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50.SHE
CATL eyes second IPO in Hong Kong

据报道,已在深圳上市的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在研究通过在香港第二上市,筹集不少于50亿美元

重点:

  • 据报道,宁德时代已聘请顾问研究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它或会成为香港三年多来规模最大的上市企业
  • 尽管近来电动汽车行业动荡不安,但宁德时代仍能保持盈利,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

阳歌

经过了两年的寒冬,香港的IPO市场终于升温,2024年最后几个月,中国民营企业源源不断地在该市场上市。现在,随着越来越多在中国内地A股上市的公司,寻求在香港二次上市,这个市场似乎很快就会再次热闹起来。

据报道,最新一家在考虑第二上市的公司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SZ),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EV)电池制造商。彭博新闻社的一篇报道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话称,这家巨头正与顾问探讨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进行,募集资金不少于50亿美元。

据彭博新闻社称,如此规模的上市,将是自2021年快手(1024.HK)在港上市集资62亿美元以来,集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更重要的是,最终的融资金额很容易超过快手,因为50亿美元仅相当于宁德时代目前1,600亿美元市值的3.1%。

似乎有多个因素推动内地大公司寻求赴港上市。这些公司希望扩大投资者群体,将外国投资者纳入其中,这或许部分是为了对冲中国国内A股市场潜在的疲软。尽管近期有所回升,但国内A股市场情绪总体上仍然疲软。

同样重要的是,宁德时代等公司可以通过在香港上市,为其全球扩张筹集资金。特别是随着中国为了提振国内经济,企业要将大量资金转到国外扩展的难度增加,在港集资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香港融资还可以避免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过去三个月,人民币迅速贬值,而随着西方和发展中市场保护主义关税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要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虽然在香港和中国A股市场双重上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类公司大多是大型国有巨头,比如中国的四大银行、能源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家电巨头美的电器(0300.HK;000333.SZ)打破了这一传统,本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之余,于9月在香港上市并筹集资金46亿美元。

此后,该股表现相当不错,自开始交易以来上涨了约40%。更重要的是,其在香港交易的股票目前的市盈率为13倍,和其在深圳上市的13.7倍几乎一样。对于这群双重上市的公司来说,这种情况相当少见,因为它们的A股股票和港股股票相比往往有大幅溢价。这似乎表明,香港的外国投资者愿意对美的和宁德时代等更具开创精神的公司,给予比大型国有企业更高的估值,这可能会促使更多这类民营公司考虑类似的双重上市。

目前考虑在香港上市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包括创新药制造商恒瑞医药(600276.SH)和领先的调味品制造商海天味业(603288.SH)。

放弃瑞士

了解了整个背景后,我们再来对宁德时代进行更仔细的分析,包括它最新的财务状况和在香港上市的动机。事实上,香港并非它海外上市首选的目的地。

最初的选择其实是瑞士,公司本计划在2023年初通过在瑞士证券交易所(SIX Swiss Exchange)上市,筹集至少50亿美元。这计划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筹集到欧元,资助在当地的扩张,包括在德国图林根州耗资18亿欧元建厂,以及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73亿欧元修建一处更大的工厂。   

但该计划在那年3月前后意外夭折,可能是因为中国担心该公司日益增强的主导地位。宁德时代目前控制着全球电动车市场约37%的份额,是紧随其后的两大厂商,中国的比亚迪(1211.HK;002594.SZ)和韩国的LG能源(373220.KS)各占15%份额的一倍多。

所有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都必须得到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而该机构已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它是不会放行的。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北京对宁德时代的瑞士上市计划的担忧,是否也适用于赴港上市,甚至存在阻挠的可能。

除了欧洲的工厂,宁德时代也正在美国密歇根州建厂,为当地巨头福特汽车(F.US)供货,但由于美国的电动汽车需求低于预期,该项目已于去年缩减。另据报道,宁德时代还考虑在墨西哥建厂,但该计划似乎被搁置,至少目前是这样。

在过去的两年里,电动车电池制造商总体上都过得很艰难,因为它们不得不应对去年锂价格飙升的问题。锂是电动车电池的关键成分之一。与此同时,它们的许多电动汽车车企客户出现巨额亏损,并索要大幅折扣以控制成本。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前几年强劲的收入增长势头在今年出现逆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2%至922亿元。但由于锂价大幅下跌,该公司的收入成本下降了19%,足以抵消这一影响。因此,宁德时代三季度利润增长26%,至131亿元。

公司在最近的行业动荡中,始终保持盈利的能力是其最大的卖点,将其与大多数同行区别开来。如果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批准该交易,将有助吸引投资者参与其在香港的IPO计划,并让50亿美元的融资目标轻松实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京东拟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商Ceconomy

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CECG.DE)周四证实,正与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进行收购谈判。据路透社报道,京东出价为每股4.60欧元,较周三股价溢价约23%,交易总值约22亿欧元(25.9亿美元)。 Ceconomy为欧洲最大消费电子零售商,旗下拥有MediaMarkt与Saturn两大品牌,于多个欧洲国家拥有约1,000间门店,员工人数约5万人。2023/24财年,该公司销售总额达224亿欧元,其中网店贡献达51亿欧元。 若交易落实,将使京东得以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借由Ceconomy庞大的线上与实体零售网络,扩展其在欧洲的电子商务版图。京东去年曾考虑收购英国零售商Currys,但最终未达成协议。 京东美股周四收跌1.36%,收报33.47美元,港股部分周五低开,至中午收入报130.2港元,跌2.3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维立志博一鸣惊人 首开爆升逾倍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7.HK)周五正式挂牌,开市即大升逾倍至72.4港元,其后升幅略收窄,中午收市报69.65港元,较定价高99%。 公司共发售3,686.25万股,每股介乎31.6港元至35港元,最终以上限定价,香港公开发售录得近3,494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近40倍。 公司集资净额11.79亿港元,65%用于产品的持续临床开发及监管事务、15%用于扩展现有的管线及优化集团的技术平台、10%用于提升生产能力,余下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建滔中期盈利增长强劲

建滔集团有限公司(0148.HK)周四表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强劲利润增长,原因是其制造和销售层压板及印制电路板(PCBs)的核心业务表现稳健。 公司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飙升逾70%,从去年同期的15.1亿港元增至超过25.6亿港元。 建滔股价周五开盘上扬,并在上午交易中上涨9.2%,报HK$28.35。该公司股价年初至今已上涨约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商汤折让6.25%配股集资25亿元

人工智能企业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HK)周四公布,拟以每股1.5港元配售约16.7亿股新B类股份,较前一日收市价1.6元折让6.25%。筹集净额约为24.98亿港元(3.18亿美元),占扩大后B类股份总数约4.38%。 商汤表示,所得资金将用于多个策略方向,包括30%用于发展AI云及扩建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另30%将投入生成式AI研发;20%用于探索AI与新技术领域的融合应用,如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资产与稳定币等;余下20%则作为一般营运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配股认购人为无极资本,上周亦投资约13亿港元认购另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第四范式(6682.HK)约5%股份。 商汤股价周四低开1.25%,至中午收市报1.6港元,无涨跌。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