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滴滴解除安全审查 网络‘强监管’风暴落幕?

有报道指出,中国监管机构将结束对滴滴长达一年的网络安全调查,并容许其应用程序重新上架及注册新用户
重点:
- 除了滴滴获“松绑”,物流配对平台满帮集团及招聘平台看准网,也传出获解除新注册用户禁令
- 有分析认为,中国官方为挽救经济,将陆续放宽对科技公司的“强监管”政策,扫除了市场最大不明朗因素
罗小芹
为了在后疫情时期借助科技巨头的力量振兴经济,中国政府对该行业的态度,已由去年的 “强监管” 转为 “支持平台经济”。言犹在耳,官方看来随即有所行动,有三家公司可能率先成为受惠者。
《华尔街日报》本周一报道,中国监管机构将结束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DIDI.US)长达一年的网络安全调查,并准备解除其新用户注册的禁令,而滴滴的移动应用程序,预计最快一周之内在国内应用商店重新上架。对于饱受监管政策煎熬的科技巨头来说,官方这次放生滴滴,有如为行业打下一支强心针。
消息刺激即将在美退市的滴滴股价周一早段爆升65%,高见3.06美元,但其表现之后有所回落,截至本周三收报2.51美元,比消息传出前仍涨36%。
如果以滴滴去年6月底的上市招股价14美元比较,最新股价仍低约82%,市值比上市时的730亿美元(约4,880亿元),大幅收缩至130亿美元。
另外,据悉同样获解除新用户注册禁令的应用程序,包括在美国上市的满帮集团(YMM.US)及看准网(BZ.US)。虽然满帮集团其后澄清,该公司尚未恢复注册新客户,但其股价在周一至周三的三个交易日内,也累积上涨了18%;看准网更受投资者关注,同期的股价升幅达到30%。
科技股集体亢奋
官方这次放生滴滴的传闻,被外界视为北京强监管政策的转向,但究竟对中国科技巨头有多大的利好作用,仍然有待观察。无论如何,自从传出滴滴“败部复活”的消息,投资者反应相当正面,甚至憧憬其他科网股的政策监管亦有望“松绑”,恒生科技指数在本周首三个交易日已累升约一成,跑赢同期恒生指数的4.4%。
去年中国政府以“强化反垄断”和遏止“资本无序扩张”为理由,对中国科技巨头作出严厉打压。强监管序幕于2020年11月揭开,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关联公司蚂蚁集团的沪港同步上市计划突然遭煞停,紧接的是去年4月阿里巴巴因被指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推行“二选一”的反竞争行为,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罚约182.3亿元。此外,线上外卖平台美团(3690.HK)去年10月也被认定涉及“二选一”垄断行为,遭市场监管总局罚款34.4亿元。
在中央连番祭出政策组合拳后,科技股遭投资者大手抛售,股价一泻千里,在往后的一年多,阿里巴巴、美团与腾讯控股(700.HK)的股价均比高位腰斩逾半。
然而,直至去年6月底滴滴赴美上市,监管风暴才真正达到最高潮。
由于滴滴拥有海量数据,业务涉及敏感的网络安全问题,加上公司未按监管部门的“提示”而暂缓上市,结果遭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其展开数据安全调查,旗下25款应用程序遭勒令下架,令滴滴去年第三季净亏损达306亿元,全年净亏损扩大至493.3亿元。市场曾经担心滴滴因缺乏新业务增长而最终被拖垮至破产收场,甚至令中国科技股赴海外融资的途径从此被掐断。
然而,随着政府放软口风支持平台经济,科技企业看似迎来曙光。滴滴于5月23日的股东会表决通过从纽交所退市,外界估计网络安全审查结束后,滴滴有可能加快赴港上市步伐。
其他公司或受惠
独立股评人温杰表示,4月中国经济表现转差,已有风声指当局希望“稳经济”,有意放宽网络平台的监管,但当时市场只相信是监管不再收紧,但不代表会放松;然而,从今次滴滴事件来看,显示强监管政策暂时靠边站,对于先前已交罚款或遭处理的科网巨头,这无疑是个利好讯息。
温杰认为,俄乌战事胶着、美国未来两次议息很大机会各加息半厘等利空因素,已开始被市场消化;相反,市传中美就在美上市中概股的披露要求达成一些共识,加上送餐平台美团预告6月外卖业务有单位数增长,以及传出滴滴败部复活,都成为科技股上涨的催化剂,缓解港股的郁闷气氛。
智易东方证券行政总裁蔺常念也认同当局结束对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是近期利好科网股的重大事件,显示官方为了挽救经济,暂时对科网平台采取宽松态度;而且他相信这不只网络安全审查,甚至科网行业其他范围的监管也会相应宽松,有望扫除市场最大不明朗因素。
然而,他认为港股经历最近的上升后,短期内会反复震荡,后市还要看中国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以及稳经济措施出台后的经济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美紧张的贸易关系有望局部解冻。美国财长耶伦表示,为了纾缓通胀,未来数周将公布削减对华入口关税的措施,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利好消息,为纽约及香港上市的中概股的股价带来正面作用,届时科网股可能会迎来另一波升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