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创始人兼CEO罗敏为公司最新推出的即食食品系列直播带货,此举大获成功,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在寻求转型,结束原有的在线借贷业务

重点:

  • 在公司创始人兼CEO主持的在线促销活动中,趣店卖出了近1,000万份新推出的即食食品
  • 该公司在3月推出了趣店预制菜,希望今年从这项服务中实现可观收入,同时缩减传统的在线借贷业务

阳歌

CEO+直播=轰动性的成功。

对于正在通过网络直播兜售产品的新一代中国明星高管来说,这就是新的制胜秘诀。最新加入这个行列的包括趣店公司(QD.US)创始人兼CEO罗敏,他正在努力让公司从在线借贷机构转型,进入完全不相关的即食食品销售领域。

趣店今年4月宣布推出“趣店预制菜”,当时许多人都对这样重大的转型持怀疑态度,包括我们咏竹坊。趣店采取这个激进举措,是为了应对政府对民间在线借贷机构的持续打压,它们曾经受到政府的欢迎,后来因为缺乏经验和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而引发了担忧。

趣店的多数竞争对手,比如360数科(QFIN.US),也以不那么极端的方式改变了业务模式。它们成为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贷款促成者,而不再担任直接贷方。当趣店在4月份首次宣布即食食品计划时,它还表示,正在认真考虑彻底关闭信贷业务。

如今,趣店刚刚发布了第一份趣店预制菜业务更新,将重点放在了上周日该公司在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上举办的一场在线直播活动。

虽然4月份宣布即食食品计划之后,趣店的股价大跌了10%,最新的业务更新则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该公司股价开盘后一度飙升83%,最终收涨约40%。以周一的收盘价1.67美元来看,目前该股轻松超越了1美元关口,消除了今年早些时候因为股价连续两个月低于该标准而面临的潜在退市风险。

然而,即使在股价反弹之后,与多数同行相比,这只股票仍然不被投资者看好。它目前的市账率仅为0.16倍,相比之下,360数科的市账率要高得多,但仍然平庸,为0.89倍。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金融科技股的持续担忧。美国的即食食品制造商Blue April(APRN.US)的市账率要远高于它们,为2.54倍,而销售生鲜和即食食品的中国同行叮咚买菜(DDL.US)的市账率则高达30倍。

因此,如果你认为趣店进军网络预制食品的行动有望获得成功,现在无疑是买入其股票的好时机。实际上,罗敏算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先锋,他是第一批进入网络消费贷市场的企业家,这也使他的公司在2017年IPO之后一度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上市之后,该公司的市值一度突破80亿美元(540亿元),因为投资者认为,中国将欢迎民营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网络信贷业务,作为传统国有银行的补充,后者不太擅长向私营领域放贷。但是在过去三四年的政府打压行动期间,趣店的股票跌去了大部分市值,即使在周一的反弹之后,其市值也仅为4.2亿美元左右。

鉴于所有这些背景,我们将仔细看看让投资者如此兴奋的趣店预制菜的更新。根据公告,截止7月18日,趣店预制菜运营着一个由15个仓储、生产加工和包装设施组成的网络,将产品运送到中国 200 多个城镇。它通过三个渠道提供10种产品:抖音、微信小程序以及趣店预制菜应用程序。

CEO亲自上阵

在4月的最初公告中,该公司表示,从3月底推出该服务至4月13日,逾8万人订购了它的预制菜。在最新的更新中,未提供该服务的新用户数量或订单交付数量。

相反,让投资者如此兴奋的是该公司周一在其直播的“717吃货狂欢节”录得的一些数据,它的CEO罗敏在节目中亲自上阵吆喝。公司表示,活动期间累计售出956万份,但它也强调,这个数字存在缩水的可能性,因为消费者可能取消订单,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弃单。

公司表示,这个狂欢节在抖音上排名第一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同时观看人数达到了逾90万人次。不仅如此,这次直播还让罗敏的抖音账号粉丝数从之前的100万粉丝大幅增加到逾500万。最后这个数字相当重要,因为这500万人会自动地在看到罗敏在该平台的活动更新或者未来的促销活动。

这个颇为独特的战略与新东方(EDU.US)极其类似,它曾是一家课后辅导服务提供商,去年中国整顿民办教育,这家公司被迫进行了根本性转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通过直播推销电商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在新东方许多以前的老师也通过公司的直播渠道销售产品,也取得了类似成果。

对转型的乐观情绪点燃了新东方的股价,自5月中旬以来,它的股价大约翻了一番。

其他通过直播推销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包括旅游巨头携程(TCOM.US; 9961.HK)创始人梁建章、电器制造商格力(000651.SZ)的总裁董明珠。

与此同时,趣店似乎真的在逐渐减少其核心的在线贷款业务,这项业务曾经是其皇冠上的明珠。公司的最新季报显示,截至3月底,其未偿还贷款余额为 15 亿元,同比下降 41.3%。该季度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 5.16 亿元下降了一半以上,只有 2.02 亿元。

说实话,我们需要看到趣店预制菜的一些长期业绩数据,才能确定这条新的产品线是否真能带领趣店重新走上盈利轨道。但强劲的直播表现,以及罗敏作为互联网新兴领域先驱取得的成功记录,无疑是强有力的早期迹象,预示着未来可能的成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山云配股集资28亿拓AI业务

从事云计算的金山云控股有限公司(3896.HK, KC.US)周三公布,将配售3.38亿股新股,每股配售价8.29港元,将集资28亿港元。 配售价较周二收市价9.09港元折让8.8%,配售股份占公司已扩大后发行股份的7.46%。 公司表示,配售集资所得80%用于支持人工智能业务,包括扩充基础设施及提升云服务能力;20%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公司用途。 金山云周三开盘跌5.4%报8.6港元,过去一年股价升5.5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不同集团首挂收升44%

高端婴童用品制造商不同集团 (6090.HK)周二登陆港股,首日股价上涨44%。此次IPO获散户投资者大幅超额认购,筹资近1亿美元。 据最新公开文件显示,以“BeBeBus”品牌闻名的不同集团,以每股71.20港元发行约1,100万股,融资净额7.18亿港元。该股首日交易持续走强,收报102.50港元。 面向香港投资者的公开发售部分认购倍数超3,000倍,国际配售部分认购规模超6倍。 招股书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2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82亿元增长25%;同期毛利率由50.2%降至49.3%,净利润自2,820万元增至4,850万元,增幅72%。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米召回11.7万辆SU7 升级辅助驾驶软件

小米集团(1810.HK)旗下小米汽车,上周五宣布召回约11.7万辆于2025年8月30日前生产的SU7标准版电动车。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9日披露,召回原因在于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特殊场景下存在识别与处置不足,小米将透过OTA软件升级进行修复。 财新报道,SU7于2024年3月正式推出,是小米首款电动汽车。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SU7累计销售近34万辆。这意味着,此次召回数量约占该车型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小米汽车称,此次OTA软件升级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包括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功能等。小米汽车还强调,此次升级不需要更换任何零件,但公司仍按照召回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今年3月,一辆小米SU7标准版电动车发生严重事故,导致司机与乘客三人死亡,事发时车辆处于领航辅助驾驶状态,引发舆论对辅助驾驶功能的高度关注。工信部与市监总局今年已先后出台多项文件,要求车企规范驾驶辅助功能宣传与召回流程,并将OTA管理纳入严格监督。 召回消息曝光后,小米集团股价未受显著影响,过去两个交易日跌约1.3%。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Huaqin is an ODM

转型押注数据中心 华勤技术乘势申港上市

服务器及交换机等数据中心产品收入激增,超越智能手机成为这家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上半年最大收入来源 重点: 华勤技术从原始电子设备ODM业务向数据中心产品的战略拓展,助推其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逾倍至839亿元 为提升利润率,这家合同承包制造商正押注智能物联网产品及机器人业务,但目前仍依赖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传统产品 陈竹 当电子设备原设计制造(ODM)主业逼近饱和点时,该如何破局?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03296.SH)给出的答案是进军数据中心产品。如今,这家融合ODM与数据中心业务的企业正剑指港股市场。上周,公司提交在香港的二次上市申请,以补充现有A股上市地位。 2017年,华勤技术首次宣布数据中心战略转型时,曾引发市场侧目,此举标志其彻底转向电子品牌合同制造之外的全新赛道。这一转型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更要求企业从零构建全新的客户体系。 如今回望,当时看似另类的转型已成先见之明。尤其在OpenAI推出ChatGPT后,算力需求激增,引爆对数据中心及相关产品的需求,使该业务跃升为华勤技术的战略支柱。 这一业务板块高速增长,带动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逾一倍至839亿元(约合118亿美元)。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华勤技术的转型叙事,其A股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超40%。 当下推进二次上市,或部分源于此增长动能。赴港上市的时机颇具战略考量,正值A股上市公司蜂涌到港交所上市。尽管华勤技术尚未披露融资规模,但选择中金公司、美银证券,预示正筹备大规模募资,可能至少达1亿美元。 华勤技术由中兴通讯元老邱文生创立于2005年,初期定位为智能手机品牌独立设计服务商。公司逐步扩展至合同制造领域,产品线也延伸至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及笔记本电脑。据初步招股文件显示,当前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有八家为华勤技术的客户,第三方研究更指出,其2020至2024年智能手机ODM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首位。 利润率攻坚战 华勤技术财报将服务器、交换机等数据中心产品与笔记本电脑合并计入“计算及数据中心”业务。该板块今年上半年创收42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4亿元增长逾一倍。这一跃升使其营收占比达50.2%,超越老牌业务移动终端,后者收入353亿元,占比42%。 华勤技术发力数据中心新赛道实属必然,电子合同制造业以利润率微薄著称,作为成熟产业,众多企业争相为品牌商代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导致激烈竞争。 该公司移动终端业务毛利率维持在9%,看似微薄实则已优于多数同业。据调研机构YMH.Media数据,另两大智能手机合同制造商龙旗科技(603341.SH)与闻泰科技(600745.SH),2024年同类业务毛利率分别低至4.92%及2.49%。 严峻的盈利压力正驱动全行业战略转型,闻泰科技去年末宣布剥离合同制造业务,专注半导体研发,龙旗科技则转向AR眼镜领域。 华勤技术的数据中心业务迅猛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英伟达的合作。公司成为首批适配量产搭载英伟达高端AI芯片服务器的制造商之一,并因此在2022年向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供应A800 AI服务器。 尽管转型数据中心业务推动营收增长,但该板块对改善微薄利润率贡献有限。虽然未单独披露数据中心产品盈利率,但包含该业务的“计算及数据中心”的毛利率,已从2024年的7.5%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5.9%。 这反映华勤技术对自产数据中心产品的附加值有限,其业务实质主要是将英伟达芯片组装成服务器系统,而非开发专有技术。 华勤技术净利润增速虽快,但落后于营收增长,折射其毛利率承压。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亿元增长46%。 除利润率压力外,转型数据中心,在美对英伟达产品出口到中国的管制持续升级下,也暗藏重大风险。近期,中国政府劝阻本土科技巨头采购英伟达芯片的行动,使事态更趋复杂,这属扶持国产半导体产业发展大战略的组成部分。 为追求更高利润,华勤技术正加速向XR设备、汽车电子等智能终端领域拓展。被归入智能物联网板块的此类产品,虽曾展现较强盈利能力,但其毛利率也从2024年的16.9%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1.5%。 公司扩张战略正涉足更前沿领域,尤以机器人为代表。今年初,华勤技术收购深圳豪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5%股权,后者专攻家用清洁及陪伴机器人领域,产品涵盖扫地机器人、宠物护理机器人、医疗陪伴机器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 华勤技术的机器人版图远不止扫地机等基础应用,据今年1月的投资者沟通文件,公司计划将机器人打造为核心增长引擎,逐步从清洁机器人等入门级产品,向人形机器人等高阶领域延伸。 尽管新兴产品线未来或成重要收入来源,但当前贡献度仍显微弱。开发此类新品需巨额投入,公司研发费用2024年达52亿元,今年上半年支出近30亿元,同比增幅约30%。 归根结底,华勤技术的长期成功将取决于其能否在机器人、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确立优势地位。但短期内,公司仍深度依赖计算及通信设备等核心主业。未来需把握微妙的平衡,既要维持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又需将这些利润投向高附加值赛道,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