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内疫情期间的旅行限制,这家在线旅行社一季度严重亏损,但预计丰厚的利润就在眼前

重点

  • 携程一季度录得亏损9.89亿元,收入环比下降12%
  • 虽然业绩低迷,该公司对中国放松旅行限制后出境游的潜在热潮表示乐观

安柯伦

如今,在中国经营在线旅行社非常艰难。这个国家仍然禁止国际旅客入境,持续的疫情限制措施也重创了国内旅游业。

携程集团(TCOM.US; 9961.HK)对这种痛苦感同身受,这家总部设在上海的在线旅游巨头刚刚公布了看上去乏善可陈的一季度业绩。不过,公司高管仍然洋溢着乐观情绪,他们认为公司有望搭上全球正在兴起的旅游淘金热的快车,当中国重新放开国门后,这一热潮很快就会来到中国。

先说坏消息。携程报告今年前三个月亏损9.89亿元(约合1.48亿美元),扭转了去年盈利17.8亿元的局面。当季收入总计41亿元,较上季度下滑1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表示,多年来,公司经受住了旅游业的起起伏伏,并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了这些经验和教训。她说,生存的关键是留住现金,该公司现金充裕,截至3月底持有现金333亿元。

虽然业绩并不亮眼,携程的高管们有一个颇有说服力的故事要告诉投资者和分析师——而且似乎得到了认可。

周二业绩发布后,该公司在香港的股票一度上涨25%,最终收涨16%。此后回吐了部分涨幅,不过仍然比公告前的水平高出12%。

这样的涨幅看起来尤其强劲,因为考虑到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都掩盖不了中国为控制疫情传播而实施严厉的旅行限制对携程网及其同行的影响。携程一直努力提高未受中国限制措施严重影响的国际市场的收入。但其超过一半业务仍然来自国内。

航空分析公司OAG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机场进出港航班的飞机座位数接近6400万,比2019年6月疫情前的水平下降了超过20%。其中近6220万个座位来自国内航班,占总数的97.3%,因为中国大幅缩减了国际旅行。

封控措施结束后,国内旅行往往会迅速恢复。不过,对携程而言,真正赚钱的是中国人的出境游,这项业务在过去两年几乎停滞。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暂停了入境旅游签的发放,而且几乎禁止中国公民出国旅游。

同行的表现更胜一筹

与携程不同的是,其他一些主要做国内游的中国在线旅行社在一季度实现了盈利。总部位于江苏的同程旅行(0780.HK)同期利润高达2.45亿元。虽然同为在线旅行社,但同程的大部分注册用户生活在较小的三线城市,这些地方幸免于中国最严重的封控。生活在这些地方的游客可以继续在国内旅行,在此过程中令同程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最大的度假村运营商复星旅游文化(1992.HK)是广受欢迎的Club Med品牌的拥有者,它也设法避免了效益的低迷不振,因为它75%的收入来自中国以外,因此它能够从一季度美国和欧洲主要市场的旅游业反弹中获利。今年前三个月,复星旅游文化从其核心度假村和旅游目的地业务中实现净收入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多。

相比之下,携程表示,它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疫情导致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程度不一的封控,大大加剧了其季度亏损。

由于这些城市的封控一直持续到二季度,而且中国政府毫无放松国际旅行禁令的迹象,携程二季度的业绩前景也不是那么乐观。

 “本季度至今,行业层面航空客运量下降了70%到90%,”携程首席财务官王肖璠在本周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与 2019 年同期相比,酒店行业每间可销售房收入下降了 40% 至 60%,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防疫要求。”

因此,该公司预计“二季度会相对疲软”,孙洁告诉分析师。

携程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从 289.80 港元的 12 个月高位下跌逾 19%,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同期跌幅更大,高达 23%。但该公司的美股市销率仍为 6.2倍,高于同程的 4.4倍,远高于全球旅游巨头 Expedia(EXPE.US)的 1.6倍。

这一溢价要部分归因于携程高管的整体乐观情绪,它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财报发布后的股价反弹,因为投资者和管理层都认定,未来会更加光明。归根结底,中国不可能永远关闭国门。当边境重新开放时,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手里攒了不少钱,会忙着在携程这样的旅行网站下单。

在中国之外,随着各国重新开放并放松限制,长途旅行已恢复了活力。在许多市场,对座位和酒店客房的需求超出了供应量,旅游业的收益率随之飙升。价格很高,但人们并不在意。大家只想出门旅行,并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

携程并不是唯一一家在等待重新开放的中国大公司。中国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华住酒店集团(HTHT.US;1179.HK)管理着近 8000 家酒店,拥有超过 75万间客房。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净亏损6.3亿元。

不过,怀着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华住酒店集团在三个月里新开了300多家酒店,还有2200多家酒店正在筹备中。这是对中国旅游市场何等的信心!

一位非中国籍的航空公司高管最近称,目前的旅行环境是他30年来看到的收入最高的。在经历了两年由新冠疫情引发的萧条之后,全球旅游业正在掀起一股淘金热。一旦中国市场重新开放,携程及其投资者将获得回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尽管出现了季度亏损,但本周每个人都表现得如此兴奋。

 “虽然我们的短期前景可能看起来并不乐观,但旅游需求依然强劲,这让长期前景看起来更为光明,”携程董事长梁建章说。“随着各国政府的不断开放,全球旅游业继续以强劲的速度复苏。我们预计,一旦限制放松,中国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简讯:浙江三花获证监会批准赴港IPO

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请,为这家制冷空调元器件制造商的IPO计划扫清关键监管障碍。 根据证监会官周一网上的备案通知书披露,三花智控拟发行约4.77亿新股。 该公司于今年1月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由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承销商。财务数据显示,其去年首九个月营收同比增长8.4%至2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0亿元有所增长;当期净利润从21.6亿元增至23亿元,增幅达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去年原计划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终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改道为香港资本市场。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北森控股去年度亏损收窄

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HCM SaaS)供应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预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财政年度,亏损将介乎约1.3亿元(1,800万美元)至约1.96亿元,较2024财年的亏损约32.09亿元收窄。 公司表示,亏损收窄主要由于公司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及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较2024财年减少所致。 北森控股预期,2025财年收入将介乎约9.23亿至约9.66亿元,按年增长约8%至13%,年度经常性收入预料介乎约8.9亿至约9.27亿元,按年增加约17.7%至22.5%。 公司股价周二低开0.5%报5.8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5.97港元,跌1.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南国大折让配股 集资不足900万港元

餐饮集团上海小南国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将以每股0.02港元,配售近4.43亿股,较周一收市价0.024港元大幅折让16.7%,仅集资890万港元,集资所得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小南国表示,配售可筹集额外运营资金、增强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扩大本公司的股东基础,从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经是上海餐饮龙头之一的小南国,近年业务每况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亿元,亏损却较2023年扩大80%至8,506万元 小南国周二高开25%报0.03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