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HK 9696.HK
The industrial metal used in electric car batteries has dropped 85% from its price peak to around $90,000 per ton, hit by a supply glut and slowing vehicle sales.

2022年,碳酸锂价格一度高达每吨60万美元,但最近已暴跌至约9万美元,跌幅达85%

重点︰

  • 受碳酸锂价格暴跌拖累,两大锂矿龙头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上半年由盈转亏
  • 市场预计在需求减少、库存严重的大前提下,碳酸锂价格难大幅反弹

 

裴梓龙

这几年来,全球掀起新能源车热潮,令车用电池发展一日千里,其核心原材料碳酸锂成为各国必争之物。各国眼见锂价直线上升,纷纷开始增产,同时新能源车销售增速减慢,以前是锂矿供不应求,碳酸锂价格在2022年一度高见每吨60万美元;现在供应提上来了,但需求少了,令碳酸锂暴跌至最近的约每吨9万美元,高位累跌85%,单计过去一年的价格,就已经蒸发了约70%。

锂业正在步光伏业的后尘,陷入产能过剩,多家行业巨头都录得巨额亏损,两大龙头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9696.HK; 002466.SZ)和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1772.HK; 002460.SZ)发出盈利警告,同告转盈为亏,前者预计上半年亏损达48.8亿元至55.3亿元,后者则亏损7.6亿元至12.5亿元。

对比去年同期,虽然碳酸锂价格已经由高位下跌,但两大锂矿龙头仍录得巨额盈利,天齐锂业去年上半年大赚64.5亿元,而赣锋锂业的盈利也高达58.5亿元,可想而知,碳酸锂价格下挫,对行业龙头带来多大挫折。

“作为电池产业链中的中上游企业,天齐和赣锋对碳酸锂的价格最敏感。这一年新能源车销售增长放缓,部分欧美车厂的车款更延迟推出,可见其销售增速大不如前;相反锂矿开采速度增加,去年整体产量就多了20%,尤其像阿根延这些南美国家近年非常积极开采锂矿,加上之前碳酸锂炒过头,现在价格回跌,就直接冲击天齐和赣锋的业绩。”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说。

不过,两家巨头发出盈警后,其港股股价不跌反升,天齐在三个交易日内反弹7.6%,赣锋更涨了13.8%。原来单计二季度,天齐和赣锋的情况已好转,其中赣锋更扭亏为盈,经常性净利润介乎5,400万至1.54亿元;至于天齐二季度的表现比赣锋逊色,仍亏损9.8亿至16.3亿元,但是比一季度亏损近39亿元大幅减少,这就解释了为何投资者在盈警后开始抄底。

除了因为碳酸锂价格下跌外,另一大亏损原因就是天齐和赣锋均投资失利。赣锋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Pilbara Minerals Limited(PLS)价格下跌,导致公允值产生重大损失;天齐则受到其联营公司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上半年业绩将大幅下降拖累,上半年投资收益将会大跌。

PLS是赣锋在澳洲投资的矿商,拥有全球最大锂辉石矿山之一的Pilgangoora锂矿,而赣锋持有PLS公司约5.74%股权。事实上,今年一季度,赣锋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已由盈转亏,亏损2.7亿元,PLS的股价在二季度持续下跌,累跌约20%至一年新低,直接拖累赣锋业绩。

投资失利拖累业绩

天齐的联营公司SQM虽然未公布二季度业绩,但智利圣地亚哥法院于2024年4月对其2017年和2018年税务年度的税务诉讼进行了裁决,撤销了税务和海关法庭在2022年11月7日对于该案件的裁决结论,导致其确认了约11亿美元的所得税费用,并相应减少净利润约11亿美元。根据彭博社预测的数据,SQM上半年业绩几乎肯定会同比大幅下降,将直接反映在天齐的投资收益上。

除两大锂业龙头外,其他同行也不好过。盐湖股份(000792.SZ)预计上半年盈利大减66.7%至54.9%、融捷股份(002192.SZ)的盈利也同比减少38.8%至49.7%、中矿资源(002738.SZ)盈利则下降60.1%至69.4%、雅化集团(002497.SZ)盈利更跌87.4%至91.6%,唯独西藏矿业(000762.SZ)盈利上升了260%至410%倍,但却是因为其他金属价格走强带动。

无论如何,对于锂业股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肯定是碳酸锂价格何时见底,但市场认为在目前“产能过剩”、“去库存”的大前提下,下半年并不乐观。建信期货的报告指出,国内碳酸锂库存已增至11.1万吨,电池需求也在减少,加上下半年库存压力高,估计价格将跌至每吨8万美元左右;华泰期货早前的报告中也提到,下半年碳酸锂的供需不会有显著变化,预计价格仍维持震荡探底。

温杰预计,在目前新能源车需求增长减慢的大前提下,碳酸锂价格很难大幅回升,“我们很难去预判何时见底,但中短期来说这些中上游企业生意难做,因此我对锂业股看法只维持中性。”

投行大和的报告称,在天齐和赣锋两者中,更看好赣锋的前景,因其锂化合物业务能保持“薄利多销”,如果电池业务不再有重大亏损,估计下半年可跑赢同业;瑞银也认为,赣锋大致上已消化其高价锂辉精矿库存,上半年锂化学品销量同比量长,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6.96港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受惠大电视热销 TCL首季业绩增长强劲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机型销售强劲的推动下,公司一季度电视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至651万台,同期营收增速达销量增速一倍,录得22.3%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出货量同比劲增33%,占整体销量的27.7%,较去年同期提升4.5个百分点。当季出货机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寸至53.4英寸。其高分辨率Mini LED电视季度出货量同比激增233%,在总出货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增长超过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场午后交易时段,TCL电子股价上涨5.8%。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达5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Shein上调美国商品售价 部分涨幅高达377%

快时尚巨头Shein在美国即将对小包裹征收关税前,率先调高产品售价,调幅最高达377%,反映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直接冲击。 据彭博新闻报道,上周五起,Shein在美容与健康类的100大热门商品平均涨幅达到51%;家居与厨房用品以及玩具类产品平均涨幅为30%。而Shein最畅销的女装类别,平均价格亦上调了8%。其中一款10件装厨房毛巾价格,由前一天的1.28美元暴涨至第二天的6.10美元,升幅高达377% 美国政府于4月初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并将于5月2日起,终止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商品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此外,每件邮寄商品的处理费也将提高至100美元。报道称,Shein已鼓励供应商在越南设厂,Temu则推动中国工厂采“半托管”模式,大批量将货品直运美国。 此前,Shein与Temu已向消费者预告,受“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更”影响,营运成本上升,因此自4月25日起调整价格,以维持产品品质。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优必选获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日公布,集团签订大型双足仿人机器人采购合同,分别为Walker S1及 Walker C,主要用于汽车工厂生产制造和商用接待。 集团表示,采购合同意味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制造的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让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工业制造得到进一步验证。未来集团续将产品商业化落地,为大批量产和交付做好准备。 周一优必选开市升近3%报83.9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从高位下跌近六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Plums pumping funds, Liuliu eyes Hong Kong Listing

卖梅卖到上市 溜溜果园冲刺港交所

溜溜果园放弃在内地A股市场上市,近日转战香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1.48亿元,按年增长近五成 红杉资本在去年退出投资溜溜果园 刘智恒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人均消费大幅跃升,休闲食品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造就不少业内神话;以生产及销售果类零食“溜溜梅”品牌的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肯定是当中受惠者,公司近日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1999年安徽人杨帆在芜湖创立安徽溜溜时,做梦也未想到,当年这盘小生意,今天竟可让他成为亿万富豪,甚至可跻身国际资本市场,有望成为上市企业。 安徽溜溜初时只从事糕点产品生意,直至2001年杨帆推出溜溜梅品牌,专门生产及销售梅类产品,到2009年更在安徽及福建等青梅产区设厂,公司开始迈上企业台阶。 一遇杨幂便化龙 溜溜梅得以成为爆品,关键在2013年,杨帆找来当红演员杨幂在电视大卖广告,杨幂一句:“你没事吧,没事就吃溜溜梅。”听起来平平无奇,绝对谈不上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然而命运之神却对杨帆眷顾有加,当广告接连播放,这句话出奇成功,竟像魔法一样蚀入人们的脑海,每当说到果类零食或梅,人们就想到溜溜梅,让溜溜果园的销售节节上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以零售额计算,公司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及梅产品行业的零售额,均是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4.9%及7%。公司经销网络覆盖全国34个省市,共有1,396家经销商。 溜溜果园的收入及盈利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是11.7亿元、13.2亿元及16.2亿元;盈利是6,840万元、9,920万元及1.48亿元,去年的盈利按年增48.9%。 溜溜果园主要提供三大产品,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及梅冻,其中梅干零食的收入最高,去年达9.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六成。西梅产品占比为13.8%,而近年发展迅速的梅冻占比达25.4%。 业务单一红杉退出 虽然溜溜果园近年业绩增长理想,市场对公司却有一点保留,认为业务过分单一,只倚重梅的产品,易受梅价起跌影响。事实上,近几年梅干零食的毛利率不断下降,由2022的39.6%,跌至2023年的37.7%,去年更下跌至32.1%,而该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直接影响公司盈利。 溜溜果园的资本路途也不是一帆风顺,早几年公司已有意在A股上市,并于2019年6月向深圳交易所提交申请,但同年12月撤回。公司没解释原因,只表示在撤回A股上市申请前,未有遭中证监退回或拒绝,亦未遇到任何重大困难或法律障碍。投资者有疑惑,既然如此,为何公司最终又撤回申请,究竟原因何在? 至于主要投资者的退出,对溜溜果园也构成影响。早在2015年,中国投资界的大神北京红杉基金已相中这家梅业巨子,投资1.35亿元,占溜溜果园15%股份。然而去年6月,溜溜果园悉数回购红杉的股份,具体却没解释红杉退出的原因。 红杉突然退股,让投资市场有点不安,毕竟红杉无宝不落,几乎每次押注都满载而归,为何要在溜溜果园申请上市前夕抽身而退? 当时溜溜果园找来华安基金及兴农基金支持,分别投资4,000万及3,500万元。两家基金背后均与芜湖市政府有关,让人猜度是芜湖政府要支持当地民营企业,而为溜溜果园接盘。 经营现金流不升反跌 财务方面,即使盈利连年增长,可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却不升反跌。去年为8,440万元,较2023年的1.27亿元及2022年的2亿元,持续向下。相反公司的存货却在增长,2022及2023年,存货为3.6亿元与4.26亿元,去年更按年升23%至5.2亿元。另外,期内贸易应收款也是拾级而上,分别是7,854万元、8,053万元,去年更按年增一倍至1.6亿元。 现时香港上市公司中,相类可比较公司不多,专卖辣条的卫龙(9985.HK),市盈率达33倍,但公司去年收入超过60亿元,盈利达10亿元,规模远远超过溜溜果园;而专卖零食的优品360(2360.HK),市盈率只有6倍,去年收入与盈利也超过溜溜果园42%及67%,因此溜溜果园争取香港上市,估值相信不能太进取。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