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C acknowledges receipt of first US IPO listing application

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赴美上市候选企业,正在按照中国对所有寻求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要求的新申请流程推进

重点:

  •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表示,已收到威美控股赴美上市的申请
  • 这则通知表明,持续两年的中国公司赴美上市暂停可能很快就要结束了,或释放数十亿美元的新IPO

 

阳歌

上海的威美控股有限公司名字听上去相当普通。同样毫无新奇之处的,是它的业务——为纺织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

但上周出现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的一份公告里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所承载的含义,可能远非其名字和业务所能比拟。在周三的一则简短通知中,中国证监会称,它已于5月30日收到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提出的赴美上市申请。

这是自3月31日新规定生效以来,中国证监会首次发出此类涉及中国公司寻求赴美上市的通知。新规要求所有希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首先获得国内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观察人士将此通知解读为,恢复美国上市的申请已悄然开始走中国证监会的审批程序,首批公司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获得批准。

这样的发展最终可能会打破两年多来的僵局——一度源源不断的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近乎停止。此前三十年里,这列横跨太平洋的IPO列车曾帮助数以百计的中国企业在纽约上市,包括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BABA.US;9988.HK)和京东(JD.US),以及领先的搜索引擎百度(BIDU.US;9888.HK)和类似Twitter的微博(WB.US;9898.HK)等大牌企业。

这是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稍后再来详细介绍。但最重要的是,中国公司在纽约IPO的恢复或将释放大量被压抑的需求,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引发数十亿美元的新上市。

当然,自从美中双方在2021年年中对中国公司在纽约新上市猛踩刹车以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全球IPO市场进入深度冻结状态,因此我们很可能不会看到很多中国公司在纽约上市,即便它们依然可以这么做。以前涌向纽约的中国民营企业现在有了许多其他同样有吸引力且争议较小的选择,可以在离家更近的地方上市。

尽管如此,纽约对许多中国公司来说始终比两个主要的替代选择(港交所和中国内地两个纳斯达克式的市场,后两者满足之前涌向纽约的高增长初创企业的需要)有吸引力。

最值得注意的是,纽约提供的流动性远高于其他替代选择,包括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乎所有大中型机构投资者。它还有着相对简单的注册制上市体系,并提供中国境内通常更难实现的外币。

持续两年的僵局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的迹象,可能是上周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大幅上涨的一个因素,从中国ETF-iShares MSCI (MCHI.US)上涨 9%这一点中可见一斑。此轮上涨背后更大的不相关因素可能是,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最新会议发出的信号,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可能终于准备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扶持中国疲软的经济。

两年的沉默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将在本文的后半部分回顾使我们走到这一步的历史。我们还将仔细研究一下威美控股有限公司。

IPO暂停两年是太平洋两岸的力量共同所致。美国方面,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在怀疑中国公司存在违规行为时,无法获取其会计记录从而进行调查感到失望。中国的担忧则落脚于数据安全,因为它担心拥有大量数据的中国大公司在美国上市可能会导致美国政府获取这些数据,从而危及国家安全。

大约一年前,美国和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信息共享协议,美国的担忧得到了解决。在目前的试行阶段,该协议得到了双方的积极评价。中国通过设立申请程序解决了自己的担忧,该程序于3月31日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威美控股有限公司IPO申请备案的通知。

选择威美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可能恢复在纽约上市的公司似乎并非巧合。这是因为它非常普通,没有争议,从事的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不太可能构成任何国家安全风险。威美控股有限公司自己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它已于4月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于5月中旬进行了更新

文件显示,该公司规模相当小,寻求筹集约1,500万美元(1.07亿元),市值达到5,000万美元左右。它的收入也相当普通,增长速度也不是太快,去年增幅15%,约1.15 亿元。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迄今已发布了10份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的通知。但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明确寻求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他几家公司都瞄准了不那么敏感的港交所。自新的申请程序启动以来,已有近100家公司提交了海外上市申请,其中约四分之三的企业将目标对准了香港,其余的则寻求赴美上市。

威美控股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重新启动中美IPO列车的公司,这似乎颇为合适,因为它既传统,又带点高科技成分——它的定位是纺织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

在某种程度上说,该申请的批准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因为监管机构可能会认定,这样的上市不会带来任何国家安全风险。如果接下来有一家规模更大、更注重技术的公司走通这条新的IPO道路,那么下一个重大步骤将会到来。这才是更为典型的情况,大型中国科技公司过去往往瞄准纽约上市,筹集的资金往往在1亿美元或更多。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创新药收入大增 恒瑞医药上半年多赚近三成

医药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三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达157.61亿元(21.9亿美元),按年增长15.9%,录得净利润44.50亿元,按年劲升29.7%。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相关收入达95.61亿元,按年增加26.8%,占总收入逾六成。公司表示,部分新药如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在医保内的使用逐步扩大,带动销售持续走高;同时,早期上市的创新药借新适应症获批亦持续放量。此外,公司从默沙东与IDEAYA Biosciences分别收取2亿及7,500万美元首付款,进一步推动利润增长。 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71亿元,其中研发开支32.28亿元,按年升6.3%,占收入比重20.5%。行政、销售及分销开支57.99亿元,增加10.9%,占收入比由38.4%降至36.8%。 恒瑞医药港股周四高开1.2%,至中午休市报77.4港元,跌1.4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思摩尔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赚4.9亿元

主营电子雾化技术的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亿元,但盈利下跌28%至4.92亿元。 公司解释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内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又加大自有品牌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另外,集团的法律及合规服务相关费用亦大增。 思摩尔周四开盘升0.6%至22.22港元,股价今年以来已升67%。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爱奇艺二季度同比转盈为亏蚀1.4亿

在线视频服务提供商爱奇艺(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至66.3亿元,并录得净亏损1.337亿元,上年同期实现净利润6,870万元。 公司会员服务营收同比下滑9%至40.9亿元,在线广告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3%至12.7亿元,内容分发业务营收亦下跌37%至4.37亿元。 据路透社报道,纽约上市的爱奇艺已聘请投行筹备赴港双重上市,拟募集资金2亿至3亿美元。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公司计划于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有望在2026年农历新年前完成。 爱奇艺股价周三收涨0.9%,收报$2.30美元,股份年内累计涨幅达14%。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传Shein拟将总部迁回中国 为赴港上市铺路

在美国与英国的上市计划遇阻后,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据报考虑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争取监管部门对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注册于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国设立母公司的事宜咨询律师。他们表示,目前讨论尚处初步阶段,Shein无法保证一定会推进这一举措。 Shein于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将总部迁至新加坡,以标榜自己为全球性公司,尝试淡化其来自中国。此前,在未获得纽约及伦敦上市的监管批准后,Shein传出已透过保密途径提出赴港上市申请。 不过,虽然总部不在中国,但公司仍然受到内地监管机构的监督,因为中证监要求所有与国家有实质联系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内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过审查。 Shein此举可能有助其获得内地监管机构批准,部分原因是内地当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征税。迁册亦可以让当局对Shein的庞大数据库,实施更大的监督。自2023年起,内地当局要求企业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数据安全审查。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