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K.US
ZJK shares debut strongly

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初期表现强劲,这得益于包括比亚迪、英伟达和大疆在内的全明星客户名单带来的明星效应

重点:

  • 尽管中金科的IPO规模相对较小,仅售出2%的股份,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周,其股价涨幅高达36%
  • 这家紧固件和其他零部件制造商计划用IPO的部分资金新建一家铸造厂,厂址可能位于越南

 

谭英

也许只是时机选得好,因为同一周,中国股市在政府“火箭炮式”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大幅上涨。话又说回来, 尽管名字平平无奇,作为工业紧固件制造商的身份也没那么吸引人,但中金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ZJK.US)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不管是什么原因,中金科在9月30日上市后的几天里股价大幅上涨,从5美元的IPO价格上涨36%,周一达到6.80美元的高点。但该股未能避免陷入本周席卷中概股的抛售潮,回吐了所有涨幅,周三收于4.75美元,比上市价格低5%。此次发行规模相对较小,通过出售125万股募集资金金额426万美元。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认自己任务艰巨,原因是规模小,同时新建铸造厂的资本成本高。不过它最大的吸引力可能在于其客户名单带来的明星效应,包括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芯片巨星英伟达、全球无人机领导者大疆和iPhone制造商富士康等,都在它的客户名单上。

所有这些大公司都需要高质量的工业紧固件,紧固件是螺丝、螺母和螺栓的雅称,它们正是中金科的主打产品。中国人有时称这种紧固件为“工业之米”,指的是制造业对这种虽小但却很重要的零部件需求无处不在。中金科的财务状况并不差,不过与去年营收15.8亿元、净利润5,200万元的行业领导者瑞玛精密(002976.SZ)相比,其财务规模较小。

中金科是中国高度分散的紧固件制造行业中的小公司之一。其制造业务可以追溯到2011年,它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增长故事。该公司的营收从2022年的2,480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900万美元,增幅17.2%。英莳中科和布尔顿这两家关联公司,去年分别占其收入的52%和24%。

该公司2023年的毛利率达到了可观的37.9%,比上年增长1.5个百分点,而2023年的净利润则从2022年的730万美元增长至770万美元,增幅5.7%。2023年,该公司生产了大约44亿个精密金属零件,高于2022年的37亿个。

该公司的现金不是特别充裕,2023年底的现金储备为390万美元,这意味着这次IPO将使其现金储备增加一倍以上。公司在此次上市中仅出售了2%的股份,比例相对较小,因此未来几个月它很可能会通过二次上市筹集更多资金。

按目前的股价计算,中金科的股价似乎相当高,市销率(P/S)为10倍,市盈率(P/E)达到了39倍。这远高于瑞玛精密的8.1倍市销率,不过瑞玛精密的市盈率同样也很高,在54倍左右,这表明尽管规模小,但中金科被投资界非常看重。

产品种类繁多

中金科的产品种类繁多,从定制的常见标准螺钉,到更专业的产品,比如用于手机、相机、消费数码产品的精密螺钉和螺母,以及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强度螺母和螺栓。

虽然并非所有这些市场都在快速增长,而且许多市场都需要定制生产,但对中金科的高科技紧固件的需求看上去是强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虽然汽车用工业紧固件仅占普通汽车总价值的3%至5%,却占汽车零部件总量的35%至40%。

5G基站是该公司高科技紧固件的另一个需求来源,在这个领域,中金科在中国本土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到2023年底,中国拥有340万个这样的基站,居世界首位。该公司还为无人机制造“异形超薄垫片模具”,这是另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

目前,中金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去年,中金科2,900万美元的销售额中有2,500万美元来自中国大陆市场,另有200万美元来自中国台湾。但是,为了响应全球正在进行的摆脱对中国过度依赖的多元化运动,中金科也于4月在越南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有(可能从事生产业务),并计划明年初在美国设立一个销售办事处。

随着紧固件最终进入目前正在形成的全球贸易战场,这种多元化可能会变得重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紧固件出口国,2022年紧固件出口额为111亿美元,主要出口到美国。根据金蜘蛛紧固件网的数据,欧盟、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印度、阿根廷、南非和乌克兰等多个地区和国家,对中国紧固件进口提出了至少八起反倾销或反补贴挑战。

对依赖中国紧固件的抗拒日益见涨可能也会体现在数据上。另一家行业消息来源《螺丝世界》称,2023年前七个月,中国紧固件出口量比2022年同期下降了6%左右,至256万吨,而这些出口的平均单价下降了5%至7.5%,为每公斤2.2美元至3美元。中金科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去,此举或许有助于中金科实现多元化,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不过由于中国血统,该公司可能仍然会发现自家产品遇冷。

中金科在寻求海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因为对于它这个规模的的公司来说,此举的成本相对较高。该公司表示建新厂的花费通常在500万美元,还说将把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资金的50%用于工厂扩建。根据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该公司 “将需要外部资金来源来为其持续增长提供资金”,因此我们早先预测该公司可能会进行二次上市。该公司还可以通过私募或贷款筹集新资金。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该公司的债务相对不大,只有110万美元的长期债务、银行借款、经营和融资租赁承诺以及关联方贷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赛力斯申港上市获中证监备案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获中证监批准赴港上市。该上市计划完成备案登记,为后续推进扫除了关键障碍。 赛力斯拟通过本次IPO发行约3.31亿股,此举将与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补,公司已于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 上市文件显示,赛力斯旗下“问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车2024年实现营收1,4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8亿元增长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实现59亿元盈利,成为全球第四家达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周五赛力斯股价在上交所上涨5.8%,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吉宏股份预告首三季盈利翻倍

跨境社交电商企业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03.HK; 002603.SZ)周四公布,预计2025年首三季录得净利润2.57亿元(3,600万美元)至2.7亿元,按年大增约95.1%至105.3%。 公司表示,受惠于跨境社交电商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及纸制快消品包装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整体营收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根据公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亦达2亿元至2.1亿元之间,同比升幅在65%至76%之间。 吉宏股份成立于2003 年,总部位于厦门,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本业原是纸制包装,初期以产品设计和营销为基础,在识别消费者需求方面累积相当经验,随后开始拓展跨境社交电商业务,采取“信息找人”的推广方式,实现“货找人”的跨境社交电商模式。 今年5月,吉宏股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至今股价累升63.2%。盈喜发布后,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8.34港元,升2.1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长风药业招股集资6亿港元

药物生产商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五发售4,119.8万股,一成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4.75港元,集资总额约6.01亿港元。招股于10月2日截止,并于10月8日挂牌。 集资所得的40%用于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持续研发,及为临床开发提供资金;约20%用于为多个管线计划及技术的临床前研发提供资金;30%用于设备采购及生产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 长风药业去年收入升9%至近6.1亿元人民币,录得2,109万元盈利,按年下跌33.5%。今年首季度的收入1.36亿元,按年跌2.7%;期内录得1,281.5万元盈利,按年升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娃哈哈拟换标“娃小宗” 续整顿家族企业

中国最大饮料企业之一的娃哈哈,正面临商标使用权与整顿家族成员公司交织的风波。据财新报道,宗馥莉接掌后的娃哈哈已启动换标计划,将自2026销售年度起,逐步以新品牌“娃小宗”取代“娃哈哈”。 一份流出的内部通知显示,公司因“复杂历史问题无法短期解决”,始终暴露于法律风险之下。依现行股权结构,“娃哈哈”商标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方可使用,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单独操作。目前,娃哈哈集团股东包括持股46%的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持股29.4%宗馥莉及持股24.6%的职工持股会。部分员工已就持股权属问题对宗馥莉提起诉讼。 新品牌“娃小宗”由宗馥莉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于2025年5月申请注册。报导引述消息人士称,宗馥莉为其定下的年销售目标达300亿元,接近娃哈哈品牌全年实际销售规模的八成。 同时,公司亦在“清理”家族子公司。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因商标授权到期于7月被迫停产。该公司成立超过20年,由宗庆后堂弟宗伟持股30%,其余股份由浙江娃哈哈实业及社会股东持有。宗伟表示,公司多年盈利,但未获新授权合同,最终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封。 娃哈哈集团方面则强调,授权合同已到期,且未签订续约。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