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药业资金告急 谋转身攻化妆品市场

这家资金紧绌的生物科技公司,正从原来的肿瘤药物业务转型,非处方化妆品已开始产生收入
重点:
- 曾专注于抗癌药的开拓药业正在转型,最新推出的两款产品分别用于祛斑和治疗脱发
- 公司首次取得来自非处方化妆品的收入,但脱发药物仍在进行临床试验
谭英
聊聊改头换面的“美容转型”吧!
2020年5月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IPO)时,总部位于苏州的的生物科技企业开拓药业有限公司(9939.HK),在研发管线中有两款潜在的“重磅产品”,其抗癌药物和脱发治疗药物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当时正研发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普克鲁胺,并预测到2025年,该药物在中国的市场规模可达到约213亿元(29.5亿美元)。招股书显示,公司对一款正在研发的脱发药物也寄予了厚望,希望进入一个由强生(JNJ.US)的米诺地尔和默沙东(MRK.US)的非那雄胺主导的市场,开拓中国价值31亿元的脱发市场。
时移势易,公司的策略正发生重大转变,已放弃普克鲁胺的研发。不仅如此,4月发布的2024年报显示,公司肿瘤研发部门已基本关闭。
当前的发展方向在公司上周的公告中披露已开始将KT-939商业化。这是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功效性化妆品原料” 。开拓药业引用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的数据称,2023年全球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为5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600亿美元。
开拓药业引用前述机构的数据称,2023年中国化妆品原料市场规模为619亿元。公司表示:“在化妆品原料的多层级市场格局中,功效性原料是其核心组成板块。”
上周公告发布次日,开拓药业股价一度上涨8%,但随后回吐大部分涨幅,收盘时涨幅不足1%。该公告似乎也印证,开拓药业正退出需长期临床试验获监管批准的药品研发赛道。
除KT-939外,开拓药业研发管线中还有防脱药物KX-826。后者已应用于非处方产品Koshiné。同时,该公司仍在推进相关临床试验。若成功,将有助于其作为处方药获市场认可。
2024年,公司录得Koshiné带来的首笔500万元收入,Koshiné的网站上将其描述为“化妆品牌”。KX-826目前也正在进行治疗雄激素性脱发(AGA)的临床试验。
5月2日,公司宣布,一项针对KX-826与米诺地尔联合用于治疗AGA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为设计新试验铺平了道路。研究结果是积极的,但并非值得大肆庆祝,因为研究显示,相比于单用米诺地尔组,米诺地尔和KX-826联合用药组仅略有优势。
日益枯竭的现金
公司计划开展的米诺地尔与KX-826联合疗法三期试验(可能涉及数千名志愿者),如何融资是另一个问题。开拓药业多年来一直处于烧钱状态,如果发行新股筹集资金,可能难以吸引投资者。截至去年底,公司现金储备只剩下1.47亿元,较2023年底的4.56亿元大幅减少。
若KX-826获批成为处方药,开拓药业将与全球仅有的两大竞争对手比肩,但获批绝非板上钉钉。根据年报,公司目前正聚焦资本密集度较低的化妆品业务。自2025年初以来,已推出6款此类产品,包括Koshiné品牌,以及基于KX-826的痤疮乳膏和基于KT-939的美白精华及乳液。
公司正通过中国的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渠道,国际电商平台亚马逊以及自有在线销售平台,推广非处方化妆护理产品。毋庸置疑,无论是脱发产品还是美白产品,在监管宽松的非处方市场中,国内外均存在众多竞争对手,尚不清楚开拓药业的产品具备何种竞争优势。
虽然其来自非处方产品的收入规模仍很小,但更有说服力的数字是,开拓药业的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9.39亿元降至去年的7,810万元,降幅达91.7%,反映公司在向低成本化妆品业务转型。这一调整帮助公司的年亏损从2023年的10亿元,收窄85.4%至去年的1.55亿元。公司将研发投入大幅下降归因于“更加聚焦核心皮科管线 (KX-826和GT20029)投入,而该等投入较肿瘤管线大幅減少”。GT20029是一种用于治疗AGA的外用化合物。
在进入脱发市场后,开拓药业加入了一个越来越拥挤的领域,业内成员包括科笛(2487.HK)和雍禾医疗(2279.HK)。销售一款AGA治疗喷雾剂的科笛股价较2023年6月上市时已下跌72%,而提供毛发移植修复的雍禾医疗股价较2021年底上市时已暴跌近93%。
开拓药业的处境类似,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已下跌超90%。该股还逆势于整体医药股市场,过去一年下跌2.7%,而同期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16.5%。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