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8.HK GDS.US
GDS seeks investors for international ops

据报道,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在洽谈,拟把快速扩张的国际业务的部分股份出售给高瓴和博裕等几大投资者

重点

  • 万国数据计划通过出售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的部分股份,筹集最多6亿美元资金,其国际业务部门在马来西亚运营着多个数据中心,并计划进军印度尼西亚
  • 这笔资金将让几个全球投资者获得万国数据国际业务的多数股份,这可能会为它国际业务的分拆铺平道路

阳歌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会成为下一家将国际业务从国内剥离的公司吗?

随着公司确认为了获得资金,正就出售其年轻的国际业务部分股份进行谈判,这问题开始隐现。万国数据在11月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正在寻求投资者,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完成筹资计划。

因此,当彭博新闻周一报道称,高瓴、博裕和鼎晖正就提供这些资金进行洽谈时,并不让人感意外。万国数据确认“已就有关其国际业务的潜在交易,与几家私募股权进行讨论”,但没有透露具体名字。

这些顶级区域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兴趣,不仅体现了万国数据作为一家经营相对良好的公司的吸引力,也体现了人工智能激发一大波数据中心需求的巨大潜力。这类投资对高瓴、博裕和鼎晖这样的中国私募来说也是明智的,它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放缓的中国本土市场外寻找目标。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投资者将带来5亿至6亿美元的资金。万国数据之前表示,将出售国际业务的少数股权,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私募股权将通过投资获得万国数据国际业务20%至35%的股份。

这意义重大,因为这种投资会让其国际业务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国际化,不像整个公司那样,仍然由创始人黄伟牢牢控制。根据万国数据的最新年报,新加坡数据中心运营商ST Telemedia全球数据中心,目前持有万国数据31.8%的股份,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持股3.6%。

因此,出售国际业务20%至35%的股份,意味着国际业务一半以上的股份,将由这两家新加坡实体加上新入局的私募持有。这很可能会为分拆国际业务铺平道路,这家公司或会设在新加坡,将实现万国数据的两个关键目标。

一方面,它可以把增长较快的国际业务,从原来的中国业务分拆出来,让国际业务能够凭借更大的潜力,获得更高的估值。同时,此举也将断绝国际业务与中国之间的联系,缓解客户对将数据托管在一家中国公司的数据中心的担忧。

投资者似乎喜欢更宏大的故事,不过他们现在总体上对万国数据并不是特别有兴趣。彭博新闻社的报道发布后,该公司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价周一上涨了18%,同一天在纽约挂牌的股票也上涨了22%。但即便是经历了这一轮上涨,该股今年迄今仍下跌约14%,并且过去52周下跌了一半以上。

暗淡的中国市场

估值方面,中国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与全球同行之间的差异相当惊人。万国数据目前的市销率只有0.86倍,而国内同行世纪互联(VNET.US)更低,只有0.22倍。相比之下,全球领先的Equinix (EQIX.US)和Digital Realty (DLR.US) 分别为10倍和8倍,这才符合大家对高增长公司的预期。

就此来说,巨大的差距要直接归因于中国和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差异。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目前处于“修正”阶段,作为行业最大客户之一的云服务提供商,正在放弃大量没盈利的业务,​​专注于规模更大、能带来丰厚利润的用户。

相比之下,就竞争程度而言,全球的云市场更为健康。这一点体现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四家公司的利润上,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在过去三年里都在亏损,而Equinix和Digital Realty同期一直保持盈利。

那么,万国数据的国际业务究竟包括哪些,让投资者如此兴奋?公司的全球足迹都落在了东南亚,这是很多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起点。公司2021年利用ST Telemedia提供的数据中心容量,在新加坡提供服务,并于去年第三季度,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正式启用了首个自营设施。

它计划在去年年底前,投入另一处规模类似的设施,并已在柔佛州购买了一处土地。公司还与印尼的主权财富基金INA签署合资协议,在该国建立数据中心。

随着马来西亚业务的发展,公司去年海外业务的资本支出预计在40亿元,超过其为中国业务规划的35亿元。公司尚未公布2024年的国际资本支出计划,不过我们预计数字可能会与去年的40亿元持平或更高。因此它需要从新投资者那里筹集现金,而后者似乎很乐意向万国数据的这部分业务注入资金。

公司去年12月宣布,已从多家马来西亚大银行处获得12.7亿林吉特的绿色融资信用,可见金融界似乎对帮助万国数据,为其出海提供资金兴趣浓厚。如果万国数据决定分拆国际业务并让其单独上市,那么新投资者及股票买家数量可能会扩大。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六福集团3月季度营收下滑 同店销售额跌幅扩大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个月期间,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销售额则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场表现最差,三月当季零售收入同比骤降11%,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挫14%。相较之下,中国内地业务表现较好,当季零售收入增长20%,同店销售额上升2%。 报告期内,集团净减少56间门店,总门店数从去年9月底的3,343间缩减至今年3月末的3,287间。 由于复活节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及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团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aoCao operates a ride hailing service

证监会开绿灯 曹操出行IPO接近冲线

上周,在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一年后,这家由吉利投资的网约车应用程序终于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许可 重点: 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后,曹操出行耗时一年的港股上市计划或即将完成 该公司去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5%,超越竞争对手,在此期间它进军32个新城市,业务版图扩大逾60%    阳歌 汽车巨头吉利一向在最新的驾驶科技与服务领域起步稍晚,但往往能凭借更雄厚的资源与执行力迅速迎头赶上。这点在吉利对标Uber(UBER.US)打造的出行平台曹操出行有限公司身上或许会再次应验。如今,其一度停滞的IPO计划终于接近终点线。 曹操出行一年前首次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但未能成功,后于去年10月重新提交申请。上周五,中国证监会终于批准了此次上市,清除了主要的监管障碍之一。现在,曹操出行须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此事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完成,这将为其最终上市铺平道路。 届时,曹操出行将加入一个日渐拥挤的赛道,与中国的上市同行一较高下,其中包括规模较小的嘀嗒出行(2559.HK)和如祺出行(9680.HK)。许多人认为,行业巨头滴滴也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在香港上市,在2021年因未能通过必要的数据安全审查而在纽约短暂上市后,再次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中等规模的中国投资银行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为此次上市的保荐人,这表明其规模应该相对较大。彭博新闻社此前报道称,此次上市或将筹集数亿美元。 在中国拥挤的网约车行业,2015年成立的曹操出行相对而言是个新手。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持有84%的股份,这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吉利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车企,旗下目前拥有一系列上市资产,从吉利汽车(0175.HK),到瑞典的沃尔沃(VOLCAR.US)、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氪(ZKR.US)、跑车制造商路特斯(LOT.US)和智能汽车技术开发商亿咖通(ECX.US)。 曹操出行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地方在于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己开发的定制车辆,由吉利旗下公司生产,再由曹操出行将其出售或租赁给司机。这种模式与出租车的方式类似,与多数平台让司机自备车辆的做法不同。 “我们利用吉利体系内庞大的换电站及汽车维修店网络,为司机造就巨大的成本优势,从而提高他们的净收入,”曹操出行在去年10月提交的最新版申请书中表示。“我们的定制车亦为司机优化了经济性及驾驶体验。” 虽然这一策略自2022年才启动,但公司迅速加大投入。2023年,专用车辆占其平台总交易金额(GTV)约五分之一,并于去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26.4%。公司表示,该比例将持续上升,目标是最终为所有司机提供定制车辆。 聚合应用程序 曹操出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越来越多地使用聚合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整合了许多不同网约车服务平台的服务。这种应用程序在中国越来越常见,它降低了一些资源较少、无力自己开发应用程序的小公司的准入门槛。但这也导致许多小公司进入了市场,从而加剧了竞争。使用聚合应用程序还能降低营销成本,因为大多数此类平台都由知名企业运营,如高德地图和外卖餐饮巨头美团。 曹操出行起初依赖自己的应用程序,但首次接入聚合应用程序不久后,业务便迅速向它们转移。从那以后,通过聚合应用程序完成的网约车订单比例,已从2018年的3.5%上升到2023年的30%。公司表示这一比例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8年达到订单总量的一半左右。 公司指出,聚合应用程序的使用大幅降低了获客成本,在GTV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23.6%降至2023年的18.1%。 随着基本商业模式的确定,曹操出行开始了积极的扩张。仅去年上半年,它就进入了32个新城市,截至去年6月,其业务覆盖范围扩大了60%以上,达到83个城市。这使得它在去年上半年实现了25%的营收增长,从一年前的49.4亿元攀升至61.6亿元(8.44亿美元)。相比之下,滴滴去年全年的营收增长要慢得多,仅为7.5%,而如祺出行的营收增长了14%,嘀嗒出行的营收实际上还下降了3.4%。 快速增长也使得曹操出行的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从2021年的7.1%上升到去年上半年的8.4%。在此期间,公司通过降低一般及行政费用和研发费用在营收中所占的比例,部分抵消了这一增长。 这些努力帮助公司在2023年创下有史以来的首次毛利润,去年上半年,其毛利润从上年同期的1.65亿元增至4.29亿元,增长了一倍多。在此期间,公司毛利率从5.8%提高到7.0%,而随着作为仅次于滴滴的第二大参与者地位更加巩固,这个数字似乎还会继续改善。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曹操出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上市文件显示,该行业的顶级参与者(应该是指滴滴)在2023年控制了约75%的市场份额,而它的份额仅占4.8%。 在估值方面,业内其他公司的估值倍数差异很大。像优步(Uber)和Grab(GRAB.US)这样的头部企业目前的市销率(P/S)分别为3.7倍和5.9倍,而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市销率则低得多,前者只有0.79倍,后者为1.25倍。我们预计曹操出行应该能够获得更接近头部企业的估值,市销率或许在3倍左右,这将使其估值达到非常可观的400亿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PCB设备制造商大族数控拟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设备制造商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公司已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 成立于2002年的大族数控,是中国印刷电路板(PCB)专用设备生产商之一,主要从事PCB专用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包括PCB钻孔、检测、曝光、成型设备等。其控股股东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亿元,同比增长104.56%,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122.20。今年首季收入年增27.9%至9.6亿元,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价自2022年上市以来,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约159.8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Temu与Shein大砍美国广告支出 警告即将涨价

据媒体报道,中资电商平台Shein与Temu正大幅削减其在美国的广告支出,并警告消费者即将调涨价格。这是因应美国即将开始对所有进口包裹征收关税的新政策,该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税规定,过去内容物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关税入境美国。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数据报道,截至4月13日的两周内,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广告支出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广告支出缩减19%。Temu是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PDD.US)旗下国际业务板块,Shein则是全球快时尚行业领军企业,总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英国《卫报》披露,这两家电商业者已警告其美国客户,预计下周起将上调价格。Shein在向消费者发出的公告中表示:“由于全球贸易规则与关税政策变动,本平台的营运成本已上升”,价格调整将于4月25日生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调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后,Shein与Temu或需缴纳最高145%的税金。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