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9.HK
Helens reboots franchising mode

港股“小酒馆第一股”海伦司,去年下半年恢复加盟模式,成功扭亏为盈

重点:

  • 海伦司由2022年亏损16亿元,去年扭亏为盈赚1.6亿元
  • 去年中推出“嗨啤合伙人计划”,重返加盟模式,并且取消门店抽成

    

李世达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是描写唐朝时期江苏扬州夜生活的著名诗句。据称中国最早的夜市,就出现在唐朝中晚期。夜经济的勃兴,自古以来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象征。

自去年初解除疫情管控措施以来,中国夜游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复苏。据去年10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2023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去年1至8月重点监测的363座城市夜间游客规模,平均恢复到2019年的110%;游客月均夜间出游频次为3.27次,夜间出游意愿达95%。

民众有意愿夜游,自然有意愿消费。报告指出,去年1至8月超七成游客夜间消费支出较2019年有所增加。2023年全国夜游市场规模1.57万亿元(2,200亿美元)。在全国各地经营小酒馆生意的海伦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869.HK)近日发布盈喜,也验证了中国夜经济的复苏。

海伦司主营连锁小酒馆,第一家酒馆于2009年在北京开业,凭借“10元一瓶啤酒”的低价策略,在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2021年在港股上市,成为“港股小酒馆第一股”,随即快速拓展直营门店,相反陆续缩减加盟店数量,目的是要确保对产品、运营、服务、供应链及人才培养等,能达致更有效的监督。

受到疫情冲击,海伦司上市后转盈为亏,直到去年。海伦司公布,2023年预计实现营收11.7亿元至12.2亿元,同比下跌21.8%至25%,股东应占溢利预计为1.6亿元至2.1亿元,而上一年度则亏损超16亿元,公司大幅扭亏为盈。然而盈利表现虽亮眼,营收下滑却也影响公司股价表现,盈喜公布后三个交易日股价累跌约7%,在3.01港元附近徘徊。

恢复加盟 积极瘦身

海伦司成功扭亏,除了归因于疫情解封、门店客流回升外,改变自身经营模式或是脱胎换骨的关键。2023年之前,海伦司小酒馆直营门店数量高速增长,光是2021年就新增了451家直营店,至2022年6月,公司直营店数量已达到846家,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的企图心明显。

不过,大量直营店自然带来沉重的经营压力,何况是疫情期间。2021、2022两年,公司累计亏损达18.3亿元。海伦司于是开始积极“瘦身”,计划重新引入加盟模式,转向平台型公司发展。

至2023年9月20日,公司直营店数量由846家大幅下降至409家。同年6月,海伦司重新恢复加盟模式,推出「嗨啤合伙人计划」,截至目前,“嗨啤合伙人”门店已累计开业180余家,覆盖从一线城市至县级城市共133个城市,并将于2024年加速扩张。

让合伙人赚到钱,是公司推广加盟的策略。原本海伦司对合伙人门店毛利分三级抽成,但自去年12月18日起,公司宣布“取消毛利抽成、门店收益100%归合伙人”的政策,已抽的毛利还将全数返还,并提供装修补贴、首次进货福利等措施。大大提升了加盟合伙人的经营信心。

对海伦司来说,开酒馆不抽成,不妨碍其真正的生意——酒水供应链。

自有酒饮毛利率近八成

开酒馆赚的本来就是酒水钱,特别是海伦司拥有自有品牌酒水饮料。根据2023年中报,去年上半年海伦司自有产品收入达5.4亿元,占同期总收入7.1亿元的76.3%。自有产品中,“饮料化酒饮”收入达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由2022年同期的37%上升至42.4%。与之相较,同期特许合作收入仅3,896万元,占比5.5%。

海伦司自有品牌瓶装啤酒价格大约都在10元左右,多款调味啤酒受到年轻人欢迎,此外,第三方品牌酒品价格也都在10元至20元左右,与其他酒吧动辄70、80元一杯酒相比,自然更加平易近人。

截至去年6月30日,海伦司自有酒饮毛利3.2亿元,毛利率高达79.4%;带动整体毛利率达到72.3%,按年增加六个百分点。

据海伦司2月底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春节战报”,今年春节期间,150+家合伙人门店营收超过1,500万元,总订单量超过21万单,喝掉啤酒超过65万瓶。其中,36.6%的合伙人门店营收峰值在大年初五(情人节),当日总营收超过520万元。

显然,海伦司自去年下半年起主打“轻资产模式”,努力实现降本增效,追求精细化管理。然而此做法虽提高了盈利,但门店减少却也令收入有所缩水。相信公司会继续深耕加盟市场,主推小型、面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店型,让门店能够适应更广泛的场景。国泰君安对海伦司维持增持评级,若2023年归母净利达2.1亿,每股盈利为0.16元,市盈率约18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利来私有化计划未获股东批准

服装品牌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东兼主席曾智明建议将公司私有化之计划,在法院会议上未获股东批准,其中,赞成及反对分别占出席投票的股东股数55.332%及44.668%。因此,建议及计划已告失效。 曾智明于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来并未在市场上集资,上市地位“无关紧要”。其出价每股1.5232港元虽较当时市价溢价约24.85%,但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NAV)4.4741港元,折让约65.95%。 根据年报,金利来去年收入12.2亿港元(1.57亿美元),同比下滑8.4%,净利润则下滑19.9%至9,310万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0.5亿港元。公司投资物业及发展中物业资产账面总价值逾33亿港元。 公司股价周一大幅低开39.6%,报0.9港元,至中午收市报29.53港元,跌1.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招股集资310亿港元 宁德时代势成今年新股王

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0.HK, 300750.SZ)周一公开招股,发售近1.18亿股,7.5%在港公开发售,每股价不超过263港元,集资总额达310亿港元。 据彭博消息,宁德时代的发售将采取“Reg S”方式,即不会向美国境内投资者售股,目的是减低美国的风险。 公司过去三年的盈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35亿元、473亿元及553亿元。 宁德时代的基石投资者包括有科威特投资局(KIA)及中石化,各投资5亿美元,另外内地私募之王高瓴亦投资2亿美元。集资所得约90%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及二期建设,约1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 汽车之家大幅裁员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影响,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临市场持续疲软,公司过去一年间已裁减约五分之一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车之家实现营收14.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亿元,线索服务收入下降11%至6.45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0%,从3.8亿元跌至3.41亿元。 业务承压之际,汽车之家持续通过人员优化控制成本。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4,345人,较上年同期的5,420人减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内累计跌幅约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度Apollo携手神州租车 将推出自驾车出租服务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自动驾驶平台,与中国最大租车平台神州租车(Car Inc.)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这项新服务将允许用户按需求透过神州租车平台,预约Apollo自驾车,灵活安排时间,覆盖城市地标及旅游热点,特别针对长者、无驾照旅客及行动不便人士设计。 百度指,双方将在多个城市文旅场景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应用模型。另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双方将根据特定场景共同定义产品,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升级。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