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共享单车运营商从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融资2.8亿美元,并将业务中心调整至电动车领域

重点:

  • 哈啰出行从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共融资2.8亿美元,使其今年的融资总额达到5亿美元
  • 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美国上市计划失败后启动融资,同时拓展电动车生产和换电服务

阳歌

今年早些时候,共享单车运营商哈啰出行(Hello Inc.)恐怕是跟华尔街“告别”过了,当时面对同时来自北京和华盛顿越来越大的监管阻力,它突然撤回了在美国的上市计划。但这并不妨碍这家亏损的公司在等待是否以及何时重启IPO计划的同时筹集现金。

该公司上周成为新闻头条,宣布筹集了2.8亿美元的新资金,使其今年的总筹资额达到5亿美元。如果考虑到该公司最初的IPO筹资目标是1亿美元,这就相当可观了。

这最新一轮融资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其背后的投资者,即电商巨头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全球最大的生产电动汽车和电单车电池的宁德时代(300750.SZ)。这两个大的投资者的到来可以为迅速扩张的哈啰出行的服务提供重要的新支持。

特别是宁德时代的加入,暗示了哈啰出行的一个重大的方向性变化,因为它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电动车领域,这很好地配合了中国政府推广此类技术的宏观规划。

正如我们过去常说的,使你的业务与政府政策保持一致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一致性不仅会为你获取政府的财政援助打开大门,而且当你需要获得新的营业执照和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等批文时,还可以获得有利的监管待遇。

哈啰出行今年因成为中国首家申请上市的独立共享单车运营商而备受关注。它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摩拜单车和青桔单车,分别属于更大的互联网公司、O2O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和滴滴出行(DIDI.US)。

独立性质使哈啰出行在与它们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为两位竞争对手都有富裕的父母,不仅可以提供现金,还可以提供更大的平台来推广共享单车服务。哈啰出行确实也有一个类似这样的关系,那就是它早期的投资者蚂蚁集团,这家与阿里巴巴有关联的金融巨头,将哈啰出行纳入了支付宝,并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在4月提交IPO招股说明书时,支付宝用户是哈啰出行共享单车服务的最主要客户源。因此,引入阿里巴巴作为新的股东,可以让哈啰出行能在阿里巴巴的各种应用上获得更多新的空间来推广服务。

在仔细研究哈啰出行自首次提交IPO申请以来,近期的多元化举措之后,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它为什么会与宁德时代合作。根据一份中国媒体的报道,该公司今年悄悄地进入了一些新的业务,宁德时代可能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包括生产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车换电站的运营。

打造销售网

据上述报道称,自今年4月进入该领域以来,哈啰出行已经推出了三款电单车,并正在开发电单车的销售网络,目前已有5000家门店。

这一举措似乎是针对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该技术,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而推动了这个市场的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也反映在领先的电动踏板车制造商牛电科技(NIU.US)的最新数据中,上个月它报称,其在华销量同比增长了45%。

因此,宁德时代作为一个主要的新战略股东,可能会成为哈啰出行电单车生产的一个重要的供应商,以及帮助它建立零售商网络的潜在引荐渠道。

宁德时还可以在哈啰出行的换电站新业务中发挥作用。虽然电动车充电站在相关基础设施的讨论中往往最受关注,但换电站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换电站为车主提供了一个更快的选择,换去耗尽的电池,而无需等待充电。

在对哈啰出行进行新的投资之前,宁德时代已经是其换电业务的早期投资者。

所有这些都让哈啰出行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电动车领域的参与者,加上最初的共享单车服务,或许零排放的参与者更适合拿来描述这家企业。根据其稍早的招股说明书,最初的共享单车和电单车业务占到去年营收的91%。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是,来自这个部分的收入实际上在去年每个季度都比前一年同期有所下降,这很可能是激烈的竞争所致。

因此,新业务的引入,以及推广其核心共享单车业务的潜在新渠道,可能有助于重振哈啰出行的前景。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归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去年增长了50%,至45亿元(7.05亿美元),高于上年15%的增幅。

哈啰出行以其标志性的蓝白自行车而闻名,它们在中国大多数大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在2017年与中国最早的共享单车运营商之一永安行合并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哈啰出行。蚂蚁集团对该公司进行了投资,在招股说明书提交时,蚂蚁集团是它最大的单一股东,持有36.3%的股份。永安行当时持有7%的股份,其他投资者包括国内巨头复星集团,以及春华资本。

归根结底,最新的融资还是比较令人鼓舞的,因为这表明,该公司仍有能力吸引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可能需要的大笔资金,同时努力实现盈利。

它将从宁德时代和阿里巴巴获得新的协同效应,这可能是盈利努力的重要催化剂,而政府的有力支持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这种支持也可能最终帮助哈啰出行重新启动IPO,不过未来的上市地点也许会转移到香港,甚至中国内地也不好说。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新氧上季转亏为盈 收入展望仍然保守

最新:美容应用程序(App)运营商新氧科技有限公司(SY.US)周二公布,去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减少27.7%至3.25亿元,期内录得3,130万元净利润,扭转上一年同期亏损2,770万元的局面。 利好:董事长兼CEO金星表示,受惠于降本增效措施,令利润规模大幅提升,去年四季度非国际会计准则的经调整净利润达3,880万元,比上一季飙升近300%。 值得关注:该公司去年四季度的月活跃移动用户为400万名,比上一年同期的740万名大减46%;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数量,也从5,327家减少19.8%至4,272家。 深度:新氧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医美整形网站和手机App,协助客户查询、挑选和预约医美服务。与其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中国公司一样,它去年受困于官方的新冠“清零”政策,不少作为新氧最重要客户的美容手术提供商被迫暂停营业,令新氧平台上的广告收入减少。虽然这些限制已在去年12月初取消,但新氧对今年首季度的业务展望仍然保守,预计总收入将在2.9亿元至3.1亿元之间,比去年同期减少3.4%至增加3.2%。 市场反应:业绩公布后,新氧股价在周二大涨27.9%,报2.11美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上游水平。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Y.US

宜搜科技谋上市 ChatGPT成卖点

这家以数字阅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国科技企业,成为首家在招股文件中提到ChatGPT的公司 重点︰ 宜搜科技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并计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文学作品 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正面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与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等企业竞争,作为行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只能增加广告及销售开支来捍卫市占率   裴梓龙 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最近风摩全球,由百度(BIDU.US; 9888.HK)开发的中国版本“文心一言”也正式登场,科技界更掀起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浪潮,从作文、写诗、编程、翻译、创作剧本及写小说等,只要输入指示词,ChatGPT都可以帮你完成。 最近,有一家中国科技企业也蹭上了ChatGPT热度,成为首家将ChatGPT写入招股文件的企业。以网上阅读小说应用程序为核心的宜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已于3月中初次向港交所呈交招股申请,由中银国际作为独家承销人,致力成为“港股AIGC第一股”。 虽然由全球科网巨擎微软(MSFT.US)投资的公司OpenAI所开发的ChatGPT,目前无法在中国境内应用,但宜搜科技在招股文件中,仍然援引ChatGPT来展示AIGC的重要性,当中提及“AIGC可为内容创作方面带来根本变化,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已积累多年研发经验,将利用经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文学作品。” 对于中国的小说爱好者来说,宜搜科技绝不陌生,其应用程序里的小说曾令不少人通宵达旦追看。据招股文件显示,宜搜的核心业务是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去年前9个月的收益为1.77亿元,占公司整体约53.2%。 发行游戏成效不彰 2005年,汪溪在深圳成立了宜搜科技,主打移动搜索业务,直到2013年,他看准了网络阅读小说市场,推出旗舰产品“宜搜小说App”,再于2017年推出“快读版”,向用户提供大量可供在线阅读的电子书,吸引大量中国小说看好者。截至去年9月底,宜搜系列阅读App的累积注册用户人数达4,400万名。 有了吸引流量的核心“宜搜小说APP”,公司业务近年由数字阅读推荐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延伸至网络游戏发行,但对整体业绩未有帮助。去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整体收入为3.33亿元,同比上升5.7%;其中数字阅读推荐服务收入增加9.2%、数字营销服务营收仅升约5%,而网络游戏发行的收入未成气候,期内仅录得约370万元,占整体收入1.1%。 庆幸的是,宜搜系统阅读App的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仍处上升趋势,从2020年的2,110万名,稳步增长至去年9月底的2,550万名;期内月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也从35.7元升至56.9元。 然而,宜搜科技的整体盈利表现不稳定,净利润率也相对较低。该公司2020年获利3,131万元,净利润率仅7.6%,翌年净利润率曾升至11.5%,但到了去年前9个月,其净利润率再度回落至9%,低于同业阅文集团(0772.HK)去年全年的17.7%。 事实上,中国数字阅读市场非常拥挤,除了宜搜科技外,也有百度、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字节跳动和具有腾讯(0700.HK)背景的阅文集团等科技公司竞争,这些公司具有雄厚财力,能够大撒金钱抢占市场。像宜搜科技这类中小型企业,只能增加广告及销售开支来吸引新客和留住旧客,以捍卫市占率。 广告开支占比上升 回顾过去两年多的业绩,该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均占总收入两成以上,其中去年前9个月同比大增31.3%至9,882万元,占整体收入达29.7%,主要涉及在互联网媒体与网络平台向客户投放广告及推广产品的支出。 宜搜科技过去的上市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14年曾计划到美国上市,其后撤回申请,于2017年在中国新三板上市,但短短两年后,便因为成交金额低迷而决定除牌。到2019年,公司希望冲刺上海科创板,却再次未竟全功,兜兜转转下,决定转战港交所。 从该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反映其确实有一定集资需要。去年前9个月,其经营现金流录得1,399万元净流出,远逊2021年的流入5,095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更大幅减少1.26亿元,仅余8,853万元。如果现金流出情况未有改善,其业务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 为支持流动性,宜搜科技加强了举债力度,流动负债由2021年的4,855万元,翻倍至去年9月底的1.17亿元,当中包括银行计息借款、合约负债及其他应付款项等。 据宜搜科技在招股文件中表示,这次筹资主要用于提高研发能力、确保长期技术优势、提高作为第三方数字阅读平台的实力与扩大数字营销服务。说穿了,就是要提升公司的AI水平,以奠定AIGC的基本技术基础,最终目标是利用AI自动生成小说内容,以捕捉这个最新科技浪潮带来的庞大商机。 宜搜科技去年前9个月获利3,000万元,推算全年净利润为4,000万元,对比阅文集团的51倍市盈率,其上市估值仅约20.4亿元。然而,在目前港股持续疲软的市况下,加上宜搜科技仅为竞争激烈赛道上的中小型参与者,要说服投资者认购,或许真的要问一下ChatGPT有甚么妙计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疫情无碍消费者需求 洪九果品收入利润增

最新:水果分销商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6689.HK)周一公布,去年收入增加46.7%至150.8亿元,非国际会计准则的经调整利润增加33.5%至14.5亿元。 利好:由于该公司进一步拓阔销售网络,新进入了哈尔滨、南京及郑州等大城市,加上其“端到端”供应链保证了在新冠疫情期间持续、稳定的水果供应,以迎合消费者需求,令收入得以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该公司毛利率较高的核心水果产品占公司收入比例,从2021年的57.5%降至去年的44.8%,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令国际物流及清关流程延长,导致这些产品在中国整体的进口量有所下降。 深度:洪九果品成立于2002年10月,主要业务为水果分销,是中国三大水果企业之一,公司近年瞄准中国消费升级,专注销售高货值果品。虽然中国于2020年起经历新冠病毒疫情,但该公过去三个财政年度的销售收入仍高速增长。然而,由于该公司去年上市时市况不佳,最终只能筹资约5亿港元(4.3亿元),远低于市场传闻的目标筹资额23.5亿港元,但最终仍成为港股的「水果第一股」。 市场反应:洪九果品周二早盘曾上涨4.9%,但其后走势回落,中午收盘软0.7%至30.3港元,比去年的上市价40港元低24.3%。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6689.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