年11月发表的公开信曾强调,知乎从 2019 年底开始摸索职业教育,用三年时间做了各种尝试,“已经通过联运、自营和收购,进行了职业教育的初步布局。”最近更有报道称,该部分业务可能会分拆独立发展,以凸显其重要性。

最初,知乎是作为平台,提供课程的在线销售转化,教学服务来自第三方教育机构。2021年8月,该公司投资财经会计在线培训公司品职教育,同年10月入股在线留学考试培训机构趴趴英语,再于去年10月收购主攻教师资格考试的职业教育公司掌上园丁。两个月后,知乎的职业教育业务上线了首个独立品牌“知学堂”,今年2月还推出了“一起公考AI课”App,继续加码职业教育业务。

但是,在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后,诸多K-12教育培训机构已纷纷转型职业教育赛道,加上布局已久的网易(NTES.US; 9999.HK)、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职业教育领域的竞争已相当激烈。职业培训能否成为帮助知乎实现盈利的快捷方式,相信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汽车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亿元

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收入17.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若;期内盈利4.2亿元,同比微跌1.5%。 汽车之家首席财务官曾岩表示,因在内容多元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用户增长。据QuestMobile数据,公司9月移动端日活跃用户达7,656万,同比增长5.1%。另外,得益于新零售业务的强劲贡献,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业成本为6.46亿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释因在下沉市场拓展创新业务,加上股权激励费用上升,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汽车之家周五平开报48.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2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Man Wah subsidiary Remacro NEEQ listing

敏华分拆锐迈科技挂牌新三板 开启智能制造第二舞台

家具龙头敏华控股将旗下智能零部件业务锐迈科技分拆赴新三板挂牌,打造“港股+内地”双平台布局,试图突破估值瓶颈、重塑智能制造定位 重点: 挂牌后锐迈仍为敏华附属公司,母公司持股超八成 锐迈所属业务收入录得下滑    李世达 在中国家具制造业的版图上,敏华控股有限公司(1999.HK)长年稳坐龙头。从“芝华仕”(Cheers)沙发的家庭标配,到全球功能椅市场的主要供应者,这家诞生于广东东莞的企业几乎与“中国制造的舒适”划上等号。近日,敏华做出了不寻常的决定,让旗下智能化转型的引擎——锐迈科技,单飞赴内地新三板挂牌上市。 锐迈科技是敏华供应链中较少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却几乎支撑整个产品体验的存在。它设计并制造电动沙发的金属支架、智能电机和控制模组,决定了产品能否静音升降与在全球市场竞争力。 根据敏华2024/25年度年报,锐迈所属的“其他产品”业务,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年中录得约16.7亿港元收入,按年下滑约8.4%,主因是内地家具需求转弱,从而导致铁架及智能家具零部件的销售下降,但毛利率仍维持约30%,按年增长三个百分点,显示出相当韧性。 智能制造的隐形引擎 锐迈的角色,其实正是敏华转型的缩影——从传统家具制造商,走向“智能家居”与“模组化制造”的高附加值路线。分拆挂牌让这个技术部门获得独立融资与估值空间,从内部支援者成为对外可见的智能制造品牌。 新三板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最初设立于2013年,主要为未能在上交所或深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提供股份挂牌与融资管道。自2023年起,新三板持续推进市场分层与制度衔接改革,形成“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的递进架构。 其中,精选层企业可经审核申请转板至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通中小企业从挂牌培育到公开上市的资本通道。这使得新三板的角色,从早期的场外交易市场,逐步转型为服务“专精特新”与智能制造企业的孵化与过渡平台。 双平台资本布局 对锐迈而言,这个平台恰好对应其规模与发展阶段——技术成熟但仍需研发投入、拥有固定订单但估值未被充分反映。新三板能提供人民币融资与政策性基金的对接,也为敏华建立“内地估值窗口”,更贴近中国本土政策红利与制造业资本圈,形成港股与内地资本互补的双平台布局。 公告显示,挂牌后锐迈仍为敏华附属公司,母公司持股超八成,财务仍并表。这意味着,敏华并未放弃控制权,而是在既有框架内创造新的增长空间。一方面,锐迈可借独立身份拓展智能零部件外部客户,甚至进入更多家具品牌供应链;另一方面,敏华可利用子公司的市场估值与融资能力,支撑自身高端制造升级与自动化投资。 当前,敏华的基本面正面临一定压力。公司截至2025年3月底的财年,主营收入按年下滑8.2%至16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更按年跌10.4%至20.6亿港元。整体毛利率由39.4%升至40.5%,反映成本控制改善,但内地房地产与家居需求疲弱仍拖累主营业务表现。管理层指出,将持续透过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提效,而锐迈科技的独立融资则有望为制造端升级提供新动能。 敏华股价自2024年底以来呈震荡回升格局,过去六个月虽累升约15%至 4.7港元,但年初至今仍跌1.6%。近期多家券商,包括瑞银与里昂,均上调评级,认为内房地产市场疲软的预期已充分体现,虽然美国关税带来不确定性,但也可能创造股价上涨机会。 目前公司延伸市盈率约为8.9倍,低于同业如顾家家居(603816.SH)的16倍,与恒林股份(603661.SH)的17倍。这样的差距反映出港股市场对内地家居需求疲弱的审慎态度。不过,若考虑敏华的全球品牌布局、稳定现金流及智能化升级潜力,现时估值水平已接近历史低位,提供一定的修复空间。 随着锐迈科技分拆后在新三板建立人民币估值窗口,若能带动集团制造端盈利改善与资本市场关注,敏华的估值中枢有望逐步回升。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当前股价或许正处于“估值重构”前的低档蓄势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文远知行港股首挂破发 全日收跌近一成

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文远知行(0800.HK, WRD.US)周四在港交所首挂低开7.8%,随后跌幅扩大,至中午休市报24.4港元,跌9.96%。 已在美国上市的文远知行公布,此次发行8,825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72.44倍超购,触发回补机制,最终配发占比增至20%,国际发售占80%,获8.85倍超购。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7.1港元,净筹约22.64亿港元(2.91亿美元)。 公司表示,集资所得约40%用于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另外40%用于加快L4级车队的商业化量产或运营,约10%用于建立营销团队和分支机构,余下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近两亿元,同比增长32.8%,亏损达7.92亿元,按年收窄约10%。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定价远低目标 小马知行午收仍跌13%

自动驾驶出租车营运商小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2026.HK, PONY.US)周四首在香港挂牌,开市报124港元,较招股定价139港元低近11%;中午收市报121港元,跌13%。 自小马智行在上月28日在港公开招股后,其在美上市的存托股份持续受压,周三收市报16.25美元(126.75港元),过去一周下跌23%。 小马智行经调整后的发售量为4,824.9万股,招股价最高不超过180港元,是次定价远低于目标价近23%。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近15倍,国际配售超额6.7倍,集资总额67亿港元 公司在中国4座一线城市提供L4自动驾驶服务,现时拥有自动驾驶的士超过720辆,另有170辆自动驾驶货车。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升43.3%至3,543.4万美元,但亏损按年扩大87.2%至9,608.6万美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