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CH.US
TH International in need of more cash commitment

由于与品牌所有者在新投资方面存在分歧,Tims天好咖啡连锁在华运营商的扩张落后于计划

重点:

  • Tims天好咖啡品牌的所有者RBI的首席执行官表示,Tims天好中国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扩大这个咖啡品牌的在华业务
  • 此前的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月中旬Tims天好中国在华拥有909家Tims天好咖啡门店,低于此前计划到2023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

阳歌

有没有人想要甜甜圈?

自从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的运营商去年决定把该品牌的这道招牌餐点之一从菜单上去掉后,如今在它的中国门店里,你很有可能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现在,对于该连锁品牌在中国的运营商Tims天好中国(THCH.US)来说,现金似乎也越来越少,而这正在侵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大举扩张的计划。

这是餐饮品牌国际(QSR.US)上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多番言论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息。该公司是Tims天好咖啡品牌的所有者,也是Tims天好中国的合作伙伴。作为一家合资企业,Tims天好中国的其他股东包括Cartesian Capital,以及中国本土合作伙伴腾讯和物美。在电话会议上,餐饮品牌国际(简称RBI)首席执行官乔希·科布扎(Josh Kobza)发表一些言论,暗示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的业务意外放缓。

单独上市的Tims天好中国尚未公布第四季度的业绩。一位发言人告诉咏竹坊,公司对科布扎的言论不予置评(科布扎具体说了什么,我们稍后再做介绍)。

但这并不妨碍投资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在RBI公布第四季度业绩并发表中国市场相关言论当天,Tims天好中国在纽约挂牌交易的股票下跌了5.6%。今年迄今为止,该股已下跌22%,自2022年9月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以来,该股已下跌超过80%。

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是,最新这一轮抛售导致Tims天好中国的市销率(P/S)跌至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1倍以下,截至上周末是0.97倍。相比之下,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的运营商百胜中国(YUMC.US;9987.HK)的市销率为1.54倍,而披萨连锁达美乐比萨(DPZ.US)在中国的运营商达势股份(1405.HK)的市销率则为3.75倍。

我们上月首次指出可能出了问题,当时Tims天好中国公布的部分最新门店数量数据似乎表明,该公司落后于在华开店目标。数据显示,1月初,该公司在中国拥有909家Tims天好咖啡餐厅,远低于其在2023年中预测的到去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

扩张放缓背后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中国经济放缓,加上Tims天好咖啡连锁在中国的业绩不及预期造成的双重打击。经济放缓的影响谁都逃脱不过。但就具体公司而言,2018年进入中国并在几年后开始大举扩张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似乎仍在努力站稳脚跟。

科布扎含蓄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到“在华业绩疲软”是对四季度RBI总的同店销售额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个因素。他没有具体提到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而且我们还应该注意到,RBI旗下的另一个大品牌汉堡王也通过另一个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疲软的国际业绩

话到这里,我们就来仔细看看科布扎究竟说了什么,从他的话里,可以听出Tims天好咖啡未能达成开店目标是因为资金短缺。

 “关于Tims天好咖啡的业务,我们认为我们的合作伙伴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以激动人心的方式扩大这项业务,我们认为他们这么做至关重要,”他在谈到该品牌在华业务时说。“我们正在与这两家公司合作,为实现我们的增长愿望奠定必要的基础,我们知道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在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几位分析师问到了中国市场的情况,科布扎随后补充说:”我们也确实认为,需要向该业务投入更多资金,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

这些言论似乎都表明,Tims天好中国正在犹豫是否要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大举向中国的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投入资金。此外,该公司最近也很有可能难以获得资金,因为出于对中国经济放缓,以及中美紧张局势相关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心,许多银行和其他资金来源都在减少对华投资。

由于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不及预期,RBI表示将把今年全球餐厅数量的增长预测,从5%下调至4.5%左右。

科布扎在谈到中国时提到的“业绩疲软”,体现在了Tims天好咖啡国际业务的同店销售额数据中。尽管汉堡王的国际业务录得同店销售额增长,但在四季度,Tims天好咖啡的同店销售额却下滑6.3%,较上年同期4.3%的降幅有所加快。

发布最新季度业绩的同时,RBI公布了一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到2028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7,000家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这将比去年底的4,525家增加50%以上。该连锁店的中国业务是其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在华连锁门店数量为909家,约占去年底全球1,308家门店总数的70%。

除了在去年年底拥有1,000家门店的目标之外,Tims天好中国此前还表示,他们计划到2026年底在华拥有3,000家Tims天好咖啡连锁店。这些计划与百胜中国和达势股份等公司的大举扩张计划相类似。百胜中国的目标是到2026年在华拥有2万家门店,达势股份的目标是到2026年在华开设1,500家门店。

Tims天好中国去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42.7%,达到4.36亿元。表面上看可能还不错,但要考虑到大部分乃至全部增长可能都来自新店开业,而同期新店开业增幅更是高达57%。所有这些都表明,Tims天好中国在华扩张计划面临阻力,并且除非RBI愿意介入并提供更多援助,否则它可能需要收缩扩张计划。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元保纳斯达克上市集资3,000万美元

互联网保险分销商元保有限公司(YB.US),周三在纳斯达克首日掛牌上涨6.4%,但次日即回吐全部涨幅,周四收盘报15美元,即公司的上市定價。按最新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6.78亿美元。 元保以每股15美元价格发行200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S),集资3,000万美元,达到13至15美元招股区间上限。公司还同步向早期投资方启明,协议增发100万美元普通股。此次发行虽规模不大,但承销商阵容显赫,包含美资大行花旗、高盛以及中资大投行中金公司。 元保去年营收从2023年的20.5亿元,增长60%至32.8亿元,并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36亿元,对上一年则录得亏损3.33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Quhuo supplies takeout dining drivers

趣活的烦恼:旧业务下滑新发展未成气候

该公司正在逐步退出原来的外卖骑手供应业务,但2024年下半年,其大部分重点新业务的收入均出现萎缩 重点: 趣活去年下半年收入下降27%,核心的即时配送服务下降25% 期内汽车出口业务也遭遇挫折,汽车出口数量在2023年强劲开局后大幅下滑 阳歌 从趣活集团(QH.US)上周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最新财报来看,用“处于转型期”来形容它,恐怕有些轻描淡写了。公司最初的业务是为美团和饿了么等提供成千上万名外卖送餐骑手。 如今,趣活正在逐步退出这项低利润业务,至少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团、饿了么和新入局的京东,正面临着改善骑手福利的压力。公司正谋求将大量骑手重新部署到生鲜杂货和其他商品的配送业务中,从去年与牛肉供应商牛世界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可看出来。 但趣活的布局远不止此,公司还进军民宿业务,似乎是去年9月公司股价倍翻的主要推动力。此外,公司还进军新能源汽车(NEV)的出口、网约车服务以及家政服务。 虽然部分新业务在去年上半年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下半年势头明显减弱,不过鉴于公司是选择性地披露数据,外界很难判断具体情形。这并不令人意外,因趣活涉足的很多新领域,竞争本就非常激烈,再加上中国经济放缓,导致消费需求减弱。 多重因素下,目前尚无新业务能真正挑起大梁,去年下半年核心的外卖配送业务,仍贡献公司93%的营收。在最新财报中,公司称“2024年是趣活的战略转型之年”。 创始人兼董事长虞阳表示:“我们专注于稳定现金流业务,同时扩大创新业务规模,实现稳健运营,并在关键业务线上取得显著提升。” 在众多新业务中,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引人注目,但去年似乎遭遇瓶颈,这无疑与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复杂性有关。去年9月推出的民宿新平台,也曾点燃市场热情,推动股价在数日内上涨超一倍,显示该业务仍具一定潜力。 尽管如此,自2020年IPO以来,趣活股价已下跌逾98%。彼时,趣活风光无限,作为中国蓬勃发展的外卖行业的主要骑手供应商,受到市场热捧。 最新财报显示,这项业务仍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去年下半年公司总收入14.3亿元中占了13.3亿元(1.83亿美元)。但令人担忧的是,期内公司总收入和即时配送收入分别骤降27%和25%,公司解释因关闭若干效益不佳的服务站点所致。 重新规划配送基础设施 趣活表示,公司正“重新规划配送基础设施,以实现更高价值的用途……这标志着公司从配送服务提供商向供应链赋能者的转变”。这里指的是我们前文提到的转型,即从外卖服务提供骑手,转向利用骑手资源为其他第三方配送产品。 到目前为止,牛世界似乎是这一转型的主要新合作伙伴,但该公司并未透露此次合作实际带来多少收入。“试点成功后,此模式预计将在2025年推动收入增长,为趣活食品配送业务的扩张铺平道路,”该公司表示。“未来的计划包括将这一模式扩展到其他易腐食品领域。” 与此同时,公司出行服务板块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暴跌57%至7,470万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75亿元。就收入贡献而言,此板块业务位列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即时配送服务相距甚远。公司将其归咎于汽车出口业务收入下降,这是该新兴业务遭遇的一个挫折。 趣活于2023年开始推出汽车出口业务,此前披露截至2023年底,已向中东和南美等市场出口1.3万辆汽车,完成交付9,836辆。但在最新财报中,公司称截至2024年底仅发货3,500辆汽车,这应该是指2024年全年的出口量。 如此大幅的下降令人失望,但并不意外,因为2023年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很可能源于推出该业务时与一两位大买家达成的一次性交易。在最初的热潮过后,趣活目前正努力打造更具可持续性的业务,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来处理车辆检测、翻新、出口以及目的地国家的清关等事宜。 公司已在成都和广州设立了翻新基地,并推出了一个名为Carnuxt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业务。如果趣活能够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此业务可能具有巨大潜力,因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多车都将在未来几年开始进入二手车市场。 然后是趣活通过收购一家名为Chengtu的公司,以运营民宿业务。虽然该业务最初与Airbnb类似,侧重于综合服务,但趣活去年宣布一项计划,将其转型为一项更加细分的服务,重点聚焦六个关键领域:康养、电竞、商旅、亲子、影音与静修,这种针对特定类型游客的方式在未来可能也有潜力。但公司家政和住宿服务部门(包括民宿业务)的收入,在去年下半年也从上一年的2,750万元降至2,290万元,降幅达17%,对一项新业务来说,这个表现难言理想。 趣活去年下半年成功保持盈利,净利润从2023年的1,170万元增至4,810万元。但截至去年底,该公司持有的现金仅为6,500万元,远低于其总计1.13亿元的短期债务。投资者对最新财报的反应不太乐观,趣活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内下跌了7%。总言之,该公司要在部分新业务上取得更好的进展,才能重新激发投资者的兴趣。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鹏4月交付量年增273% 小米按月下滑

中国电动车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多家新能源车制造商陆续公布4月销量,其中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交付量3.5万辆,按年增长273%,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亦公布,4月销量达38.01万辆,按年增长21.4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19.57万辆,按年升45.57%;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17.69万辆,按年跌0.4%。零跑汽车(9863.HK)交付量4.1万辆,按年增173%,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理想汽车(LI.US;  2015.HK)4月共交付新车3.4万辆,按年增31.61%,但较3月份的 36,674 辆下降 7.46%;蔚来汽车(NIO.US; 9866.HK)期内交付新车2.39万辆,按年增长53.01%,与3月的15,039辆相比增长了58.92%,为历史第二高纪录。 小米(1810.HK)旗下车型小米SU7于3月底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上月交付逾2.8万辆,较3月的逾2.9万辆少1,000辆或3.4%,仍为连续七个月突破2万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讯:澳门4月赌收按年微升按月下跌

澳门博监局公布上月澳门赌收,4月博彩毛收入188.6亿澳门元(下同),按年升1.7%,但按月则下跌4.1%,并已是运续两个月下跌。 今年首四个月,澳门累计博彩毛收入达765亿元,与2024年同期比较,微升0.8%。 经过疫后连续两年的急速增长后,澳门博彩收入开始放缓,政府去年底预计,今年赌收将达2,400亿元,较去年增长11%。若按此估计,即澳门每月平均赌收要有200亿元才可达全年目标;但今年首四个月,每月赌收均低于200亿元。近期全球经济受关税战影响,市场气氛不理想,料有机影响赌客在博彩上的支出,相信澳门赌收今年很大机会未能达标。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