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业务集中在华东地区、毛利率远胜同行的中高端连锁口腔医院,第二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

重点:

  • 牙博士申请在港股市场挂牌,公司2021年毛利率高达54.6%,远胜同行的平均31%水平
  • 政府释放把种植牙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的信号,如果政策最终实施,可能会大大降低公司的国有竞争对手的成本,对其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莫莉

在医疗领域中,牙科可说是客户最广泛的专科之一,从患有龋齿的儿童、到为了美观矫正牙齿的年轻男女,再到需要补牙、种牙的老年人,牙科诊室门前总是人头涌涌。民营牙科集团也随之发展壮大,掀起一波上市热潮,牙博士医疗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员,这家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中高端民营连锁口腔医院,最近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该公司去年9月27日首次递表、半年后的3月27日失效,两天后立即卷土重来,在3月2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并带来更加亮眼的业绩。在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7亿元、8.3亿元及1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经调整净利润也同步稳步增长,分别为2,364万元、8,531万元及1.25亿元。

自从2012年在江苏省苏州市开设第一间口腔诊所以来,过去十年,牙博士在华东地区迅速扩张。截至2022年3月,公司在华东有31家口腔服务机构,覆盖苏州、南京、上海及温州等主要城市。不过其收入高度依赖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当中有19间诊所位于苏州,去年有75.6%的营收来自苏州市所在的江苏省。因应最近华东爆发新冠奥米克戒变异病毒株疫情,苏州市更出现全球首现的全新病毒株,需实施交通与人流管控,恐对公司业务带来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由于害怕被感染,人们往往倾向于在疫症爆发期间避免去医院和牙科诊所,这将对牙科诊所的收入带来直接影响。

华东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随着口腔保健意识增强,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集团引述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华东地区口腔服务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628亿元,上升至2030年的2,125亿元。牙博士以“一颗牙背后一个博士团”为口号,主攻中高端口腔服务,2020年华东地区的中高端市场规模达69亿元,约占全国一半。

毛利率高达55%

在牙科这个“暴利”行业,牙博士的表现甚至优于同行。过去三年,其毛利率分别为53.8%、55.5%及54.6%,远胜2020年行业平均的31%。公司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毛利率,是因为其最主要业务是利润较高的种植牙和正畸服务,而其他民营牙科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拔牙、补牙等综合口腔服务。以2021年为例,种植口腔服务和正畸服务便为牙博士贡献44.7%和22.8%收入。

种植牙和正畸服务是牙科“黄金赛道”,因年轻消费者关注牙齿矫正、而中老年人也面对牙齿脱落问题,牙博士的种植牙服务最新平均售价为6,445元,每宗正畸治疗个案的平均收费更高达21,115元,远高于普通牙科服务的均价837元。值得一提的是,种植口腔服务所花费的工作时间更短,因此其毛利率高达60.9%。

但是,高于同行的毛利率,并未给牙博士带来同样优秀的净利润率。2019年以来,尽管牙博士的净润利率在逐年上升,但始终未超过12%,远不及竞争对手通策医疗(600763.SH)约30%的净利润率。

当中原因,或许与牙博士为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惜重金投入市场营销有关。作为快速扩张的民营口腔品牌,牙博士需要利用市场推广增加获客能力。公司2021年销售与分销开支约3亿元,占同期收入近三成,处于行业内最高水平。同样主攻华东市场的老牌口腔连锁医院通策医疗,依靠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每年在市场推广的费用仅2,000万元,销售费用占比不足1%。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潜在的种植牙需求不断增长。公司的招股文件显示,2020年中国每万人种植牙的人数约为21人,而美国约为85人,韩国约为630人,显示该类服务在中国的普及率低,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新政策有利竞争者

但是,今年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下称“集采”)的覆盖面,并特别点名种植牙耗材,是国家层面首次释放种植牙要纳入集采的信号。在之前六批集采中,高值医用耗材大幅度降价,心脏支架平均降价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业内预计,种植牙耗材集采的降价幅度亦将接近80%。

集采政策一旦实施,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国营牙科诊所的成本将大幅降低,将对该公司的种植牙业务造成重大打击。根据太平洋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设备费用约占种植牙服务总成本的四分之三,其余为治疗费用。因此,当设备费用下降80%,将使政府拥有的设施比私营部门对手拥有巨大优势,令其成本降低约60%。

由于政策不明朗,资本市场对口腔医疗企业欠缺信心。与牙博士业务接近的高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瑞尔集团(6639.HK)于3月22日登陆港股市场,但上市日收盘比招股价跌5.61%。以市销率计算,瑞尔集团与A股上市的通策医疗分别为4.5倍和17倍,取其中位数11倍,以牙博士2021年的10.7亿元的营收计算,其估值可达1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牙博士去年9月首次向港交所递表前,曾完成了B轮融资,投后估值仅为26.5亿元。如果上市后市值能获得大幅提升,可望为股东带来优厚回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谭仔国际私有化获高票通过 8月19日除牌

香港米线品牌连锁店谭仔国际有限公司(2217.HK)周一宣布,私有化方案已获高票通过,将于7月28日最后交易,并于8月19日收市后正式除牌。 根据公告,私有化方案于法院会议中获99.7%赞成票,反对票仅0.29%;独立股东的反对票仅占0.13%。在特别股东大会上,持股74.25%的大股东亦投下99.96%赞成票。 谭仔国际控股股东东利多控股(3397.T)于今年2月提出私有化计划,作价每股1.58港元,较2021年上市价3.33元低52.6%。谭仔指,公司在海外扩展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力,而大股东东利多拥有相关资源及专业知识,可支持公司更有效扩展海外业务及加强内部以应对行业逆境的挑战。 截至今年3月底的年度,谭仔全年纯利按年下跌32.7%至7,984万港元,收入录得28.4亿元,上升3.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Zijin does resources

简讯:紫金矿业申请分拆国际黄金业务在港独立上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99.HK)宣布,其国际黄金开采部门已于周一向港交所提交分拆上市申请。公司补充称,港交所已确认其可推进分拆及独立上市计划。 在公告发布的同时,紫金黄金国际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文件也于周一在香港交易所网站刊载,由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承销商。公司披露其营收从2023年的22.6亿美元攀升至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3%,部分受益于金价飙升。同期利润从2.3亿美元跃升至4.81亿美元,增长逾一倍。 紫金矿业于5月首次披露剥离紫金黄金国际分拆上市的意向,称此举将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资本管理效率并强化离岸融资与并购能力。分拆方案已于6月26日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获本地300倍超购 泰德医药首挂半日升3.76%

多肽CRDMO企业泰德医药(浙江)股份有限公司(3880.HK)周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初一度涨近4%,至中午收市报31.75港元,升3.76%。 据招股结果,香港公开发售接获300.15倍超购,按回补机制,公开发售股份已增至840万股,占发售总数50%。国际发售录得2.43倍认购。最终发售价30.6元为上限定价,集资净额4.29亿港元(5,500万美元)。 泰德医药是次全球发售1,680万股,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及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创立的微光创投,两者分别认购500万美元股份。公司去年收入4.42亿元,年增31%;净利润年增20.9%至5,917.3万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Unisound makes trading debut

新闻概要:云知声上市为投资者提供垂直整合型AI解决方案

这家面向多元商业客户的人工智能服务商通过香港IPO募资4,100万美元,未来数月或通过增发股份募集更多资金 阳歌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678.HK)于本周一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为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具有广泛潜在商业用户基础的全集成人工智能选项。 云知声通过出售156万股股份,每股定价为205港元,成功募集了2.06亿港元(约合2620万美元)资金,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股份分配给了三家基石投资者。此次发售的股份仅占公司总股本的2.2%,这一比例相对较低,如果市场需求强劲,云知声可能会在未来数月内进行一轮或多轮增发,以筹集更多资金。 云知声股价开盘无升跌,报205港元,公司市值达到了145亿港元。 作为中国AI领域老牌企业之一,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创始人黄伟和梁家恩均具有科学背景。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以及早期在语音识别和认知智能方面的研究积累,已经打造了数十款垂直整合型产品,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来自多个行业的商业客户进行销售,包括医疗、保险、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等。 云知声的AI服务能够帮助客户更高效地运营其业务流程,而支撑这些服务的是其2016年开始建立的Atlas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在Atlas的基础上,公司于2023年推出了自研的山海大模型(UniGPT),这是一款600亿参数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也是公司面向客户的云知大脑(UniBrain)技术平台的核心。 云知声去年营收增长29%,从2023年的7.2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9.39亿元人民币(约合1.31亿美元)。公司把营收分为两个主要类别:医疗保健和“生活”。“生活”类别占去年总营收约80%,涵盖了来自智慧交通和智慧生活领域的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贡献占比仅约四分之一,这一比例相对较低,表明云知声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这在中国AI领域中相对罕见,业内大部分公司往往依赖少数几个客户来获取大部分业务。 去年公司毛利率达到38.8%的较高水平。然而,与AI领域的许多公司一样,云知声的研发支出较高,导致其经调整净亏损去年扩大了22%,从2023年的1.3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了1.68亿元人民币。到去年年底,公司的现金余额下降到了1.56亿元人民币,不过,新募集的IPO资金应该会有助于公司在未来实现盈利。 按照IPO价格计算,云知声的市销率(P/S)为14倍,与其在香港上市的同行相比,这一数值看起来相当强劲。相比之下,规模更大的商汤(0020.HK)和第四范式(6682.HK)的市销率分别为12和43倍。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