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ND.US
Mynd.ai completes backdoor listing

网龙注入Mynd.ai的教育业务,计划明年为课堂平板提供软件服务,以吸引投资者

重点

  • 网龙的教育业务在纽交所借壳启今教育上市,该公司在2021年中国整顿教育行业的行动中倒下
  • 完成借壳后易名的新公司Mynd.ai,主要资产是网龙的教育业务,包括教育平板和配套软件服务

    

阳歌

这是上课时间。

这是新出炉公司Mynd.ai Inc.(MYND.US)的计划。启今教育在两年多前经历了内地对教育行业的整顿后,今年12月13日,中国游戏公司网龙(0777.HK)注入教育资产借壳启今教育 在美上市,新公司正式命名为Mynd.ai。

在借壳之前,启今教育在中国运营一个连锁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大多因教育整顿而消失。作为改革的一部分,学前教育业务被出售,为网龙注入教育资产铺平了道路。

自12月13日起更名为Mynd.ai的新公司,与之前的启今教育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公司的资产全部位于中国境外,主要包括一项亏损的硬件业务,该业务向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的学校销售定制电脑(又叫教育平板),并计划进军泰国和埃及等发展中市场。

这个区别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新的Mynd.ai不会受制于令人捉摸不透的中国监管机构。2021年,中国的监管机构禁止民营公司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辅业务,一夜之间扼杀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

尽管如此,Mynd.ai目前仍亏损严重,它专注于教育平板,其中大部分平板都是Promethean品牌。随着走进教室的平板越来越多,公司希望开始销售教育软件,供学校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其平板使用。因易于扩展,这种被称为软件即服务(SaaS)的业务利润率比硬件销售高得多,Mynd.ai希望借此能让公司首次实现盈利。

网龙最早在4月就宣布分拆教育业务的计划,公司大约一半的收入来自教育业务,另一半来自游戏业务。但游戏业务才是它的利润引擎,今年上半年该业务的毛利率高达97%,令人艳羡。相比之下,教育业务的毛利率要低得多,仅为24%,导致该业务继续处于完全亏损的状态。

在分拆已完成的情况下,Mynd.ai真正的挑战开始了,要让投资者相信它有绝技,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根据上周的一份监管文件,公司目前的市值约为2亿美元,因为文件显示截至12月13日,该公司拥有相当于4,5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再乘以圣诞假期前12月22日的最新收盘价每股4.52美元,就是这个数字了。

是中还是西

按Mynd.ai的最新估值计算,它的市销率(P/S)相对较疲软,不足0.5倍,对于一家拥有如此大的增长和盈利潜力的公司来说,这是难以想像的。这个数字落后于国外的教育科技公司Udemy (UDMY.US)的3.12倍和Chegg (CHGG.US)的1.93倍。不过,它和国内的网易有道(DAO.US)的0.64倍倒是相差不远,因此对于它究竟是一家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教育科技公司,仍存在一些困惑。

网龙是中国较早的游戏公司之一,它将继续控制新公司Mynd.ai,持有其72.9%的股份。但该公司肯定想让投资者认为,Mynd.ai是一家不受中国监管机构控制的外国公司。我们倾向于认为其貌似如此,因为它的大部分或全部资产都在中国境外,尽管该公司本身由一家中国实体控制。

抛开所有权不谈,另一个最有可能令投资者担忧的大问题是Mynd.ai的巨额亏损。在最近的报告内,该公司的销售额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

网龙的教育业务收入在2022年猛增34%,达到43亿元,因为当时在它涉足的许多市场,学校争相购买互动平板,以获得最新的高科技学习设备。但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突然同比下降29%,至17亿元。

公司高层表示,收入大幅下降是暂时性的,是在2022年大幅增长之后的短暂休息,因为市场在消化前一年购买的平板。网龙的教育业务今年上半年亏损2.49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600万元。

网龙在8月发布的中期业绩中提到教育业务时表示:“我们计划在年底前推出首款与Promethean平板整合的软件订阅服务。”公司还说:“我们积极与合作伙伴进行讨论,探索大型语言模型领域的潜在合作机会。”言下之意,暗示人工智能有可能促进其平板的采用,以及对其软件服务的需求。

网龙2014年首次涉足教育业务,是其多元化发展的一项业务,这距离其最初推出游戏业务已过去十多年。它通过一系列收购迅速发展,首先是2015年斥资1.3亿美元收购在伦敦上市的Promethean World。两年后,又收购了梦工厂的合作伙伴、总部位于洛杉矶的JumpStart公司。2022年,Promethean收购数字白板应用程序Explain Everything,它正成为Mynd.ai的SaaS业务的基础。

仅去年一年,Promethean就售出了25.3万块平板,意味它已经有了足够大的用户基础,可以在明年首批订阅服务推出而又普及后,开始能赚取可观的收入。现在,它只需要让这部分业务取得一些增长,并恢复整体收入增长。做到这两点,就能为Mynd.ai注入一些必要的活力。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税负率增加 李宁中期盈利跌11%

李宁有限公司(2331.HK)周四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17亿元,按年增长3.3%,但净利润按年下跌11%至17.37亿元。派中期股息每股0.3359元,合共8.6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11%。 公司指出,期内电商渠道收入增长7.4%,特许经销收入亦升4.4%,成为推动整体业绩的主要动力。不过,直营销售因门店网络调整及消费场景转移影响而下降3.4%,抵销部分增长动能。产品结构方面,鞋类收入按年升近5%,器材及配件大增23.7%,惟服装收入下滑3.4%。 盈利下滑主因来自毛利率下降及税负率上升。期内毛利率降至50%,较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因直营折扣加大及渠道结构变化所致。同时,税负率显著上升至33.3%,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李宁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9.33港元,升6.7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圆通国际亏损扩大 中期蚀6,000万

快递公司圆通国际快递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6123.HK)周四公布中期业绩,收入大幅下跌52.5%至14.14亿港元(下同),股东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的4,210万元,增加43%至6,040万元。 来自海运业务的分部业绩续下滑,较去年同期减少61.8%至930万元,空运业务的分部业绩则续录得亏损,并从去年蚀100万元扩大至亏损5,310万元。 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收入及毛利,而集团战略性地缩减部分低毛利率及回款周期较长业务,亦导致收入及毛利减少。同时,集团持续加强科研、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全面推动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亦令开支增加。 圆通国际周五平开报1.24元,过去一年高位下调29%。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A-Living claw back into profit

走出雅居乐暴雷阴霾 雅生活预告上半年扭亏

雅生活在房企债务风暴中选择强硬自救,以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断尾止损,成功扭转去年逾16亿元亏损,预告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 重点: 公司上半年盈利3至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6亿元 透过诉讼追收与工抵资产等手段,成功压缩关联公司应收账款风险    李世达 在中国的这场房地产风暴中,物业管理公司通常被视为“相对安全”的资产,因为它们属于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甚至能为陷入困境的母公司提供变现的机会。然而,当母公司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物管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319.HK)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去年上半年,雅生活因大幅计提关联公司雅居乐(3383.HK)的应收款减值而录得逾16亿元亏损。但时隔一年后,雅生活却交出截然不同的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介乎3亿至4亿元。扭亏为盈的背后,雅生活显然做对了什么。 采取诉讼手段 雅生活的自救行动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与雅居乐的财务纠葛展开。公告显示,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起,对关联交易采取了更严格的合同条款设计,以缩短回款周期并减少坏账暴露。雅生活明显向外传达讯息,关联公司不能长期拖欠款项,而希望用制度和流程将风险控制在早期。 另一个动作是接受工抵资产,用工程项目中的资产抵消应收款,这种做法在房企普遍缺乏现金的背景下,成为一种务实选择。虽然流动性差,但相比坏账全额撇掉,仍能部分对冲风险。 更进一步,公司也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把重心放回物业管理和城市服务等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核心板块,对房地产相关的外延增值服务则大幅收缩。 过去一年,许多物管公司都在努力拓展第三方市场,但雅生活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选择不留情面,直接“断尾求生”,不再让自己被高风险业务绑架。现金流是最真实的语言,雅生活公告中明确提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相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雅生活还完成了两笔关联收购,将雅居乐旗下环保企业收入囊中,总金额约6,000万元,为雅生活拓展了城市服务与环保板块的新收入来源,也为未来经营现金流增添了潜在支撑。 股价半年累涨三成 市场对这份盈利预告的反应是直接而迅速的。盈喜公布后首个交易日,雅生活股价当日大涨13.6%,报3.55港元,过去半年累涨近三成。 相比下,恒大物业(6666.HK)在恒大集团(3333.HK)爆雷后,被曝出约134亿元资金被母企挪用,资金链一度断裂,欠缺独立修复能力,只能等待清盘人安排。在恒大集团即将退市之际,传出正在为恒大物业寻找买家。恒大物业今年以来股价累升24%,主要受到消息面带动。 另外,世茂服务(0873.HK)则在维持主业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对母企物业的依赖,开始切入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酒店运营管理等领域,但去年业绩仍陷亏损,盈利能力尚未改善;融创服务(1516.HK)则因母企流动性压力过大,选择“收缩战线”,退出非核心业务,例如出售彰泰服务股权,把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两家公司尚未公布最新半年报,但在今年以来物管股回暖带动下,股价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短期内市场的热情并不代表风险完全解除。雅居乐的债务压力依然存在,若未来再次陷入流动性困境,仍可能波及雅生活。此外,雅生活虽已加快第三方项目拓展,但目前规模仍有限,要真正摆脱依赖,仍需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雅生活的确展现出逐步脱离母企风险的能力与企图心。以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期盈利来看,估值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处于“价值修复”阶段。若能进一步扩大第三方市场并保持正向现金流,股价仍有上行空间。不过,母企雅居乐的债务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变量,投资者宜关注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进度,现阶段仍应保持审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逸仙电商营收增37%,彩妆品重返增长轨道

美妆零售商逸仙控股有限公司(YSG.US)周四公告称,受惠于彩妆品类销售回暖与护肤品强劲增长,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0.9亿元。 逸仙财报显示,本季度护肤品销售额达5.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25亿元猛增78.7%。彩妆品类销售额增长8.8%,扭转了一季度下滑10%的颓势。护肤类加速扩张,使其在本季度总营收占比达到53%,超越彩妆成业绩主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增速将放缓至15%至30%,当期营收预测为7.79亿元至8.8亿元。 二季度净亏损由去年同期的8,550万元收窄至1,950万元。按非公认会计准则,二季度实现盈利,当季非GAAP净利润达1,150万元。 财报发布后,逸仙控股周四股价上涨0.6%至9.60美元,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1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